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0351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docx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培训材料

   一教科书目标体现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2—6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认识时、分、秒;掌握100以内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初步描述物体的位置;认识厘米、米,知道分米,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技能。

   3.对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有所体验,能选择适当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会用复式统计表表示一些数据。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方向与位置、角和直角的认识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整理,学会简单的归纳。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教科书内容标准体现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运算

   a.会口算、笔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b.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除运算的意义。

   c.能熟练地口算2—6的表内乘法和除法。

   d.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并理解估算的道理。

   e.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常见的量

   f.认识时、分、秒,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g.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探索规律

   h.发现乘法口诀和有关计算中的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a.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直角。

   2.测量

   b.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c.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d.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图形和位置

   f.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三)统计与概率

   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a.能根据简单问题,用适当的方法(包括“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b.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

   c.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

   d.能根据简单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四)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单元:

测量

   测量单元,数学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1—3页

   第二课时:

4—5页,

   第三课时:

6页,

   第4课时:

7页“量一量实践活动”。

   测量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测量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一课时:

(1—3页)

   有三个层次:

一层:

是用蜡笔测量铅笔的长度

   二层:

自己想办法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三层:

认识厘米并测量。

   一层:

用蜡笔测量铅笔的长度。

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有几个蜡笔的长度,然后再用蜡笔去量,量完后交流作法。

要说清楚,从哪开始量,怎样量的,铅笔有几个蜡笔长,(也可根据情况选用别的)

   二层:

自己想办法去量课桌的面有多长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同桌也行)选择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如、用书、本、铅笔盒,铅笔、尺子,手等等去量课桌面的长)

   2、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通过交流,出现了“同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这个时候教师要提出问题。

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的课桌大家测量的结果不同呢?

(学生:

我们用的测量工具不同结果就不一样)使学生认识到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或者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教师接着提出:

怎样才能使测量结果一样呢?

引导学生用同一工具再测量课桌面的长度(小棒,尺子,铅笔)。

得出结论:

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去测量。

   三层:

认识厘米,并测量。

   1、让学生观察尺子,说一说尺子上有什么。

让学生认识尺子上1厘米的长度。

知道尺子上每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厘米”可用字母“cm“表示,“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让学生体会感悟1厘米的长度。

(用手笔画一下1厘米的长度)。

   2、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书上是量橡皮长度,也可选别的物体。

在测量之前先估计一下这个物体的长度,再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物体的长度。

   总之,这节内容,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不同工具测量物体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就必须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

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第二课时:

(4—5页)认识长度单位“米”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米”。

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能用米,分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

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一层,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

   1、让学生自己选择测量工具,量课桌的长。

(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2、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有的用学生尺,有的用米尺量。

   3、通过测量和交流,使学生知道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比较方便。

告诉学生“米”也可用字母“m”表示。

   二层:

体会1米有多长。

   首先让学生体会1米到底有多长。

(1米到小学生哪儿,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三层,先估计,再测量。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先估计、再测量、后交流(同桌合作)。

   

(2)、(3)测量黑板长,教室的门高。

(也可以安排测量课桌的高,墙围高度,窗台到地面的高度等)。

   都可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选定不同内容测量高度。

不论测量什么物体都要“先估计、再测量、后交流”。

   教师参与并指导。

   第三课时:

(6页)认识分米。

   教师可直接教学“分米”。

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

“分米”用字母“dm”表示。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观察尺子,探索出“厘米”“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体验1分米有多长。

用手比一比。

体会在合作学习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感到快乐。

   身边的数学。

   1、先让学生说说谁坐过火车,知道有关坐火车的哪些知识?

你了解坐火车时购买儿童票的有关规定吗?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长度的知识?

