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7790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5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

《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第十册导学案.docx

美术第十册导学案

三长学校2015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

美术班级:

五任课教师:

班(年)

基本情况

上学期人,本学期转入人,转出人。

原班(年)级平均分分,优良率,合格率。

主要优点

该年级学生已初具一些基础美术知识,本学期着重学习设计知识、中国水墨画知识、手工知识等,为学生以后的创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主要问题

1.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

2.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表现力。

3.课前教学中双边教学开展一般,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综合、探索)

教学重难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的水墨画知识和技法。

5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画家故居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在参观画家故居的基础上,通过画家的代表作,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近代绘画史的贡献。

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欣赏画家及作品。

风筝风筝飞上天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木版年画

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掌握制版技术

学会拓印方法

剪纹样

1、初步了解纹样特点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体会剪纸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2、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剪纸的艺术特色,尝试几种剪纸纹样的方法并进行组合、装饰。

体验剪纸艺术的乐趣,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通过欣赏、交流与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纹样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

能将剪纸的纹样进行组合、装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受或体验,通过剪纸纹样美化身边的物品而表达出来。

剪纸人物

1、学会人物剪纸,了解剪纸的基本步骤和制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3、渗透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豪感。

人物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学生如何刻圆及一些面积较小的地方

剪纸中的故事

1.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

2.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3.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题目自拟。

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经过。

表达通顺、连贯

电影的始祖—皮影

1.欣赏皮影艺术作品,了解皮影的造型、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皮影人物并进行皮影戏表演。

3.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意识。

了解皮影相关知识,学做简单的皮影人物。

皮影人物的制作。

设计西游记人物

1、运用各种创作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2、培养学生学生对祖国经典文学艺术的了解和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造型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

形象的创新设计

弯弯的小路

1.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

2.在理解透视规律的基础上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

通过画路提高学生描绘写生的技能,逐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

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

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

光与影

1.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光影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对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创作能力。

3.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植物写生

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在学习和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

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方法

运动鞋写生

1.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2.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观察运动鞋的造型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写生。

多角度地把握运动鞋的整体造型

自行车写生

1.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2.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自行车细节表现

椅子构成

1.感受构成的美感,设计、表现构成的美感。

2.与同学合作用椅子来表现构成,尝试用写生的方法记录自己的设计成果。

3.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的现象,进一步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初步感受构成的美感,能用椅子来进行构成设计.

能表现出椅子构成的独特美感

圆筒造型

1.通过对圆筒造型作品的欣赏、评述、设计,初步了解圆筒等基本形在自由线体造型,面的切割、折叠、切割翻转,层面排列(重复、渐变)等创造重组设计后,多变而富有节奏感的艺术特色。

2.通过收集材质、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圆筒造型作品;初步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法,了解圆筒纸造型中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启迪设计灵感。

了解纸造型的基础知识,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圆筒造型的形式美感,在学生作品中体现个性化风格。

请柬设计

1.了解请柬文化,认识请柬的作用和特点。

2.掌握请柬的基本设计方法,结合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制作一张完整而又别致的请柬。

3.通过活动,引发学生对设计实践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学会请柬的基本设计制作方法。

能制作功能明确、富有创意的请柬。

手绘校园招贴

1.了解招贴的相关知识,感受招贴艺术形式及其构成特点。

2.学习手绘校园招贴的方法,尝试为校园活动设计招贴。

3.树立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了解手绘校园招贴的构成要素,设计校园招贴。

招贴画编排的创意设计。

映日荷花别样红

1.欣赏与荷花有关的艺术作品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2.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感受艺术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1、欣赏与荷花有关的艺术作品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2、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

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

中国漆器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展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体验,初步直观地了解中国漆器的艺术风格特征。

2、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欣赏感知、了解中国古代漆器,了解漆器作品的风格及特征。

了解漆器特征与文化寓意

 

三长学校2015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学科:

美术班级:

五任课教师:

 沈

单元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累计

课时

备注

 

1

3.8~3.13

画家故居

风筝飞上天

2

 

2

3.16~3.20

风筝飞上天

木版年画

2

3

3.23~3.27

木版年画

剪纹样

2

4

3.30~4.3

剪纸人物

2

清明节

5

4.6~4.10

剪纸中的故事

2

 

6

4.13~4.17

电影始祖_皮影

2

7

4.20~4.24

设计《西游记》人物

2

 

