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2351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docx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

第十章 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第一节网络与舆情、舆论

1.舆情与舆论的关系

(1)舆情的概念

舆情,通俗地讲就是社情民意,即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反映。

(2)舆论的概念

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公众意见。

(3)二者的关系

舆论是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情在某一方面的集中表现。

而舆情不仅包含公开的舆论,也包含一些隐含的公众态度与情绪等。

舆论总是在一定的舆情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反过来,舆情并不一定通过舆论表现出来。

2.网络中舆情、舆论的表现与传播途径

网络中的舆情是通过网络传播中的各种信息体现出来的。

从“信息”这个角度来看,舆情可以在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这两种信息中得到体现。

(1)事实性信息是对事实的描述,信息发布者的主观意见没有直接呈现出来。

(2)意见性信息则是主观意见的直接表达。

(3)了解网络中的舆情,不仅应该注意在各种渠道中表现出来的意见性信息,还要关注那些事实性信息中所隐含的意见与情绪。

3.网络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1)网络中舆论的形成

A.网络舆论形成的起点——导火索事件引起关注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是以某些具体的对象为依托的。

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引发网络舆论的直接动因。

另外,一些信息通过社会化媒体渠道发布,也可能引起舆论热潮。

B.网络舆论形成的中间环节——讨论的扩散讨论扩散的过程,是事实与意见的共同传播过程。

事实的传播与意见的传播绝非泾渭分明,传播什么事实、如何传播事实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意见。

而很多时候,网民在传播事实时,也直接加入了自己的评价。

C.网络舆论的最终达成——意见的整合舆论最终达成的标志是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的产生。

对于某些问题或事件,人们的意见并不一定在一开始就是一致的。

相对一致的舆论形成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

例如前面提到的“沉默的螺旋”机制、意见领袖的作用、专业传播机构的传播与控制策略等。

(2)网络舆论与外界的互动

A.与传统媒体互动网络舆论焦点往往会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热点。

传统媒体的大篇幅、高频率报道则促使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相关事件,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讨论中,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不断扩散。

B.与现实空间舆论互动网络用户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不仅在网络平台上与他人交流,也可能会在现实空间与他人进行交流,线上意见与线下意见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4.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的几组关系

(1)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

网络舆论是否等于现实社会的民意?

要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层面上的思考。

其一,网络用户能否代表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

其二,网络舆论能否代表网络全体用户的意见?

A.从历次CNNIC的调查数据看,目前中国网民在年龄、地域、职业等方面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

即使网民群体在趋向多元化,但也尚未覆盖社会的所有阶层。

B.网络舆论的形成是基于个人的意见表达,但在网络平台,积极主动表达自己意见与态度的,并非所有人。

另外,网络中最终浮现的主流声音,虽然反映了部分用户的意见与态度,但同时还要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效应、媒体等机构的控制手段等。

因此,最终形成的舆论声音,未必是网络中民意的完整的、真正的体现。

从各个方面看,网民意见不能代表所有社会群体的意见。

把网络舆论简单等同于现实社会的民意,可能会在一些时候导致认识上的偏差。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舆论应当被视作社会民意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

(2)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

A.网络舆论中出现的暴力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一些网民意见表达中的语言暴力。

b)网络舆论对某些当事人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c)除了对个体的权利造成直接伤害的网络暴力外,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多数人的声音对少数人意见的压制。

B.网络暴力形成的基本“土壤”是网络表达中的非理性。

网络舆论形成的非理性,首先是由于网络舆论形成环境的复杂性。

网民所表达出来的意见,是其既有倾向与当下情境等各种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此外,人们参与网络交流和意见表达的动机也是十分复杂的。

人们也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网络平台起作用的“从众心理”,则会加快非理性认识的传播。

C.网络暴力大多数时候表现为“集体暴力”。

这说明,网络暴力与网络平台的“群体”直接相关。

(3)网络舆论与司法独立

网络舆论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暗礁是舆论监督力量的越界。

网络舆论审判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司法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造成了干扰。

A.在中国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人们对司法部门、权力机关的信任度不够高的情况下,网络舆论至少能对司法机关进行一定的监督,促使它们更加慎重地行使自己的权力。

