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8997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6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国际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国际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国际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国际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法.docx

《国际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法.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法.docx

国际法

国际法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六、案例分析题(共10分)

第一章导论

1.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被认为是近代国际法之父,他所写的著作()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

A.《海洋自由论》B.《海事法集》C.《战争与和平法》D.《万国法》

2.有些国际文件虽然不是条约,但其中所载的一些原则,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这些原则和规则是()A.自然法B.国际习惯C.协议法D.软法

3.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种不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国际社会可以进行干涉?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

B.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

C.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

D.甲国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国际组织

4.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是()

A.欧洲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苏维埃国际的出现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国际联盟的建立

5从国际法角度看()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

A.国籍管辖权原则B.国家主权原则C.核不扩散原则

6.现代国际法中,国际法主体包括()

A.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个人B.主权国家、法人和自然人

C.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D.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

7.有些国际文件虽然不是条约,但其中所载的一些原则,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这些原则和规则是()A.自然法规则B.国际习惯法规则C.协议法规则D.软法规则

8.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规定冲突时,都可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现代国际法上的意义之一在于()

A它是中国单独对现代国际法作出的贡献B这些原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的新的国际法基本原则C.这些原则与《联合国宪章》第2条所列各项原则完全一致

D.这些原则大多强调“相互”概念,体现国家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特点

10.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

A国家与外国人之B国家之间的关系C.不同国家的私人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1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A.善意原则B.国际道义C.条约必须遵守D.主权平等

12.从国际法角度看()是国际法的基础。

A.国籍管辖权原则B.国家主权原则C.核不扩散原则D.基本人权原则

13.被誉为“近代国际法之父”的是()A.维多利亚B.边沁C.格老秀斯D.狄骥

14.目前,从事国际法官方编纂的最主要的机构是()

A.各国政府B.国际法院C.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D.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

15.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我国宪法规定()

A.其可以在国内直接适用B.其不能在国内直接适用

C.在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时,条约可以直接适用D.尚未作出明确规定

16.国际法所调整的国际关系主要是指()

A.国家间的政治关B.国家间的外交关系

C.国家间的法律关系D.国家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等关系17.荷兰人格老秀斯被认为是近代国际法之父,他所写的系统而全面地论述国际法的著作是()

A.《海洋自由论》B.《海事法集》C.《战争与和平法》D.《万国法》

18.一国法院如何适用国际法是由()

A.国际法规定B.与有关国家协商决定C.联大决议决定D.该国法律规定

19.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是()

A.欧洲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苏维埃国际的出现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国际联盟的建立

20.目前,从事国际法官方编纂的最主要的机构是()

A.各国政府B.国际法院C.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D.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

21.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核心内容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倡者是()

A.中国、印尼和苏联B.中国、印尼和缅甸C.中国、印度和缅甸D.中国、印度和苏联

22.一般认为对国际法渊源作了权威性说明的国际文件是()

A.《国际联盟盟约》B.《联合国宪章》C.《国际法院规约》D.《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23.国际习惯是()A.由联合国大会制定而成的B.由国际法委员会编纂形成的

C.在国际交往中形成并为各国公认的D.一些国家协定采用的

24.国际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原则是()

A.民族自决原则B.主权平等原则C.不干涉内政原则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

A.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一致的C.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原则

D.对联合国宪章原则的重申和发展E.中国单独对现代国际法作出的贡献

2.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行为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其他国家不得进行干涉的有()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

B.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C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冲突,甲国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种族隔离区

D.甲国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国际组织E.甲国决定与乙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

3.下列属于《联合国宪章》第二条规定的原则的有()

A.会员国主权平等B.民族自决C.和平解决争端D.促进国际合作

E.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4.4.同国内法相比,国际法的特征主要有()

A.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B.国际法是国家以协议或习惯法的方式共同确认的

C.国际法采取与国内法不同的实施方式D.国际法的执行主要靠国家的自我遵守

E.国际法的执行靠国家之上的强制执行机关来维护

5.联合国国际法院裁判各项争端应适用()

A.国际公约或条约B.国际习惯C.一般法律原则D.作为补助资料的司法判例及权威公法学家的学说E.联合国大会决议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国家主权,或称国际法上的主权,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

