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8高考命题点二.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8高考命题点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8高考命题点二.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8高考命题点二
高考命题点二 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
从2015年起,高考全国卷新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2017年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对“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和形式一定会有所增加和改变。
古代文化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
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
读一篇文言文,只懂得字面上的意义,只懂得词语常见的意义,是不能读通的。
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
从近两年高考对此考点考查情况来看,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
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⑤古人的称谓;⑥文学典故与常识。
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如同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也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牵引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
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为例:
考查点
相关教材
首相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指南录后序》)
建储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有司
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
契丹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伶官传序》)
其他年份的题目虽然不是直接考查教材中的文化常识,但也有相关性,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中的“以字行”涉及到教材中的人物称谓,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中的“京师”也是教材中经常出现的词语。
古代文化常识备考要领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广,诸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名号、礼仪和宗法等等,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以便触类旁通,拓展积累。
重点关注:
人的称谓、官吏任免、科举制度、古代地理知识。
例如:
对人的称谓就有以“书斋”“籍贯”“郡望”“官名”“官地”“兼称”等多种方式。
2.概括总结同义别称的词汇。
例如:
擢、拔都是“提升官职”的意思。
拜、除、授等同为“授予官职”的意思。
3.结合实例快速识记。
例如:
道,在唐代为行政区划,是州的上一级行政单位。
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谭嗣同》“旋升宁夏道”中的“道”指道的长官。
一、回顾教材
(一)古代的官名、爵位、庙号、谥号以及表官职变动的名词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侯、伯: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左尹:
4.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都尉:
5.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丞:
6.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
7.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御史:
答案:
1.侯、伯:
我国古代的爵位名。
2.执事:
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3.左尹:
楚国官名。
又有右尹,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
4.都尉:
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名。
5.丞:
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
6.左迁:
降低官职,即“降官”。
古代官位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7.御史:
官职名,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拓展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第1组]
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 )
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 )
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 )
4.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 )
5.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 )
6.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的称号。
( )
7.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 )
8.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
答案:
1.错(说反了) 2.对 3.对 4.错(说反了) 5.错(汉武帝是谥号,唐太宗是庙号,康熙是年号) 6.错(不一定是功臣,也不一定是善意的评价) 7.对 8.对
[第2组]
9.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 )
10.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 )
11.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 )
12.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
( )
13.三公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
( )
14.“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一词。
( )
15.“出”在古代一般是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 )
答案:
9.对 10.错(是把国土中某一块地方的财政收入或者赋税奖励给某人,不是把国土奖励给他)11.对 12.错(“司马青衫”指的是白居易,不是李白) 13.对 14.错(“迁”有升有降,“左迁”是贬职,升官极少用“右迁”一词) 15.错(是指京官到地方就任)
(二)古代与礼仪、科举、制度、称谓等有关的名词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寡人:
2.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足下:
3.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
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
5.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朕:
6.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结发:
7.乃设九宾礼于廷
九宾:
8.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
六艺:
9.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乞骸骨:
答案:
1.寡人:
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
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
2.足下:
是古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3.陛下:
对帝王的尊称。
“陛”,是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这里的“陛下”是台阶前面。
4.婚姻:
此处指儿女亲家。
5.朕:
先秦时,指我、我的。
自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6.结发:
①束发,古代人成年之后开始束发,因而“结发”指成年;②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代指结婚。
7.九宾: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8.五经:
《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合称。
六艺:
①六种技能:
礼、乐、射、御、书、数。
②六经:
《易》《书》《诗》《礼》《乐》《春秋》。
9.乞骸骨:
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拓展练习]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第1组]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 )
2.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 )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 )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 )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 )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 )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 )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 )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
状元、榜眼、探花。
( )
答案:
1.对 2.错(始于隋炀帝时期) 3.错(应该是“太学”或“国子监”) 4.错(“博士”是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教授”一开始也是学官名) 5.错(书院一开始是私人设立的,但后来官府也参与干涉) 6.错(应该是选那些“有才德之人”,此外,“孝廉”不是荣誉称号,而是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除了针对“孝顺父母”,也选那些“办事廉正”之人) 7.对 8.对 9.对
[第2组]
10.古人成年取字,名和字使用有别,名供晚辈呼唤,字供长辈或平辈呼唤。
( )
11.垂髫:
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
总角:
指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 )
12.及笄之年:
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
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
( )
13.而立之年:
男子三十岁。
不惑之年:
男子四十岁。
( )
14.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庶人之死曰不禄。
( )
15.“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妃嫔的召见、宠幸。
( )
16.赐姓:
古代天子给有功之臣赐予天子的姓氏以示褒宠。
( )
17.冠族是指当地最有钱、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 )
18.象笏:
用大象的脚趾甲做的笏。
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可以做备忘记事。
( )
答案:
10.错(名供长辈呼唤,字供晚辈或平辈呼唤) 11.对 12.对 13.对 14.错(士的死曰不禄,庶人之死曰死)15.对 16.错(一般是赐以国姓,不赐天子的姓氏) 17.错(冠族是指名门望族) 18.错(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
[第3组]
19.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
20.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
( )
21.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
( )
22.顿首,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行礼时点点头以示问候。
( )
23.稽首,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头碰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常用此大礼。
( )
24.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并取字取号,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
25.斋戒,古人祭祀或做重大事情前,为表虔诚,往往要沐浴更衣并忌荤,不喝酒,不吃肉。
( )
26.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 )
27.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山主持。
( )
答案:
19.错(这个说法过于绝对,一般是嫡长子继承,但到了清代康熙之后,这一传统被打破) 20.错(体全为“牲”) 21.对 22.错(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
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之间的敬礼) 23.对 24.错(男子二十岁成年只取字,不取号) 25.错(斋戒时并非不吃肉,而是忌食有辛辣有臭气的食物,如葱蒜、芥末等)26.对 27.错(是到泰山主持)
(三)古代与纪年、纪日、纪时、天文、地理、历法等有关的名词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河南:
