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2517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

《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2核酸与细胞核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2.docx

222核酸与细胞核同步测试中图版必修一2

2.2.2核酸与细胞核同步测试中图版必修一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

B.③是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

C.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信使RNA、RNA聚合酶、DNA解旋酶、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等物质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出细胞核

D.⑤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解析 ①②分别是染色质和染色体,均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随细胞周期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③是核膜,是由2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都要通过核孔,但DNA例外,不能进出细胞核,而核苷酸属于小分子物质。

⑤是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以及某些RNA的形成有关。

答案 A

2.(2014·山东日照模拟)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1和5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若该细胞核内的4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解析 图示中1表示与核膜直接相连的内质网膜,2表示核孔,是核质交流的通道,3表示染色质,4表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如果核仁被破坏,会导致核糖体异常,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才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答案 D

3.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

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解析 本题为实验现象的分析说明试题。

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

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实验②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①中的无核形成对照。

答案 D

4.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

(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

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有关。

解析 图A、B、C均属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循环运到全身各处,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表示两细胞直接通过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C表示细胞间形成通道,细胞中的信息分子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

答案 

(1)血液循环 受体

(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通道 胞间连丝

(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2014·济南调研)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解析 CO2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包括细胞融合在内的细胞膜的变形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答案 C

2.(2014·哈市质检)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解析 红细胞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不具有水溶性而具有脂溶性;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同,红细胞没有大的液泡;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质溶液的浓度,红细胞在4℃的蒸馏水中吸水涨破;低温时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小。

答案 C

3.(2014·南京调研)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图所示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  )

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具有排泄功能D.具有识别功能

解析 题图提供的是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该过程为电信号→突触小体→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受体)属于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及识别功能,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即该过程不是代谢终产物的排出,不能体现生物膜的排泄功能。

答案 C

4.(2014·山东临沂一模)下列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直接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

解析 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是在同一细胞内完成的。

答案 D

5.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解析 本题以“生物膜”为核心命题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肌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着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细胞膜上的受体并非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线粒体内膜上存在着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并不局限于合成ATP的酶;核膜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并不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答案 A

6.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B.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都是一定的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解析 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是不同的,经研究发现,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如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中核仁数目较多,体积较大;而在一些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细胞(如精细胞、肌细胞等)中,核仁很小或根本没有(因为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

细胞核上的核孔虽是某些大分子的运输通道但并不是任意通过的通道,并且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一般只在核内贮存或复制,并不进入细胞质。

核膜由双层膜构成,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是正确的。

答案 A

7.下列有关生物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B.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

C.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D.膜蛋白的结构具有特异性

解析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些作为载体专门转运物质,有些作为受体在细胞通讯中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答案 A

8.如图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

若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无法生存。

若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

根据上述结果回答:

(1)正常细胞中核与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核后的变形虫仍能生活一段时间,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去核后仍能存活一段时间,是因为细胞质中已合成的蛋白质仍能发挥作用,变形虫因失去核,不能继续合成蛋白质和酶,不久便会死亡。

单独裸露的细胞核失去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供应,很快死亡。

该实验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只有保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

答案 

(1)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2)已合成的蛋白质仍可发挥作用

(3)没有营养物质和能量供应

(4)只有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9.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

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

A.胰岛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 核孔是mRNA进入细胞质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由于要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也就需要较多的mRNA,核孔数目自然多。

胰岛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都能合成较多的蛋白质,所以核孔数目多,而口腔上皮细胞高度分化,不分裂且合成蛋白质较少,核孔数目最少。

答案 D

10.阅读材料,请分析探究细胞膜的成分。

材料一 1895年,英国的细胞生理学家Overton注意到脂溶性的化合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比水溶性的化合物快。

材料二 1925年,美国生化学家Gorter、Grendel等人发现,红细胞膜所含的脂质若铺展成单分子层的话,其面积等于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材料三 通过表面张力的试验发现,细胞表面张力比水与油之间的表面张力要小得多。

有人在脂肪与水的模型中加入极少量的蛋白质,结果表面张力就降低了很多。

材料四 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结合。

(1)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可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典型例子。

答案 

(1)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2)脂质分子在细胞膜上以双分子层的形式排列

(3)细胞膜不是单纯由脂质构成的,可能还含有蛋白质

(4)细胞识别

11.研究人员用黑色美西螈的受精卵做了如下实验,请据图分析:

 

(1)实验

(一)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实验

(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实验(三)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离开细胞质,细胞核不能单独存在,没有细胞核,细胞质很快也死亡。

答案 

(1)细胞核和细胞质彼此分离之后都不能单独生存

(2)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3)异种核质是不相融的

(4)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或细胞是一个整体,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