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899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doc

《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doc

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校园里的一些榕树急不可耐地换下了保留了一冬的黄金衣,一时间,在十来株榕树上就有了几个季节的变化,有的还在慢悠悠的卸妆,有的用力一抖,把黄金衣全脱下,有的已经披上新一季的绿装了。

这种难得的景象正是观察的好时机,我把学生领到校道上,给他们布置任务,在校园里隐藏着一个季节上的秘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学生们抬头看着身边的榕树,马上心领神会,或是三五成群,或是单独行动,都来到榕树底下细细观察。

学生围绕着这些不同季节装束的榕树,在观察中找寻榕树的变化,把不同表象综合一起,一篇一篇描写校园榕树的美文就从他们的笔尖下流淌出来。

(比如,今年春天,天气比往年要暖和,校园里的榕树提早换新装,我们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学生一会儿在树下转悠,迎着阳光交流自己的观察;一会儿跑的远远的,比较一排榕树颜色的浓淡,一会儿摸摸树干,拾起地上的叶子看一看、问一问、摸一摸。

此时,他们已经不需要我去提醒他们如何进行观察了,对于每天陪伴他们学习的榕树,在这个春天里的认识更深。

例1:

校园的榕树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学校的榕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靠游乐园旁边的一排榕树特别高大,引人注目,靠教学楼一边的稍微矮一些,但很整齐。

今天,我们下去观察榕树。

我下去看见一棵又高大又茂盛的榕树,我仔细观察了它长出来的叶子,叶子的正面颜色是深绿的,反面是浅绿的,它还有叶脉呢!

有的叶子还被芽包包住呢!

我用手摸了摸,它的叶脉好粗,叶子很凉。

我用鼻子闻了闻它,是绿茶味,还有一股清香味!

我站在那儿,一阵微风吹来,树叶翩翩起舞,风过了,树叶停止了舞蹈,榕树静静地站在那儿,望着我们微笑。

这时候站在榕树下,感觉就像撑着一把打伞。

站在教室的走廊前,从上往下,也能看到榕树不一样的姿态,它的手臂舒展开来,好像要拥抱蓝天,它非常欢迎小鸟停留在它的枝桠上,静静地听着小鸟那美妙的歌声。

我越来越喜欢校园的榕树,它那挺拔的容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2:

校园的榕树

在我们的校园里,种着又高又大的榕树,听说它们有好多年的历史了。

今天,阳光明媚,我第一次带着任务这么仔细地观察它。

远远望去,榕树像是一位威武的士兵昂首挺胸地耸立在那里。

春天已经来临,榕树也不甘示落,纷纷脱掉外套,露出发了嫩绿的衣裳。

我站在榕树底下抬头望,榕树像是用碧玉妆饰而成的,叶子密密麻麻,挡住了烈日的阳光。

一阵微风吹过,树时开始左右摇晃,好像在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

树枝上,有几只小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说:

“春天到了,春天到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报春鸟吧!

近旁的一些还没有脱下“金黄衣”的榕树伙伴,好像跟风儿姐姐约好了似的,等风儿姐姐轻轻一吹,马上抖落金黄的叶子,“唰唰——唰唰——”,这样的乐曲一天能听好几遍呢,我仿佛听到这些榕树在感谢风儿姐姐的帮忙。

校园的榕树,它默默地陪伴我们成长的每一天。

它不仅仅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它那不屈不饶地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筷子翻书比赛》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看到的一篇文章,感觉比较新颖,能够吸引孩子的目光。

认真阅读后,又结合本班情况进行了如下教学:

1、欣赏同桌的筷子,特别注意筷子的材质、长短、粗细、颜色、图案等,还可以打听筷子的来历。

陈煜杰带的一双象牙筷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李天阳带的筷子是已故爷爷送的,很有纪念价值,也为写作提供了资源。

习作中,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让我惊叹,一双普通的筷子写得相当生动。

有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有的同学将自己的筷子和同学的筷子进行对比。

2、讲述和筷子有关的礼仪、知识。

当讲到筷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使用筷子能让手上几十条肌肉都在运动时,同学们都惊叹了。

习作中,很多同学都运用到了这一资源。

3、宣布规则,现由1、3、5、7组夹书,2、4、6、8组监督,然后交换。

观察时提出要求:

看看同桌怎么夹书的,有没有手忙脚乱,有没有不按规则耍赖皮的?

