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7591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

《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电算化班 讲义 第二章.docx

会计电算化班讲义第二章

第二部分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考情分析】

  1.本部分涉及大纲中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2.本章所涉及内容主要在客观题中出现。

  3.本章的特点是内容相对独立。

  4.本章的知识点具有多、分散、零碎的特点。

  5.本章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加记忆。

  【系统讲解】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一)计算机的产生(20世纪最卓越成就之一)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名字ENIAC,采用电子管。

  目的:

为了解决二战中弹道高速计算。

  ENIAC:

计算机鼻祖、开辟科学技术领域先河,使信息处理技术进入新时代。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9-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

  特征:

  

(1)电子管元件,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低;

  

(2)内存:

水银延迟线、磁芯存储器(几千KB);

  (3)外存:

纸带、卡片、磁带、磁鼓;

  (4)运算速度:

每秒运算几千至几万次;

  (5)程序设计语言:

使用二进制编码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6)用途: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军事。

  2.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年)

  特征:

  

(1)采用晶体管元件,体积缩小,可靠性增加、耗电减少;

  

(2)运算速度至几十万次;

  (3)提出操作系统概念,出现高级语言(FORTRAN、COBOL);

  (4)采用磁盘、磁带作为外存储器;

  (5)开始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进入商业市场。

  3.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

  特征: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元件,可靠性高、功耗低;

  

(2)内存储器使用半导体存储器,每秒几百万次运算;

  (3)速度快、体积小、存储量大;

  (4)分时操作系统开始出现,提出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5)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事物管理等。

  4.第四代: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特征:

  

(1)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元件;

  

(2)运算速度上亿次;

  (3)高度集成的半导体内存;

  (4)外存:

软磁盘、硬磁盘、光盘;

  (5)网络为特征,数据库、通信软件。

  【补充】微处理器的发展

  

(1)第一代:

1971年,Intel4004

  

(2)第二代:

1973年,8位,Intel8080

  (3)第三代:

1978年,16位,Intel8086

  (4)第四代:

1985年,32位,Intel80386、80486

  (5)第五代:

1993年,64位,奔腾

  (三)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巨型化:

尖端科学技术;

  

(2)微型化:

笔记本、掌上电脑;

  (3)网络化:

资源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

  (4)智能化:

智能机器人;

  (5)多媒体化:

文字、声音、图像等。

  

  二、计算机的特点

  1.快速的运算能力:

  2.足够高的计算精度:

  3.超强的存储能力:

  4.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

  5.按程序自动工作的能力:

  

  三、计算机的分类

分类标准

项目

备注

用途

通用机、专用机

 

信息表示、

处理方式

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规模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用户使用

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

重点掌握

  1.微型计算机

  

(1)电脑、个人计算机、PC机

  

(2)体积小、灵活性大、功耗低、价格便宜、使用方便

  2.服务器

  

(1)帮助大量用户访问同一数据或资源

  

(2)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充性

  3.终端

  

(1)没有中央处理器(CPU)、没有内存

  

(2)泛指一切可介入网络的设备

  【例题·判断题】体积微小的机器就是微机( )。

【正确】×

【答案】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可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这里所指的规模不等同于体积,主要指计算机软件、硬件的部署规模。

  四、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主频

  

(1)时钟频率、CPU单位时间内操作次数,单位:

MHz;

  

(2)速度的重要指标,越高速度越快。

  2.字长

  

(1)每次处理的二进制数字串的长度;

  

(2)越长精度越高。

  3.内存容量

  

(1)存储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2)CPU可直接访问内存;

  (3)容量越大,处理速度越快。

  4.存储周期

  

(1)连续两次独立的读(写)所需最短时间;

  

(2)周期越短、速度越快。

  5.运算速度

  

(1)每秒执行的指令数;

  

(2)单位:

每秒百万条指令;

  (3)影响因素:

CPU主频、存储器存取周期。

  答疑编号:

NODE00820900102200000105

五、计算机中的应用领域

  1.信息处理

  

(1)目前最主要应用领域(最主要任务);

  

(2)包括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

  (3)会计数据处理是数据处理的典型应用;

  (4)发展阶段:

电子数据处理(EDP)、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

  2.科学计算

  

(1)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

  

(2)高速计算、大存储容量、连续运算;

  (3)航天工程、气象预报等。

  3.过程控制

  

(1)又称:

实时控制;

  

(2)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预报;

