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9672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docx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版96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⑼⑹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血液学杂志丿2018,39(3):

179-183.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8.03.00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绝大多数患者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l2),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其蛋白产物导致细胞分化阻滞和凋亡不足,是APL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1,2]OAPL易见于中青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APL占同期AML的10%-15%,发病率约0.23/10万[1]。

APL临床表现凶险,起病及诱导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和栓塞而引起死亡。

近三十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碎剂的规范化临床应用,APL已成为基本不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即可治愈的白血病[3,4]o

一、初诊患者入院评估

1.病史和体检

2.血液检查:

血常规、血型,外周血涂片,生化,DIC相关指标检查,输血前有关传染性病原学检査。

 

(1)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化学:

以异常的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且细胞形态较一致,胞质中有大小不均的颗粒,常见呈柴梱状的Auer小体。

FAB分型根据颗粒的大小将APL分为:

①M3a(粗颗粒型);②M3b

(细颗粒型);③M3c(微颗粒型):

较少见,易与其他类型AML混淆。

细胞化学:

APL的典型特征表现为过氧化酶强阳性、

非特异性酯酶强阳性且不被氟化钠抑制、碱性磷酸酶和糖原染色

(PAS)呈阴性或弱阳性。

(2)免疫分型:

免疫分型在APL诊断中起到辅助作用。

其典型表现:

表达CD13、CD33、CD117和MPO,不表达或弱表达CD34、HLA-DR、CDllb.CD14>CD64、CD56。

少数表达CD56患者提示预后较差。

(3)细胞遗传学:

典型APL表现为t(15;17)(q22;ql2)。

变异型APL占2%,如t(ll;17)(Ilq23;ql2).t(5;17)(5q35;ql2)>t(ll;17)(ql3;q21)>der(17)t(17;17)(q24;ql2)>t(4;17)(ql2;q21)、t(X;17)(pll;q21)、t(2;17)(q32;q21)st(3;17)(q26;q21)t(7;17)(qll;q21)>t(1;17)(q42;q21)等。

5%的APL患者核型正常。

常规染色体检测有时还可发现除t(15;17)以外的附加染色体异常。

(4)分子生物学:

①PML-RARa融合基因:

98%以上的APL患者存在PML-RARa融合基因丿另有低于2%的APL患者为其他类型融合基因(见以下变异型APL诊断标准),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是诊断APL的最特异、敏感的方法之一,也是APL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价、预后分析和复发预测最可靠的指标。

实时定量PCR(RQ-PCR)可在99%的典型APL患者中检出

PML-RARa融合基因,但仍有1%的APL患者可出现假阴性。

②基因突变:

部分APL患者可伴有FLT3-ITD突变。

4.其他检査: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胸片,腹部B超或CT(必要时)。

5.如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定量明显下降,存在严

重出血倾向时,则不建议行PICC插管。

二、诊断和分层

(一)诊断

FAB分型为AML-M3。

2.WHO2016年分型为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急性髓系白血

病亚型下的APL伴PML-RARa阳性。

3.t(15;17)APL的诊断标准:

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

或染色体/FISH证实t(15;17)(q22;ql2)时可确诊。

4.变异型APL的诊断标准:

具有APL的临床特征、细胞形态学表现,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t(11;17)(Ilq23;ql2)/PLZF-RARa、t(5;17)(5q35;ql2)

/NPM-RARa.t(11;17)(ql3;q21)/NuMA-RARa、der

(17)/STAT5b-RARa、t(17;17)(q24;ql2)

/PRKARlA-RARa.t(4;17)(ql2;q21)/FIPlLl-RARa>t(X;17)(pll;q21)/BCOR-RARa、t(2;17)(q32;q21)/OBFC2A-RARa、t(3;17)(q26;q21)/TBLRl-RARa.t(7;17)(qll;q21)/GTF2I-RARa.t(1;17)(q42;q21)/IRF2BP2-RARa、t(17;17)(17q21;ql2)

/STAT3-RARa[5,6,7]o

(二)预后分层

1.ATRA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模式下的预后分层[8]:

(1)低危:

WBC<10xl09/L,PLT>40xl09/Lo

(2)中危:

WBC<10xl09/L,PLT<40xl09/Lo

(3)高危:

WBC>10xl09/Lo2.ATRA联合碑剂作为一线治疗模式下的预后分层[9]:

(1)低危:

WBC<10xl09/Lo

(2)高危:

WBC>10xl09/Lo

三、治疗

(-)低(中)危APL患者的治疗

1.ATRA+碎剂治疗方案【首选】[10,11,12,13]:

流程见图1

图1

全反式维甲酸(ATRA)+碑剂治疗方案流程

全反式维甲酸(ATRA)+碑剂治疗方案流程

(1)诱导治疗:

ATRA25mgm-2d-l同时联合三氧化二碎(简称亚碑酸)0.16mgkg-ld-1或复方黄黛片60mgkg-ld-1,直到完

全缓解(CR),总计约1个月[治疗前WBC(4~10)X109/L,

予以疑基服1-0g,每日3次,口服『应用天数按白细胞计数而

定;治疗前WBC<4xlO9/L,待治疗中WBO4X109/L时加轻基Bl-Og,每日3次,口服,应用天数按白细胞计数而定;

治疗中WB010X109/L时,酌情加用蔥环类药物或阿糖胞昔

(Ara-C)]o

(2)巩固治疗:

ATRA25mgm-2d-lx2周,间歇2周,为1个疗程,共7个疗程。

亚碑酸0・16mgkg-ld-1或者复方黄黛片60mgkg-ld-lx4周,间歇4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总计约7个月。

(3)维持治疗(可用或不用):

流程见图2。

每3个月为1个周期。

第1个月:

ATRA25mgm-2d-lx2周,间歇2周;第2个月和第3个月亚碎酸

0.16mg-kg-lBd-l或复方黄黛片60mgBkg-l-d-lx2周,间歇2周。

完成3个周期,维持治疗期共计约9个月。

国2全反式维甲酸(ATRA)+神剂治疗方臺维持治疗流程

本文中亚碑酸均为静脉滴注。

复方黄黛片(主要含四硫化四碑的复方制剂)及ATRA均为口服。

2.ATRA+W剂+其他化疗治疗方案【备选】[14]:

流程见图3o

0

图3

全反式维甲酸(ATRA)+碑剂+其他化疗治疗方案流程

全反式维甲酸(ATRA)+碑剂+其他化疗治疗方案流程

(1)诱导治疗:

ATRA25mgm-2d-l联合亚碑酸0・16mgkg-ld-1或复方黄黛片60mgkg-ld-1,直到CR;蔥环类或者蔥酿类药物控制白细胞增高。

(2)巩固治疗(2~3个疗程):

可选方案:

1HA方案:

高三尖杉酯碱(HHT)2mgm-2d-l,第1-7天;Ara-C100mgm-2d-l,第1~5天。

2MA方案:

米托葱酿(MIT)6~8mgm-2d-l,第1-3天;Ara-C100mgm-2d-l,第1〜5天。

3DA方案:

柔红霉素(DNR)40mgm-2d-l,第1~3天;Ara-C100mgm-2d-l,第天。

4IA方案:

去甲氧柔红霉素(IDA)8mgm-2d-l,第1-3天;Ara-C100mgBm-2Bd-l,第天。

若第3次巩固化疗后未达到分子学转阴,可加用IDA(8mgm-2d-l,第1~3天)和Ara-C(1.0g/m2,每12h1次,第1~3天)。

必须达到分子学转阴后方可开始维持治疗。

(3)维持治疗:

每3个月为1个周期,第1个月:

ATRA25mgm-2d-lxl4d,间歇第2个月和第3个月:

亚碎酸0.16mgm-2d-l或复方黄黛片60mgm-2d-lxl4d,间歇完成8个周期,维持治疗期总计约2年。

3.ATRA+其他化疗治疗方案【碑剂不耐受或无碑剂药品时】

[2]:

(1)诱导治疗:

ATRA25mgm-2d-l直到CR,DNR45mgm-2d-l

静脉注射或IDA8mgm-2d-l静脉注射,第2、4、6天。

(2)巩固治疗(2个疗程):

ATRA25mg-m-2Bd-lxl4d+DNR(45mgBm-2-d-l

静脉注射)或IDA(8mgm-2d-l静脉注射)x3d,间歇

28d,为1个疗程。

共2个疗程。

(3)维持治疗:

每3个月为1个周期:

ATRA25mgm-2d-l,第

天;6谖基嚓吟(6-MP)50~90mgm-2d-l,第15^90

天;甲氨蝶吟(MTX)5-15mg/m2,每周1次,共次。

共8个周期,维持治疗期总计约2年余。

(二)高危APL患者的治疗

1.ATRA+碎剂+化疗诱导、化疗巩固、ATRA/碎剂交替维持

治疗[10]:

(1)诱导治疗:

ATRA25mg'm-2Bd-l联合亚碑酸0・16mgBkg-lBd-l或复方黄黛片60mgkg-ld-1,直到CR;DNR45mgm-2d-l或IDA8mgm-2d-l第天。

(2)巩固治疗(3个疗程):

可选用以下方案:

1HA方案:

HHT2mgm-2d-l,第1~7天;Ara-C100mgBm-2Bd-l,第1〜5天。

2MA方案:

MIT6~8mgm-2d-l,第天;Ara-C100

mgBm-2Bd-l,第1〜5天。

3DA方案:

DNR45mgm-2d-l,第天;Ara-C100mgam-2ad-l,第天。

4IA方案:

IDA8mgm-2d-l,第1~3天;Ara-C100mgBm-2'd-l,第1~5天。

若第3次巩固化疗后未达到分子学转阴,可加用IDA(8mgm-2d-l,第1~3天)和Ara-C(1.0g/m2,每12h1次,第1~3天)。

必须达到分子学转阴后方可开始维持治疗。

(3)维持治疗:

每3个月为1个周期,第1个月:

ATRA25mgm-2d-lxl4d,间歇第2个月和第3个月:

亚碎酸0.16mgBkg-l-d-l或复方黄黛片60mg'kg-l^d-lxWd,间歇完成8个周期,维持治疗期总计约2年。

2・ATRA+碑剂+化疗诱导、ATRA+碎剂巩固、

ATRA/6-MP/MTX维持治疗[2,15]:

(1)诱导治疗:

ATRA25mgm-2d-l,第1~36天;亚碎酸0・16mg'kg-l'd-l,第9~36天;IDA6~12mgBm-2Bd-l,静脉注射,第2、4、6、8天。

(2)巩固治疗(2个疗程):

®ATRA25mgm-2d-l,第1~28天+亚碎

mgkg-ld-1,第1~28天;®ATRA25mgm-2d-l,第

1~7、15~21、29~35天+亚碑酸0.16mgkg-ld-1,第

1~5、8~12、15~19、22~26、29~33天。

(3)维持治疗(2年):

每3个月为1个周期:

ATRA25mgm-2d-l,第天;6-MP50^90mgm-2d-l,第15~90天;MTX5~15mg/m2,每周1次,共□次。

共8个周期,维持治疗期总计约2年余。

(三)首次复发APL患者的治疗

一般釆用亚碑酸土ATRA土蔥环类化疗进行再次诱导治疗。

诱导缓解后必须进行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达再次缓解(细胞形态学)者进行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融合基因阴性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亚碎酸巩固治疗(不适合移植者)6个疗程,融合基因阳性者进入临床研究或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再诱导未缓解者可加入临床研究或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2]o

四、疗效评价和监测

1.诱导阶段评估:

ATRA的诱导分化作用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在诱导治疗后较早行骨髓评价可能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因此,骨髓形态学评价一般在第4~6周、血细胞计数恢复后进行,此时,细胞遗传学一般正常,而PML-RARa或发病时相应异常基因转录本在多数患者仍为阳性。

CR标准同其他AML[16z17]o

2.微小残留病(MRD)监测:

建议釆用定量PCR监测骨髓PML-RARa转录本水平[18],治疗期间建议2~3个月进行丄次分子学反应评估,持续监测2年。

上述融合基因持续阴性者继续维持治疗,融合基因阳性者4周内复査。

复査阴性者继续维持治疗,确实阳性者按复发处理。

流式细胞术因对于APL的MRD敏感性显著小于定量PCR,因此不建议单纯釆用流式细胞术对APL进行MRD监测。

五、支持及其他治疗

1•临床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症状严重者:

首选为原发病的治疗。

支持治疗如下:

输注单采血小板以维持PLT>(30-50)

X109/L;输注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和冰冻血

浆维持纤维蛋白原>1500mg/L及PT和APTT值接近正常。

每日监测DIC相关指标直至凝血功能正常。

如有纤溶异常,应快速给予ATRA。

如有器官大出血,可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Ua。

2.高白细胞APL患者的治疗:

不推荐白细胞分离术。

可给予水化及化疗药物。

3.APL分化综合征[19]:

临床表现为以下7个表现:

不明原因发热、呼吸困难、胸腔或心包积液、肺部浸润、肾脏衰竭、低血压、体重增加5kg,符合2~3个者属于轻度分化综合征,符合4个或更多个者属于重度分化综合征。

分化综合征通常发生于初诊或复发患者,WB010X109/L并持续增长者,应考虑停用ATRA或亚碑酸,或者减量,并密切关注体液容量负荷和肺功能状态,尽早使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每日2次)直至低氧血症解除。

4.碑剂不良反应监测:

治疗前进行心电图(评估有无QT间期延长)检查,外周血的肝功能和肾功能相关检查;同时要注意口服碑剂患者的消化道反应。

5.CNSL的预防和治疗:

低中危APL患者,ATRA联合碎剂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中建议预防性鞘内治疗;高危APL或复发患者,因发生CNSL的风险增加,对这些患者应进行至少2~6次预防性鞘内治疗。

对于已诊断CNSL患者,按照CNSL常规鞘内方案执行。

6.APL诱导治疗期间不主张应用G-CSF。

7.对于有高凝及血栓形成的患者可应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8.肺功能损害:

治疗中应注意肺功能情况。

9•肾功能损害:

间断复査肾功能,防止肾功能损害的出现。

(执笔:

马军)

参加指南讨论的专家:

参加指南讨论的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王建祥、秘营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李军民、赵维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江滨、主鸿鹄);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邱林);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洁);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刘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胡建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