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83996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6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

《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docx

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

17 汉魏晋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①,兰泽②多芳草。

采之欲遗③谁?

所思在远道④。

还顾⑤望旧乡⑥,长路漫浩浩⑦。

同心⑧而离居,忧伤以终老⑨!

注释:

①芙蓉:

荷花的别名。

②兰泽:

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③遗(wèi):

赠。

④远道:

犹言“远方”。

⑤还顾:

回顾,回头看。

⑥旧乡:

故乡。

⑦漫浩浩:

形容无边无际。

⑧同心:

指感情深厚。

⑨终老:

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

本诗是游子思乡之作,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

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学习目标

1.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的特点。

2.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并注意品味其艺术效果。

3.体会三首诗中的人物情感。

作家作品

《古诗十九首》

简介:

为汉末一群中下层知识分子创作的抒情短诗。

这组诗长于抒情,善于比兴,语言浅近自然,风格委婉含蓄,感情缠绵曲折,韵调和谐流畅,是我国古代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作品,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艺术上是对《诗经》《楚辞》及汉乐府民歌的继承和发展,直接开启了建安时代五言诗创作的繁荣局面。

曹操

简历:

生于公元155年,逝于公元220年,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

诗章主要描写汉末的战乱和劳动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政治思想,充满了昂扬进取的豪迈精神,有力地表现了建安时代的特色。

诗风慷慨悲凉,沉雄豪壮。

代表作:

《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

陶渊明

简历:

生于公元365年,逝于公元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伟大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成就很高。

他的咏怀诗语言朴实,直抒心志,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

归隐后的田园诗,或写乡村风光,或写劳动生活,情景兼备,淡而淳厚,白而不俗,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代表作:

《归园田居》(五首)和《饮酒》(二十首)

课文背景: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

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

这些士子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

加以东汉末年已是大乱将临的时候,到处农民起义,严重地威胁着剥削阶级的每一个人。

在此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环境中,那些感到人生短促、没有出路的游子,眼看京洛等地的繁华,又不禁生发一连串的纵情享乐思想。

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

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致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短歌行》: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

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

酒酣,曹操立于船头,慷慨而歌。

歌辞就是这首《短歌行》。

《归园田居》: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到任八十一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这一年他41岁。

归来一年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教材选的是第一首。

字词广场

★通假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通“辍”,停止。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去日苦多:

形容词作动词,苦于。

乌鹊南飞:

名词作状语,向南。

★古今异义

山不厌高:

古义:

满足。

今义:

讨厌。

方宅十余亩:

古义:

周围。

今义:

方形。

★特殊句式

开荒南野际:

省略句,开荒(于)南野际。

狗吠深巷中:

省略句,狗吠(于)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省略句,鸡鸣(于)桑树颠。

何以解忧: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以何”,用什么。

暧暧远人村:

主谓倒置,正常语序为“远人村暧暧”。

依依墟里烟:

主谓倒置,正常语序为“墟里烟依依”。

迢迢牵牛星

第一层:

描写织女的悲伤情状,她因与牛郎不得相聚,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

第二层:

交代织女痛苦的缘由,抒发了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

短歌行

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

作者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并要借酒来浇愁。

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

作者抒发自己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

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

这一层继续写对贤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是对前两节的强调和照应。

第四层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

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表明作者虚心纳士、竭尽诚心、不遗余力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

然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寓理于情、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

归园田居

第一层(从“少无适俗韵”到“守拙归园田”):

写归园田前的情况。

第二层(从“方宅十余亩”到“虚室有余闲”):

写回归园田后的生活情况,描写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第三层(最后两句):

总结全诗,写出了归园田后的愉悦心情:

像久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又能重返大自然。

[1]一、二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第一、二句,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

“迢迢”、“皎皎”互文见义。

它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

同时,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

[2]第三、四句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引出织女织布的场面。

[3]“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揭示了什么?

揭示织女内心深深的幽怨和悲苦。

揭示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这是诗歌有力的转折。

[4]第七、八句表达了什么内容?

似乎在客观地描述星空,却蕴含着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

[5]第九、十句有什么作用?

景情并生,哀怨动人。

画龙点睛之神笔。

[6]开头四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有限、生命易尽的无限感慨。

[7]“慨当以慷”四句表达了什么内容?

表面看是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

[8]“青青子衿”两句化用了什么诗句?

表达了什么内容?

化用《诗经》诗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

语气婉转,情味深长,表达了内心活动,这是他原来颁布的《求贤令》之类的政治文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9]“呦呦鹿鸣”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还是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我们一定能够欢快融洽地合作。

[10]这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作用?