2.国际习惯是指各国在国际交往中不断重复的一致实践,并且被认为具有拘束力的惯例的总和。

3.国际法主体是指能够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有能力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的实体。

4.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且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

5.国际强行法是国际社会作为整体接受并认为不得背离的法律规则。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

(1)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2)创制法律的方式不同;(3)强制实施方式不同。

2.简述国际法主体应具备的要件。

答:

(1)有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

(2)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权利的能力;

(3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义务上的权力3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各国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4.简述国家主权的特征。

(1)主权是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

(2)主权是国家本身所固有的权利;(3)国家主权的排他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国际法的主要性质

(1)国际法是法律,因为它是由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行为规范组成的;

(2)国际法主体若违反国际法规范,将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并由此而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

(3)国际实践已经表明,国际法作为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不仅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而且也为各国所遵守;(4)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法律追究,有的国际非法行为禁而不止。

但如果以此来否认国际法的法律性显然是不客观的。

(5)总之,国际法是法律,但它不同于国内法,国际法是法律的一个特殊体系。

2.论述条约在中国法律秩序中的效力问题。

P29

(1)关于条约在中国适用的方式,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只能从中国的立法实践中进行推断。

可以认为,条约在中国的适用,既有直接适用方式也有间接适用方式,即我国实行的是混合制;

(2)中国参加的有关民商事条约在国内可直接适用,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3)对于中国参加的非民商事性质的条约而言,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转化的态度,即通过国内立法将条约的规定转化为国内法予以实施;

(4)中国在参加某些条约之前,着手进行有关国内法的废除、修改或制定新法的工作,这种做法实质上也是将有关条约转化为国内法来适用;

(5)中国对待人权条约似乎也倾向于采取间接适用或转化适用的方式。

1.案例:

(共10分)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重弹“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打着所谓“人道主义干涉”的幌子,悍然发动了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野蛮空袭,对一个主权国家持续进行了79天的狂轰滥炸,并摧毁了我国驻南大使馆,公然侵犯南联盟的国家主权,武装干涉南联盟的内政,甚至屠杀南联盟的平民,其侵略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破坏国际人权法的罪行。

问题:

(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使用武力行为是否符合国际法?

为什么?

(2)简述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规定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要点。

1.答:

(1)不符合国际法。

因为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只有在两种情形下使用武力才是合法的,包括:

①合法自卫;②安理会授权或采取的行动。

(2)①每个国家都有义务在国际关系中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永远不应用作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②侵略战争构成危害和平的罪行,在国际法上负有责任;③各国有义务避免从事侵略战争的宣传;④应尊重国际疆界;⑤禁止武力报复行为;⑥禁止在他国发动、煽动、协助或参加内战或恐怖活动;⑦禁止对他国领土进行军事占领。

第二章国际法上的国家1.甲国A公司与乙国政府在甲国订立了一项能源开发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

A公司以乙国政府没有及时按照合同支付有关款项为由诉至甲国法院,乙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阐述了乙国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主义立场。

如果甲国是采取相对豁免主义的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些表述是正

A.乙国政府向法院反诉A公司违反合同,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管辖放弃,甲国法院可以管辖

B.乙国订立上述合同行为本身,是一种商业活动,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放弃,甲国  法院可以管辖

C.因为乙国在其他案件上曾经接受过甲国法院的管辖,意味着甲国法院在此案中当然地可以管辖

D.乙国出庭应诉,视为已接受了甲国法院的管辖,法院判决也可予以执行【正确的是()】

2.甲国某人涉嫌在甲国从事向乙国贩运毒品的行为,乙国执法人员在未告知甲国当局的情况下,在甲国境内将该人逮捕并将其交付乙国法院审判。

乙国的行为属于()

A.行使保护性管辖权的正当行为B.行使国家自卫权的正当行为

C.行使普遍性管辖权的正当行为D.违反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行为

3.法律上承认产生的效果是()A、它是可以撤销的B、两国关系正常化,并且表示建交

C双方可以缔结条约D承认被承认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效力E承认被承认国的财产权、诉讼权和豁免权。

4.S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

其成立后,甲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提案支持S国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乙国与S国签署了两国互助同盟友好条约;丙国允许S国在其首都设立商业旅游服务机构;丁国与S国共同参加了某项贸易规则的多边谈判会议。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上述哪些国家的行为构成对S国的正式承认().(05年司考)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5.甲国与乙国1992年合并为一个新国家丙国。

