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8486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

《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docx

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

议论文

点拨角度

点拨内容

技巧概说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考题形式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从内容上看,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从形式上看,它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任何疑问句式和选择性的句式都不可能成为论点;从位置上看,它常常在标题、开头或结尾出现。

2.通过分析论题找中心论点。

先要明确作者议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一步步理清层次,找出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主张。

3.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

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通过分析论据证明了什么来找论点。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谈骨气》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论点放在标题和开头都有一个好处:

醒目鲜明,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2.《论“基本属实”》一文,可以抓住论题读下去,边读边想,作者对“基本属实”的见解究竟是什么,文章结尾得出了结论:

“‘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有用。

【例文引路】

(2012•安徽省)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叶

建议用时15~20分钟本题满分17分

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复做得分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

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

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

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咸,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

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

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走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

所谓“活到老,学到者”,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

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

因为成长,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

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

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

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盏互丘连,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

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寥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

“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

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

“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內在精神的拔节。

“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

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

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

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

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

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

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粤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

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的奖赏。

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1.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

请用一句话概括。

(2分)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说“和许多人一样”?

(4分)

3.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

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4.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5.联系第五段内容看,画线句中“额外奖赏”指什么?

(4分)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意,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

题目点明论题,文章分三个小分论点论述,且分论点都位于段首是中心句,据此概括即可。

易混易错:

本考点易错点在于分析分论点有遗漏,中心论点概括不全面。

再就是对中心论点表述不准确,它应该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式或选择性的句式。

【基础过关】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闲散

鞠志杰

建议用时15~20分钟本题满分16分

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复做得分

①郑板桥说:

难得糊涂。

我说,人生难得闲散。

闲散的人生,多是自由和快乐的。

②闲散不是个好词,最起码在很多人以为,它与懒散齐名。

闲散的人,大多在单位中都不太重要,有他没他都行。

闲散的人,也不会是骨干,骨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闲散的人,不愿意受那份罪。

闲散的人,更不会是领导,领导日理万机操心费神,闲散的人,没有那份责任心。

闲散的人,开会坐不上主席台,表彰没有他的份儿,就是写年终总结,也是寥寥数语乏善可陈。

没什么业绩,但也没捅啥娄子,闲散的人,就这样不好不坏平平淡淡。

③闲散的人心胸是极为宽广的,宽广得甚至“没心没肺”。

因为没有什么大智慧,也没有什么特殊才能,基本上做不到在某方面或者某领域里出类拔萃,也做不到让自己闻名四海,如此一来,便一直保持着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平常心,反而变得无欲则刚了。

看看那些长寿的老人吧,他们多是来自市井或乡村的平民布衣。

就这样不争名不争利,安安稳稳和和美美地活一生,也很好。

④可是总有人会说,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

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也没有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一个影,更没给社会作贡献,简直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其实,这话好苛刻也好无理,在这一厢情愿式的指责背后,往往却是对这种悠闲生活的向往。

但他们的人生注定是追名逐利的,小时候在心田种下的那粒长大后一定要出人头地的种子,早已将他的心田霸占得无一点空间,想去闲散闲散恐怕都力不从心。

苏轼曾写下一首《无题》诗,其中有这么一句,“誓将闲散好,不著一行书。

”可是,这终究是诗,字从手中出,却不表心意,他根本扔不下那已经挚爱了半生的笔杆子。

⑤世界是大家的,生活才是自己的。

纷纷扰扰的世界给了你名利也给了你烦忧,那些一时一刻都不得闲散的人,让人不敢想象,他生活得是否快乐?

所以,人生难得闲散,闲散的人生,自有其闲散式的快乐,可这快乐,很多人根本体会不到。

(选自2012年6月21日《渤海早报》渤海潮副刊)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闲散的人有怎样的心境?

(3分)

3.“可是总有人会说,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句中“这样”具体指什么?

(3分)

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

5.请在第③段后面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分)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面对磨难

宋守文

建议用时15~20分钟本题满分16分

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复做得分

①空白的人生,没有磨难。

空白,是一个破折号,后面没有解释,没有说明,因为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理解你的人没必要解释,解释永远都是多余的。

空白,也是一个停顿号,停顿在你见识不到的地方。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光明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见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养尊处优者,掌上明珠者,又如何抗得住寒冬冰冷的刺激,经得起人生旅途中的挫折、劫难和不幸的降临?