“明明如月”四句说忧愁,强调照应前文,从广阔的背景上寄托了求贤之情。

贤士不可招致,正是作者“忧从中来”的原因。

“不可断绝”更进一步写出作者求贤若渴而人才不致的苦闷。

[11]这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作用?

“越陌度阡”四句说礼遇贤才。

写有客人来访,久别重逢,谈心宴饮,欢愉无已。

这一层写求贤过程中有忧有喜的曲折心情,恰当地表现出作者感情的丰富。

[12]“月明星稀”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什么内容?

比喻。

以乌鹊喻贤才,比喻贤才寻找归宿,但无所依托。

[13]“山不厌高”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表示作者愿以山高海深的胸怀,效法周公广纳贤才以定天下。

前两句作者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

最后两句,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14]开头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个“无”字、一个“爱”字,表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性格?

表露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15]“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表达了作者对官场怎样的情感?

写他对官场生活的看法,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一个“误”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沧桑。

[16]“羁鸟”和“池鱼”的比喻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形象地表达了陶渊明渴求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急迫心情。

[17]“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是上下文的过渡,点明了题目,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18]作者归园田居过着怎样的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总写作者俭朴的生活环境。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住所四周的近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

在远离人世的村落里,炊烟袅袅升起。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近处的所闻。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小结,从生活与心境两个方面概括了归园田后的悠闲自在。

[19]作者为什么对平凡的茅舍草木、鸡鸣狗吠如此津津乐道呢?

这两句回答了人们的疑问:

原来,这是因为作者“久在樊笼里”。

“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即上文的“尘网”。

“尘网”,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乐在其中了。

深层探究

迢迢牵牛星

现实和愿望的矛盾

短歌行

借酒抒情

求贤若渴

思念贤才

自比周公

归园田居

摈弃世俗 回归本性

田园美景 村居之乐

本性复苏 心境闲适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尤其是借织女的相思之苦,抒写了男女相思却不得相聚、咫尺天涯的哀怨痛苦,表达了渴望团聚的强烈感情。

《短歌行》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归园田居》生动细致、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平静恬淡的田园风光,抒发了作者回归田园后悠然欣喜的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1.《迢迢牵牛星》的艺术手法

首先,运用浪漫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

诗作用浪漫手法借天上的故事来喻现实生活,抒发了织女的别恨哀怨及向往夫妻团聚的感情。

诗的联想也十分丰富,写人、写景、写情、写感,几乎是句句明写织女,而又句句不离牛郎。

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文温以丽,意悲而远”(《中国文化小百科》)。

其次,抒情和写景的结合。

诗不拘于神话传说的故事,而立足于写织女的感情。

不仅通过织女怅望牛郎、无心弄机杼、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等场景描写来揭示织女的心情感受,抒发织女的离情别绪,也注意与景物描写结合起来,通过“皎皎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等景语的衬托和渲染,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

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

全诗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却又协调一致,浑然一体。

再次,诗的语言优美自然、精练而又富于韵味。

尤其诗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等叠词,不论是对写景还是对抒情,都十分精练准确,韵味无穷,妙不可言。

景新意深,全诗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不愧为古五言诗成熟之作。

因而,古人在读《古诗十九首》时说:

“学者当以此等诗常自涵养,自然笔下高妙。

”(宋·何汶《竹庄诗话》)

2.《短歌行》的艺术技巧

《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达到了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诗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如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水喻胸怀宽广,皆具体、贴切。

另外,全诗化用典故,援引成语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如两用《诗经》成句,化用《管子》中的语意,皆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而不露痕迹。

3.《归园田居》的艺术手法

《归园田居》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之后的愉悦心情。

诗歌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喻为一只久在笼中的鸟,现在辞官归隐就像鸟逃脱樊笼到大自然中去一样轻松愉快;用“尘网”、“樊笼”喻官场的庸俗、黑暗;以“旧林”、“故渊”喻乡土,贴切形象。

诗歌还运用白描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南野”、“园田”、“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远村”、“深巷”,好一片田园风光,颇有情趣的农村图景,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生机盎然。

1.《迢迢牵牛星》的创作目的是什么?

提示:

《迢迢牵牛星》表面是写织女和牛郎相隔在天河两岸,可望而不可即的相思哀怨之情,实则是借此来表达人间夫妻像牛郎和织女那样,也因人为的原因而离别难聚的相思之苦。

人间和天上不也是一样吗?