表情如何?

有没有脸红手抖的?

再看看其他同学,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作为选手,心情如何?

第二次比赛和第一次相比,你有什么变化?

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所有同学都是在一小时之内当堂完成,且有一定质量。

特别是三分之一的同学能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绘声绘色。

附叶子怡原创作文: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来了一次筷子大比拼。

同学们把家里各种各样的筷子都带到了学校里来。

我的筷子是用木头做的。

颜色有一点黄,又带着一点白。

筷子有粗到细,在最粗的顶端,有几朵刻上去的花。

相比而言,我的筷子就比郭烨斌的长得多。

郭烨斌的筷子也是用木头做的。

在筷子的顶端的咖啡色。

下面都是偏淡一点的土黄色。

从筷子顶端往下看,是一个半圆形。

在筷子末端有9条刻上去的线条。

陈老师告诉我们筷子诞生于三千多年前,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还有一个称号:

“万能餐具”。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用筷子吃饭可以强身健体,因为在使用筷子的同时,有80个关节,50条肌肉在运动。

   接着我们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老师一声令下,我开始了用筷子夹书的比赛。

我用筷子最细的地方去把书中每一页的一点点位置挑起来,接着,立即用另一根筷子把第一页挑到了旁边。

“一分钟过去了,加油啊!

”陈老师喊了起来。

同桌郭烨斌也在为我加油。

不知道是因为太紧张手不受控制了还是我的手不愿意和筷子做朋友。

我到第21页时夹不起来了。

“停!

”突然,我看见胡绪进把筷子竖在头上,朝武艳玲做了个鬼脸,引得郭烨斌哈哈大笑。

   陈老师总结了经验后,再让1,3,5,7组开始比赛。

我们当然不服气,要求重赛。

陈老师为了公平,只能重赛。

   这次,我和郭烨斌比谁夹得多。

我先夹,我把语文书上的每一页都打了个角。

这次我和郭烨斌配合默契,我翻他摁,这个办法不错,上次翻到练习1,这次却翻到鸟语一课。

郭烨斌也学我把书卷了一下,我也照上次的方法,他翻我摁,他翻了49页,仅仅比我多一页,郭烨斌骄傲地说:

“切,小菜一碟。

”陈老师惋惜地说:

“唉,赢了,语文书却牺牲了。

”郭烨斌说:

“刚好帮它换个发型。

   通过这一场比拼,我学会了用筷子夹书,更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一,课前准备

1查阅筷子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2把自己拿筷子的方法有条理地写下来。

二,教学过程

1师生讨论有关筷子的历史和文化。

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使用筷子,它轻巧而有灵活,在世界各国餐具中独树一帜。

筷子它可以挑,拨,夹拌,刺,和西方人使用刀,叉相比,用筷子夹菜吃饭,显得更为优雅文明。

据日本学者测定,使用筷子还可以强身健体,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时,有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脑神经的指挥有关。

2拿筷子的礼仪

(1).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咂,或用舌头舔粘在筷子上的汤汁,米粒等。

(2)说话打手势时不放下筷子,拿着筷子指手画脚。

•(3)用筷子在菜盘里挑选翻找,十分贪婪的样子。

•(4)用筷子夹有汤汁的菜时,不用小碟或调羹去接,致使汤汁洒到桌子上,弄脏了桌布,让人感到不快。

•(5)把筷子竖着插在饭里,这种方式不雅,而且筷子很容易掉到地上,使你感到尴尬。

•(6)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这样很不卫生,如果想给别人夹菜,应该用公筷。

•(7)一手拿筷子,另一只手去拿别的东西也不妥,应该把筷子放下,用右手去拿餐具或汤匙。

3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用筷子夹东西,并说说自己拿筷子的方法。

4全班同学演示那筷子,老师演示正确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

5热身活动:

同学之间进行夹橡皮,铅笔刀等。

6筷子翻书比赛:

(1)比赛方法:

同桌分为甲,乙方,由老师统一发口令计时,两分钟内看谁翻的页数多。

甲同学翻书,乙同学统计翻书的页数;下一轮交换。

必须一页一页翻,如果跳过一页,再回到前一页重翻。

(2)比赛规则:

右手持筷子一页一页地翻开自己的语文课本;左手除了可以按住书本左侧的边沿,不使书页合拢外,不能做任何帮助筷子翻书的动作;两分钟内,翻页数多者取胜。

(3)观察要点

•老师喊“预备”的时候,同桌的脸部表情紧张不紧张?

