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561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

《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测量方案2012-7-19.doc

单位:

编写:

审核:

批准: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有: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工程测量规范》(GBCL-93)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ZBA76002-87)

以及发包人制订的有关施工测量、安全文明施工、质量控制、竣工验收等管理办法及管理规定。

三.作业准备

1.人员及设备配置:

测量人员

(1).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测量规范要求,我隧道队配备了专业测量人员,其测量人员如下:

2.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3.外业技术准备

(1).施工作业中所涉及到的各类围岩技术数据收集。

(2).检查断面尺寸,欠挖部分处理。

(3).所牵扯到的测量方面经监理工程师审批,方可施工。

四.测量规范、技术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一标段隧道附近业主提供的控制网坐标数据分别有:

1.设置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控制测量桩点必须牢固可靠;

2.测量工作中的各项计算,均应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检查,找出原因;

3.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应在隧道进洞施工前完成;

4.相关测量的设计图纸资料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引用数据资料必须核对;

5.在控制误差调整时,不得将低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误差传入隧道控制网。

6.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隧道贯通误差的限差为:

横向贯通误差不大于100mm,高程贯通误差不大于50mm

项次

测量项目

规定值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车行道宽度

正负10mm

全站仪,尺量

2

净宽度

不小于设计

全站仪,尺量

3

隧道净高

不小于设计

水准仪

4

隧道偏差

20mm

全站仪,尺量

5

边坡,仰坡

不小于设计

坡度板

五.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施工程序

隧道进出段洞口,明洞及浅埋段依次施工,洞口,明洞及浅埋段隧道衬砌完成后,从进出口相向开挖隧道洞身,边开挖边进行初期支护,待洞身贯通后进行混凝土二次衬砌施工,接着进行仰拱回填和路面工程施工,最后进行附属设施工程施工准备。

2.工艺流程

根据图纸计算

测量放线

洞口开挖线放样

图纸审核

图纸审核

进行施工

根据情况

是否满

足要求

洞身测量放样

施工准备

3.测量方法:

(1).测量工作根据人员和仪器设备状态选择方法,优先采用具有闭合条件的方法,避免误差超限产生和错误。

(2).使用全站仪数字化测量时,采用极坐标放样法对所放样点进行正确计算;放样时要用第三点进行校核,以保证测量的成果的可靠性。

(3)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设出所要求的点位。

在放样过程中,通过对照准点的角度、距离或坐标测量,仪器将显示出预先输入的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以指导放样。

六.隧洞监控测量

1.量测方法和要求

(1)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性。

观察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2)在节理、裂隙发育的镶嵌状、块状脆性硬岩地段应重视观察围岩的节理、裂隙走向及发育程度,对易引起坍塌的岩块及时进行锚杆支护或喷混凝土封闭。

(3)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喷射砼、锚杆、拱架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

(4)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5)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3~6h内完成,其它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禁暴破损坏。

(6)隧道浅埋地段地表下沉的量测宜与洞内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在同一横段面内。

当有地表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

测试时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每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开挖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

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后结束。

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应适当延长量测时间。

2.监测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及反馈

在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由专业监测人员整理分析监测数据。

结合围岩、支护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将实测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及时绘制各种变形或应力~时间关系曲线,预测变形发展趋向及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设计、监理,从而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1)依据回归分析、预测位移收敛、拱顶下沉及钢筋应力的最终值;

(2)以位移~时间曲线为基础,根据位移、位移速率等分析、平定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

(3)当位移急剧增加,每天的相对净空变化超过1mm时,应重点进行观测,并密切注意支护结构的变化;

(4)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同时支护开裂或掉块,此时应尽快采取补强措施以防塌方;

(5)当位移、周边收敛、拱定下沉量达到预测最终值的80~90%,收敛速度小于0.1~0.2mm/d,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时,可认为围岩基本稳定,可施作二次衬砌

(6)利用位移、应力反分析程序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现场量测所取得的原始数据,不可避免地会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其中包含着测量误差。

因此应对所测数据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

数学处理的目的是:

将同一量测断面的各种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相互印证,以确定量测数据的可靠性;探求围岩变形或支护系统的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判定围岩和初期支护系统稳定状态。

目前回归分析是量测数据数学处理的主要方法,通过对量测数据回归分析预测最终位移值和各阶段的位移速率。

3.监控量测管理

(1)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

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

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围岩基本达到稳定。

在浅埋地段以及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等情况下,应采取监控量测分析判别。

(2)根据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

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du2/dt2<0),围岩趋于稳定状态;

当围岩位移速率不变时(du2/dt2=0),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

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上升时(du2/dt2)0),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

(3)观察及量测出现异常时,应及时修改支护参数。

一般正常状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喷射混凝土表面无裂缝或仅有少量微裂缝。

位移速度除在最初1~2天允许有加速外,应迅速减少。

位移很快达到稳定,且围岩状况比预期要好时,应适当减弱设计参数。

采用复合式衬砌地段的监控量测,应在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继续发展;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天,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天,累计位移值不超过极限位移值的80~90%等情况下,选定围岩和喷锚支护基本稳定的最佳时机施做二次衬砌,浅埋地段应及早施作二次衬砌,并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时修正衬砌参数,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及更经济合理。

4.监测预警措施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监测数据突变或监测结果超出预警值时:

(1)立即停止开挖掘进,对掘进面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2)立即上报项目部,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制定相关措施,并将情况及时上报业主和监理、设计单位,由监理主持召开会议进行分析,确定处理措施。

(3)对发生突变地表道路和建筑物等实施24小时监控。

(4)如涉及地表安全,立即请相关部门协助,采取疏解交通等有效措施。

(5)请业主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5.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1)将监测管理及及监测实施计划纳入施工生产计划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序来抓,并保证监测有确定的时间和空间。

(2)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

(3)施工监测紧密结合施工步骤,监控每一施工步骤对周围环境、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据此优化施工方案。

(4)积极配合监理、设计单位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工程完成后,根据监测资料整理出本标段的监测分析总报告纳入竣工资料中。

(5)量测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量测仪器专人使用、专业机构保养、专业机构检校。

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6)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及信息反馈。

七.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

(1)严格按照公路隧道施工规范,审核图纸,计算;

(2)在隧道进出口端,设置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

(3)洞外水准点、中线点应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洞内控制点应根据施工进度设定。

(4)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水准点应设在不易损坏处。

(5)洞内施工条件较差,仪器放置在不易损害的位置。

八.质量保证措施

1.图纸复核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

2.隧道应设置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

3.测量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作检校,保证仪器的技术状态符合使用要求。

4.测量过程必须有可追溯的详细文字记录,内容包括测量仪器编号及名称、人员分工、测量读数、计算公式、过程、结果,控制桩使用情况,气候、日期、主测人、复核人等。

九.安全保证措施

1.作业时注意周围环境安全,穿戴好防护用品,隧道内工作时有足够照明措施,在基坑内作业时检查有无塌方危险,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仪器架设地点必须稳固,脚架踩实;

3.工作中应时刻保持警惕,在架设仪器周围禁止闲人靠近,严禁没工作人员的情况下远离仪器;

4.仪器操作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来,严禁在制动情况下强扭转仪器;

5.外业生产作业时,严防触电,对中杆不要随意拉伸,确定拉伸时应注意周围不要触及电线,与电压保持一定距离;

6.仪器在搬运前,必须装箱上锁,并检查提环,运输时是否牢固,确定牢固后方可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