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9309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docx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

心理健康与精神障碍构成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两极。

K.Jaspers说得很有道理:

理解极端是理解常态的钥匙,而不是相反。

精神障碍是一个临床诊断概念:

症状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持续足够的时间,或在某一时段里以一定频率反复出现,才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

因此,没有精神障碍并不等于心理健康。

就这个意义说,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所以才值得我们大家去追求。

下面从六个方面对心理健康进行描述,所谓六个方面,也就是六项标准。

这六个方面有某些重叠之处,却更能充实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内涵。

同时。

作为对比,我们会随时将相应的精神障碍或心理不健康的各种情况联系起来,这样,我们有可能对心理卫生和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获得较全面的把握。

对自己的态度

一、必要时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

能看清自己的长处或短处。

在成功时不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得意忘形,而在失败时又能看到自已曾经遭受过失败,并克服过困难,不致悲观沮丧。

不健康的情况有两种:

一是几乎时刻忘不了自己,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下,总担心自己的弱点会流露出来,担心自己会紧张、不自然甚至脸红、口吃等,这是社交恐惧者常有的尴尬。

另一种情况是长期对真实自我的压抑,误将理想的自我当作真实的自我,有苛求、完美主义等尖锐的心理冲突,而持续下去便是神经症。

二、能把自己容观化

实际上是对自己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站在别人或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才能恰如其分地评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过分孤僻、很少与别人交往、缺乏沟通的人,对别人缺乏理解,也就不大可能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样的人很难恰当地评价自己。

常见的不健康情况是自卑,而自卑的通常代偿则是追求优越感,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冲突、人际关系失谐以及适应社会困难,严重者则迟早陷于精神障碍之中,很可能对自己过分挑剔,或者顽固地坚持己见,一遇挫折或失败则归昝于人,甚至渐入偏执状态。

由于不能客观、恰当地评价自己,这种人往往虚荣心重,缺乏精神上的脊梁骨,要靠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才能支撑。

这种人也可能倾向于把别人实际上与自己无关的言谈、表情和举止误认为是针对自己,并且认为带有拒绝或蔑视的含义。

显然,经常对自己有恰当的评价,对于扬长避短、发挥潜力都是必要的,而这样的生活历程也就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三、关于自我的情感

心理卫生文献最常提到的是,一个人应该接受(日本学者称之为“悦纳”,更佳)自己,包括弱点和缺陷。

实际上,每个人真实的自己与他理想中的形象总有差距,但真正健康的人不为自己的某种心理缺陷而抱怨,甚至在生活中很少为之操心。

当然,我们不应该误以为健康的人总是自满自足。

应该说,健康的人看待自己的缺点就像对待这个远非美满的客观世界一样,总体上接受的(不否认、不拒绝、不掩盖回避),这是一种健康的关于自我的心情。

四、身份意识

有的心理学家特别强调身份意识在一个健康的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身份是人格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前面四个阶段是:

基本的信任、自主、创造性或能动性、勤奋)。

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来自成功地渡过既往连续四个阶段的经验自然积累起来的内在资本,使得一个人确信有能力保持内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而这恰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相匹配。

一个人身体难免会患病或受伤,体型有时会改变,具有确立了的身份意识的健康人不会出现自我混乱等体验。

这意味着,体象与身份意识有关,但健康人的身份意识不会因心理社会和身体的干扰而发生改变,反之,体象障碍常常跟身份意识尚未牢固树立有关。

一个人在与不同的别人打交道时,或在不同社会处境下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不论角色如何变化,身份意识都保持它的同一性。

有几种形式的角色累赘(rolestrains)是与身份意识相联系的。

青春期的身份危机(identitycrisis)是不少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加以克服的。

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长期目标、职业取向、交友的模式、性取向和性行为、对群体的忠诚以及价值观等来评定他的身份意识是否已经树立。

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可以破坏不大牢固的身份意识,出现人格解体或发作性身份障碍(属于一种分离性障碍)。

某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也可以破坏身份意识,出现各种特殊的精神症状。

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

从出生到成年,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天赋。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包括智力、技能、气质和性格特质等)成长滞后于他的时序年龄,那便是异常甚至精神障碍。

家庭教养和各种环境条件往往是成长受阻的原因。

早熟也可以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因为早熟通常只涉及一个人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这就导致整个心理内在的失衡,导致当事人出现心理冲突、困惑或社会适应困难。

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心理健康的这项标准:

一、动机过程

马斯洛假设,每个人都有若干种基本需要,如安全、归属、爱、被尊重和自尊。

满足这些需要的动机叫做缺乏性动机,不满足便会出现精神障碍,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分离性障碍等。

