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0160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

《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docx

备战高考地理最新模拟汇编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高考2解析版

专题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1·江苏省镇江一中高三质检)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

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回答下列题。

1.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相对较丰富

B.地处高纬度地区,年均温低、蒸发弱

C.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更丰富

2.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北冰洋

C.大西洋D.印度洋

3.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B.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答案】1.C2.C3.B

【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及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是解答的关键。

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该地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说明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融雪量大,使水资源相对我国其他沙漠充足,利于植物生长,所以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该地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同时沿途的下渗量大,高山冰雪融水难以汇流至沙漠地带补充沙漠地区的植被生长。

故C对,ABD错。

故选C。

2.本题考查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读图可知,该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为新疆北部的准格尔盆地。

其西部有阿拉山缺口,来自大西洋的气流会到达该区域,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水汽均难以到达。

C对,ABD错。

故选C。

3.本题考查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积雪覆盖地表,反射率增大,地面辐射降低,使得大气温度降低;积雪覆盖地表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春季扬尘;积雪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积雪融化,土壤湿度增大,地表径流增加。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1·浙江省丽水一中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主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山地主峰属于()

A.天山山脉B.贺兰山C.横断山脉D.太行山

5.甲自然带在西坡几乎没有分布,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降水少B.蒸发多,水分少

C.坡度大,土层薄D.聚落多,破坏多

6.亚高山灌丛在西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原因是()

A.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B.降水较少,热量条件好

C.坡度较小,土壤厚度大D.人烟稀少,耕作破坏少

【答案】4.B5.A6.B

【解析】4.由所学知识可知,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是一致的,山地基带为荒漠草原带,可以判断出该山地位于内陆地区,横断山脉、太行山位于季风气候区,CD错误。

天山山脉为东西走向,植被南北坡发生变化;贺兰山有东西坡,判断该山地为贺兰山,A错误,B正确。

故选B。

5.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山地为贺兰山,甲自然带上下都是灌丛,山地降水一般是随海拔上升,先增加后减少、山顶热量条件差,甲自然带水分条件比灌丛要好;甲自然带西坡没有分布,说明水分条件较差,原因只能是降水少、蒸发多,但西坡纬度与东坡一致,气温相似,蒸发量相差不多,所以贺兰山西坡为东南风背风坡,降水少,A正确,BC错误。

与人类活动的作用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A。

6.由所学知识可知,同一自然带在山地分布海拔高低,主要受热量条件影响。

亚高山灌丛在西坡分布海拔较高,是热量条件较好,原因之一是背风坡,降水少,下沉气流增温,B正确。

距离西风带较远,已经很难受西风的影响小,A错误。

东坡坡度大、土层薄,C错误。

甲自然带海拔较高,降水少,人类活动少,聚落少,D错误。

故选B。

(2021·福建莆田一中高三月考)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主要活动于北冰洋附近的浮冰海域,常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冰雪消融的夏季也会在陆地上寻找食物。

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并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前去摄影观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的生存状况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左图为北极熊生存范围示意图,右图为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同纬度其他海域相比,哈得孙湾适宜大量北极熊生存的优势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B.海水结冰期长

C.缺乏天敌威胁D.人类活动影响小

8.一年中,丘吉尔港最适合观赏北极熊的时段是()

A.2-3月B.4-5月C.10-11月D.11-12月

9.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生存范围()

A.南界线北移,北界线北移B.南界线北移,北界线南移

C.南界线南移,北界线南移D.南界线南移,北界线北移

【答案】7.B8.C9.A

【解析】7.由材料可知,北极熊主要活动于北冰洋附近的浮冰海域,常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同纬度的其他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结冰期较短,因此哈得孙湾适宜大量北极熊生存的优势条件是海水结冰期长,B正确;同纬度欧洲西北部海域,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比哈得孙湾温暖湿润,A错误;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在北冰洋及沿岸地区没有天敌,C错误;同纬度的太平洋北部白令海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也较小,D错误。

故选B。

8.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年中10-11月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而10-11月为观赏北极熊的最佳时间,C正确;2-3月、4-5月、11-12月哈得孙湾及北冰洋其他海域都已结冰一段时间,北极熊可能已经迁徙至更北区域。

故选C。

9.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地区的浮冰面积会缩小,北极熊生存的南界和北界都会北移。

答案A。

(2021·广东省汕头一中高三检测)下图为我国部分陆地自然带景观颁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②地的自然植被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温带草原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1.沿图中①→②→③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2.导致图中①→②→③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土壤D.水分