2.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鸡鸣:
3.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六合:
4.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癸丑:
5.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赵惠文王十六年:
6.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
7.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三辅:
8.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翼轸:
答案:
1.河北、河南: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不同于今天的河北省和河南省。
2.鸡鸣:
时辰名,相当于现在的凌晨1点至3点。
3.六合:
年、月、日的干支六个字都相合,称为六合。
4.癸丑:
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0年称“癸丑年”。
5.赵惠文王十六年:
年次纪年法,以王公(赵惠文王)在位年数来纪年。
6.既望:
“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7.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隋唐以后称“辅”。
8.翼轸:
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
古为楚地的分野。
[拓展练习]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第1组]
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 )
2.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 )
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
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 )
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 )
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 )
7.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 )
8.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 )
答案:
1.对 2.对 3.对 4.对 5.错(排最后的是猪) 6.错(是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 7.错(除夕不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排最后的是大寒) 8.对
[第2组]
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 )
1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 )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 )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 )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 )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 )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 )
16.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 )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 )
答案:
9.对10.对 11.对 12.对 13.错(中岳是嵩山) 14.错(广州不是,还有一个应该是荆州) 15.错(古代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君王坐北朝南,其左边是东,因此,江左是指长江以东一带) 16.对 17.对
[第3组]
18.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或两天。
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 )
19.社稷:
“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
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
( )
20.旦日:
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 )
21.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
( )
22.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
( )
23.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 )
2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写于中秋之夜。
( )
2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重阳节带老人登高的习俗,以示对老人的尊敬。
( )
26.腊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
( )
27.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因此也叫“年三十”,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 )
答案:
18.对 19.错(说反了,“稷”是农业之神,“社”是土地之神) 20.错(不能指农历正月初一) 21.对22.对 23.对 24.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词) 25.错(古人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但没有带老人登高的习俗) 26.错(腊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27.错(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不一定是十二月三十,有时是十二月廿九)
二、解题流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
父尽,邠州知州。
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
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
束言:
“尚文为将,忠义自许。
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
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
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
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
”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
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第疏狂当治。
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
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
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
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
逾年,俺答②薄都城。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
【注】 ①谏垣:
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
②俺答:
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恤典”是指朝廷对去世官吏分别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的典例。
B.“除”和“擢”都属于中国古代官职任免制度。
“除”是免除犯了错的官员的职务,“擢”是对官员的提拔。
C.“杖”是中国古代用大竹板、大荆条等拷打犯人脊背、臀或腿部的刑罚,与笞、徒、流、死一起被定为五刑。
D.“刑部”是中国古代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
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第一步:
通读。
对全文尤其是前后文语境的把握十分重要,这类词语并不全部考查识记,有的考查对动态语境的理解。
第二步:
联想。
对这些词语的考查,绝大部分来自课内和选修的文本。
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的联想是十分重要的。
联系课内出现的文化常识,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
对古代史书中常出现的官职、制度、礼仪、科举等知识,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除”一词在学过的课文中出现不止一次。
如在《荆轲刺秦王》中,出现过“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在《苏武传》中,出现过“扶辇下除”,在《陈情表》中,出现过“除臣洗马”等。
第三步:
推断。
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如对“除”的理解,在“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中,应理解为“清除、解除”,在“扶辇下除”中,作“台阶”讲,在“除臣洗马”中,可理解为“任命、授职”。
此处的“除”结合上下文可知,考上进士后,应授予官职。
第四步:
检验。
无论什么题目,只要是依据文本作答的,都必须代入原文检验。
例如,“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中的“除”解释为“任命、授职”意思通顺,可知B项“‘除’是免除犯了错的官员的职务”错误。
【答案】B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
父亲沈尽,做邠州知州。
沈束考上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被授予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
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
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沈束)请求给予丧葬善后仪式,严嵩却阻挠不给予。
沈束说:
“周尚文为大将,以忠义称许自己。
曹家庄那一场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
其他如董旸、江瀚,极力抗击强敌,随后为国而死。
虽然已经立庙祭祀,但应该赐予祭祀,来表彰他们为国而死的忠心。
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封官夺职,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
”奏章呈入,严嵩很愤恨,激起皇帝发怒,将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
闻渊、屠侨等人说沈束没有其他居心,只是豪放不受拘束应当治罪。
皇帝更加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沈束关进钦犯监狱。
之后,刑部以沈束奏事没有事实根据治罪,(说)交钱赎还本职。
特命在朝廷杖打沈束,仍旧关在钦犯监狱里。
当时沈束进入谏官官署不到半年。
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
司业赵贞吉因请求赦免沈束而获罪,此后再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
[即时小练]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
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一部分文人是进士出身,如王维,但仍有很多不是,如李白、杜甫。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
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狄仁杰就曾在此任职。
C.服除,指守丧期满。
古代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丧,是为丁忧,时间视亲疏而定;丁忧期间不能为官,已为官者则需停职守丧。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提升,“改”“徙”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解析:
选D。
“拜”“除”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只是指任命官职。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嗣位:
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如“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谥号”“庙号”,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解析:
选A。
A项,禅位:
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或让位。
不是指皇帝登上皇位。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B.“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
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
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解析:
选B。
“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
黎民、庶民、苍生等。
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如《师说》中有“士大夫之族”。
C.《昌黎先生文集》是韩愈的作品集,这是以籍贯命名其文集。
D.“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就是此意。
解析:
选C。
“以籍贯命名”错,昌黎韩氏在唐代是一时望族,韩愈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昌黎先生”。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
B.“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官吏举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