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5106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docx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

农学实践-水稻部分

实验1水稻秧苗素质考查

一、实验目的

学习成秧率和秧苗素质考察方法,掌握壮秧的标准

二、实验原理

水稻秧苗素质考查:

秧苗生长后期即壮秧的诊断,包括成秧率调查和秧苗素质考查。

1、成秧率

(1)调查正常苗数、小苗数和未出苗的种谷数,了解秧田管理情况与种芽质量。

(2)根据成秧率,确定插秧面积和数量。

2、水稻壮秧标准

根旺而白;茎基部粗扁;叶挺叶绿;秧龄适当,均匀整齐;干物重与苗高之比一般不小于2.5~3.5mg/cm。

三、内容与方法

1、成秧率调查(表1)

插秧前1-2天,在生长一致的秧厢上,每品种或每处理随机取5点,每点取15×15cm,连同表土层挖取全部秧苗,装入袋中,在田间洗净泥土后再带回实验室冲洗干净,分别数取大苗数、小苗数及未出苗的种谷,计算成秧率。

成秧率(%)=大苗数/(大苗数+小苗数+未出苗种谷)×100%

注:

大苗一般指3叶期及以上的秧苗,小苗一般指3叶期内的秧苗。

2、秧苗素质调查(表2)

在上述5个取样点中选取3个点,每个取样点随机取10株长势一致的大苗用于测定秧苗素质,具体测定指标如下所示:

(1)株高:

由苗的发根处量至最长叶叶尖(cm)。

(2)叶龄:

秧苗抽出的总叶数(不包括不完全叶),以叶枕为标准,心叶的叶枕从下一叶抽出计为“1”龄,用整数表示;心叶的叶枕未抽出时,用小数表示。

如果将M表示心叶下一叶(完全展开叶),n表示心叶时:

①当n<1/3M时计作0.1,即心叶露尖卷曲如筒状;

②当1/3M

③当1/2M

④当3/4M

⑤当n>M时计作0.9,即心叶长度超过下一叶,但未完全抽出。

(3)绿叶数:

不包括未展开的心叶,叶片变黄部超过一半者不计。

(4)苗基宽:

每20株秧苗平放紧靠在一起,测定秧苗茎部最宽度(包括分蘖),求平均值。

(5)总根数:

数计一次根(胚根+不定根)的数量,根长不足0.5cm的不计。

(6)白根数∶从根基至根尖均为白色,长度一般在2cm内(目视),尤其是0.5cm以下的。

(7)叶鞘长:

由苗的发根处量至新叶下一叶的叶枕

(8)单株分蘖数和分蘖苗的百分率∶随机取大苗20株,数计分蘖的株数,计算分蘖苗的百分率。

(9)地上部鲜重(g)∶取上述大苗20株,剪去根和除去附着的谷粒,用吸水纸吸去叶面水分,在粗天平上称重。

(10)地上部干重(g)∶将20株秧苗置于105—110℃烘箱内烘至恒重,称重,计算百株干重。

(11)计算单位苗高干重(mg/cm)∶地上部/株高(5mg/cm以上为壮秧)。

四、作业

1、填写下列水稻成秧率调查表及秧苗素质考查表;

2、根据调查表评价秧苗素质并完成一份实践报告。

表1水稻成秧率调查表

品种:

调查日期:

小组成员:

取样编号

大苗数

小苗数

未出苗种谷数

合计

成秧率(%)

备注

表2水稻秧苗素质考查表

品种:

调查日期:

小组成员:

取样编号

株高(cm)

叶龄

总根数

白根数

叶鞘长

单株分蘖数

分蘖率(%)

茎基宽(cm)

鲜重(g)

干重(g)

单株苗高干重(mg/cm)

均值

实验2水稻移栽后茎叶动态(分蘖、叶龄)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叶龄和分蘖的变化,发现水稻茎叶之间的关系,掌握叶龄指标的测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稻的分蘖实际上是水稻茎秆的分枝,大多数会发生在基部节间较短的分蘖节上,水稻分蘖实际上为水稻茎秆的分枝,多发生于基部节间较短的分蘖节上,其中主茎上的分枝被称为一级分蘖,一级分蘖上的分枝被称为二级分蘖,以此类推。

水稻出现分蘖一般具有规律性,正常情况下会从第一完全叶的叶腋伸出分蘖。

壮秧会在主茎抽出第四片叶时(完全叶),于主茎第一片叶的叶腋中伸出第一蘖,在第五片叶开始发生的同时,于第二叶的叶腋中伸出第二蘖,以此类推。

二级分蘖、三级分蘖等各级分蘖均会遵循上述的叶蘖同伸关系,即分蘖的出现一直会与母茎相差3片叶。

叶龄就是用主茎上出现的叶片数目来表示植株的年龄。

禾谷类作物的叶片生长(出叶)与分蘖的发生、根系生长、节间伸长和充实、穗分化发育进程之间,都存在着有规则的“同伸关系”,根据器官的同伸规律,每伸出一片叶,即生长部位每上升一个节位,都会定位地形成和生长相应的器官。