【答案】10.C11.A12.D

【解析】10.由图可知,②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偏少,植被难以发育为森林,其自然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由图可知,①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③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因此,①→②→③植被类型分别为森林、草原、沙漠,离海洋越来越远,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①→②→③植被类型分别为森林、草原、沙漠,离海洋越来越远,夏季风带来的水汽越来越少,降水越来越少,水分条件越来越差,因此引起①→②→③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开学考试)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河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豫西某山地进行研学旅行。

下图为研学地等高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西南流向正北D.自东北流向西南

14.该地理兴趣小组在研学过程中()

A.在山峰处可一览众山小B.可在陡崖处观看流泉飞瀑

C.沿河而上可见鲜花烂漫D.可在山峰处看太阳正东升起

15.该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植被观察记录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以阔叶林植被为主体B.树木四季常绿不落叶

C.山麓、山顶植被差异巨大D.树叶具有典型蜡质层

【答案】13.D14.C15.A

【解析】13.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图中左下角的指向标可判定,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图中山峰的高度比其正北方向闭合等高线的海拔低,所以在山峰处不能一览众山小,A错误;依据“凸低为高”的原则可判断图中的陡崖位于山脊处,不可能形成河流,所以不能看到流泉飞瀑,B错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花开时间晚,5月份沿河而上有可能看到见鲜花烂漫,C正确;此时为5月份,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D错误。

故选C。

15.根据题干可知,该地为河南省西部,河南省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正确,B错误;图中等高距是20米,山体的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山麓、山顶植被差异小,C错误;树叶具有典型蜡质层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D错误。

故选A。

(2021·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三模拟预测)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

下图示意跨越珠峰的10千米宽矩形样带的土地覆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

完成下面小题。

16.南北两坡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异特点是()

A.相同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南坡低于北坡B.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差近2000米

C.北坡比南坡少三种土地覆被类型D.两坡草地分布的海拔相同

17.下列南坡覆被组合符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农田—森林—灌丛—冰川雪被B.森林—草地—湿地—冰川雪被

C.农田—灌丛—裸地—冰川雪被D.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

【答案】16.A17.D

【解析】16.由图可知,相同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南坡低于北坡,A正确。

北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约为4500米,南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在500米以下,二者相差近4000米,B错误。

北坡比南坡少森林、灌丛两种覆被类型,C错误。

南坡草地下限海拔低于北坡,D错误。

故选A。

17.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因素影响,南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D正确。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指的是自然带,农田不属于自然带,A、C错误。

湿地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B错误。

故选D。

(2021·湖南省邵阳一中高三月考)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南部的内陆凯巴布高原,呈蜿蜒曲折的东西走向。

据调查,峡谷南、北两壁自然带谱迥异,北壁为森林、草原、冰雪风光,南壁植被稀少,只有匍伏生长在干涸石山上稀少的耐旱松柏,而谷底为荒漠,动植物稀少。

下图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南北壁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影响科罗拉多大峡谷南、北壁自然带谱迥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与坡度B.气候与海拔C.土壤与降水D.光照与风速

19.科罗拉多大峡谷北壁山腰生长有森林,主要得益于北壁()

A.水热充足B.坡度较小C.距海较近D.土壤肥沃

20.导致科罗拉多大峡谷谷底动植物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光热严重不足B.地势低洼,洪水泛滥频繁

C.气候干旱,水源严重短缺D.侵蚀强烈,土壤肥力较低

【答案】18.B19.A20.C

【解析】18.由所学知识可知,水热组合状况是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异基础;科罗拉多大峡谷北壁为来自太平洋水汽盛行西风带的迎风坡,且地势较高,抬升作用较强,降水较多,位于向阳坡,水热条件较好,利于多种植被的生长;而南壁为背风坡,降水较少,以耐旱植物为主,所以影响科罗拉多大峡谷南、北壁自然带谱迥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海拔,B正确。

科罗拉多大峡谷南、北壁自然带谱迥异与坡度、土壤、风速的关系不大,ABD错误。

故选B。

19.读图并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中纬度,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决定森林生长的关键性因素是水分。

德拉诺峰的南坡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北壁,属于向阳坡,盛行西风带的迎风坡,因此,水热条件相对较好,利于森林生长,A正确。

北壁山腰生长有森林与坡度关系不大,B错误。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南部的内陆凯巴布高原”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距海较远,C错误。

峡谷坡度较大,不利于土壤的发育,土壤肥力较低,D错误。

故选A。

20.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谷底地势低,距海远,受南壁的影响,峡谷谷底地处盛行风的雨影区,气温高,降水稀少,不利于动植物生存繁衍,C正确。

