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8591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

《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17基坑降水方案.docx

917基坑降水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本方案的编制依据………………………………………………2

三、降水设计有关参数………………………………………………2

四、地质条件…………………………………………………………3

五、降水目的………………………………………………………11

六、降水方案设计思路………………………………………………11

七、降水方案…………………………………………………………12

八、降水运行施工…………………………………………………16

九、施工技术措施…………………………………………………18

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8

十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8

十二、文明施工管理措施……………………………………………20

十三、施工进度计划………………………………………………21

十四、投入主要机械设备…………………………………………21

十五、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21

十六、附图表…………………………………………………………21

 

一、工程概况

云南德润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昆明市银河大道(小康大道)投资兴建德润·朗悦湾(五华区浪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含15栋高层、4栋多层建筑物,设2层整体式地下室,地下室单层面积91045.7平方米,该项目由北京中华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岩土工程勘察由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勘察分院完成。

建筑场地地形标高约1901.0~1902.0m,基坑深度为8.50~9.0m,基坑底周长约1265.3m。

设计基坑使用年限1年。

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二、本方案的编制依据

本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基坑支护施工图纸

5、昆明市五华区浪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岩土工程(DJSK2011—06)

三、降水设计有关参数

(一)基坑开挖深度

基坑开挖深度为:

地下室2层,基坑深度约8.70~9.0m。

(二)基坑开挖面积:

基坑周长约1265.3m(冠梁中线),开挖面积约为91045.7m2。

(三)基坑围护情况: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先施工长螺旋水泥土桩,桩直径800,后(宜10天内)施工长螺旋压灌桩,桩直径600,桩中心距900,相互咬合形成止水帷幕,帷幕插入下部粘土层④1.0m。

4-4剖面桩锚支护,其它剖面坡顶上部3.50m放坡,喷锚支护,下部垂直开挖,悬臂桩(长螺旋压灌桩)支护。

四、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昆明市北市区银河大道东侧,场地西边紧邻盘龙江,建设场地绝大部分位置为停车场和杂草丛生的荒芜农田,部分位置为浪口新村入口主干道以及密集的村民自建住宅,地形开阔平整,不考虑拆迁旧房人为留下的废墟高度,高差不大。

场地处于昆明断陷盆地北部的边缘地带,属于昆明湖积盆地的边缘地带。

主要沉积地层为昆明湖积盆地的冲积相及湖相沉积地层,孔口标高1902.42---1898.62米,最大相对高差3.80米。

拟建场地位于昆明市北市区银河大道东侧,场地西边紧邻盘龙江,建设场地绝大部分位置为停车场和杂草丛生的荒芜农田,部分位置为浪口新村入口主干道以及密集的村民自建住宅,地形开阔平整,不考虑拆迁旧房人为留下的废墟高度,高差不大。

场地处于昆明断陷盆地北部的边缘地带,属于昆明湖积盆地的边缘地带。

主要沉积地层为昆明湖积盆地的冲积相及湖相沉积地层,孔口标高1902.42---1898.62米,最大相对高差3.80米。

(二)场地地层结构:

根据钻孔揭露深度范围显示:

场地地基土表部为厚度不均的杂填土及耕植土,其下为冲、洪积相形成的碎石类土及粘性土层等,层位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层顶埋深及厚度均有一定的变化,现将各土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①层杂填土(Q4ml):

灰色、褐灰色,松散,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局部混10—15%碎石、炭渣、砖块等杂物,分布于整个场地,处于基坑开挖范围内。

层顶埋深0.00~0.00米,层顶高程1904.39~1898.62米,层底埋深6.90~0.40米,层底高程1901.35~1895.33米,层厚6.90~0.40米,平均厚度为2.19米。

第②层粘土(Q4al):

褐黄色、灰黄色,饱和,硬塑状为主,局部为可塑状。

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滑,干强度和韧性高,局部含少量铁锰质散点,该层土为昆明地区俗称的“硬壳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处于基坑开挖范围内,天然孔隙比e平均为0.884,压缩系数a1-2平均0.32MPa-1,压缩模量Es1-2平均为6.24MPa,属中压缩性土层。