然而,从公众角度看,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事实的真相,未必总是与公众的判断一致,也与道德判断无关。

B.当然,强调司法的独立性,并不是要走到另一端,即对公众的自由表达进行约束。

在尊重民众自由表达权利的基础上,坚持司法独立提高司法的公正性,才是更为理性的方向。

(4)网络舆论与道德困境

在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自我纠结的道德困境。

A.首先,这种道德困境表现为道德审判这样一种网络舆论的普遍模式所带来的矛盾,那就是目标的正义性与过程及手段的非理性之间的冲突。

B.其次,我们看到,网络舆论依赖于道德框架,但传统道德体系的某些方面也在网络时代发生了动摇。

这种动摇不是表现在舆论本身方面,而是表现在网民的行为中。

许多中国网民陷入了这样一种道德框架下的自我矛盾。

而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只不过网络放大了这种困境。

第二节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1.网络文化的内涵

任何在网络中活动的主体都是网络文化的构成细胞。

网络文化是综合的社会现象,是网络平台中各种主体互动的过程与结果的总和。

2.网络文化的特质

(1)开放性作为一种低门槛的技术,数字技术使得所有具备相关条件的人都可以参与网络传播和网络中的种种活动,网络文化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

个体不仅可以广泛地参与到各种方式的文化生产中,而且与主流文化对抗、对话的能力也得到大大提升。

(2)多元性

A.主体的多元低门槛的数字技术使得个体、群体、机构、组织等各种层次的主体都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建设者。

B.形式的多元网络文化是由多种信息手段和多种传播形式构成的,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参与形式。

C.价值取向的多元网络文化主体的多元,也就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多元。

网络的传播方式、互动方式也有助于多元价值取向的并存。

无论是政治上、文化上还是道德上的取向,在网络平台中都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观。

(3)分权性从理论上来说,所有用户参与文化生产与文化活动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并且任何“权力中心”都是不稳定的,随时可能被各种力量颠覆。

网络中会不断地出现去中心化一再中心化一去中心化的过程。

(4)集群性一方面,虽然每个个体都是网络文化的主体,但是网络文化的最终影响,往往是由“集群”的力量促成的。

另一方面,也正是集体的力量,使得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网络文化的集群性也意味着网络文化的形成是基于群体氛围,而群体互动容易带来种种群体心理,如从众、群体极化、去个体化等。

(5)参与性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它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使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到各种传播活动中。

在很多时候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模糊了。

3.网络文化的构成层面

(1)网络文化行为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与活动,就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层面,是网络文化的其他层面形成的基础。

(2)网络文化产品这既包括用户利用网络传播的各种原创的文化产品,也包括一些组织或商业机构利用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

(3)网络文化事件网络平台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事件,不仅对于网络文化的走向起到一定作用,也会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4)网络文化现象网络用户的行为或文化产品等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趋向或特征,形成某种文化现象。

(5)网络文化精神网络文化的一些内在价值取向与特质即网络文化精神。

目前中国网络文化精神的主要取向为自由性、开放性、平民性、非主流性等。

(6)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增长点与制高点,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变革的力量。

(7)网络文化制度网络文化所推动的制度发展、变化甚至变革,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体现。

(8)网络文化秩序与格局文化的生产、消费、管理、应用等多种主体间形成的关系与秩序,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群体文化的相互关系与态度,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层面。

4.网络文化的发展动因

(1)个人诉求:

网络文化的原动力

可以说,网络文化常常是受众在满足自身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真正有明确文化追求的用户并不多。

但是,无论有无文化的自觉意识,用户基于自我需求满足而产生的行为、活动,都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2)用户互动:

网络文化的助推力

A.用户互动放大个体行为影响一些原本属于个人行为的事件,突然间变成文化事件,必然离不开用户的互动。

B.用户互动聚合个体行为能量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投票式的文化。

强势声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可以汲取多少个体的力量。

C.用户互动孕育群体文化网络中越来越多的社区,不仅成为用户间进行情感交流的空间,也成为孕育各种文化的土壤。

D.用户互动促进文化产品传播用户原创的文化产品的传播,其主要途径是网络,传播主力是用户。

而其他组织或商业机构的网络文化产品,也需要通过用户的互动来检验其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