三、内容及方法

1、分蘖观测

在水稻移栽后第7天,从田间中心区域选择长势一致的连续的10蔸植株,给主茎挂牌并编号,之后每隔3天调查1次编号稻蔸的分蘖个数,直到分蘖个数不再增加为止。

2、叶龄调查

在正常条件下,禾谷类作物每一品种的叶片数比较稳定。

也就是说,环境条件对叶片数的影响较小。

调查叶片数目比较简单,只需注意两点:

①品种纯度要高。

品种纯度不高,就会因品种差异,造成叶片数的误差,尤其是杂交种更应注意。

②须定株标记。

一般来说,l个品种、1个处理,调查l点,每点10株左右就足够了。

分蘖作物最好在第一完全叶展开后,在叶片上做1个标记,以便作为识别主茎之用(因为每次观测的都是主茎的叶龄)。

观测记载时,当第1叶展开即叶鞘伸出时记为“l龄”,长出第1叶的整个时期为1叶期或1龄期;当第二叶展开时记为“2龄”,长出第2叶的整个时期为2龄期;依次类推,记为3龄、4龄等。

如果某一叶片还尚未完全展开,则可用其伸出长度占全叶展开长度的百分数表示。

例如,若叶片已伸出的长度为全叶长度的一半时,就记作50%或0.5。

当不知全叶的实际长度时,可用伸出叶的实际长度占已经完全展开的前一叶长度的百分数(小数)表示。

如第3叶已完全开,而第4叶伸出的长度为第3叶的60%(0.6)时,则此时的叶龄可记作3.6,即4叶期。

四、作业

1、完成下列茎叶动态调查表;

2、根据茎叶动态调查数据找出分蘖与叶龄直接的关系并完成一份实践报告。

 

表3茎叶动态调查表

品种:

小组成员:

株编号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分蘖数

叶龄

分蘖数

叶龄

分蘖数

叶龄

分蘖数

叶龄

分蘖数

叶龄

分蘖数

叶龄

分蘖数

叶龄

分蘖数

叶龄

分蘖数

叶龄

注:

移栽后第7天开始测定,每隔3天测定一次

实验3水稻田间测产及产量性状调查

一、目的要求

掌握水稻成熟期田间测产方法。

学会成熟期有关产量性状的调查研究方法。

二、仪器用具

钢卷尺、剪刀、天平等。

三、内容与方法

1、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

测产是在水稻收获前,通过田间调查,估测水稻产量的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是把不同生产水平的田块进行分类,然后选出能够代表该类的田块进行测产,并通过计算(把测产的结果分别乘以各代表类型的面积,并将各类型田块的产量累计),便可求出全部田块的产量了。

代表性田块的田间测产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下列2种:

(1)小面积试割法

在大面积测产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田块,进行收割,脱粒、称湿谷重。

有条件的则送干燥器烘干,称重,按70-85%折算干谷,并丈量该小田块面积,计算出每公顷干谷产量。

(2)穗数、粒数、粒重测产法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公顷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和千粒重构成,对这三个因子进行调查测定,就可求出理论产量。

选好测产田块后,即取样调查,根据田块大小及田间生长状况定取样点(调查点),取样点力求有代表性和均匀分布,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等(如下图)。

确定取样点后,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查:

①测定实际穴、行距,求每公顷穴数。

在每个取样点上,测量11穴水稻的横、直距离;分别以10除之,求出该取样点的行、穴距,再把各样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行、穴距,则求得:

每公顷实际穴数=10000(m)/[平均行距(m)×平均穴距(m)]

(注:

1公顷=10000m)

②调查每穴有效穗数,求每公顷穗数。

在每个样点上,连续取样10-20穴,数记每穴有效穗数(具有5粒以上结实谷粒的穗才算有效穗),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穗数,则求得:

每公顷穗数=每公顷实际穴数×每穴平均穗数

③成熟期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植株经济性状调查

结合测产取样,从调查田选取10个代表穴,拨出稻株,拨时注意保持较多的根系,洗去泥土,然后小心分株,注意不要把分蘖误作主茎拆出,分株时最好边洗泥边拆开,或洗尽泥土后,用剪刀剪去纠缠在一起的根系易于拆开了。

然后按下列“水稻成熟期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性状田间调查表”项目进行调查。

调查时,先用原始记录表记录,而后计算整理。

四、作业

1、填写下列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经济性状调查表并完成一份实践报告。

 

表4水稻成熟期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经济性状调查表

品种:

调查日期:

小组成员:

株编号

有效穗(个/株)

总粒数(粒/株)

实粒数(粒/株)

结实率(%)

千粒重(g)

单株产量(g/株)

理论产量(t/ha)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