但是,满足了这些需要虽可免于上述精神障碍,却并不算达到了真正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特征之一是自我实现,即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的潜力。

这种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也叫丰富性需要。

此时,单纯追求快乐和减轻紧张不安,不足以解释这种人的行为。

他们辛勤地工作,往往要体验更强烈持久的紧张,甚至要冒巨大的危险。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生历程,使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G.Allport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个人为了潜能的发挥,为了长远的、常常是达不到的目标,而牺牲享乐,保持紧张。

长远的目标、社会价值以及诸多利益之综合性体系等,都给发挥个人潜力提供了用武之地。

二、投身于生活中

G.Allport提到,自我的扩张是成熟的一个属性,这种人忘我地工作、思考、娱乐以及对别人忠诚,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

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对来自别人的刺激(不论是成功的行为还是苦难中的呼救)都有能力报之以热情的、全力以赴的反应。

整合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功能是极为复杂而多种多样的。

正因为如此,整合便成为公认的心理健康的标准,而各种精神障碍,不论是器质性的和非器质性的,也不论是精神病、神经症、人格和行为障碍等,都是整合不良,甚至整合的破坏。

最突出的是精神分裂症:

言语思维混乱、哭笑无常、行为明显缺乏目的性和可理解性。

总之,心理活动的内在统一性破坏。

不仅如此,病人的思想内容、言语、情绪和行动也与环境严重脱节。

由此亦可见心理之整合极为重要。

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学者们通常强调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各种心理力量之间的平衡

健康的心理在于,自我并不志在消除或否认道德和本能的要求,而在于将它们整台起来。

学者们对健康的自我有若干不同的提法,除了自我强度外、还有可塑性、可屈挠性、灵活、随机应变、韧性以及顺其自然等。

所谓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理智与情感恰当的结合、严肃性和游戏性二者之间相得益彰、眼前利益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个人与他人或社会冲突的恰当应对等,无不属于自我整合的结果。

二、统一的人生观

人生观属于哲学的领域,但不可误以为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是位哲学家。

健康的人生观不一定是一种严格逻辑的体系,甚至不一定要求用言词讲得条理清楚。

一旦达到了心理健康和成熟,一个人便确立了某种价值尺度。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不可胜数的各种可供满足生活需要的事物,也有无穷的选择机会。

唯有价值尺度才能将万事万物排成有序的(或有等级的)系列,我们也才会做出恰当的选择。

当时既不会犹豫不决,事后也不致后悔。

关键在于,健康人的价值体系是个等级制结构,也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并且其最高价值甚至多种高等级价值是可以与人们共享的。

最高价值对人生有北极星似的标示方向作用,却是有限的人生无法完全实现的。

人们常说的精神上的寄托,大概就是这样的东西。

任何一种理想也是如此。

要明确的是,理想只限于精神的领域,它可以是终生为之奋斗而无法实现的境界,但切不可拿它作为检验现实行动的标准。

不然,就会陷于显然不健康甚至病态的完美主义之中。

三、对逆境或打击的承受能力

涉及人们对逆境或打击的反应时,实际上我们谈论的就是健康人与不大健康的人之间的区别。

一个健康人,基本上能够以他周围人或同伴们所能接受的方式,从环境要素中得到各种基本冲动的满足。

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便能找到某种适合于自己的形式使它们得到升华。

简而言之,基本冲动的升华被很多学者视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之一。

承受逆境或打击而无损于健康,这意味着一个人有延迟满足的足够能力,能经受持久、强烈的紧张而不致无法松弛。

他能用想象、审美、抽象思维等度过孤独寂寞的时光,能用长远的目标或理想作为精神支柱。

我们甚至可以说,紧张、焦虑、痛苦等既发生在病人也发生在健康人身上,区别不在于有无这些“症状”,而是“症状”是否导致严重破坏一个人已获得的整合或心理力量之间的平衡。

焦虑是人类的普遍经验,因此,一个人如何应对焦虑以及出现什么反应,便成为衡量心理健康的适当方式。

自律(独立自主)

自律,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一、出自内心的行为调节

做出决定之过程的性质,强调的是对行为的调节出自内心,并与完全内在化了的行为准则相符合,且准则功能与其他功能是整合的。

一个人的行为不应该仅仅决定于外在纯粹的意外,而是服从于内在的指令,基于有组织的价值观、需要、信念、已有的成就和尚待完成的事业。

所有这一切综合地组成了他对人生、世界的看法。

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童年)总是处于外在(家庭和社会的)制约之中。

因此,人的成长过程中,教育的精髓在于如何循序渐进地和潜移默化地将他律转化为自律。

精神病人缺乏自律是十分突出的。

人格不健康的人的行为或者不符合社会规范,或者与自己的需要、决定相抵触,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如果他们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完全符合道德准则,那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的周围环境和外在力量所决定的。