   第4课时(7页)实践活动。

   选用合适的工具测量自己熟悉的东西(或身体某些部位)

   先估计,再选用合适的工具测量,后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这单元特点:

   先估计,再测量,用测量检验结果的正确。

   

   

   第二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教育目标:

   经历自主探索两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经历自主进行简单加、减法估算的过程,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会进行100以内加、减法估算。

   能运用100以内加减的技能解决简单问题,学会简单的数学思考。

   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思考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广泛应用。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简单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加减混合的计算,以及百以内加、减法及其混合运算的复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安排了四课时。

第1课时,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先呈现了付有数学信息的情境图,要求学生列式并自己试着算一算,介绍了笔算加法;第2课时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设计了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先呈现的是竖式,然后才呈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第3课时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及复习,结合加收旧电池,进行估算的练习,在验证估算结果的过程中复习计算方法;第4课时为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安排了设计乘车方案的内容,情境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图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信息,设计不同的乘车方案,并能分辨出哪一种乘车方案最合理。

   两位数减两位数也安排了四课时。

第1课时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呈现了北京申奥的情境,计算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列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并呈现了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第2课时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材是以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先呈现了竖式,然后才讨论算法的多样化;第3课时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估算及复习,以小明还有多少张邮票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在检验枯算结果准确性时复习了计算方法;第4课时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猜猜看的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加减混合安排了三课时。

第1课时为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教材设计了小红和小玲进行拍球比赛,每人拍了三次,计算每个人拍球的总数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过程,并体验算法多样化;第2课时三个数连减的计算,设计了一百元买两件物品还剩多少元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第3课时为三个数的加减混合计算,设计了松鼠采松果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计算方法。

   单元最后安排了复习,对学过的加、减法及混合运算进行整理和综合练习。

   “套圈游戏”是一节玩中学数学的实践活动的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做套圈游戏,每人投三次,分别记录每人套中的分数。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和用数表示事物的合理性,能够根据实验活动中得到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目标评价建议:

   目标之一、二的评价,一方面结合数学活动过程,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有关的练习来考查。

如果需要,教师还可以设计具体题对学生进行书面考查。

   对目标之三,可以结合提问题、解答问题、套圈游戏等数学活动过程进行,考查学生是否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情境中先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进行合理的数学思考;能否愿意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等。

   对目标之四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进行。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

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与合作,是否有学习数学的兴趣等。

还可以记数学小日记,与同学交流自己记录的学习进步的情况,获得学习好数学的信心。

   实施建议: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建议:

   一、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呈现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

   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少年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

”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

   试算、交流。

   试算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可以小声的把自己试算的方法告诉同桌的同学,然后全班交流。

只要学生想到的计算方法合理就可以。

   在这里要强调,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一定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计算方法说出来,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切不可教师上来就直接讲解计算方法,掩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当学生交流算法时提不到竖式计算的方法时,教师要做为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把竖式计算的方法提出来。

   我个人认为:

竖式计算学生必须掌握,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进行计算。

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三、练一练

   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练一练,第2题,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比一比小组内谁摘的桃子最多。

   身边的数学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建议

   一、摆一摆,数一数

   1、教师可以提出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

活动时教师说学生摆。

   2、教师可以说,先摆出36根小棒放在前面一排,再摆出18根小棒摆在后面一排。

然后让说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3、教师提出问题: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36+18。

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汇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师可做为参与者指出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是一个十。

   二、算一算,说一说

   教师可以问学生:

你能用竖式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可以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板演,其它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用竖式计算。

交流时特别注意让学生说清十位上的“5”是怎么算出来的。

   三、议一议,怎样做笔算加法。

   讨论总结,应该由学生讨论总结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做为参与者帮助调整归纳。

   四、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师提出36+18还可以怎样算?

   放手学生谈自己的算法,丫丫的算法如果学生能说出非常好,但如果学生说不到,教师不要过份强调这种简便算法,不要啬学生的学习负担。

   五、试一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六、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重点检查学生进位的掌握情况。

   2、小狗吃骨头一题,有条件可以设计为有趣的游戏或课件,也可以进行连线练习。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及复习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进行简单加法估计的过程。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能发现加法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培养估算的意识。

初步体估算在生活和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一、回收旧电池

   1、教师介绍废电池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2、出示回收旧电池情况统计表,请学生说一说统计表中提供的数学信息。

   4、估计,请学生估计一下,一年级和二年级大约回收了多少节?