②充实的人生,饱经磨难。

人都渴望一生鸟语花香、阳光灿烂、春光明媚、歌舞升平;渴望温馨祥和、创造伟业、获得成功,是自然可贵的。

然而,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者,无一不经过一番艰苦攀登,闯过一道道险峻关隘,经历过无数的磨难。

逆境何曾困志士,磨难毕竟铸英雄。

上苍赐予我们的总是喜忧参半。

苏武牧羊是磨难,司马光“警枕夜卧”是磨难,现代人的开拓进取和创新也是一种磨难。

生命中总有许许多多的坎坷不期而遇,总有甩脱不掉的磨难纠缠我们,这就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人生之路。

③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难。

枫遭霜欺叶才艳,梅花香自苦寒来。

若不是山高水长路坎坷,若不经过跌打滚爬的实践,怎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崎岖本是征人路,怀志无须怕磨难,磨难出真知。

世界上,所有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织成的,它犹如一把锋利的刻刀,美好的雕像出自刻刀的刻画,虽然屡受斧砍、刀削、打磨的痛苦,虽然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因为始终有一颗坚毅执著的信心,最终成就了美梦,展现了光芒。

④磨难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对懒惰者是一座幽深的坟墓,对强者却是一块向上攀登的垫脚石。

谁不愿意经历磨难,谁的人生就不会拥有令人羡慕的成就和荣耀,特别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在残酷竞争的旋涡里,强者在磨难的冷峻和无情洗礼中得到升华,弱者在磨难的旋涡里逐渐地下沉。

⑤不怕磨难,磨难只能磨你半辈子,难你半辈子;害怕磨难,磨难就要磨你一辈子,难你一辈子。

一颗普通的沙子必须经过许多痛苦的砥砺,才可成为一颗亮丽的珍珠;一道彩虹经历风雨的洗礼后才升华为美丽;一块钢铁铸件经过淬火的考验才有用。

⑥人生的磨难,是成功的契机。

磨难是挫折的产物,伴随着艰难困苦而来,又随着成功的喜悦而去。

磨难是生活的严师,只有强者才能成为它的得意门生。

磨难与机遇同在,磨难是人才成长的土壤,是人才脱颖而出的熔炉,是人生的另一颗太阳。

成功的金字塔由磨难的基石铺成,只有踏着这些“磨难基石”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才能达到一种更深的境界。

所以,等待幸福的最好办法,就是平平静静地迎接一个个磨难;等待成功的最好办法,就是克服磨难做好每一件事。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1年20期)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2.第①②段中“空白”和“充实”分别指什么?

(4分)

3.画线语句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4.如何理解“磨难是生活的严师,只有强者才能成为它的得意门生”?

(3分)

5.试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3分)

【真题演练】

(2012•黑龙江省绥化市)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跌倒了也要笑

建议用时15~20分钟本题满分12分

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复做得分

 ①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学法国,学养厚重,著述译著多部,人称“东方卢梭”。

1901年,他54岁时被检出患了咽头癌,医生判断最多只能活“一年半”。

他在“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过得愉快”的信念支持下,开始最后两部著作的写作。

他最终没有活过“一年半”,但气管被割开,“枯瘦得像仙鹤一样”的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日本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一年有半》《读一年有半》。

他在重病期间写的名诗《跌倒时也要笑》,也在日本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②跌倒也要笑,是苦中作乐的顽强精神,是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具有这样的可贵品质,早晚会走出低谷,再创辉煌,即便壮志未酬,也会虽败犹荣,虽死犹生。

③当年,曹操兵败赤壁,80万大军被扫荡一空,身边只有数骑。

逃亡路上,将士都心情沮丧,无精打采。

曹操却谈笑风生,似乎是在凯旋。

他的乐观情绪感染了周围的人,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不久便脱离险境,回到魏地。

后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没要太长时间。

④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这一跤让他跌得鼻青脸肿,惨不忍睹,先贬黄州,又贬颖州、惠阳,最远贬到海南儋州,这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面对人生低谷,超强的乐观精神救了他,东坡放言:

“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此生快哉!

