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9325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5千伏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

第一卷技术部分

总目录

第一卷技术部分(检索号:

××-×××-A01)

第二卷投资估算(检索号:

××-×××-A02)

第一卷技术部分

1综合部分

1.1设计依据及范围

1.1.1设计依据

(1)说明工作任务的依据,经批准或上报的前期工作审查文件或指导性文件。

(2)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重要文件。

1.1.2设计范围

(1)说明本设计应包括的内容和范围。

(2)对扩建、改建工程,说明原有工程情况与本期建设的衔接和配合。

1.2设计水平年

根据本工程计划投产年,合理选定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背景(适用于补充可研项目)

若项目为补充可研,需在此节描述工程变更的背景、原因、已批复情况等内容;非补充可研项目不需此节。

1.3.2接入系统方案

简述接入系统方案。

1.3.3变电工程

新建变电站建设规模:

1)主变压器:

本期,最终

额定容量比

变压器型式

变压器抽头

接线组别

2)高压侧出线:

最终×回,本期×回(出线方向简述);

3)中压侧出线:

最终×回,本期×回(出线方向简述);

4)低压侧出线:

最终×回,本期×回;

5)无功补偿:

最终?

×?

×?

兆乏,本期?

×?

×?

兆乏。

扩(改)建变电站概况:

扩(改)建××变电站×个出线间隔及相关设备。

1.3.4线路工程

分项简述线路工程(起止点、导线型号及距离等内容)。

1.3.5通信工程

配套通信工程新建OPGW光缆总长度×公里。

1.3.6投资估算

分变电、线路、系统通信简述工程静态、动态总投资。

2系统部分

2.1电力系统

2.1.1概况

以下所有现状数据均为截止报告编写的前一年。

2.1.1.1××市地理及资源概况

简要描述变电站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及资源优势。

2.1.1.2××电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电网的区域范围内电源装机容量和组成;全社会和主网用电量、最高负荷;与周边电网的送受电情况;主网架结构、与周边电网的联系及其主要特点;分电压等级说明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输变电设备规模;35千伏及以上电网容载比。

2)主要在建发输变电工程的容量、投产进度等情况介绍。

3)电网存在的问题

①电网结构方面问题

②电源结构方面问题

③供电能力方面问题

④系统二次存在的问题

⑤其他

2.1.2电力需求预测

2.1.2.1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

1)简要分析“十一五”期间及现状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2)阐述“十二五”期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及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2.1.2.2负荷预测

1)简要分析本工程所在供区范围内电网负荷现状;

2)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增长情况,结合工业项目的建设,预测本工程供电片区逐年的电量及负荷。

2.1.3电力平衡

2.1.3.1电源规划

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电网供区内设计水平年内和远景规划期内的装机安排,列出规划期内电源名称、机组类型、装机规模、装机进度(含机组退役计划)表。

2.1.3.2电力平衡

计算与项目有关供区逐年电力平衡。

2.1.4变电容量计算

根据分层分区电力平衡结果,计算本工程所在地区同电压等级电网容载比,合理确定本工程的建设时间、变压器单台容量和本期建设的台数。

2.1.5工程建设必要性

(1)用电增长需要

(2)提高电网可靠性需要

(3)电源送出需要

(4)其他

2.1.6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

2.1.6.1电网规划

介绍本工程投产前电网的建设情况,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的电网规划。

2.1.6.2变电站接入方案

根据电网规划、原有网络特点、负荷分布、断面输电能力等情况,提出本工程2个及以上接入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提出推荐方案。

2.1.6.3线路截面选择

根据正常运行方式和事故运行方式下线路通过的最大输送容量,考虑电网远期发展,经计算后,确定线路型式及导线截面。

必要时对不同导线型式及截面、网损、电晕等进行详细技术经济比较。

2.1.7电气计算

2.1.7.1潮流计算

1)根据电力系统有关规定,进行典型正常及故障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分析,校核推荐方案潮流和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并为选择送电线路导线截面和变电设备的主要规范提供前提条件。

(备注:

