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8109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

《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工资就业讲义.docx

劳动工资就业讲义

劳动工资与就业

第一章劳动概述

第一节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一、劳动的含义

古希腊的人们认为,劳动是一种必要的灾难,所以,男人们尽可能的把劳动留给妇女和奴隶去做,而自己却从事高尚的政治和哲学讨论。

早期的基督教徒认为,劳动是由于人们原罪而遭受的惩罚,是对前世所犯罪孽的报应。

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动活动;劳动是社会活动;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我们把劳动定义为: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劳动的特征

1、劳动的人类专属性

劳动是对自身有用的自然物质的占有。

蜘蛛通过织网捕食食物,蜜蜂通过建筑蜂房储存蜂蜜,燕子衔草筑泥繁衍后代。

这些活动不能称之为劳动,因为它是动物的生存本能。

人类劳动是具有自觉意识支配的、能动的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

2、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

“人类建筑师比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建筑以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

”人类劳动不仅知道为什么去做?

怎样去做?

而且知道将会做成怎样。

这是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的本质区别。

3、劳动的创造性

人类一切活动都受意识支配,但吃饭、睡觉、旅游并不能称为劳动。

只有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性活动,才能称为劳动。

三、劳动的分类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势下的劳动。

包括劳动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五要素。

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这是无差别的。

这种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2、技术性劳动和非技术性劳动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积累和体现出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包含人类在劳动中所创造的工具、机器和设备。

人们把需要使用复杂工具来完成的工作以及需要较高文化知识来进行的工作,视为技术性劳动,而将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视为非技术性劳动。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必经过特别训练、每个正常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4、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第二节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

一、劳动方式

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的方式,也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劳动者)和客体(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

例如,同样从河里提水灌溉农田,用水车和用抽水机的劳动方式是不同的。

同样的劳动和对同一劳动资料的加工,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用的劳动结果。

二、劳动行为

劳动行为不等同于劳动者行为。

劳动者行为指劳动者所发生的社会行为,包括劳动行为和非劳动行为。

劳动者的罢工行为、工会活动等都属于非劳动行为。

劳动行为是劳动者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指劳动者改造自然、实现其物质能量转换的具体行为过程。

具有系统性,包括动机系统、行动系统、结果系统、制约系统。

主要的劳动行为有:

1、劳动分工

将完整的劳动活动分解为若干独立的岗位,使不同的劳动者固定地承担不同岗位的劳动职务。

劳动分工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发展,使劳动者得技能更加专业化,大大节约了劳动时间,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劳动协作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劳动者或劳动群体,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的而在行为上相互配合的行为方式。

伴随着劳动分工的出现,劳动协作产生就成为必然。

人类通过协作的方式,发挥各自的劳动技能优势,以实现同样的目的,获取尽可能大的收获。

3、劳动竞争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力不相上下的劳动者或者劳动群体为争夺同一个目标而发生的行为方式。

第三节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一、劳动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的总称。

包括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等。

劳动制度是从属于经济制度下的一个制度体系统。

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满足劳动关系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有系统、有组织、并为社会所公认的劳动行为规范体系。

通过自发形成和人为制定两种途径形成。

例如扶弱助残、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

劳动制度由一系列规章制度组成。

劳动力的使用和管理,劳动报酬、劳动保护与保险构成劳动制度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就业与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劳动保障制度构成了我国劳动制度的核心。

劳动制度的作用:

维护劳动者个人的合法权益;

为用工单位获得适当的劳动力资源提供合理规则的途径;

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社会劳动环境。

二、劳动制度的特征

1、存在的普遍性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劳动人类就不能生存,生活难以延续,作为劳动行为规范的劳动制度,是保障劳动有效进行不可或缺的。

2、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劳动制度是由国家或者立法机构制定的,以明确的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表现的劳动规范体系。

一经公布,所有单位和劳动者必须遵守,否则会受到社会的非难和制度执行机构的惩罚。

3、构成的系统性

在组成上是由包括就业和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劳动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组成。

另一方面,各种制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4、相对的稳定性

劳动制度的产生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紧密联系。

一经产生,就会经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不会轻易改变。

三、劳动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部分的社会关系,即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也被称为劳资关系、雇佣关系、劳企关系。

在私有制的劳动关系中,劳动关系具体表现为雇主和雇员的关系。

我国《劳动法》中,规定劳动关系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

劳动关系的特点:

直接性;劳动关系直接体现生产要素的结构与关系。

普遍性;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利益关系,是社会联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

具体性;任何社会关系都是通过劳动关系具体实现。

任何个人或集团都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实现其社会经济地位的。

本质性;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和特点,最终要通过劳动关系来体现。

四、劳动关系的类型

1、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

2、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

3、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第二章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一、劳动力及其特征