纬度较高,光热充足,A错误。

地势低洼,降水少,无洪水泛滥,B错误。

位于谷底,土壤肥力较低,但不是峡谷谷底动植物稀少的原因,D错误。

故选C。

(2021·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检测)丹霞地貌由红色的砂砾岩层构成,垂直节理发育。

广西资源县八角寨丹霞地貌景区(下图)是广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园区内报多地貌景观只露出“腰身”,具有“雄、奇、险、幽、秀、奥”等特征。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固结成岩→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22.广西资源身县丹霞地区山麓底部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叫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高山植被

23.下列关于园区内很多地貌景观只露出“腰身”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山顶平缓光照强,土壤保水性差

B.“腰身”热量条件不足,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C.山麓土壤肥沃,水分充足

D.相对高度大,岩石风化差异显著

【答案】21.C22.A23.C

【解析】21.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为红色的砂砾岩,为沉积岩,首先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物沉积之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红色的砂砾岩层,之后因地壳抬升,节理发育,最后受外力进一步侵蚀成各种形态,所以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排序应该是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我国东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山麓底部自然带与所在纬度的自然地带性一致,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正确;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B错误;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C错误;高山植被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D错误。

故选A。

23.根据题目材料及图示,可以知道只露“腰身”是因为顶部和底部都有植物生长,掩盖了地貌的其他部分。

山顶地区地形平缓,土层较山腰厚,保水性较强,A错误;“腰身”即中间部位,因为地势陡峻,难以发育土壤或土壤浅薄,难以生长植物,B错误;山麓地区土壤深厚,土壤保水性好,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茂盛,C正确;广西丹霞地貌所在地区相对高度较低,D错误。

故选C。

(2021·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三开学考试)野火是指一切发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火。

最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野火灾害频发。

蒙古东部地区地势较高,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1000m左右,属于高原地貌,北部的色楞格省植被茂密,南部的南戈壁省荒漠广布。

下面甲图示意蒙古东部地区,乙图示意蒙古东部地区过火面积年内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最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野火灾害频发,最可能是因为()

A.全球气候变暖B.植被覆盖率提高

C.刀耕火种频繁D.环保力度加大

25.据图判断蒙古东部地区的过火面积()

A.春季小于夏季B.与降水时空分布有关

C.东方省小于南戈壁省D.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

26.色楞格省植被茂密,南戈壁省荒漠广布,主要原因是色楞格省()

①受北冰洋水汽影响大②冰川融水多③地势较高④蒸发量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24.A25.B26.C

【解析】24.据材料分析可知,野火是指一切发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火,最近几十年来,全球野火频发,最可能是因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全球多地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导致世界各地野火灾害频发,A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环保力度加大,会使环境好转,野火减少,BD错;刀耕火种为原始农业,随全球社会进步,不断减少,且这是人为干预造成的,C错。

故选A。

25.从图中看,过火面积最大的为91天到180天,为四五六月,可知春季过火面积大于夏季,AD错;春季,降水少,夏季降水较多,土壤水分条件好,夏季过火面积较春季小,与降水时空分布有关,B正确;据图分析可知,东方省位于蒙古东北部,降水相对较多,位于河流下游,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覆盖率高,可燃物丰富,发生野火的频率高,过火面积较大;南戈壁省荒漠广布,可燃物少,过火面积较小,C错。

故选B。

26.由材料可知,与南戈壁省相比,色楞格省受北冰洋水汽影响大,带来山地降水,加之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小,气候湿润,植被茂密,①④正确;该地区没有冰川融水,②错;由材料可知,“海拔1000m左右”,地势较低,③错。

①④正确,故选C。

(2021·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开学考试)砖红壤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燥红土发育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赤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黄壤发育于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多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

如图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黄壤的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8.燥红土分布在该岛西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沿海,地形平坦B.蒸发旺盛,降水较少

C.终年高温,草原广布D.流域较小,河流短小

29.影响海南岛土壤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光照⑤生物⑥成土母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答案】27.D28.B29.A

【解析】27.材料信息表明,黄壤多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而海南岛位于20°N以南,属于热带地区,图中黄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山地,因地势较高,在热带地区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从而形成了当地的黄壤,图中黄壤的分布是在地方性地形差异影响下形成的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因此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

图中黄壤的分布不是因纬度差异导致的分异规律,不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错误;图中黄壤的分布不是因水分条件差异导致的分异规律,不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错误;图中黄壤的分布没有体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出现逐渐更替的现象,不属于垂直分异规律,排C错误。