拿筷子的手有没有发抖?

•同桌是用什么方法翻书的?

•比赛的时候,同桌有没有发急,用另一只手帮忙?

有没有因为几页书叠在一起翻过去,而只好回到前面重新开始?

•翻书时,同桌的手看上去是木木的,不灵活的,还是手指协调运动,轻轻巧巧,书页就翻过去了?

•你自己是怎样用筷子翻书的?

•你们在进行翻书比赛时,周围出现了一些什么情况?

是否有人翻得特别快,是否有人赖皮,是否有人想出了奇特的高招,是否有吵闹的声音,是否有人高声辩解等。

7想一想:

通过这次“筷子翻书比赛”,你认为代表“东方的文明”的筷子怎么样?

是不是觉得发明筷子的人好聪明啊?

8第一轮比赛开始。

9第二轮比赛开始。

10比赛结束,学生写作。

筷子翻书真有趣

说到筷子,大家都很熟悉。

也会想到吃,今天我们的筷子可不用来吃东西的,可是用来翻书的。

在作文课上,老师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双筷子。

叫我们各找一个对手来PK。

比赛的规则是这样的:

右手握筷,左手按住,一页一页的翻,两分钟的时间,两人对决,翻的页数多的同学获胜。

老师说了游戏规则后,就开始比了。

我叫倪浩先上场子,我倒要看看他的实力。

老师说:

“预备,开始”。

说音刚落,同学们就飞快地翻了起来。

倪浩当然也没闲着,他也正在忙碌中,他一边翻一边看着翻的页数,生怕自己翻多了。

我想:

要是让他这样翻下去,我一定不会赢的。

我要制造点噪音,于是,我就拿起筷子,使劲敲打易子恒的文具盒,边敲边说:

“倪洗,漏油,倪浩,翻不过”。

但倪浩翻书的节奏并没有改变,仍快速地翻着。

突然,他遇到“拦路虎”,有一页书他怎么也翻不过来,气得龇牙咧嘴,最后他使劲一翘,一下就翻了两页,我说,你翻了两张。

他大声说:

“我不是放回来了吗”。

过了一会儿,老师说:

“停”。

倪浩翻了41页。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

一定要打败他。

第二场开始了,老师说:

“开始”。

我用筷子从书缝里挑过去,挑到30页时,有一页也翻不过去,我就左铲右挑,怎么也翻不过去,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还好电风扇救了我一命,它一吹风,把那一页吹起来,使我有机可乘,于是我又拼命翻着。

看看夏颖松吧,他笨得像只狗熊,才翻了10页,真可笑。

120秒过去了,老师说:

“停”,我翻了59页,比倪浩多,乐得一蹦三尺高。

我们班易子恒手非常灵巧,竟然翻了65页,得了个筷子翻书冠军。

夏颖松笨手笨脚只翻了22页,得了个“熊掌”称号。

筷子翻书比赛真有趣啊!

今天,每个同学都带了一双筷子。

其中有一个人带的是黑色的筷子,其它人都是黃色的。

黃杰的筷子上还有一个黑点。

我带了一双木筷,上下两头都是圆的,上面还有一些小孔。

生长度约是1.1分米,粗大约是0.9毫米,表面有些粗糙。

老师问我们:

“筷子用来干什么的?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筷子是用来吃饭的。

”我想老师怎么突然间问一个小儿科的问题,老师也问的出来?

莫非,是要请我们吃东西?

老师胡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老师一脸神秘地说:

“今天,我们不用筷子吃饭。

用筷子.....翻书?

”老师话音刚落,翻书?

不会吧,不是吧!

啊叫声盹时响起,我呆住了,翻书?

筷子怎么可以翻书呢,哎呀,老师这翻书不用手,干麻用筷子呀!

在我们的迷惑不解中,老师开始宣布翻书规则:

右手拿筷子一页一页翻开自己课本,左手可以压住课本,不让书合拢,但不能做任何帮助筷子翻的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