35千伏输变电项目是否进行潮流计算视具体情况而定。

2)对推荐方案设计水平年进行潮流计算(丰枯期大方式),确定本期和最终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组数、容量。

(备注:

35千伏输变电项目是否进行潮流计算视具体情况而定。

2.1.7.2短路计算

(1)按设备投运后10~15年左右的系统发展,计算并列出与本工程有关的各主要枢纽点最大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选择新增断路器的遮断容量,校核己有断路器的适应性。

对于改造工程,需计算投产年短路水平。

(2)系统的短路电流宜限制在合理的水平,必要时提出限制短路电流措施或开展专题研究的要求。

2.1.8系统节能分析

(1)系统方案合理,推荐方案可降低系统供电损耗,可节约电量。

(2)导线截面选择合理,能够满足本期及远景潮流输送要求。

(3)合理配置无功装置,优化全网电能损耗,为调度优化运行创造条件。

2.1.9小结与建议

说明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投产时间,节能降耗效益,推荐接入系统方案,工程规模及系统对有关电气参数的要求,必要时提出需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关键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2.2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2.2.1概述

对本工程相关的以下问题进行说明:

(1)本期系统一次方案简述。

(2)对于线路π接、改接等系统方案,须在此部分详细介绍相关原线路保护的配置原理、通道使用情况、使用年限以及对侧变电站是否智能变电站等内容。

(3)对于送出工程和供电工程,应在此部分说明本工程系统保护部分的设计范围。

(4)其中,对于涉及拆除现有设施的,应严格按四川省电力公司发布的《四川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管理办法(试行)》及《废旧物资管理标准》(Q/GDW19-257-2012-21208)进行相关设计和费用计列。

2.2.2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35千伏线路保护

(1)配置原则

摘录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装备技术标准》等规程规范和文件中的原则、要求。

(2)配置方案

结合设备配置现状和配置原则,作出本工程35千伏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10千伏线路保护

根据本工程出线规模,计列本工程10千伏出线保护配置数量。

2.2.3对通道的要求

所有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对通道的要求,均应在本部分加以说明,如:

接口方式、传输延时等。

2.2.4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对CT、直流电源等的要求,应在本部分进行说明。

2.2.5设备材料表

××站(本侧)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35千伏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

2

35千伏过流保护

×

3

35千伏分段保护

×

4

35千伏桥断路器保护

×

注:

备注栏中,应说明本行所计设备的建设性质,即:

本期新增或对已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扩容、拆除。

××站(对侧)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35千伏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

2

35千伏过流保护

××

3

35千伏分段保护

×

4

35千伏桥断路器保护

×

注:

备注栏中,应说明本行所计设备的建设性质,即:

本期新增或对已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扩容、拆除。

2.3调度自动化

2.3.1概述

概述本工程调度自动化部分设计内容。

其中,对于涉及拆除现有设施的,应严格按四川省电力公司发布的《四川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管理办法(试行)》及《废旧物资管理标准》(Q/GDW19-257-2012-21208)进行相关设计和费用计列。

2.3.2调度关系

根据相关调度管理体制及规程规范要求,明确调度关系。

2.3.3相关调度端系统现状

本节重点说明与本工程相关的调度端EMS系统、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区)地调

(1)概述地调EMS系统现状并说明远动数据传输通道。

(2)概述地调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2.3.4远动系统

根据相关规定,说明远动系统主要功能及技术要求;明确远动信息内容及远动信息采集和传输要求;提出远动系统配置方案。

2.3.4.1远动系统主要功能及技术要求

(1)远动系统主要功能

(2)远动系统主要技术要求

2.3.4.2远动信息内容

根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3-2005)的有关规定,并考虑各调度中心对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的要求,明确变电站本期需采集的远动信息。

(1)遥测信号;

