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4959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docx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

HENsystemofficeroom【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目 录

    

    第二章 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三章 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四章 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章 总则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1993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2〕667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9月29日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

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

  1992年9月

  第一章 总则

  第1.0.1

第二章 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

  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

  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

  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

  混凝土按坍落度的分级                        表2.1.3

级 别

名 称

坍落度(mm)

T1

T2

T3

T4

低塑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

流动性混凝土

大流动性混凝土

10~40

50~90

100~150

≥160

  注:

坍落度检测结果,在分级评定时,其表达取舍至临近的10mm。

  第2.1.4

级 别

名 称

维勃稠度(s)

V0

V1

V2

V3

超干硬性混凝土

特干硬性混凝土

干硬性混凝土

半干硬性混凝土

≥31

30~21

20~11

10~5

  第2.1.5

  坍落度允许偏差                          表2.1.5-1

坍落度(mm)

允许偏差(mm)

≤40

50~90

≥100

±10

±20

±30

  维勃稠度允许偏差                         表2.1.5-2

维勃稠度(s)

允许偏差(s)

≤10

11~20

21~30

±3

±4

±6

  (Ⅱ)含气量

  第2.1.6

粗骨料最大粒径(mm)

混凝土含气量(%)

10

15

20

25

40

 

  第2.1.7条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检测结果与要求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应为±%。

  (Ⅲ)Ⅳ)

生产质量水平

优 良

一 般

≥C20

≥C20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N/

商品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

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现场

强度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P(%)

商品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及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现场

≥95

>85

  第2.2.5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和强度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P),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cu,i——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

);

    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该值不得少于25组;

    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

);

    N0——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值的组数。

  第2.2.6条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δb)不宜大于5%,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盘内混凝土强度均值(μfcu)及其标准差(σB)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δ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

    σ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

);

    μfcu——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

);

    Δfcu,i——第i组三个试件中强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

);

    n——试件组数,该值不得少于30组。

    fcu,i

  式中μ——按月或季统计的强度平均值(N/

);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

);

    σ——按月或季统计的强度标准差(N/

),确定标准差的试件组数不得少于25组。

  注:

对有早龄期强度和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平均值可不受该上限限制。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

  第2.3.1

 第三章 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3.0.1条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应包括组成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定。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Ⅰ)水泥

  第3.1.1Ⅱ)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2,并不得超过50mm;

  2泵送混凝土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

  二、泵送混凝土用的细骨料,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15%,对0.16mmⅢ)Ⅳ)Ⅴ)

 第四章 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4.0.1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               表4.1.1

组成材料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

±2%

±3%

±2%

  第4.1.2

第二节搅拌

  第4.2.1

第三节运输

  第4.3.140℃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表4.3.3

气温

延续时间(min)

采用搅拌车采用其他运输设备

采用其他运输设备

≤C30

>C30

≤C30

>C30

≤25℃

>25℃

120

90

90

60

90

60

75

45

  注:

掺有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时延续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第4.3.435℃;最低不宜低于5℃

第五节浇筑

  第4.5.13m

20℃25℃

5℃后方可拆除。

当混凝土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北京市第一建筑构件厂、上海市建工材料公司、中建三局深圳工程地盘管理公司、上海市建筑构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

韩素芳、耿维恕、钟炯垣、曹天霞、胡企才、彭冠群、许鹤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