E.用户互动造就网络文化精神网络文化精神的形成,更多的是用户的一种共同选择,这需要通过用户间的互动得到巩固与推进。

(3)主流文化:

网络文化的初始标靶

A.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它也是在社会文化中具有主导话语权的文化。

B.作为标靶的主流文化对于网络文化的意义是,一开始,挑战主流文化是网络文化的出发点,但是,到一定阶段后,追求主流文化的地位或者说跻身于主流文化之中也许将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追求。

(4)技术-经济-政治:

网络文化的外部力学系统

A.网络文化形成的物质保障是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门槛大大降低,也为个体诉求的满足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手段与方式。

B.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离不开商业力量的推动,一些文化事件或网络文化现象也可能由于商业因素而被放大或被有意抑制。

C.政治力量显然也会作用于网络文化的走向。

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相关机构的管理方式与手段,都可能影响到网络文化的起伏。

技术、经济、政治三者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形成一种合力,再作用于网络文化。

5.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的概念大众文化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

总体来看,在很多研究者(如麦克唐纳、阿多诺、马尔库塞等)看来,大众文化是肤浅的、享乐主义的、标准化的、程式化的以及机械复制的,为一种虚假的感官快乐而牺牲了历久弥新的价值观。

(2)网络是否会改写大众文化

A.网络平台虽然扩大了人们选择信息的范围,但是从本质上看,进入用户视野的,大多数仍是由大工业机器生产出来的“文化”内容。

B.另一方面,用户生产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似乎可以带来更多“长尾内容”。

但是,从实践上看,多数用户生产的内容也只是“大众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C.大众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满足消费需求是文化生产的基本动力,追求商业价值是文化生产的主要目的。

对于网络来说,这一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因此,网络或许会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大众文化”,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它并没有在本质上颠覆或“改写”大众文化,没有动摇大众文化的根基。

6.网络背景下的亚文化

(1)亚文化的概念

A.亚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主文化(主流文化)提出的。

主文化指的是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的,为社会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而亚文化只是被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B.亚文化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别。

a)民族亚文化。

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b)职业亚文化。

是为各种职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c)越轨亚文化。

它是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2)网络中亚文化发展的可能

A.对于民族亚文化来说,能否通过网络数字技术得以振兴,取决于这些民族群体是被“数字鸿沟”抛下,还是变“数字鸿沟”为机遇。

B.对于越轨亚文化,网络媒体则像是一个庇护所。

网络本身加于人们身上的统一规范是比较弱的,在网络环境中,除了那些以对抗主流文化为目标的亚文化,例如黑客文化,反主流的文化大多不需要与主流文化直接交锋。

C.不同年龄群体也会有自己特定的亚文化。

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它们是亚文化,但对年轻群体来说,这些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他们的主流文化。

D.在网络中,亚文化发展的一个温床是社区。

社区往往是由那些有相似的兴趣爱好或价值取向的人聚集而成的。

发展好的社区,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社区的亚文化。

7.网络中的典型文化现象

(1)典型文化现象之一:

黑客

A.黑客现象与黑客文化,是伴随着计算机出现的。

网络的发展,更是给了黑客纵横驰骋的广阔空间。

黑客亚文化是网络平台最早出现的亚文化之一,也是网络亚文化中值得关注的一种。

B.一些黑客研究者认为,黑客文化的精髓在于以下一些方面。

a)首先,黑客文化包含了自由不羁的精神。

b)其次,黑客文化包含反传统、反权威、反集权的精神。

c)最后,黑客文化包含一种自命不凡的英雄主义。

C.黑客文化也在随着黑客群体的分化而发生变化,黑客中的害群之马,已经成为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威胁,这也使原有的理想主义色彩的黑客文化逐渐变味。

D.此外,黑客文化是继续维持其亚文化的地位,还是逐渐与主文化融合,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

但一些著名的黑客成了网络精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典型文化现象之二:

恶搞

在中国的网络环境下,恶搞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反主流的,它以对主流文化的嘲讽、颠覆、解构为基本任务。