有多少夫妻,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直接叙述,而是通过神话故事来抒发深闺的怨思。

2.《短歌行》中后三个问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

诗中使用问句“何以解忧”、“何时可掇”、“何枝可依”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本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易逝的感慨和求贤若渴的心情。

“何以解忧”句承前“人生几何”来发问,显示诗人对年华易逝的追问和感慨,“何时可掇”则表现了对人才难得的惶惑,而最后“何枝可依”又表现了独自往来难觅贤才的孤独感。

3.《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陶渊明鄙弃污浊的官场,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投身到清新的大自然中去。

作者对农村普通的事物倾注了全部的深情,感情深挚热烈,并将这些普通的事物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描绘出田园生活的恬静、安宁、祥和,表现出自己愉快的心情和乡居的乐趣,又通过“尘网”、“樊笼”两个比喻,表明自己对虚伪欺诈、钩心斗角的官场生活的憎恨。

所以诗人写此诗的心情是激动而愉悦的,同时也有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也好,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

在文学史上,曹操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给后人留下了虽然数量不多却质量上乘的诗篇。

他登高必赋,且多悲凉之句,诗作以慷慨悲凉之风骨见长。

其中《短歌行》就是他的一篇代表作。

《短歌行》集中展现出了曹操作为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一直为后人传诵不衰。

曹操堪称人生的斗士。

全诗开头就有所不俗,从人生短暂、时不待我的角度巧妙入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开篇就让人一震,曹操一定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就为全篇奠定了一种昂扬的基调。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诗人的忧患,是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是对人才的渴求,所以借杜康酒消愁,没想到借酒消愁愁更愁。

这种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闲愁。

这种愁实则是一种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紧接着的几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并活用了《诗经》中几个句子。

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以表明自己的一片真情,自己是一个对人生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人,自己的这片忠心何人能知晓呢?

借用“呦呦鹿鸣”几句,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求,期盼人才归顺自己。

经过中间巧妙的过渡,末尾四句借用了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卒章显志,把自己与周公自比,再次交代了自己渴求得到人才的迫切心情,以及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他以他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广博胸襟,有容乃大,自己已经作好了准备,各位贤才,还犹豫什么呢?

他的忧患意识愈强,更看出他的只争朝夕,他的惜时如金,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

全诗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之势,此诗与他的另一首诗《观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

(摘自陈法强《从〈短歌行〉看曹操的英雄主义》,《语文报·高中版》2004年12月)

他山之石

一个人的山水田园

刘朝东

这是很多年以后了。

村庄还只有一条硬化过的路通往另一条公路。

顺着公路往南可以去乡镇,向北可以去县城。

从县城又可以去临沂、日照、连云港。

更远的地方,就不想去了。

就在这广阔的乡村,安下身心。

我会像祖父那样蹲坐在西沙岭的老鹞鹞墩上——像一块石头摞在另一块石头上,看着村庄外一大片一大片起伏的庄稼,黄了又青,青了又黄。

装上一袋旱烟,一直看到炊烟四起,暮色苍茫。

然后起身,走下老鹞鹞墩,拍去身上的土。

属于土地的,最后都要还给土地。

这时的村庄,点点亮起如豆的灯光,其中有一盏会收留我,温暖我。

乡村的夜晚,静谧空旷。

偶尔路上细碎的脚步声和隐约的谈论,引得四邻的狗叫成一片。

狗的叫声在村庄的上空荡漾。

月亮一会儿藏在树后,一会儿躲进云里。

月光下,村庄的睡眠,踏实而酣畅。

所有月光下发生的都是秘密,不要说。

鸡鸣狗叫的清晨,推开院门,迎来乡村的好空气。

我的院落里架着黄瓜和豆角,种着土豆和白菜。

就用这些可爱的植物养活我知足的胃。

每月逢二和七的日子,去镇上赶集,买来油盐酱醋和粗布衣服。

回来的路上,讨一根长长的竹竿,闲暇时用来牧鹅或钓鱼。

在乡间的小路上,白鹅是最体面的绅士,一路曲项向天歌。

在鹅群嬉戏的溪水边的青草地上,含一棵叫不出名字的草,躺在蓑衣上,看天上云飞云走。

或者甩出鱼钩,独坐南风中,水波不兴,鱼钩不动,渔人自乐,春钓雨雾来夏钓早,秋钓黄昏来冬钓草。

我还要在南岭上遍种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樱桃树,还有香椿树和苦楝树。

这些美好的树木,受南岭的阳光和水土的恩泽,有一天会开灼灼的花,结累累的果。

就是花果都老去,也还有香椿和苦楝用淡淡的苦香抚慰我。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啊,因为不能预见未来,才用心耕耘现在。