此时,丁国政府发现,原甲国中央政府、甲国南方省,分别从丁国政府借债30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

同时,乙国元首以个人名义从丁国的商业银行借款100万美元,用于乙国1991年救灾。

上述债务均未偿还。

甲乙丙丁四国没有关于甲乙两国合并之后所涉债务事项的任何双边或多边协议。

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8年卷一第33题)A.随着一个新的国际法主体丙国出现,上述债务均已自然消除B.甲国中央政府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政府承担C甲国南方省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政府承担D.乙国元首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政府承担

6.(07年卷一第30题)亚金索地区是位于甲乙两国之间的一条山谷。

18世纪甲国公主出嫁乙国王子时,该山谷由甲国通过条约自愿割让给乙国。

乙国将其纳入本国版图一直统治至今。

2001年,乙国发生内乱,反政府武装控制该山谷并宣布脱离乙国建立"亚金索国"。

该主张遭到乙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但得到甲国政府的支持和承认。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A.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要求乙国政府在解决"亚金索国"问题时必须采取非武力的方式

B.国际法中的民族自决原则为"亚金索国"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据

C.上述18世纪对该地区的割让行为在国际法上是有效的,该地区的领土主权目前应属于乙国D.甲国的承认,使得“亚金索国”满足了国际法上构成国家的各项要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复合国中,最典型和最主要的形式是()A.君合国B.政合国C.联邦D.邦联

2.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的犯罪,中国进行管辖首先是基于()

A.属地管辖B.属人管辖C.保护性管辖D.普遍管辖

3.国家豁免原则的理论依据是()这一罗马法格言。

A.睦邻原则B.公海自由原则C.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D.条约必须信守原则

4.国家区别于其他非国家政治实体的根本要素是()

A.确定的领土B定居的居民C.政权组织D.享有主权

5.根据属地管辖权,国家不能对下列哪种行为行使管辖?

()

A.在本国领土上发生的外国商人与本国商人的债务纠纷

B.在本国领土上发生的外国外交代表伤害本国公民的事件

C.在本国船舶上发生的本国水手与外国普通游客之间的斗殴事件

D.在本国境内发生的本国公民伤害外国领事官员的事件

6.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两国间签署了若干双边协议。

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

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

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

7邦联是一种国家联合()

A.它拥有邦联宪法和邦联政府B.它是国际法主体

C.它是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根据条约组成的D.它的各成员国公民具有邦联的统一国籍

8.甲国对于外国人在乙国领域内侵犯甲国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是()

A.属人管辖B.属地管辖C.保护性管辖D.普遍性管辖

9.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

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

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不予继承?

()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协定

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

10.永久中立国的战争权受到一定限制,这种限制是()

A.国家主权的丧失B.国家主权的放弃C.国家主权的自愿限制D.对国家自卫权的限制

11.甲国某人涉嫌在甲国从事向乙国贩运毒品的行为,乙国执法人员在未告知甲国当局的情况下,在甲国境内将该人逮捕并将其交付乙国法院审判。

乙国的行为属于()

A.行使保护性管辖权的正当行为B.行使国家自卫权的正当行为

C.行使普遍性管辖权的正当行为D.违反国家主权平等原则行为

12.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

A.对国家独立的承认B.对新国家的承认

C.对新政府的承认D.既是对新政府的承认,也是对新国家的承认

13.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中国进行管辖首先是基于()

A.属地管辖B.保护性管辖C.属人管辖D.普遍管辖

14.甲国政府与乙国A公司在乙国签订一份资源开发合同后,A公司称甲国政府未按合同及时支付有关款项。

纠纷发生后,甲国明确表示放弃关于该案的诉讼管辖豁免权。

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国法院可对甲国财产进行查封

B.乙国法院原则上不能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除非甲国明示放弃在该案上的执行豁免

C.如第三国法院曾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则乙国法院可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

D.如乙国主张限制豁免,则可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

12.根据国际实践,一个新政府获得承认的必要条件是()

A.人民的支持B.政权起源C.有效统治D.合宪性原则

13.邦联是一种国家联合()