  (3)会计电算化中对某些指标的预警和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

  

(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CAD、CAM集成,集成制造系统:

CIMS

  (3)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计算机通信

  

(1)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结合而成

  

(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应用的典型代表

  6.人工智能(AI)

  

(1)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活动

  

(2)智能机器人

  六、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0、1)表示数据;

  

(2)其他数据形式必须转化为二进制才能识别;

  (3)二进制特点:

电路简单、容易实现,运算法则简单、简化硬件结构,便于逻辑运算。

  2.数据的存储单位

  

(1)最小单位:

二进制:

位(bit)

  

(2)8个二进制位集合:

字节—储存和运算的基本单位

  (3)换算: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3.计算机中的编码

  

(1)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编码,其他信息需转换

  

(2)ASCII码:

7位基本ASCII码,共可表示128个字符

  (3)大小比较:

同类字符ASCII码:

前面﹤后面

  不同类字符:

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例题·单选题】计算机中表示任何数据都采用( )形式。

  A.二进制B.八进制

  C.十进制D.十六进制

【答案】A

【解析】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编码,其他信息需转换为二进制数据,计算机才能直接识别。

  

第二节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

  

  1.冯·诺依曼理论

  

(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

  

(2)二进制是计算机的基本语言;

  (3)程序预先存入存储器,自动取出执行;

  (4)存储程序、程序控制;

  (5)至今依然适用。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1.运算器

  

(1)核心装置之一,也称:

算术逻辑单元(ALU)

  

(2)在控制器控制下完成工作

  (3)读取、写入数据至存储器(内存)

  (4)功能: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逻辑测试

  (5)内部包括:

加法器、位移寄存器等

  2.控制器

  

(1)指挥中心

  

(2)读取内存指令、指出指令位置

  (3)译码、测试,产生控制信号

  (4)控制CPU、内存、I/O设备间数据流动

  (5)控制器+运算器=CPU(Intel、AMD)

  3.存储器

  

  内存储器:

主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1)RAM:

内存条,随时读出、写入,断电数据丢失;

  

(2)ROM:

只读不写,断电数据不丢失;

  (3)Cache:

读写速度快,提高CPU读写速度,不改变内存。

  外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外存

  

(1)容量大、速度慢;

  

(2)光盘:

只读式、一次写入、可擦写,体积小、容量大、保存时间长、价格低、便携,CD、DVD;

  (3)磁盘存储:

软盘(淘汰)、硬盘;

  (4)移动存储设备:

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存储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CPU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的数据,也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B.CPU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的数据,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C.CPU只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的数据,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D.CPU既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的数据,也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答案】C

【解析】CPU只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的数据,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外存数据需要在运行时先调入内存,再由CPU读取。

  4.输入设备

  

(1)向计算机存储器输入各种信息

  

(2)信息:

程序、文字、声音、图像等

  (3)常见:

键盘、鼠标、扫描仪、条码扫描、触摸屏、写字板

  (4)键盘:

机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Ctrl+Alt+Del:

资源管理器

  (5)鼠标:

机械、光电、串行借口、总线接口、USB接口

  主要性能指标:

分辨率

  5.输出设备

  

(1)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人机交互部件

  

(2)输出信息:

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

  (3)常见: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语音输出

  (4)显示器:

监视器、显示终端,单色、彩色

  (5)打印机:

针式、激光、喷墨

  指标:

分辨率、打印速度、噪声

  (6)绘图仪:

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输出

  【例题·多选题】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入输出设备的有( )。

  A.键盘B.软盘

  C.硬盘D.显示器

【答案】BC

【解析】存储类设备在CPU读入数据是输入设备,在CPU将数据存储到该设备上时是输出设备。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一、软件系统概述

  1.软件系统

  

(1)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应文档的总称。

  

(2)是计算机的灵魂。

  

  二、软件系统分类

  

  

  三、系统软件

  1.作用地位:

对硬件进行管理、监控和维护,必备软件

  2.操作系统(OS):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裸机(硬件)与应用软件、用户之间的桥梁,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

  3.语言处理程序:

又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

解释程序、编译程序

  作用:

转化程序为二进制机器指令

  4.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分类:

根据数据库数据模型设计方法不同,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

  例如:

Oracle、DB2、MSSQLServer等

  会计软件基于DBMS开发

  5.支持服务程序:

亦称工具软件

  协助用户进行软件开发、硬件维护

  例如:

编辑程序、诊断程序、调试程序、杀病毒程序等

  

  四、应用软件

  1.作用:

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而编制;

  2.地位:

应用软件以系统软件为基础;

  3.包括:

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游戏软件、会计核算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等。

  【例题·多选题】操作系统是( )的接口。

  A.主机和外设   B.用户和计算机

  C.硬件和应用软件 D.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

【答案】BC

【解析】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范畴,是硬件的扩充,是硬件和应用程序、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五、计算机设计程序语言

  1.机器语言

  

(1)直接用二进制表示,唯一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执行;

  

(2)最底层的计算机语言;

  (3)特点:

运行速度快、不直观、通用性差。

  2.汇编语言

  

(1)符号化机器语言,亦称:

符号语言;

  

(2)不能直接识别,需要汇编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再执行;

  (3)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特点:

低级语言,通用性差。

  3.高级语言

  

(1)脱离机器指令,接近自然语言思维逻辑,便于理解;

  

(2)常见:

BASIC、C、C++、JAVA;

  (3)运行方式:

编译方式、解释方式;

  (4)编译执行:

源程序生成目标程序,独立执行、效率高;

  (5)解释执行:

不生成目标程序、不生成可行性文件、效率低。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及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构成

  

(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产物

  

(2)形成:

在统一的网络协议控制下,将分散独立的计算机联在一起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资源共享:

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

  

(2)信息传递:

数据交换、信息发布

  (3)分布处理:

任务分散、团队协作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地理有效范围划分

  

(1)广域网(WAN):

远程网,因特网最大,距离较远

  

(2)局域网(LAN):

小范围、单位内部、大楼内部

  (3)城域网(MAN):

城市之间,大型局域网

  2.按通信媒体划分

  

(1)有线网: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2)无线网:

微波传输

  3.按使用范围划分

  

(1)公用网:

为公众提供信息

  

(2)专用网:

为特定对象提供信息

  4.按配置划分

  

(1)同类网:

亦称:

对等网,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机

  

(2)单服务器网:

一台计算机作为整个网络服务器,其他计算机全部是工作站

  (3)混合网:

与单服务器的区别在于网络中有不止一个服务器(多台服务器),与同类网的区别在于每个工作站不能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机

  5.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划分

  

(1)分布式数据组织网络:

既互联又独立,独立性强,用户使用方便、灵活

  

(2)集中式数据组织网络:

服务器支配工作,独立性差,对信息处理集中,系统响应时间短,可靠性高,便于管理,但整个系统适用性差

  【例题·多选题】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通常可以分为( )。

  A.局域网 B.广域网

  C.万维网 D.校园网

【答案】AB

【解析】按地理有效范围,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校园网通常属于局域网。

  

  三、因特网

  1.因特网简介

  

(1)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广域网的一种

  

(2)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

  是信息交流和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最佳手段

  (3)产生1969年美国军方,前身:

阿帕网(ARPA),为军事目的而建立

  (4)通信技术观点:

TCP/IP协议下连接若干计算机网络的

           数据通信网

  (5)信息资源观点:

各学科各种信息资源的集合,供网上

           用户共享的数据资源网

  (6)我国:

中国科技网(CSTNET)

  中国金桥网(ChinaGBN)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互联网(CERNET)等与因特网相连

答疑编号:

NODE00820900102600000101

  2.因特网协议—TCP/IP协议

  

(1)通信必须遵守的通信规则、最基本的网络互联协议

  

(2)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集合,由很多协议组成

  (3)IP协议:

网际协议

  (4)TC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IP协议

  

(1)定义了计算机通信规则的具体细节

  

(2)分组组成和路由器如何将一个分组传递到目的地。

  TCP协议

  ⑴解决分组交换通道中数据流量超载和传输拥塞问题

  ⑵TCP自动检测因通过路由数据包过多而丢失的数据包并加以恢复

  ⑶TCP自动检测数据包接收的顺序并按原来顺序调整

  ⑷TCP自动检测重复数据包并收下最先到达的数据包

  TCP协议与IP协议协同工作

  

(1)IP协议:

提供数据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方法

  

(2)TCP协议:

解决数据传输中丢失、重复、失序的问题

  (3)协同工作:

大数据分割为小数据包,不按统一线路

         不需按一定顺序

  3.因特网的应用

  

(1)万维网(WWW):

