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1732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4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 17含答案解析.docx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17含答案解析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训练题(17)

一、单选题

1.(·黄石)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2.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望远镜

3.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

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

A.是放大的B.是缩小的C.是等大的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5.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如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的是()

A.甲乙B.甲丁

C.丙乙D.丙丁

6.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深水看上去变“浅”了

B.

水中“断笔”

C.

水中“倒影”

D.

物体看上去变“大”了

7.下图表示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8.佩奇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与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蜡烛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移动,则()

A.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

C.透过透镜能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光屏上没有清晰像,需要调节光屏位置才能得到清晰像

10.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图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多选题

1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处于B位置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12.“太空课堂”上,航天员把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形成了一个水膜,用饮水袋慢慢往水膜上注水,水膜很快变成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

水球类似于凸透镜,焦距为f,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过水球可以看到航天员倒立、缩小的实像

B.透过水球可以看到航天员倒立、缩小的虚像

C.航天员的脸距离水球球心的距离小于f

D.航天员的脸距离水球球心的距离大于2f

三、填空题

13.某小区楼道装有多功能电子门铃,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其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该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

14.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____(填“注水”或“抽水”).

1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矫正方法的是_____.(填序号)

16.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

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

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

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镜,“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位置;这是利用了该透镜光有______作用。

17.如图所示,如果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在拍完甲照片后改拍乙照片时,应将照相机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拍摄对象,同时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暗箱的长度。

18.如图所示,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用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束射向凸透镜,当用眼睛对着平面镜观看时,看到平面镜里的a处有发光点,则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后的会聚处和a点的距离是______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m。

19.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

另外一些青少年由于用眼过度以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图相符,应配戴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20.如图所示,初夏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叶脉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叶脉位于该“透镜”的____(填写与焦距的关系)

四、作图题

21.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圆心在O点,弧面ABC涂有反光层。

一束激光垂直于直径AC从D点由空气射入玻璃砖(如图为平面图),已知OD=

R,画出光束经圆弧面两次反射最后从AC边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要求标明两次反射过程中的入射角大小。

 

2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标有角度的圆盘、激光器和半圆形玻璃砖“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示意图,其中AO为激光器发出的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一束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和玻璃砖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3.如图所示,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______)

五、实验题

24.(·铁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将它们置于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

(2)当蜡烛、凸透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调整光屏到  (填“A”、“B”或“C”)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若在此基础上将一个度数合适的远视眼镜放到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还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防止出现_______个清晰的像,影响到实验效果。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

(4)如图2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______)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在________。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装置是:

________。

(2)然后他把LED灯和光屏互换位置,凸透镜位置不变,根据折射时光路可逆,这时光屏上能看到(________)

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

(3)如图位置所示,如果小明想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LED灯应该放在________的位置上,眼睛应该在________(选填LED灯一侧或光屏一侧)观察该虚像。

(4)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7.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处,蜡烛和光屏各位于光具座上0cm和100cm刻度处。

(1)实验时,应把凸透镜、光屏和________(选“蜡烛”或“蜡烛的烛焰”)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上;

(2)将蜡烛和光屏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时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当光屏位于70cm时恰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3)在如图甲中,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若此时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近视眼镜(如图乙),则光屏要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重新看到清晰的像;

(4)如图丙,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动至“42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__处(选填“A”或“B”)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________的成像原理与此相同。

六、综合题

28.阅读短文

如图是人的眼睛的剖视简图,图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光屏,它到晶状体的距离是保持不变的,正常的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是依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使视网膜上都能获得清晰的像。

晶状体的瞳孔是用来控制透光程度的。

通常所说的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远或晶状体过凸,在观察远景时,感到模糊。

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近或晶状体过扁,在观察近景时,感到模糊,这两种眼睛都需要配戴眼镜矫正。

人们通常所说的眼镜度数φ和镜片焦距f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眼镜的度数:

(其中f用m作单位)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地用眼,如看书、看电视、玩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请你根据上文的介绍,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正常人看远景或近景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这是通过改变_________(选填“焦距”或“像距”)来实现。

(2)小明的晶状体过凸,则应配戴__________透镜。

验光师给小明验光后建议小明配戴400度的眼镜,该眼镜镜片的焦距为___________m.

(3)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眼的观察范围是_____________.

A.0~10cm 

B.10~25cm

C.0~25cm

D.从10cm到极远处

(4)当人眼由看远景而改变看近景时,眼球的晶状体就变得___________(选填“扁平”或“凸起”)些。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C

解析:

C

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故A错误;

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故B错误;

C、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

2.B

解析:

B

如图,蜡烛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的镜头使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成像,过程中经历两次成像,故D不符合题意.