二、独立自主的行为

健康人的行为特征是相对独立于社会的环境条件的。

自律的人的满足与其说取决于当时的客观世界、其他人、时尚或手段,目的,或者外在的满足,毋宁说,很多满足,尤其是最重要的满足取决于他自身的发展和潜力的发挥。

自律不仅在于自己做决定,而在于如何决定,也在于做出决定后采取什么行动,以及行动的后果,更在于决定的内容和目的。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自我决定和自我屈从这两种倾向人人都有。

对健康人来说,表面上他有时过于顺其自然,有时却过于自作主张。

然而,从他已经走过的人生轨迹和自我实现的前景来看,二者互补甚至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必要的补充是,除非有充足的相反的理由,健康人不言而喻的前提是,他们对待现实的态度并不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人类经验的复杂性,现实之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是不可能分得一清二楚的。

当然,这里所谈到的现实,首先是社会现实,而人们对自然现实所采取的行动,主要取决于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力的水平,与心理健康关联甚少。

图腾崇拜和崇尚科学,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是同样合情合理甚至符合心理健康的。

对现实的认知

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这一标准是很少争议的,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免于受需要的歪曲(自知之明)

精神病理学家提供了无数的实例,表明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多么容易受到个人需要的歪曲。

自卑的人经常认为别人看不起他,或者背后议论他、讽刺他。

斤斤计较的人总是认为周围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性冲动强烈而受着压抑的人倾向于认为情人或配偶另有所爱。

占有欲强烈的人容易对别人产生嫉妒心理。

执着于名誉地位追求的人易于对别人不信任、过分猜疑,甚至出现偏执观念。

病态的错觉、幻觉、妄想等,不论其产生的机制如何,实际上(或客观上)都是个人需要对现实的歪曲。

当认知的对象是本人时,要使认知免于受到需要的歪曲是特别困难的。

自知之明之所以难能可贵,就在于此。

也正由于此,自知之明可以当作心理健康的试金石。

二、对社会的敏感(善解人意)

这里,敏感(sensitivity)意味着积极的关怀,与俗称神经质(nervcussensitiveness)含义大不相同。

有人译为“共情”,我以为译为“投情”较佳,因“投”含有主动义。

我们有“善解人意”这样一个流行的词组,可以作为“投情”一词通俗的注脚。

“投情”和“投射”根本不同。

通俗地说,“投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把自已的心态强加在别人头上,往往是相对地不随意,却不能说成是“无意识的”。

投情的能力需要良好的教养和自觉的培养才能发展。

事实上,远非多数人都发展了高水平的投情能力,所以它才弥足珍贵。

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别人的能力似乎差异很大。

这里所谓“正确”,指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或立场去感知别人的处境,从而得以预见其反应和行为的趋向。

这就是对社会的敏感,是以投情为基础的。

通俗地说,投情意味着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或者更形象地说,极力钻到别人肚子里去,去体验别人的感受。

显然,两个具有投情的人常常无需费什么口舌便能达成默契。

喜欢批评、责备别人的人,对亲友爱挑剔的人,总想把自己作为原型去塑造子女的父母等,都是缺乏投情能力的人,这种人显然颇为常见。

这种人往往人际关系不和,甚至认为别人的祸福无关痛痒。

人格障碍者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缺乏投情能力,所有精神障碍都可以削弱甚至完全破坏投情能力。

对环境的掌握

人们常说,人不是环境的奴隶,而是环境的主人,但这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做到。

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描述心理健康这一标准。

一、主动爱别人的能力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一书中讨论神经症性心理冲突时强调了“被爱的渴求(thirstforlove)"。

神经症病人如饥似渴地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体贴和爱,但总是不能如愿或总是感到不满意。

他们自认为对别人一片真诚,付出的也足够多,回报却甚少。

因此,他们便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或者是虚情假意的,至少是容易变心的。

爱情失意的女人倾向于认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往往可以得到不少女人的共鸣。

然而,这并不能使她们的爱得到满足。

对男人持上述观点的女人,和对女人持同样观点的男人,都会感到不幸和痛苦,同时也容易与人发生冲突,至少难于长期和睦相处。

关键在于,神经症病人主动爱别人的能力低下。

他们一心等着别人来爱他。

显然,只有双方都主动,オ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只要一方不主动,爱情便是不够令人满意的,甚至是有严重缺陷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形象地道出了爱的真谛。