3W、Web,无数网页组成

  ①超文本、超媒体

  3W信息组织形式、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超媒体:

进一步拓展了超文本链接的信息类型

  信息,可以是文字、图像、图形、视频和音频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拓展名:

.html或.htm

  ②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协议

  HTML、HTTP是Internet提供www服务的基础

  ③URL(统一资源定位器):

协议、主机名、路径及文件名

  例:

  ④主页和网站

  主页是指个人或机构的基本信息页面

  站点(网站)是一系列网页的集合

  ⑤www工作方式: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向www服务器发出请求

  www服务器根据客户端请求,将内容发送至客户端

  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解析并呈现接收到的内容

  ⑥www浏览器:

www服务的客户端

  InternetExplorer360安全OperaChromeSafari

  ⑦搜索引擎:

主动搜索www服务器信息,对信息组织和处理后展现给用户

  查找输入的关键字,返回包含关键字的URL并提供链接,用户通过相关链接可获取所需信息

  

(2)电子邮件(E-mail):

纯文本、其他信息形式

  收发电子邮件必须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

  构成:

qukai@

  (3)文件传输(FTP):

上载、下载

  主要功能:

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外一台计算机

  任何类型、任意长度、不需转换、效率高

  只要双方支持FTP协议,即可相互传送文件

  (4)远程登录(Telnet):

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

  基本功能:

把用户的Internet终端或主机变成另外一个主机的终端,这种终端称为仿真远程终端

  在本地使用远程计算机对外开放的相应资源

  (5)新闻组(Newsgroup)

  (6)电子公告板(BBS):

BBS论坛

  4.Internet网址

  

(1)IP地址:

接入Internet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P

  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组成

  一台Internet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该地址全世界唯一

  32位二进制数,X.X.X.X表示,X在0~255之间

  IP分类:

A:

第一位0B:

前两位10C:

前三位110

  D:

前四位1110E:

前五位11110

  例如:

172.17.1.4

  

(2)域名地址:

与IP地址对应,方便记忆,转换IP地址

  格式:

www.<用户名>.<二级域名>.<一级域名>

  一级域名:

中国.cn日本.jp英国.uk中国台湾.tw

  二级域名:

商业机构.com教育机构.edu非营利组织.org

  例如:

  使用域名通信时,由域名服务器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Internet中的每台主机必须有唯一的IP地址,未必有一个域名

  也可以有多个域名

  IP地址与域名地址不是各部分一一对应关系

  (3)网络文件地址

  ①格式:

<协议>:

//<服务器类型>.<域名>/<目录>/<文件名>

  ②协议:

http、ftp、telnet、news、file

  ③例:

http:

//

  【例题·判断题】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域名地址。

( )

  【答案】×

  【解析】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同一个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域名地址。

  (4)电子邮件地址

  格式:

<用户名>@<电子邮件服务器域名>

  

第五节 计算机安全

  一、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

  三、计算机黑客及其防范

  一、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计算机安全的目标:

保护计算机设备(硬件)、存储介质、软件、输出材料、数据免受毁坏、替换、盗窃和丢失。

  1.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

  

(1)系统故障风险:

硬件老化、操作失误(非恶意);

  

(2)内部人员道德风险:

企业内部人员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方面的风险。

系统风险主要来自内部;

  (3)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

企业关联方非法侵入企业内部网,以剽窃数据、破坏数据、搅乱某项特定交易或事项等所产生的风险。

  关联方:

银行、供应商、客户等与企业有关联的单位和个人。

  外联网:

Internet松散型:

指Internet,邮箱、网站的访问都是通过Internet进行的。

  VPN紧密型:

指虚拟专用网,专用网的安全程度高于松散型网。

  (4)社会道德风险:

社会不法分子非法入侵黑客攻击、病毒破坏;

  (5)计算机病毒:

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2.保证计算机安全的对策

  

(1)不断完善计算机安全立法;

  

(2)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

防火墙、信息加密、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病毒检测、病毒消除;

  (3)不断加强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与管理:

  ①加强基础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

  ②配备功能完善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③建立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

  ④加强系统操作的安全管理;

  ⑤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

  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实质:

一种人为蓄意编制、自我复制、篡改破坏系统和用户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程序。

  

(2)特点:

  ①感染性:

自我复制到其他程序,软盘、U盘、网络传播;

  ②潜伏性:

潜伏时间越长、传播范围越广、危害越大;

  ③隐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