标准贯入平均锤击数11.50击。

层顶埋深6.90~0.40米,层顶高程1901.35~1895.33米,层底埋深8.50~1.30米,层底高程1900.50~1893.38米,层厚4.40~0.20米,平均厚度为1.02米,厚度变化大,场区大部有分布,局部地方缺失。

第②-1层粘土(Q4pl):

灰色、褐灰色,饱和,软塑状,局部可塑状。

夹薄层灰黑色有机质粘土和松散粉土。

土质细腻,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天然孔隙比e平均值为0.926,压缩系数a1-2平均值为0.34MPa-1,压缩模量Es1-2平均值为5.80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层。

标准贯入平均锤击数3.9击。

层顶埋深4.50~2.00米,层顶高程1899.10~1896.49米,层底埋深5.40~2.50米,层底高程1898.40~1895.79米,层厚1.60~0.50米。

平均厚度为0.91米,分布局限,呈透镜状产出,处于基坑开挖范围内。

第③层圆砾(Q4al+pl):

褐灰色,褐黄色,饱和,稍密状。

为河流冲洪积相沉积物,粒径以2~20mm为主,局部卵石含量较多,局部出现漂石最大粒径在5—10cm,大于2mm颗粒占总重的55%--70%。

成分以灰岩、石英砂岩、玄武岩为主,中等风化为主,局部强风化,圆--亚圆形为主,局部次棱角状,充填以粘性土、粉土及粉细砂,胶结较好;局部不均匀地夹数层厚度为0.20~0.50m的钙质胶结团块,其间无规律夹薄层硬塑粘土。

重型Ⅱ动力触探原位测试击数平均为10.0击;测试结果表明:

承载力稍高,层位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分布于整个场地,部分处于基坑开挖范围内。

层顶埋深17.00~1.30米,层顶高程1900.50~1893.38米,层底埋深19.50~3.00米,层底高程1895.90~1881.52米,层厚17.00~0.50米,平均厚度为5.91米。

第③1层粘土(Q4al+pl):

深灰,暗灰色,饱和,可塑状,局部硬塑状。

土质细腻,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高,天然孔隙比e平均值为0.943,压缩系数a1-2平均值为0.35MPa-1,压缩模量Es1-2平均值为5.82MPa,属中压缩性土层。

标准贯入平均锤击数9.9击。

层顶埋深14.30~3.00米,层顶高程1899.19~1887.26米,层底埋深17.00~4.10米,层底高程1896.12~1882.72米,层厚8.80~0.40米,平均厚度为2.37米,分布局限,呈透镜状产出。

第④层粘土(Q4al):

褐灰色,褐黄色,饱和,硬塑状,土质细腻,切面光滑;局部含少量铁锰质散点,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高,天然孔隙比e平均值为0.897,压缩系数a1-2平均值为0.33MPa-1,压缩模量Es1-2平均值为6.12MPa,属中压缩性土层。

标准贯入平均锤击数11.1击,通过高压固结试验,OCR值为1.23,为超固结土。

层顶埋深37.00~6.30米,层顶高程1895.24~1877.90米,层底埋深38.30~9.80米,层底高程1884.00~1862.42米,层厚16.60~0.30米,平均厚度为3.67米,分布于整个场地。

第④1层有机质粘土(Q4h+l):

黑色、灰黑色,可塑,饱和。

体轻,质软,富含有机质、炭质及腐殖质。

无摇震反应,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天然孔隙比e平均值为1.205,压缩系数a1-2平均值为0.55MPa-1,压缩模量Es1-2平均值为4.15MPa,属高压缩性土层。

标准贯入平均锤击数3.9击,通过高压固结试验,OCR值为1.13,为正常固结土。

层顶埋深24.40~10.70米,层顶高程1890.97~1876.24米,层底埋深25.70~13.50米,层底高程1888.00~1874.94米,层厚4.50~0.50米,平均厚度为1.80米,分布局限,呈透镜状产出。

第④2层圆砾(Q4al+pl):

深灰色、褐灰色,褐黄色,饱和,中密状,局部为稍密。

为河流冲洪积相沉积物,粒径以2~20mm为主,局部卵石含量较多,最大粒径在5—10cm,大于2mm颗粒占总重的55%--65%。

成分以石英砂岩、玄武岩为主,圆--亚圆形为主,充填以粘性土为主,胶结较好;局部不均匀地夹数层厚度为0.30~0.60m的钙质胶结团块,其间无规律夹薄层硬塑粘土及中密粉土等,重型Ⅱ动力触探原位测试击数平均为11.8击;该土层厚度变化较大。