”于是,黄州城外赤壁山前开怀一笑,《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便横空出世,奠定了他文化伟人的历史地位。

⑤曾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

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一个苹果砸中了牛顿,还有一个苹果在乔布斯手中,这个苹果被咬去一口,是他多年遭受苦难的隐喻。

创业、跌倒、再创业、再跌倒,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产品。

可是,他的手下居然发动“政变”,把他从自己的公司扫地出门。

跌了这样的大跟头,他不过淡然一笑,又开始重新创业。

不久,机会来了,他原来的公司终于看到了他的价值,又请他回去主持大局。

从此,他便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事业一路高歌,奇迹接连出现,他的产品影响了整个世界。

⑥《菜根谭》说得好:

“得意时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就是说,作为一个修行人,处处顺境,就得不到真实修行;必须要在逆境中,才能够有所成就。

作为一个创业人,不经失败,不跌跟头,没有“跌倒也要笑”的精神,也不会真正成熟。

只有在跌倒的时候仍然能够直面南天,能够仰天长笑,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选自微博)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选文第一自然段得作用是什么?

(3分)

3.选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3分)

4.选文③、④、⑤段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为什么?

(3分)

阅读技巧二十联系内容,分析论据作用

点拨角度

点拨内容

技巧概说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类型。

考题形式

1.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说明某一论据的作用。

2.找出论据并加以概括。

3.结合本文论点补写一个事实(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作用是:

确凿而准确地证明了的论点。

(有分论点的写分论点,反之写中心论点)

2.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作用是:

深刻而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

3.概括事实论据。

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叙述时要倾向于论点)。

4.补写论据。

事实论据叙述简明扼要,事例典型,写清何人,怎样做,结果如何(围绕论点叙述);道理论据选择名人名言、俗语、经典诗文中的名句等,表述要准确,不能张冠李戴。

注意:

有些直接用作论点的道理,同时也充当具有自证作用的论据;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是道理论据。

《谈骨气》中文天祥宁死不投降、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就是三个事实论据。

作用是:

确凿而准确地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例文引路】

(2012•贵州省遵义市)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谈影响力

查一路

建议用时15~20分钟本题满分16分

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复做得分

①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

只是普通百姓的影响力,往往不够明显,不够闪光和耀眼,也不那么立竿见影,但千万别因此忽视了普通人的影响力。

②邻国的一个农学博士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种树,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种树10小时,一直种到97岁。

在他的影响下,该国7300名志愿者来恩格贝种树,种下树木300万棵,染绿黄沙4万亩。

1个人,20年,让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迹般地冒出绿洲——这就是影响力。

③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

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不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

④一个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

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的一个大婶的动作,使他对这个城市灰了心:

那个大婶先把他的一只鞋的鞋带解开,擦完等他付了钱才系上。

这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一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跑掉过。

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

先生,请带好你的随身物品。

最终,他把企业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收到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⑤我儿子在饭前便后都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洗手。

有时候时间紧,我试着和他商量:

就不能稍微马虎一点?

他很果断地摇头:

这怎么可能,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了习惯!

可想而知,这就是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力。

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幼儿园老师不就是带孩子玩玩嘛,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她们的教育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

(摘自2012年4月28日《湘声报·芙蓉》,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

(6分)

3.第③段“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一句中“往往”能否删掉?

为什么?

(3分)

4.第④段是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对论据的概括能力。

文章用了三个事实论据,概括是要先确定区域,分别是第②段、第④段和第⑤段,再抓住关键词,按照“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的格式概括即可。

易混易错:

本题易混易错点在于:

一是不能按照正确的格式来概括;二是概括是不能倾向于论点,而且概括不简洁。

【基础过关】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活快乐需要乐观的心境

章睿齐

建议用时15~20分钟本题满分17分

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复做得分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快乐的时候,也许听了下面这个故事,会改变你的看法。

公共浴池里有一位搓背女工,每次见到顾客去都要问:

搓背吗?

顾客说不用,谢谢。

女工说,老熟人了,可以少收钱。

顾客依然摇头。

可你自己怎么搓呢?

女工真挚地担忧着,不要钱给你搓,可以吗?

顾客很惊讶,忍不住问:

那你图什么?