8

4.27~5.1

弯弯的小路

机动

2

劳动节

9

5.4~5.8

光与影

2

10

5.11~5.15

植物写生

2

11

5.18~5.22

运动鞋写生

2

12

5.25~5.29

自行车写生

2

13

6.1~6.5

椅子的构成

圆筒造型

2

 

14

6.8~6.12

请柬设计

手绘校园招贴

2

15

6.15~6.19

映日荷花别样红

2

端午节

16

6.22~6.26

中国漆器

复习

2

 

美术学科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单元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画家故居

课时:

1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在参观画家故居的基础上,通过画家的代表作,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近代绘画史的贡献。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欣赏画家及作品。

课前

准备

搜集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的相关资料与图片。

 

学案

导案

备注

1.故居中哪个角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感受室内布局从室内的布局看,你觉得画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你能想象画家当时在这里创作时的情景吗?

4.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

“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2)提问:

“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

(请其中一组学生代表介绍了解到的黄宾虹的资料。

5.请学生猜一猜是谁的故居。

(目的在于由中西结合的房子建筑引申到画家中西结合的绘画风格)

6.按同学对作品的喜好,分成不同的小组。

按照欣赏的三个方面,进一步谈论对作品的理解。

7.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创新。

一、学生简单反馈后,师生共同游览故居角落。

.

二、了解养真庐主体建筑(教师介绍)

三、感受庭院的意境(教师提问:

花园的布置给你怎样的感受?

四、

1.出示图片,请学生猜一猜。

根据教师提供的画家风格,为四幅作品找到作者。

(此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四位画家的绘画风格)

五、请学生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葛兰》,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及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丰子恺、潘天寿的故居与作品

2.教师出示《瞻瞻的车:

脚踏车、一味霸悍(篆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灵岩涧一角》四幅作品。

六、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美术学科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单元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风筝风筝飞上天

课时:

1

总课时:

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学难点

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课前

准备

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实物

 

学案

导案

备注

1.教师展示风筝实物、图片,学生欣赏并思考:

一只完整的风筝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风筝图案有什么特点?

 

3.在风筝上可以画哪些题材?

2.提问:

放风筝需要注意什么?

(起飞平稳,放的时候要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起飞角度)

 

一、

(1)组织学生讨论课本插图《三月三》,并要求学生介绍知道的有关知识。

(2)教师小结:

风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结合补充介绍风筝的起源、流派及分类等。

(3)揭示课题:

《风筝风筝飞上天》。

.

二、(风筝的彩绘可以在蒙面上绘制各种卡通图画、人物绘画等。

一种很有创意的绘画是:

在蒙面上绘出一个孩子的头部,而长长的尾巴绘成其长长的辫子。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三、教师示范制作一只风筝,重点提醒以下要点:

第一步:

用小刀(直尺)找准竹片的重心点(骨架的形状设计在保证左右对称平衡的情况下可多加变化)。

(图1)

第二步:

结要打牢,学习打结方法。

(图2)

第三步:

糊上去的纸要比架子大一圈(3-4厘米)。

(图3)

第四步:

待胶水6成干后可以画图案色彩。

四、师生到操场上放飞风筝,感受春天里放风筝的喜悦(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安排到课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美术学科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单元

风筝风筝飞上天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画家故居

课时:

1

总课时:

3

教学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发现风筝的特点,简单的设计、绘图风筝,按照要求制作简单的风筝。

并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和知识及构造与平衡的关系 

2、初步学会弯、绑、糊等简单的操作技能及简单工具的使用。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对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的对称、美观、有创意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学难点

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掌握放飞的技巧

课前

准备

准备有关风筝的图片、实物

 

学案

导案

备注

1.玩过风筝吗?

你见过的风筝都是什么形状的?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鸟形、龙形等等

2仔细看看,我们要怎么做?

准备些什么材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出示菱形风筝,让学生仔细观察。

风筝都有一个特点:

能看出来吗?

4.

一、先让大家看一些风筝的图片。

多媒体播放各种风筝图片。

(学生不住地发出赞叹声) (板书:

风筝风筝飞上天) 

.

二、学生自主观察,制作方法指导)

三、出示菱形风筝,让学生仔细观察

四、风筝的图样装饰可以是传统的,可以是依样画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老师期望着你的创意表现!