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我国法定劳动年龄是男性16-60周岁,女性16-55周岁。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16周岁作为法定的劳动年龄的起始分界线。

符合劳动年龄的人口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劳动力群体和非劳动力群体。

劳动力群体包括正在就业者(包含因病、罢工、休假等暂时离岗者)和失业者;非劳动力群体包括求学、从事家务以及上、病、残等丧失劳动能力者,不想谋求职业的无业人员也属于非劳动力群体。

劳动力的特征:

1、自然性特征

劳动力是一种能力,自然存在于人体之中。

2、潜在性特征

劳动力是一种潜在劳动力,以动能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可以在劳动中释放,也可以在非劳动活动中消耗,难以长期储存。

3、可教化性特征

人的劳动力既与先天因素有关又与后天教化有关。

4、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劳动力既是被开发的对象,又是开发主体的双重性特征。

二、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

1、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指标

劳动力人口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人口的绝对量。

劳动力人口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人口的相对量。

(1)劳动力人口计算公式

劳动力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非自立人口数+超过劳动年龄的在业人口数

劳动适龄人口数为总人口数减去未成年人口数,再减去老年人口数。

非自立人口,是指劳动适龄人口中失去或者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在校学生中的劳动适龄人口。

(2)劳动力人口率计算公式

劳动力人口数=劳动力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2、制约劳动力人口数量的人口因素

(1)人口出身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以及总人口的变动情况

(2)总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动

(3)人口性别构成变化

妇女难以胜任高温、严寒、井下、高空等环境下的作业。

3、劳动力人口的质量

劳动力质量是指劳动者身体发育、体质、和文化、智力、技术等方面的综合。

(1)劳动者的身心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但是没有躯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

(2)劳动者专业技术水平

随着劳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手段越来越先进,对劳动者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新标准,文盲的类型由原来的不认识字增加为不认识现代科技符号、不懂得计算机基本操作三种。

后两者称为功能性文盲。

(3)劳动者智力结构状况

三、劳动力资源的含义与特征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生物性

劳动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

2、重复性

劳动力资源可以多次开发,重复使用。

3、时效性

劳动力资源储而不用就会荒废。

4、能动性

劳动力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对外部条件产生反应和作用。

5、社会性

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又是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

6、继承性

劳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积累、延增强和提高。

7、智力型

第二节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一、内容分析

1、选对人

2、育好人

3、用准人

4、留住人

二、工作分析

三、人员的配备、培训和发展

四、工作绩效评估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劳动力市场概述

一、劳动力市场及其组成要素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一种形式,是劳动力双方在劳动使用权转让以及购买商达成以西类合约的综合。

第一,是一种资源配置形式,使运用市场机制自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形式;

第二,是交易场所,如职业介绍所、人才市场等;

第三,是一个生产要素市场。

和土地、资本一样可以创造产品和服务;

第四,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

工资水平变化会引起供求双方决策行为变化。

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有五个要素:

1、自由劳动者

劳动力的供给方。

能自主参与市场活动。

2、使用劳动力的部门与雇主

劳动力的需求方。

3、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有三种状态:

过剩、基本平衡、不足。

4、交换方式与规则

劳动力市场买卖一般采用用工单位于雇主同劳动力个别签订合同的形式。

5、劳动力价格

劳动力价值的实现方式。

二、劳动力市场配置模式

1、行政配置型模式

主要特点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基本上受制于行政,排斥价格机制等经济手段的作用。

我国传统的集权体制下,政府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就属于典型的行政配置。

在这种模式中,所有资源的利用由计划部门决定。

国有企业的用工数量和用工规模受控与政府部门,劳动力的价格水平由政府根据统一的工资标准制定,企业没有用人决策权,劳动者没有工作选择权,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

2、市场配置型模式

最大特点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只受制与价格机制等经济手段的作用,而排斥行政机制的作用,前提条件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分别是理性的自由人和独立经营的经济主体。

3、混合配置型模式

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即受制与市场机制,又受制与行政机制。

在我国曾经推行过混合配置模式(也成双轨制),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

三、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的职业、就业岗位和就业地区的变动,是劳动者就业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过程。

它表现为劳动力在不同地区范围和不同岗位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1、按照空间区域范围标准劳动力流动可以分为

岗位间流动:

指劳动者在各工种岗位间流动。

一般通过提升降职等方式来实现。

企业间流动:

指劳动者的就业岗位由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

地区间流动:

指劳动者的就业岗位由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

对工资水平和就业条件的比较是地区间流动的主要原因。

2、按照方向标准可分为

水平流动:

指在同一地位等级或同一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

如银行家变成企业家

垂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