(2)遥信信号。

2.3.4.3远动系统方案及信息传送网络

(1)远动系统方案

明确变电站远动系统方案及信息传送方向。

(2)远动信息传送网络

明确远动信息传输方式;明确远动通道及传输协议要求。

2.3.5电能计量厂站系统

2.3.5.1计量关口点和考核关口点设置

根据各相关电网电能量计量(费)建设要求,提出本工程计量(费)、考核关口计量点设置方案。

2.3.5.2电能量计量厂站系统方案

明确电能量采集处理终端配置方案

2.3.5.3电能量信息传输网络

(1)电能量信息传输方式

(2)电能量信息通道及传输协议要求

提出电能量信息传送及通道配置要求。

2.3.5.4电能量计量厂站系统技术要求

(1)电能量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2)电能表技术要求

2.3.6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根据相关调度端调度数据网络总体方案要求,分析本工程节点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本工程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配置要求、网络接入方案和通道配置要求。

2.3.7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根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要求,分析本工程各应用系统与网络信息交换、信息传输和安全隔离要求,提出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配置要求。

2.3.8设备材料表

35千伏项目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

2

二次安全防护配置

3

电能量采集装置

4

××地调二次系统配合费

万元

5

监控中心二次系统配合费

万元

2.4系统通信

本工程通信方式采用光纤通信,详细设计见本卷册第四章

2.5社会影响分析

2.5.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论述本工程建设对将对当地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5.2社会稳定风险及对策分析

2.5.2.1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

对本工程建设可能会引发的各类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

(1)工程合法性、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

1)风险内容:

2)风险评价:

(2)工程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

1)风险内容:

2)风险评价:

(3)群众对征地及生活环境变化有争议的风险

1)风险内容:

2)风险评价:

2.5.2.2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论述本工程建设所采取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2.5.3小结与建议

说明本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结果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3变电工程

3.1概述

3.1.1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

简述变电站拟接入的电源、负荷,以及对电网网架的改善等作用。

说明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

要求插图示意拟接入变电站的电源位置和变电站主要供电区域。

3.1.2接入系统方案

简述推荐的变电站35千伏接入系统的方案。

3.1.3选址区域

根据变电站的系统功能和推荐的接入系统方案,论述合理的选址区域,并分别标示于插图中。

3.1.4建设规模

变电工程建设规模:

简述主变、各电压等级出线、无功补偿的最终和本期规模。

明确本输变电项目对侧间隔扩建规模,若无间隔扩建,应明确说明。

3.2主要设计原则

简述变电站建设的主要设计原则。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的执行情况应在本节专门论述。

通用设备的执行情况应在本节专门论述。

两型一化变电站的设计原则的执行情况应在本节专门论述。

3.3建站条件

3.3.1地质条件

简述区域地形地貌等地理特点。

并重点论述:

地质构造

说明区域地质、区域构造。

⑵地震

说明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分组。

区域地层

简述区域内代表性的地层分布情况。

⑷站址区域水文条件

简述区域内水文条件。

⑸站址区域气象条件

简述气候区及其特征。

简述降雨量及其季节性。

列出设计风速、各气温特征值、雷暴日、积雪及覆冰、海拔、气压等主要设计气象条件,并说明数据来源及采信理由。

⑹站址区域污秽情况

说明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中的污区划分及区域污秽发展情况。

3.3.2站址方案一技术条件

站址概况

说明站址详细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特征(如相对主要市镇及规划区、公路的方位和距离)。

简述协议取得情况。

简述土地性质(应明确是否涉及基本农田、林业保护区、退耕还林地等)、压覆矿情况、地形地貌特点。

明确地质构造、防洪涝及排水、水源、大件运输情况等有无颠覆性(指可能影响站址成立)或制约性因素(指需要采取特殊工程措施)。

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

简述地下及地面设施和附着物拆迁赔偿情况。

出线条件

简述站址近区出线走廊情况。

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水文条件

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洪水位、最高内涝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对洪水淹没或内涝进行分析论述。

气象条件

列出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及风向、降水量、冰雪、冻结深度等气象条件。

若数据完全同前述区域气象条件,在本节注明即可;但对受微地形影响的参数如设计风速、覆冰厚度等,若有差别应明确说明。

站址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及对变电站地下设施腐蚀性。

说明水源、水质、水量情况。

站址工程地质

地质构造:

根据勘测资料对站址稳定性作评价。

地层岩性:

说明站址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岩土结构、成因类型及分布,确定地基类型。

不良地质作用:

说明站址及附近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地基:

建议地基处理方案并预估工程量。

土建工程量

土石方:

说明土质结构比,预估土石方工程量。

如有需要,说明取土土源、弃土地点及相关协议取得情况,并简述必要性。

挡墙:

说明主要型式、设置范围、埋深和高度,并预估工程量。

(8)进站道路和交通运输

说明进站道路的引接方案、需新建及改造的进站道路长度、工程量。

说明因站址位置不同,大件运输特殊措施及费用的差异部分。

(9)站用电源

说明站用电源引接方案和线路长度、对侧间隔等情况。

(10)电磁及噪声干扰

说明对站址附近通信设施的干扰情况。

说明周边环境敏感地区及在电磁环境和噪声干扰方面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11)施工条件

简述施工场地情况和水源、电源、通信方案。

(12)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简述与政府达成的相关协议文件(如用地、电缆补差等),站址外油气、炸药库等设施对站址的影响等。

3.3.3站址方案二技术条件

内容同3.3.2.

3.4变电站主体专业工程设想

对于以下情况,应在对应的章节中增加专题论述,加深可研工作深度,详细说明工程条件、论述采取特殊工程措施的必要性,详细说明其工程量和对应的费用构成。

采用特殊地基形式的,应详细论述地质工程条件和必要性。

需大量弃土、取土的,应与就地平衡方案做技术经济比较,或根据工程条件、规划要求等详细论述必要性,并提供弃土、取土地点和相关协议。

进站道路、边坡治理或挡墙、取水或排水等单项工程费用较大的,应提出2个(含)以上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方案唯一的应详细论述工程制约条件和必要性,并详细说明工程费用构成和对应的工程技术措施、工程量。

3.4.1电气主接线

提出各电压等级和站用电接线的最终和本期接线形式及采用理由。

其中主变及无功、接地变或站用变的最终及本期规模,以及是否与通信专业采用一体化电源方案在本节也应明确。

3.4.2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型式及设备选择

根据主接线和设备选择,结合建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型式推荐意见。

提出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的初步意见。

3.4.3电气总平面

说明各电压等级出线形式和通道情况,根据站址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排水条件、进站公路情况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电气总平面方案。

3.4.4防雷接地、照明及站用电

简述避雷针的布置方案及其接地要求。

简述避雷器的配置方案。

根据土壤情况,提出接地网型式,需采用外引、深井、接地模块、高土壤电阻率表面处理等措施时,应对方案及其必要性、可行性作简要说明。

简述全站站用电、照明、动力的配置方案。

3.4.5系统保护

引用系统二次的主要结论,简述变电站系统保护设备配置方案。

3.4.6站内通信及自动化

详细设计见本卷册第四章。

3.4.7电气二次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装备技术标准》等规程规范和文件中的原则、要求,分别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含主要设计原则、监控范围、系统构成、系统网络、系统软件、系统功能、设备配置等)、元件保护、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全站时间同步系统、以及计量、二次设备组屏及布置等方面的配置原则、方案进行描述。

3.4.8站区总体规划和总布置

说明站区总体规划的特点,进出线方向和布置。

说明进站道路的引接方案和长度。

说明对站区总平面布置方案和竖向布置方式的设想,场地设计标高的选择,场地坡度。

说明站区防洪防涝措施的规划。

填写下表:

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变电站总占地面积

hm2

1.1

围墙内占地面积

hm2

1.2

进站道路占地面积

hm2

1.3

其它占地面积

hm2

2

进站道路长度(新建/改造)

m

3

变电站总土石方工程量

挖方

填方

3.1

站址土石方工程量

挖方

m3

填方

3.2

进站道路土石方工程量

挖方

m3

填方

3.3

建(构)筑物基槽余土

m3

3.4

外购土或取土工程量

m3

3.5

外弃土工程量

m3

4

围墙长度

m

5

挡土墙体积

m3

6

护坡面积

m2

7

站内道路面积(含站内停车场)

m2

8

户外配电装置场地处理面积

m2

9

电缆沟长度

(600×600及以上)