选B.

3.A

解析:

A

(1)近视眼的成因:

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眼的矫正: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近视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戴近视眼镜能使光线发散,摘下眼镜,会聚能力增强,要想看清书本上的字,要离书本更近,这样折光能力增强.

(4)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书上的字迹.摘下眼镜会聚光线能力增强,书本离眼睛要近一些,像距增大,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

(2)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故选A.

【点评】

(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

4.D

解析:

D

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说明此时物距u

2f,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则u’

f,

u’有以下三种可能,u’

2f,u’

2f,f

u’

2f,

若u’

2f,,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

若u’

2f,,烛焰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实像,

若f

u’

2f,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实像,

A.放大的像是其中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

B.缩小的像是其中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

C.等大的像是其中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故D符合题意;

5.A

解析:

A

由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乙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丙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丙图表示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会聚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丁图是远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所以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的是甲、乙;属于远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的是丙、丁。

故选A。

6.C

解析:

C

A.水看起来很浅,是由于光线通过水、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析: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故A错,B正确;对于凸透镜来说,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D错;应选B。

8.D

解析:

D

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答。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因为是放大的像所以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故①正确;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不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故②错误;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相当物距变大,像距就要变小,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故③正确;④保持物体与光屏位置不变,按光折射时光路可逆分析,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故④正确。

所以①③④正确。

故选D。

9.B

解析:

B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会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B

10.C

解析:

C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有:

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

(4)所有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A、图中小孔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图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由于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C正确;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近视眼的矫正,海市蜃楼现象,以及反射定律是一道综合题.

二、多选题

11.AC

解析:

AC

A.当蜡烛位于B位置时,由图可知,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此时所成的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故A正确;

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由图可知,对应的物距大于像距,则由“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变大,则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故C正确;

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变大,则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故D错误。

故选AC。

12.AD

解析:

AD

根据图示可知,航天员透过水球成倒立缩小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为实像,且此时航天员的脸距离水球球心距离大于2倍焦距,故选AD。

三、填空题

13.倒立缩小20

解析:

倒立缩小20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

镜头的焦距是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道理缩小实像的条件:

u>2f,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20cm.

故为:

倒立、缩小;20.

14.缩小抽水

解析:

缩小抽水

(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向左移动蜡烛,即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即光屏应该向左移动,才能使得像清晰,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不变,仍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即需要让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需要让凸透镜变薄,故应该向外抽水.

点睛: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15.③①

解析:

③①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由图知,③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③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结合图示可知,为了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①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16.凸透焦点会聚

解析:

凸透焦点会聚

[1]因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在野外用它可以生火取暖,方法是削冰成凸透镜;

[2][3]让太阳光平行于它的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把可燃物放在焦点处,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焦点处的温度很高,从而点燃可燃物。

17.靠近增大

解析:

靠近增大

[1][2]题干中的照片可知,甲照片图象小,乙照片图象大,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所以应将照相机靠近拍摄对象来减小物距,同时增大照相机暗箱的长度来增大像距。

18.602

解析:

60.2

[1][2]由题知,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束通过凸透镜会聚F点后又射向平面镜,则凸透镜的焦点在平面镜前面,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感觉a处有发光点,则焦点(镜前光线的会聚点)为物点,a为像点;而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凸透镜的焦点F,如图所示:

光束会聚处F和a点的距离:

s=2×0.3m=0.6m;

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则凸透镜的焦距:

f=0.5m−0.3m=0.2m。

19.甲乙凹

解析:

甲乙凹

[1]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由于某人看近处物体时,说明物体的像总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即此人是远视眼,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甲图符合;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需要用凸透镜的镜片矫正远视眼;

[2][3]青少年由于用眼过度以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乙图符合,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而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0.虛一倍焦距以内

解析:

虛一倍焦距以内

[1][2]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作图题

21.如解析图所示

根据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规律,再结合数学知识即可作图。

解:

一束激光垂直于直径AC从D点由空气射入玻璃砖,传播方向不变,到达弧面ABC,连接OO1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到达弧面ABC的左侧,连接OO2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垂直于AC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由勾股定理得,O1D=

R,

所以,△ODO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第一次的入射角为45°;

所以反射角也为45°,则O1O2∥AC,同理,第二次的入射角也为45°。

22.如图所示

解:

(1)首先过入射点O垂直于反射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拢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玻璃砖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如图所示:

23.

{解析}

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法,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而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不改变传播方向;根据这两种作法画图即可,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题

24.

(1)同一高度;

(2)C;放大;投影仪;(3)能;靠近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