从参与的主体看,它以平民为主,因此又是与精英文化对应的。

A.恶搞的正面意义

a)是新技术刺激下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挑战

b)恶搞体现了人们对自由表达权利的向往

c)恶搞是娱乐化潮流推动下的一种文化走向

d)恶搞是社会转型期社会情绪释放的一种通道

e)恶搞是网络社区文化交流的一种依托f)除了上面这些社会性的需求外,恶搞文化也可以给一些个体相应的满足。

B.恶搞带来的消极影响

a)对个人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的侵害。

b)对作品版权的可能侵害。

c)恶搞可能演化为网络集体暴力。

d)恶搞可能带来新的文化趋同。

(3)典型文化现象之三:

粉丝

“粉丝”来自英文“Fans”,在中国,目前主要指某些明星(或平民偶像)、文化产品或品牌的崇拜者。

网络对于粉丝文化发展的意义有:

A.网络强化了粉丝的集群性

B.网络扩张了粉丝的“生产”行为

(4)典型文化现象之四:

网红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指因为某个事件或某些行为而在网络中受到普遍关注的人。

在某种意义上,网红经历了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过程。

它过去是亚文化的一种现象,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各种群体与阶层都关注的对象。

一些网红也开始被主流媒体或主流文化接纳。

网红的特点有:

A.网红是不断更迭的网络文化“表征”

B.网红具有一定的平台依附性

C.网红多数是“民间表决”的结果

D.网红正从文化概念演变成经济概念

(5)典型文化现象之五:

段子

段子是中国网络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现象。

一般而言,段子是在网络或手机平台中广泛流传的具有一定寓意的简短文本。

它们的目标是调侃某些社会现象或表达某种观点情绪。

作为网络文化的典型现象,段子具有以下特点:

A.段子是浓缩的民间智慧

B.段子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的晴雨表

C.段子成为某些人群的连接“纽带”

(6)典型文化现象之六:

表情包

表情包主要指用于表达表情与情绪的图片。

表情包可以由真实的人像、动漫人物、自然景色等构成,有时还会辅以文字,特别是网络流行语。

表情包的特点有:

A.表情包是拼贴式的多媒体表达

B.表情包传播也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

C.表情包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热点

D.表情包具有显著的代际区隔性E.表情包是“行走”的网络文化

第三节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

1.“数字鸿沟”的含义

(1)两种流行的定义

A.在信息时代因地域、收入、教育水平和种族等原因而形成的在数字化技术掌握和运用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的不平等现象。

B.把数字鸿沟看作当代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2)两种定义的区别

前者主要指个体间在掌握技术方面的差异,而后者着重强调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但无论如何,数字鸿沟出现的重要前提,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的发展。

2.个体间的数字鸿沟

(1)从知识沟到数字鸿沟

A.知识沟(KnowledgeGap)理论——P.J蒂奇诺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这种鸿沟也就被称为“知识沟”。

B.“天花板效应”(CeilingEffect)假说——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天花板”(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速度慢,但迟早也能在“上限”处赶上前者。

C.“信息沟”(InformationGap)理论——N.卡茨曼

他的着眼点是传播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

D.网络的发展,正是给“知识沟”和“信息沟”的理论提供了一个最新而有力的证据。

“数字鸿沟”是“知识沟”和“信息沟”问题的延续与发展。

个体间数字鸿沟,是数字鸿沟在最基础层面的表现。

(2)导致个体间数字鸿沟的因素

A.NTIA(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的调查数据表明,造成数字鸿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收入差异、种族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家庭结构差异等

B.在中国,个体间数字鸿沟的存在也是明显的。

历次CNNIC的调查都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地区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上网能力。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数字鸿沟,但其中经济原因也许还是最根本的。

C.个体间数字鸿沟带来的,不仅仅是能否上网的问题,它更多地带来的是个人机遇的减少。

由此,这些人也几乎没有机会提高其个人地位。

个体间的数字鸿沟,也会进一步加大社会各阶层的不平等。

(3)个体间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

A.媒介及其资源获得的不平等

一方面,由于买不起电脑或手机、没有条件上网及无法承受上网费用等,使得一部分人群被排斥在网络的使用之外。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络内容进入了付费模式,如果一部分人因经济原因而无法享受公共性数字资源,这就意味着媒体使用的不平等。