二、对“爱情、工作和游戏”三者有恰当的分配

这是阿德勒的名言。

他认为,一个健康人总是恰如其分地全面照顾到“爱情、工作和游戏”三个方面。

年轻人恋爱大多是一起娱乐、游玩,这无可厚非,但不能老是停留在这一水平。

结婚以后,男人追求事业和经济上的成功,女人忙于家务和抚养幼儿,游戏的时间和精力下降,甚至兴趣也打了折扣,不少夫妻的感情便趋于淡薄。

当代有些人自称“工作狂”,几乎没有夫妻生活和家庭娱乐。

这种人闲下来一细想,往往不是滋味。

不论男人或女人,过分沉溺于工作,大多是心理不太健康的表现。

有些人则对婚恋回避。

无论如何,爱情、工作和游戏任缺其一,都算不上真正的心理健康。

三、恰当的人际关系

刚出生的婴儿只能算是一个“动物人“。

通过人际相互作用,才逐渐成长为社会人、真正的人。

因此,人际相互作用的内容和水平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健康。

对于所有非器质性精神障碍来说,发病机制都在于人际关系不佳。

一个人人际关系的质量愈高。

他的健康水平也愈高。

同时,心理治疗和康复也是以际关系为核心因素。

具体地说,安全的、挚爱的和令人满意的人关际关系,乃是心理真正健康的重要标准。

而深埋着的怨恨和爱的剥夺,乃是不安全感及各种临床表现的根源。

四、符合社会处境的要求

不同年龄的人面临着不同的社会处境。

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学校里,主要有三种处境要求:

与权威(教师)建立恰当的关系,与同学发展友谊,获得知识和技巧。

学龄儿童和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满足学校的三种基本处境性要求相对应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在职业生涯中的人际关系各有其特殊的处境性要求,也只有充分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才有可能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

老年人退休以后,在社会和家庭的角色都会发生改变,丧失旧的角色和适应新的角色,是老年人必须面对的社会处境性要求。

五、适应和调节

皮亚杰关于适应的概念包括两个成分。

他将积极的成分叫作“同化”,这指的是环境给个人需要提供满足。

消极的成分他称之为“磨合”,这意味着,一个人要学会去喜欢一些事物,不论环境提供的是什么。

人们对调节和适应这两个术语有不同的用法,这里的调节指自我调节而言,而适应是对社会的适应。

显然,心理健康的特征在于,对观点、态度、决策、计划、心情等的自我调节,跟对社会的适应(主要是言语、表情、行为等外在的行为显现)二者相互促进。

反之,如果二者相互妨碍,构成所谓恶性循环,那就使人陷于精神障碍之中。

六、解决问题

这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强调最后的结果,也就是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果这样的标准用于现实生活之中,那么,成功便会被看成心理健康的试金石。

成功固然可以是个人行为的一种功能,但它也同时是个人无法控制的环境作用所在。

可见,成功既不能被视为个人的属性,也不能完全归属于环境。

不以成败论英雄用于许多历史人物。

同样,在心理卫生领域里也是如此。

我们只能说,在社会环境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心理健康者较之不健康的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要大。

另一种含义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好是把这一过程区分三个维度。

第一,由若干阶段构成的时间序列:

对问题觉察,继之考虑以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从所考虑的诸方法中决定选择哪一种,最后是将决定付诸实施。

当然,这些阶段不一定区分得那么清楚,也可能出现反复。

第二,在各个阶段伴生的情感体验。

一般地说,开始时多少会有些不满(不满足往往构成问题),至少,必须延迟满足,而延迟满足能力的大小通常伴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如果进行顺利,情感就会是积极的,反之则是消极的。

第三,解决过程的直接性或非直接性。

非直接的解决可能是寻求某种令人满意的替代。

(意味着回避,不敢直面人生……)

最大限度地、健康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上述、三个维度结合起来;倾向于逐个通过各个阶段,在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情感色调,尽可能直接处理问题。

问题常常并不是个人性的(即私事)。

这样一来,着眼于全局,最大限度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密切与合伙们合作,甚至以局部的失败去换取全局性的胜利,应该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这是由个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心理健康本质之所在。

反之,完全不顾及别人和全局,只求个人出风头,很可能是人格障碍的表现,至少也是心理不大健康的表现。

本附录的六项标准和主要内容系引自MaricJahoda的《当代积极心理健康的

概念》(CurrentConceptsonPositiveMentalHealth,1958)此书是对20世纪前半世纪关于心理健康概念的综述,文献相当全面,并且是权或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