层顶埋深38.30~9.20米,层顶高程1892.40~1868.99米,层底埋深41.00~10.60米,层底高程1884.07~1860.20米,层厚17.30~0.40米,平均厚度为3.53米。

第⑤层粘土(Q4al):

灰色,兰灰色,饱和,硬塑状,土质细腻,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高,天然孔隙比e平均值为0.834,压缩系数a1-2平均值为0.26MPa-1,压缩模量Es1-2平均值为7.14MPa,属中压缩性土层。

标准贯入平均锤击数13.2击,通过高压固结试验,OCR值为1.15,为正常固结土。

层顶埋深56.00~24.30米,层顶高程1877.19~1859.91米,层底埋深62.40~28.10米,层底高程1868.66~1838.80米,层厚16.20~0.40米,平均厚度为4.79米,分布于整个场地。

第⑤1层圆砾(Q4al+pl):

兰灰色、褐灰色,饱和,中密状,局部为密实。

为河流冲洪积相沉积物,粒径以2~20mm为主,局部卵石含量较多,最大粒looo径在5—10cm,大于2mm颗粒占总重的55%--65%。

成分石英砂岩,圆--亚圆形为主,充填以粘性土为主,胶结较好;局部不均匀地夹数层厚度为0.30~0.60m的钙质胶结团块,其间无规律夹薄层硬塑粘土。

重型Ⅱ动力触探原位测试平均为13.0击;测试结果表明:

除局部击数偏低外,整体来看击数均较高,反映了该层碎石土密实度较好,承载力较高,层位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

整个场区均有分布,顶板标高起伏较大。

层顶埋深62.40~25.60米,层顶高程1875.96~1845.52米,层底埋深60.50~27.60米,层底高程1870.28~1839.50米,层厚11.00~0.50米,平均厚度为3.29米。

第⑥层粘土(Q4al):

褐黄色、褐红色,兰灰色,饱和,硬塑状,土质细腻,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高,天然孔隙比e平均值为0.820,压缩系数a1-2平均值为0.25MPa-1,压缩模量Es1-2平均值为7.39MPa,属中压缩性土层。

标准贯入平均锤击数14.0击,通过高压固结试验,OCR值为1.08,为正常固结土。

层顶埋深70.00~47.40米,层顶高程1854.70~1839.50米,层底埋深68.40~50.80米,层底高程1850.07~1832.83米,层厚17.10~0.50米,平均厚度为4.09米,整个场区均有分布。

第⑥1层圆砾(Q4al+pl):

兰灰色、褐灰色,绿灰色,湿,密实。

为河流冲洪积相沉积物,粒径以2~20mm为主,局部卵石含量较多,最大粒径在5—10cm,大于2mm颗粒占总重的50%--60%。

成分以石英砂岩为主,磨圆度较好,充填以粘性土为主,胶结较好;局部不均匀地夹数层厚度为0.30~0.60m的钙质胶结团块,其间无规律夹薄层硬塑粘土及中密粉土等。

重型Ⅱ动力触探原位测试击数平均为14.7击;测试结果表明:

除局部击数偏低外,整体来看击数均较高,反映了该层碎石土密实度较好,承载力较高,层位稳定,整个场区均有分布,顶板标高起伏较大。

层顶埋深68.50~50.00米,层顶高程1850.88~1832.83米,层底埋深70.00~54.10米,层底高程1847.01~1831.51米,层厚13.30~0.50米,平均厚度为4.00米。

(二)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1)气象水文条件

昆明市处于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节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干湿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十里不同天等气候特征。

11月至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雨季;雨季集中在6~9月,雨季降雨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5%,故该季是地下水接受补给的旺盛期。

全年平均降水量为831㎜,年均气温14.7℃,最冷为1月,平均7.7。

C,最高为7月,平均19.8。

C。

年极端最高气温33.3℃,极端最低气温-7.0℃,年平均降雨量897.7㎜,年最大降雨量1122.9㎜,日最大降雨量153.3㎜,年平均相对湿度71.5%,年蒸发量1968.5㎜。