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b.画风筝的时候注意用颜料时水分不能多,不然纸要破的。

五、1、请大家简单分工。

组长、记录员、检验员

 2、出示“十字形”骨架,让学生观察。

 3、指导步骤和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美术学科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单元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木板年画

课时:

1

总课时:

4

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制版技术

教学难点

学会拓印方法

课前

准备

相关资料与图片。

 

学案

导案

备注

1.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

2玩游戏:

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

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学生回答。

 

3.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

4.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

5.我们如何利用漏版来制作年画呢?

6.按同学对作品的喜好,分成不同的小组。

按照欣赏的三个方面,进一步谈论对作品的理解。

7.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创新。

一、年画,古称“门神画”。

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

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

 

.

二、揭示课题:

《木版年画》

三、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

四、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

五、年画的表现内容包含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小说、世俗生活、时事趣闻、名胜风物、门灶诸神、仕女娃娃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百姓生活题材的全部。

它植根于民间,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六、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

漏版又叫孔版,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

 

七、课外延伸:

课件展示年画的其他制作形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美术学科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单元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木板年画

课时:

1

总课时:

5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起源、工艺制作、艺术特点。

2、学会用美术语言从不同方面欣赏、评述美术作品。

3、在欣赏、体验、拓展等教学环节中,感受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美。

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使学生了解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美术——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感受木版年画其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用美术语言从不同方面去欣赏评述作品。

课前

准备

搜集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的相关资料与图片。

 

学案

导案

备注

1.过年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的喜庆场景,这是要干什么?

2门上还少些什么?

3.你们知道这几幅画中,哪一幅是年画吗?

4.初步欣赏木版年画,让学生门谈一谈对这些年画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学生自由谈论,交流自己真实的感受。

(2)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木版年画方面,还想了解或知道些什么?

木版年画起源哪个朝代,发源地在哪里?

5.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年画?

(3)制作一木版年画主要有哪几个步骤?

(4)制作一张朱仙镇木版年画,需要雕刻几块版?

印几遍完成?

6.通过欣赏短片,了解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工艺制作,又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出了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现在大家对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一、课件展示:

过年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的喜庆场景。

.

二、“门神”、“年画”。

三、门神就是贴在门上的年画,是年画最早的形式。

大家对年画了解多少呢?

四、第三幅也是年画,是传统的木版年画,这年画已有近千年历史了以多媒体课件形式揭示教学内容

五、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就要养成一个不断给自己提问提的好习惯,有目的的去欣赏才有意义。

1.课件出示多幅年画——尉迟恭、秦琼、吉祥如意、三娘教子、钟馗、刘海戏金蟾、赵公明、燃灯道人。

(1)让学生说一说年画中的人物都是谁。

(2)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朱仙镇木版年画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美术学科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单元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剪纹样

课时:

1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3、初步了解纹样特点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体会剪纸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4、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剪纸的艺术特色,尝试几种剪纸纹样的方法并进行组合、装饰。

5、体验剪纸艺术的乐趣,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交流与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纹样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

能将剪纸的纹样进行组合、装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受或体验,通过剪纸纹样美化身边的物品而表达出来。

课前

准备

 

学案

导案

备注

建议欣赏有关剪纸介绍的视频,激发学生了解剪纸的兴趣。

 

(1)出示剪纸作品《香囊花》。

提问:

作品中都有哪些形状的纹样?

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纹样。

(2)尝试练习

教师分别示范柳叶纹、月牙纹及锯齿纹的剪发。

学生初次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可提醒学生将剪下来的纸片放入小纸盒里)

(1)继续欣赏《香囊花》,引导学生思考:

在这幅剪纸作品中,除了柳叶纹、月牙纹和锯齿纹这几种基本的剪纸纹样以外,你是否还能找出其他的剪纸纹样吗?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作品中的图案可以是由一些基本的剪纸纹样组成和演变而成的。

然后进行讨论、交流。

(3)欣赏其他剪纸作品。

剪纸纹样可以以组合变形的形式展现在剪纸作品中。

(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作品中的剪纸纹样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和组合)

出示图片。

剪纸纹样不仅仅被人们用在剪纸上,在我国很多地区,剪纸的形式较多地用在刺绣和贴花的底样上。

出示图片。

看一看:

剪纸纹样还被用在了什么地方?

(让学生了解剪纸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1)课间展示作品,请学生欣赏并分析所用的剪纸方法。

(提示:

对称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