南岭脚下的田地里长着憨厚纯朴的花生和红薯,英姿飒爽的玉米和高粱。

它们提醒着我时令和农事,让季节在村庄里隐退,节气凸显;让我记住清明谷雨春播,白露秋分收获;记住小暑锄草,二伏种菜……祖先传下来的农谚,纵使过了千年也还是灵验。

最爱乡村的冬季,落了叶子的树,干枝凌乱地定格在屋后村头,让冬天没有边际地萧瑟。

参差的屋顶上落满白雪,几只麻雀起起落落,打破银装素裹的沉默。

在这样的夜晚煎雪煮茶,围着火炉一边说话儿,一边烤喷香的栗子,用炉火和语言守住温暖,抵抗严寒。

像大海收留河水,村庄会装下我所有的爱和悲伤。

很多年后,一个人风华正茂或者轮廓渐老是多么微小的事。

我在那条硬化过的路上走走停停,看山是南岭,水是洙溪,田园在身边,是多么美好的事。

可这是很多年以后了。

攻读点:

真的如陶渊明所说“性本爱丘山”,本文的作者或许就是这样的人吧!

我有时候想,像陶渊明那样为了痛快地过田园生活而辞官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不会存在,看了刘朝东的这篇文章,才真正地认识到了这样的人的存在。

你看乡村的夜晚,乡村的动物,乡村的庄稼和蔬菜,尤其是安下身心的作者,真的让人憧憬和感动,那才是我们现代人内心的世外桃源。

但“这是很多年以后了”,这所有的描写似乎又是作者内心中所希冀的境界,又是想象中的东西。

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进入作者描写的这一境界,让心灵得到最原始的洗礼。

素材搜集

★归隐田园,松菊为友——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枕相依,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清闲与旷达!

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说的那样:

处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吗?

有多少人能理解他离开官场的做法?

你能体悟出他那处在世俗纷争、虚伪污浊的官场中的苦痛吗?

他明白,一个人无力挽回历史潮流,既然这样,他只有愤然出世。

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寞,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

他的内心是矛盾的,派生出外在的“菊花”人生。

于是希望自己“入”则清闲、自在,忘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出”则兼济贫穷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

或许正因为他的抑郁和极度挣脱,使得他在与自己的拼搏中,给了世人一种惊世骇俗的超然,一种出乎寻常、回归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静美。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一个典型人物的事迹用作作文素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套用《陋室铭》的说法,“材不在多,会用则灵”。

翻看一下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陶渊明的事例大概算是运用较多的了。

但品读之后,我们发现,老材料、新角度、新感受,真可谓“常用常新”。

★湖南茶寨村小学四面透风,留守儿童双手生冻疮

近日,记者来到湖南茶寨村小学。

这个只有49个学生的学校,设在一间破旧的、租来的民房二楼。

风从房子的破洞灌进来,穿得不够暖的孩子们冻得瑟瑟发抖,为了抵御寒冷,他们从家里带来自制的简单炭炉。

只要内心稍微有一点悯人情怀的公众,对于瑟瑟发抖的49个孩子聚集在破旧、灌风的房子里上课,不会不触动心底那根怜爱之弦。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先生说过,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须考察三件事,第一件就是看他们怎样对待小孩。

不错,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不能给未来的花朵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养分,还能指望他们给你开出艳丽芬芳的花儿?

教育不仅事关国计民生,更是国家兴旺发达之根本。

国家正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于2020年步入小康社会。

可是,不解决农村教育的欠账问题,何谈公平、公正?

又如何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佳作片段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福建一考生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

“世人骂我奸,我笑世人偏。

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

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出身官宦,二十岁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卫。

设五色棒,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

这体现他的“忠信”。

黄巾作乱,曹操任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

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轲,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临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

这一些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

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

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的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

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

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

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才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

“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

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综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能像曹操这样将军事才能、政治才能、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

诸葛亮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父吟》抒志;没有严苛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

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

点拨:

运用逆向思维,对历史人物进行大胆评说,是一种聪明的写作方式。

文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受到世俗看法的影响,而是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作者认为,“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

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曹操这位集军事才能、政治才能、勇气、谋略、才气于一身的枭雄,之所以会招来“汉贼”、“乱臣”的骂名,是因为“‘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

这样的看法是非常有见地的,是一篇精彩出色的人物评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