全年主导风向为西风,最大风力5~7级,次风向为西南风,静风频率37%。

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8.13m/s。

(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河流发源于北部基岩山地,大多源近流短。

场地东侧的盘龙江为区内最大河流,从松花坝水库以下,自北向南横贯整个市区,在海埂附近汇入滇池。

场地北东面一定距离内为银汁河等地表径流流向盘龙江。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性潜水(指在深度70.00米范围内),具有微承压性。

孔隙潜水主要靠大气降雨及地表径流(盘龙江、银汁河)补给,通过蒸发排泄。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圆砾层中,圆砾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水量较大,富水性强,与场地附近的地表径流盘龙江、银汁河水力联系紧密。

勘察时间较长,既有枯水季节又有丰水季节,场地稳定的地下水位高程在1895.32—1899.40米之间,该场地东侧盘龙江丰水季实测水位标高为1895.65---1896.41米,平均高程为1896.05米。

考虑丰水季节(雨季)水位上升、该项目周边的市政道路标高、今后的排水条件等因素,场地地下水的补给以及排泄条件较好,极端天气出现内涝的可能性较小,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建议绝对标高为1897.00米。

通过对场地内ZK19、ZK214、ZK150号三个钻孔取三组混合水样作水质简分析,结果表明:

地下水对砼和砼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和裸露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可按常规防护处理。

为提供土的渗透系数、抽水影响半径和计算基坑疏干量等有关基础施工和基坑降水的主要水文地质设计参数,在拟开挖的基坑范围内选择了ZK169、ZK182、ZK193三孔进行了现场简易抽水试验,抽水试验结果表明:

坑壁土主要透水层第③层圆砾的渗透系数K分别为28.7m/d,27.6m/d、29.2m/d,平均为28.5m/d,按混合抽水计算,其影响半径分别为213.2米、180.8米、189.7米,平均为194.6米,富水性较强。

开挖时基坑涌水量的大小与基坑开挖的尺寸、坑底土层结构、坑壁止水方法及开挖方式、开挖顺序有关,基坑疏干量估算分别为12130.4m3/d、8604.1m3/d、14310.9m3/d,平均值为11681.8m3/d。

五、降水目的

根据地质条件、工程的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的要求,本次降水的目的是:

通过降水及时降低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含水量,防止流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满足基坑干开挖施工的要求。

在本场地稳定的地下水位高程在1895.32—1899.40米之间,该场地东侧盘龙江丰水季实测水位标高为1895.65---1896.41米,平均高程为1896.05米。

此本方案不考虑承压水的影响。

六、降水方案设计思路

1、降水井成孔直径350,安装PVC花管,直径DN200。

2、在排水段的花管开花槽5*50,间距50mm。

3、降水井间距40.0m,井底入基坑底10.0m以上。

4、每井内装深井泵,排量15立方米/小时,试抽水后可根据降水效果调整水泵型号。

5、降水井布置于地下室外墙以外、止水帷幕以内,场地中部无法达到降水效果时在中部增加降水井。

七、降水方案

(一)基坑内抽水量的估算

1、地下水容积储存量的计算:

计算式:

W=μ•V或W=μ•A•h

式中:

W—容积储存量(m3)

V—含水层体积(m3),V=基坑面积A×降水深度h(即潜水静止水位至基坑底板以下1.00m);

μ—含水层的给水度(砂性土给水度经验值为0.03~0.05),本次根据上部土层的性质取:

μ=0.03。

a.基坑面积(A)计算

基坑面积A=59749m2。

b.降水深度(h)计算

h=基坑开挖平均深度9.70m+1.00m-静止水位0.50m

=10.20m。

由上述参数计算地下水容积储存量如下:

W=μ•A•h=0.03×59749.24×10.20=18283.27m3。

2、基坑抽水量的确定原则

本基坑的出水量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储存量与降雨量,由于对降雨量目前无法估测,且根据上部潜水含水层的透水性较弱的特性,在短时期内因降雨渗入地层内的渗入量不会很多,因此,本次对基坑的抽水量确定、井数设计与抽水泵的选择只考虑地下水的储存量,对于降雨量的排出,采用明排水的施工措施来解决。

(二)坑内降水井数量的布置拟定24口降水井。

平面布置:

详见“基坑支护设计平面图”。

(三)坑内降水井工作量设计结果分析

1、由上述计算结果的数据如下:

①地下水容积储存量W=18283.27m3;

②降水井24口;

2、日抽水量计算根据我们长期的降水经验,结合本次降水井井结构、地层情况,在该地层中24小时的最大出水量约为100m3,则总出水量为:

 Q=100m3/d×24口=2400m3/d

3、抽水天数计算

抽水天数t=总储存量W÷每天抽取的储存量W抽

=18283.27÷2400≈8天

4、从以上估算结果可知:

当24口降水井全部抽水时,约8天后就能将基坑内的地下水疏干,因此,上述井数的布置完全能满足本次基坑的干挖土施工的要求。

(五)降水井井结构

1、井口:

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3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

2、井壁管:

井壁管的直径为φ200mm(内径)。

3、填砾料(砾砂):

地面以下2.00m以下部位围填粗砂做为过滤层,填入部位详见“降水井大样图”。

(六)成井施工

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SW-12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

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围填填砾、粘性土等成井工艺。

其工艺流程如下:

1、测放井位:

根据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测放井位,如果现场施工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受到施工条件的影响现场可做适当调整,但是井位不能在支撑的位子上。

2、埋设护口管:

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填实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

3、安装钻机:

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垂线。

4、钻进成孔:

开孔孔径为φ600mm,一径到底,钻孔施工达到设计深度时,宜多钻0.3~0.5m。

做好钻探施工描述记录,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时提供的资料不一致时需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并对井的结构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滤水管的安放位置能够有效的进水。

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钻进过程中要确保钻机的水平,以保证钻孔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5、清孔换浆:

下井管前的清孔换浆工作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了保证成孔在进入含水层部位不形成过厚的泥皮,当钻孔钻至含水层顶板位置时即开始加清水调浆。

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接近1.05,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

第一次清孔换浆是成井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成井质量,因此施工时清孔换浆工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下井管:

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圆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不透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孔内坍塌或沉淀过厚,应将井管重新拔出,扫孔、清孔后重新下入,严禁将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

7、填砾料:

填砾料前应用测绳测量井管内外的深度,两者的差值不应超过沉淀管的长度。

填砾料过程中应随填随测砾料的高度。

填砾料工序也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终止,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最终投入滤料量不应少于计算量的95%。

8、井口封闭:

在采用粘性土封孔时,为防止围填时产生“架桥”现象,围填前需将粘土捣碎(粒径小于3cm为宜)后填入。

围填时应控制下入速度及数量,沿着井管周围按少放慢下的原则围填。

然后在井口管外做好封闭工作。

9、洗井:

采用“泵放入井底抽水法”洗井,其原理如下:

成井完毕后立即下入高扬程底吸式潜水泵至井底抽水,如井内有沉淀,可在水泵抽水的同时人力上下串动水泵,扰动井内沉淀让水泵带出,直至水泵能下到井底。

井内水抽干后拔出水泵,以防井外细颗粒进入井内造成埋泵,待井内水位上升至滤水管上口时重复上述操作。

至井内没有新的沉淀并且水清后可下入顶吸式潜水泵封井,在成井质量良好的情况下上述操作基本不会超过5次。

潜水泵开启至挖土施工开始结束。

10、安泵试抽:

成井施工结束后,应及时下入潜水泵,铺设排水管道、电线(缆)等,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即可开始试抽水。

电线(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应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

11、排水:

洗井及降水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沉淀池,通过沉淀池再排往市政排水管道。

八、水运行施工

(一)抽水方法

本次采用潜水泵抽水的方法降低潜水位,每口井单用一台潜水泵,要求潜水泵的抽水能力大于单井的最大出水量。

 

 

(二)降水运行

1、施工完一口井即投入运行一口,以及时降低地下潜水水位,确保基坑开挖效果。

2、试运行之前,需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

3、安装前应对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

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损等情况,然后在地面上转1min左右,如无问题,方可投入使用。

潜水电动机、电线(缆)及接头应有可靠绝缘,每台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

安装完毕应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始转入正常工作。

4、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

(三)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

1、降水的设备(主要是潜水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

2、工地现场要备足抽水泵,数量多于井数的5~10台。

使用的潜水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应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换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