交流估计的数量时要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理由。

   二、说一说

   交流谁说的更准确一些?

引出用计算检验估算的结果。

要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体验算法多样化。

   三、练一练

   1、第一题一定要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再计算结果。

   如果学生养成了计算前能很快的估计出大约是多少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2、动物医院,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题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再让学生改。

   3、小蝌蚪找妈妈。

可以让学生连线。

   

   第四课时:

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经历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综合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数学思考。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丰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建议

   一、设计乘车方案

   呈现情境让学生了解基本情况,可让学生独立设计或小组合作设计。

   交流学生设计的乘车方案。

   注意:

本节课是一节解决实际问题的课,教师课上应重点关注学生设计的各种不同的乘车方案,而不应把主要的经历放在计算上。

   二、议一议。

   提出议一议的话题:

怎样安排乘车最合适?

   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还是不在计算上,而应该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

如:

一个班的学生在一辆车上好管理等。

   三、估算,二十几加三十几可能是多少?

   交流时让学生举例说明,若二十几加三十几可能得六十几的情况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做为参与者把这种情况提出来。

   四、练一练。

   1、第一题,先估计一下结果,再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若学生有好方法,应给以肯定。

   2、飞鸽送信,可设计为课件或游戏进行练习,也可连线。

   3、自主小天地,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题意,然后再让学生编题,编题后让学生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第五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正确地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激发学生爱祖国情感和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教学建议

   京比多伦多多得几票?

   师介绍大头蛙报告中的北京申奥情况。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的问题。

   学生列式自己试着算一算。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进行计算。

   交流时尽量让学生说清自己的算法,只要合理,就应该给以肯定。

   若学生提不到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可做为参与者提出来。

   计算出结果后,可以问一问学生北京申奥成功了你有什么感受?

激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感和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生的信心。

   试一试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练一练

   一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可设计为游戏活动或设计为小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身边的数学。

   一辆车限乘46人,有42名学生要去参观,汽车上还有几个空座位?

教师要做为活动参与者告诉学生限乘的46人中也包括司机。

   

   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建议:

   与两位数加两位的进位加法相同。

   

   第七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估算及复习

   教学目标:

   经历自主进行简单减法估算的过程。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发现减法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培养估算的意识,体验估算在生活中和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估算及复习一课相同。

   

   第八课时:

应用两位数减两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经历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选择有用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有条理的思考。

   在猜猜看的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猜猜看

   节课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出示这些商品及标价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画了哪些商品,每一种商品的价钱是多少?

   出示聪聪:

我拿50元,买了一件物品,还剩20多元。

猜一猜聪聪买的可能是哪些物品。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算一算,想一想,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应让学生说清理由。

   在猜猜看的过程中,重点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计算。

   指导学生小组内玩这个游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下自己有多少钱,买了两件什么物品,还剩多少元。

   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猜一猜。

   内玩后也可全班一起玩这个游戏。

   练一练。

   第1题,要体现要求,先估计一下结果,再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第2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第3题,连线。

   第4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九课时:

三个数连加的计算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在与同学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建议:

   球比赛。

   示拍球情境图及拍球成绩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每个人拍的情况。

   估计一下每人拍球的总数大约是几十下。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算一算,每人拍球的总数。

   重点指导用竖式计算。

   练一练

   1题

   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

   独立算一算,比一比。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2008年奥运会要在我国北京召开,你有什么愿望的问题。

   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倡盛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第2题,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十课时三个数连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在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

   会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在与同学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建议

   购物计划

   呈现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哪些商品,它们的价钱分别是多少。

   指出,红红有100元,她要买一盒巧克力和一个书包,我们一起来帮红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