800×800及以上

m

600×600

10

站区总建筑面积

m2

11

站内给水管线长度

m

不包括消防管路

12

站内排水管线长度

m

13

站外供水管线长度

m

14

站外排水管线长度

m

15

基础超深换填量

m3

16

拆迁情况(列出站址拆迁项目、工程量)

注:

1、备注栏补充说明工程量所对应的具体规格,如基础形式及规格、运距、挖方土石比、换填方式、道路等级和宽度、管径等。

3.4.9建筑及结构

简述全站各主要建(构)筑物的设计原则。

简述各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型式。

简述建筑装修方案。

简述地基、边坡处理方案。

3.4.10供排水系统

简述变电站供排水的设想和设计原则。

3.4.11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简述站区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设想和设计原则。

3.4.12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系统

简述站区主要建构筑物及电气设备的消防设想和设计原则。

3.5大件运输

说明主变压器的型号规格、运输外形尺寸、运输重量等相关参数。

说明运输车辆型号及尺寸、装载尺寸、装载质量等。

说明运输速度、道路条件(坡度、转弯半径、净空、有效路面宽度等方面的要求)。

提出推荐路线,并附图片简述主要的桥梁、道路、空障等所需采取的特殊处理措施,并提出大件运输估算费用。

3.6环境保护

简述站区环境保护设想和设计原则。

3.7水土保持

简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设想和设计原则。

3.8节能措施分析和抵御自然灾害评估

3.8.1变电节能分析

说明设备选型情况,论述站内建筑物节能降耗措施。

3.8.2抵御自然灾害评估

评估站址位置抗地震、洪水等能力。

3.9×××变电站扩建工程

注:

若有多个变电站扩建子项目,则每个变电站单独一章编制,其后各章编号顺延。

注:

若扩建项目涉及线路出线间隔排列进行调整,设计应在可研阶段明确施工停电方案和组织措施,并论述可行性。

3.9.1概述

说明变电站地理位置特征。

简述扩建规模。

若为站外征地扩建,需简述土地性质(应明确是否涉及基本农田、林业保护区、退耕还林地等)、压覆矿情况。

并说明国土、规划等协议取得情况。

若为站外征地扩建,明确地质构造、防洪涝及排水等有无制约性因素,若有,简述需采取的特殊工程措施。

若为站外征地扩建,简述地下及地面设施和附着物拆迁赔偿情况。

简述变电站本期近区出线走廊情况。

说明变电站现状,包括已建规模和原设计的最终规模,本期所扩建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型式、主接线形式的现状。

若需结合本工程改造电气一次和二次设备,应提出设计方案,说明必要性和可行性。

3.9.2扩建工程建设条件

若为站外征地扩建,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洪水位、最高内涝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对防止洪水淹没和内涝提出关于场地标高和相关工程措施的建议。

列出设计风速及风向、各气温特征值、雷暴日、积雪及覆冰、海拔、湿度、气压等主要设计气象条件,并说明数据来源及采信理由。

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及对变电站地下设施腐蚀性。

提出相关工程措施建议。

若为站外征地扩建,简述地形地貌等地理特点。

说明区域地质、区域构造。

说明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分组。

说明地层岩性、岩土结构、成因类型及分布,确定地基类型。

若为站外征地扩建,说明站址及附近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说明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中的污区划分及区域污秽发展情况。

若为站外征地扩建,说明对站址附近通信设施的干扰情况。

说明周边环境敏感地区及在电磁环境和噪声干扰方面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简述安全施工措施。

3.9.3电气主接线

提出扩建后的接线形式。

若需改变现有接线形式,应论述必要性,并详细列出所需扩建的工程量。

3.9.4配电装置型式及设备选择

提出主要电气设备选择意见。

提出配电装置型式选择意见。

3.9.5电气总平面

说明出线形式和通道情况。

若需调整间隔排列,简述必要性。

附简图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