A.它拥有邦联宪法和邦联政府B.它是国际法主体

C.它是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根据条约组成的D.它的各成员国公民具有邦联的统一国籍

14.国际法上,政府承认一般发生在()

A.一国的国家元首更迭时B.政府首脑更迭时

C.外交部首长易人时D.革命或政变导致政府的更迭时

15.依据犯罪嫌疑人的国籍行使的刑事管辖原则称作()

A.属地管辖B.属人管辖C.保护性管辖D.普遍性管辖

16.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

A.属地管辖B.国籍管辖C.保护性管辖D.普遍管辖

17.根据《联合国宪章》,有权行使自卫权的国家是()

A.受到外国威胁的国家B.受到外国武力攻击的国家

C.国内发生武装冲突的国家D.与外国发生争端的国家

18.国家继承的对象是()

A.国家的职能B.国家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C.国家的主权D.国家的基本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根据国际实践,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

A.独立权B.平等权C.管辖权D.自卫权E.发展权

2.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A.居民B.领土C.军队D.政权组织E.主权

3.国际法上,构成国家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

A.主权B.定居的居民C.确定的领土D.政权组织E.军队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国家管辖权是指国家对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

2.国家豁免是指国家根据国家主权和国家平等原则不受他国管辖的特权。

3.国家继承是指因国家领土变更而引起一国权利和义务转移给另一国的法律关系。

4.国际法上的承认是指国际法主体对新国家、新政府或其他情势的出现表示接受,并表明愿意与有关实体发展正常关系的单方面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国家平等权的表现。

答:

(1)在国际会议上和国际组织中享有同等的代表权和投票权;

(2)每个国家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

(3)国家在外交礼仪上享有平等的尊荣;

(4)国家在外国享有司法豁免权;

(5)一国侨民享受与各国侨民的平等待遇。

2.简述自卫权行使的条件。

答:

(1)自卫权行使的前提条件须是“受到武力攻击”;

(2)自卫的时间应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前”;

(3)行使自卫权所采取行动应向安理会报告,并不得影响安理会行使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权;

(4)自卫权行使的武力限度是须遵守必要性和相称性原则。

3.3简述国际法上承认的特征。

答:

(1)承认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和政府;

(2)承认是国际法主体单方面的政治行为;(3)承认将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

4.简述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

(1)国家承认奠定了承认国和被承认国之间全面交往的基础;

(2)双方可以缔结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约;

(3)承认国尊重新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所享有的一切权利。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国家基本权利的内容。

(1)独立权是指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包括独立自主和不受干涉两个特征;

(2)平等权是指各个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平等的权利。

由于国家是主权的,因而是平等的,而不问其大小强弱、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如何,各国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3)自卫权是国家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而具有的权利。

国家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实行集体自卫,但要符合《联合宪章》的规定;

(4)管辖权是指国家对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

在国际法上,一般将管辖权分为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普遍性管辖权。

其中,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是主要的。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个人

1.中国公民陆某2001年通过其在甲国的亲戚代为申请甲国国籍,2002年获甲国批准。

2004年5月陆某在中国因违法行为被刑事拘留。

此时,陆某提出他是甲国公民,要求我有关部门通知甲国驻华领事。

经查,根据甲国法律陆某持有的甲国护照真实有效;陆某本人到案发时从未离开中国,也从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

根据中国国籍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05年司考)

A.陆某仍是中国人B.陆某是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C.陆某是中国法律承认的具有双重国籍的人D.陆某的国籍状态不确定

2.(07司考卷一31)中国人姜某(女)与甲国人惠特尼婚后在甲国定居,后姜某在甲国生下一女。

根据我国国籍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如姜某之女出生时未获其他国家国籍,可以获得中国国籍

B.姜某之女一出生就无条件获得中国国籍

C.如姜某之女出生时已获得甲国国籍,她也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国籍

D.姜某之女出生地在甲国,因而不能获得中国国籍

3.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

两年前,戴父在甲国定居,并获甲国国籍。

2006年7月,戴父去世。

根据有效遗嘱,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座楼房。

根据甲国法律,取得该不动产后,戴某可以获得甲国的国籍,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

于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国国籍。

其后,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

针对以上事实,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06年司考)()A.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

  B.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即退出中国国籍

  C.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