故选D。

28.材料信息表明,燥红土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燥红土分布在该岛西南部,说明海南岛西南部出现了干热的气候特征。

地处沿海,地形平坦,表明容易获得海洋水汽,因此不是气候干热的原因,A错误;海南岛西南部纬度低,光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海南岛中部多山,西南部为当地盛行风的背风坡,多下沉气流,降水较少,从而形成干热气候,形成热带稀树草原,形成燥红土,B正确;终年高温,不一定形成干热环境,当地面积狭小,不存在草原广布,C错误;流域较小,河流短小,与干热环境、燥红土分布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B。

29.读图可知,海南岛土壤的水平地带性不明显,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

因海南岛地势中高周低,无论成土条件,或是土壤分布,均以中南部山地为中心向四周递变。

影响土壤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条件及其导致的水热条件的差异,①②③符合,海南岛内部光照、岩石差异小,故光照、成土母质不是主要因素,④⑥不符合,生物对土壤的影响是基于该区域的地形和水热条件差异,⑤错误。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21·福建省漳州一中高三质检)贡嘎山是四川省的最高峰。

图Ⅰ为贡嘎山地理位置示意图,图Ⅱ为贡嘎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0.与东坡相比,西坡()

A.光照条件好,同一自然带上界低B.基带海拔高,自然带种类少

C.地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高D.地处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31.A河流域多发泥石流灾害,原因是()

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断裂构造带

②地质史上冰川运动活跃,谷坡、谷底多松散碎屑物

③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河流侵蚀作用强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30.B31.D

【解析】30.由材料中图Ⅱ可看出,西坡基带海拔较高,自然带种类少,B正确;西坡同一自然带上界高,A错误;由图Ⅱ并结合图Ⅰ可知,西坡雪线高,主要是因为西坡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C、D错误。

故选B。

31.泥石流发生需要考虑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

该地海拔较高,冰川活动频繁,谷坡、谷底多松散碎屑物,②正确;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易携带大量泥沙形成泥石流,④正确;该地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①错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③错误。

D项的②④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21·广东省茂名一中高三月考)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窟野河流域的六道沟小流域,地处毛鸟素沙漠的边缘,流域内某地西北坡侵蚀强于东坡。

下面左图示意六道沟小流域地理位置,右图示意该地西北坡和东坡采样点分布及坡面起伏,其中采样点1-4、16-19和32为耕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六道沟小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有风蚀和水蚀地貌B.植被常绿、高大

C.降水的季节变化小D.土壤富含腐殖质

33.流域内该地西北坡侵蚀强于东坡的主要原因是()

A.西北坡土层薄B.西北坡植被覆盖率高

C.东坡坡度更小D.西北坡风蚀作用更强

34.以下采样点大颗粒沉积物最多的可能是()

A.19B.20C.23D.24

【答案】32.A33.D34.C

【解析】32.六道沟流域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共同影响区域地貌,风蚀地貌和流水侵蚀地貌兼有,A错误;流域内气候大陆性强,较干旱,草原植被为主,低矮,秋冬枯黄,B错误;降水季节变化大,C错误;土壤较贫瘠,D错误。

因此正确选项为A。

33.西北坡侵蚀强于东坡与土层厚薄无关,A错误;东坡水热条件好于西北坡,植被覆盖率更高,B错误;东坡坡度更大,C错误;冬季,西北风强盛,气候干旱,风蚀作用强,西北坡受侵蚀更严重,D正确。

34.19采样点为耕地、颗粒细腻,A错误;20、24采样点坡度较陡,大颗粒物容易移走,沉积颗粒物较小,B、D错误。

大颗粒沉积物因重力作用会向低处移动,且移动速度快于小颗粒物,23采样点位于沟谷谷底,大颗粒物容易移到此处沉积,C正确。

(2021·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检测)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5.美国农业灌溉抽水量大的地区均为()

A.气候非常干旱地区B.商品谷物农业区

C.商品农业发达地区D.亚热带水果种植区

36.甲、乙之间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纬度地域分异B.干湿度地域分异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地方性分异

【答案】35.C36.B

【解析】35.读图可知,美国农业灌溉抽水量大的地区是农业发达的地区,且这些地区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C正确;部分地区气候比较湿润,A错;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B错;密西西比河中上游地区不是亚热带水果种植区,D错。

故选C。

36.如图所示甲、乙纬度基本相同,海陆位置差异显著,其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干湿度地域分异,B正确,A错;不能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地方性分异,C,D错。

故选B。

(2021·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月考)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

太行山区地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