女工说,我是干这个的,这是我的工作。

确实,工作本身就是美丽的,就是快乐的;生活本身也应该是美丽的、快乐的。

生活中别忘了时时享受快乐,拥有了快乐就拥有了幸福,每个清晨到每一个黄昏,让我们时时寻找快乐,时时拥有快乐。

一位艺术家,名叫吉宾斯。

休息日在家无事,他便做了一条长凳,放在花园里。

随后,他在日记里写道:

“我坐在凳子上歇息,可嗅到新锯木料和刚割草地的混合香味。

梨树上有只画眉在歌唱,一对金丝雀在郁金香丛里觅食,还有一只黄蝴蝶翩翩飞过。

看哪,那多美好。

著名作家梭罗,晚年在瓦尔登湖畔筑茅屋而居。

传世名作《瓦尔登湖》就是写他在这里生活的感受。

里面有一段是关于在屋内听雨的:

“今天的绵绵细雨替我浇了豆畔,把我留在屋里。

它并不令我感觉沉闷阴郁,反而对我有好处。

我有好些愉快的时光,都是春雨或秋雨连绵时在屋内度过的。

狂风怒号,大雨倾盆,淅沥不停,但是我心境一片宁静;黄昏早临,清夜加长,我的许多思考都在此时细加琢磨推敲。

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屡屡被当权者流放。

然而,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他都能保持一种乐天的情绪,及时享受人世的美好。

一次,他对友人说,要使自己心情愉快,只需看到松柏与明月就行了。

而人生处处何地无松柏、无明月?

只是少有人有这样的闲情和心境罢了。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旦人们丰衣足食,拥有食物、衣服、房屋之类基本需要,快乐的源泉就在于有意义的活动和丰富的人际关系等因素,而这大体上都与金钱无关。

事实上,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重要。

快乐并不是拥有更多,而是懂得享受你已经拥有的。

跟金钱一样,年龄、性别、种族和教育都不是快乐的关键。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2年01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文章开篇讲述搓背女工的故事,有何作用?

(3分)

3.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3分)

4.“无形的财富”和“有形的财富”分别指什么?

(4分)

5.请根据本文观点,在列举一个事实论据。

(4分)

【能力提升】《坚持一件事原则》

【真题演练】

(2012•上海市)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有“容”的人生

建议用时15~20分钟本题满分16分

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复做得分

①对于别人的过失,过错,是选择斤斤计较还是选择大度包容?

②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

这种“不如意”除了来自物质、肉体方面外,也包括精神的苦痛。

这苦痛产生的根源,究其因,多半是人们缺失了本应该具有的包容的气度。

③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交际艺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们彼此间不能够包容,可能使已经存在的隔阂加大,鸿沟加深,更有甚者会使人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地寻找机会报复对方,从而产生于人于己都不利的后果。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包容别人。

④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⑤要敞开胸怀。

海洋纳百川,天空容众禽,草原蓄万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私的包容。

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

雨果说:

“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

”因此,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待人。

⑥要审视自己。

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面对别人的过错,能够严格审视自己,就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这样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过错,自然也会化解心中的不满、愤懑。

⑦要换位思考。

三国时,蜀国主持朝政的蒋琬有容人之量。

他与部下杨戏说话,杨戏总是只应不答,有人责其“怠慢”。

蒋琬说:

“人各有脾气秉性.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只好不做声了。

”蒋琬如此为他人着想,被人赞为“宰相肚里好撑船”。

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那人际关系也就会和谐。

⑧当然,包容别人的过失、过错,并不是纵容别人去犯错,而是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因为一意孤行而犯更大的错误。

如果放任其自流,一味地迁就,那是无原则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非常有害的。

⑨其实,学会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虽然包容的根本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利,但实际上,在别人因为自己的包容而纠正错误并有所进步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

⑩人生容量的大小,往往体现于人的涵养与境界,它决定了人的成败与得失。

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

1.第⑥段中的“这个道理”指的是。

(2分)

2.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   才                B.如果   就

C.既然   就                D.虽然   但

3.根据第⑤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

(3分)

因为海洋浩翰,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⑤-⑦段依次从

(1);

(2);(3)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4分)

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

请具体阐明理由。

(5分)

娄师德多次推荐狄仁杰任宰相,但狄仁杰并不知情,常排挤他。

对此,娄师德毫不介意。

狄仁杰知道实情后感叹:

“娄公品行之好我根本看不到边啊!

”人们因此更敬重他。

娄师德任将相多年,得以善终。

 

阅读技巧二十一结合定义,辨别论证方法

点拨角度

点拨内容

技巧概说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考题形式

1.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怎样论证论点的?

 

1.举例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作用是:

列举了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论证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作用是:

引用了的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