B.媒介素养的差异

a)媒介使用技能差异

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相关技能,因而无法使用电脑、手机与网络。

同时,有些人可能勉强掌握了初级的技能,但是,当新技术来临时,他们没能及时跟上前进的步伐。

也有少数人是因为“技术恐惧症”而拒绝接受新技术。

b)信息获取能力差异

有一些人不愿接触网络,是觉得网络平台没有适合他们的内容。

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只是这些人没有掌握在网络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即使是网络的熟练的使用者,也未必总是具有较高的信息获取能力或对信息的鉴别与批判性接受能力。

这种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人们在网络中受益程度的差异。

c)利用网络提升自己待遇的能力

包括获得社会资本、获得教育资源及其他服务资源的能力等。

而在这方面,个体间的差异也日益拉大。

d)话语权力的差异

这是数字鸿沟的一个新的发展。

C.媒体使用中的“文化”差异

a)不同用户对于媒体的诉求不同,他们与媒体的关系不同,使用媒体的行为方式也不同,这种差异在今天的老年用户与年轻用户两个群体间表现得更为突出。

老年用户的媒体使用文化是在传统媒体中形成的,当他们要带着这样的文化烙印进入网络的使用时,多数人会产生文化上的不适应。

b)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把跨越数字鸿沟的措施概括为ABC基本要素:

A(Access)代表获取科技的能力和渠道;B(BasicSkills)代表基本技能,指信息时代所需的技术培训和技能;C(Content)代表内容,指丰富的多媒体、多语言和高品质的内容。

(4)从数字鸿沟到数字世界分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可能会逐渐缩小,但数字技术使用带来的人群分化问题却可能日益突出。

A.今天的网络应用越来越丰富,而每一种应用都可能使自己的用户平台及基于平台的各种社区得以形成。

每个平台可能就是一个小社会,不同平台的使用者,因为身处不同的“社会”而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隔阂。

即使同一平台的使用者,他们进入的社交“圈子”不同,在某些方面也会产生一些“区隔”。

B.此外,由于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及社交化的传播等因素,人们也会趋向于向自己认同的信息或圈子靠拢,把异者排斥在自己的圈子之外。

因此,除了“数字鸿沟”所揭示的数字技术的“富者”与“贫者”的差距外,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社会阶层的重新分化、社会圈子的形成,也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国家或地区间的数字鸿沟

现实表明,信息社会天平的严重倾斜不但发生在国家或地区内部,也发生在国家或地区之间。

(1)2000年以来,联合国、欧盟、OECD、亚太经合组织、八国集团首脑峰会等纷纷围绕“数字鸿沟”问题展开讨论,开展与此相关的政治和外交活动。

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那就是世界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拉大了南北经济差距,突出了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地位。

“数字鸿沟”给世界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威胁,更使发展中国家雪上加霜、危机四伏

A.《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简称《冲绳宪章》)

这是旨在消除“数字鸿沟”的一次标志性全球行动。

《冲绳宪章》指出:

“我们将率先推动政府营造合适的政策和法规环境,以便激励竞争和创新,确保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推动各有关方面协调合作以优化全球网络,打击破坏网络整体性的违规行为,缩小数字鸿沟,向人民投资,促进全球的利用和参与。

”《冲绳宪章》同时也提出了缩小数字鸿沟的若干工作框架与途径。

《冲绳宪章》尽管描绘出了一幅全球互助建立理想信息社会的图景,但是,也招致一些批评。

一些抗议团体指责峰会把重点放在信息发展上是伪善行为。

B. 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又称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这是各国领导人最高级别的会议之一,其目标是“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个人、社区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分两个阶段召开,即日内瓦阶段会议和突尼斯阶段会议。

C.日内瓦会议

讨论了建设平等信息社会的五大问题,即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财政资助、媒体作用和人权,其中财政资助问题成为争议焦点。

D.突尼斯会议

此次大会通过了两大纲领性文件——《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