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62725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6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砍伐树木作燃料

利用风能

开发核能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化学与能源.

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用完之后能够再产生的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能生成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并且面临枯竭,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风能、核能是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砍伐树木作燃料,既浪费了大量的木材,又能够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这种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

故选: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保护环境,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3.(2分)(2013•昭通)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金属铜用来做导线

氧气用于炼钢

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4.(2分)(2013•昭通)下列物质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酒精燃烧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水蒸发变为水蒸气

菜刀生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A、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水蒸发变为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5.(2分)(2013•昭通)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食盐水

碘酒

医用酒精

泥水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A、食盐水是食盐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医用酒精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泥水是泥沙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2013•昭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空气与水.

A、目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有:

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C、水蒸气会使食品变软,饼干放置在空气会变软.

D、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A、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目前不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故正确;

C、水蒸气会使食品变软,饼干放置在空气会变软,故正确;

D、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故正确.

故选A.

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7.(2分)(2013•昭通)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加热器皿-酒精灯;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A、为防止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2分)(2013•昭通)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安全措施正确的是(  )

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室内发生火灾,应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维修沼气池前一定要先做灯火实验

在教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经常通风换气

防范爆炸的措施;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A、根据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B、根据室内发生火灾,如果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进行解答;

C、根据沼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D、根据在教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进行解答.

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不应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故A错误;

B、室内发生火灾,如果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更旺,故B错误;

C、沼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维修沼气池前不能做灯火实验,故C错误;

D、在教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会使人头晕,甚至窒息死亡,所以要注意通风换气,故D正确.

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知识的应用.

9.(2分)(2013•昭通)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据物质反应时的实验现象回答: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非黄色火焰,故错误;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故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错误;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而非白雾,故错误;

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前提和关键,此外要明确‘烟’‘雾’的区别,烟是由固态小颗粒形成,雾是由液态小液滴形成.

10.(2分)(2013•昭通)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

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反应的条件;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据此结合单质、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由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可知,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可知,反应条件是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碳和氧气,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为单质;

生成物是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之和不变,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2分)(2013•昭通)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人体胃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加热后压制封口

白菜上喷洒甲醛溶液使白菜保鲜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塑料及其应用;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A、人体胃液中含有稀盐酸,胃液显酸性;

B、人体缺乏营养素时容易患病;

C、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

D、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A、人体胃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正确.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正确.

C、因为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所以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加热后压制封口.正确.

D、甲醛有毒,食用喷洒甲醛溶液的白菜能够危害人体健康.不正确.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2.(2分)(2013•昭通)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档案室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灭火

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油锅内浇水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B、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够产生大量的泡沫,能够腐蚀档案资料;

C、增加氧气的浓度或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烧;

D、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不可以用浇水的方法灭油锅的火.

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温度能够达到煤的着火点,不是提高煤的着火点,故错误;

B、档案室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这样能够腐蚀档案资料.故选项错误;

C、增加氧气的浓度或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烧,所以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故选项正确;

D、油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选项错误.

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是撤离可燃物都是常用的灭火原理,在具体灭火时还要结合火场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恰好的灭火方法.

13.(2分)(2013•昭通)我省大部分地区已连续四年遭受干旱.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控,坚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图中电解水的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图a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水是一种化合物,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电解水实验;

常见的溶剂;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水污染.

B、从微观的角度讲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宏观的角度则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根据a管中的气体是氧气分析.

D、化合物: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水污染,故说法正确;

B、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正确;

C、a管内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管内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氧气能够助燃,但不能燃烧,故错误;

D、H2O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属于化合物,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故正确.

本题考查水污染、电解水,以及化合物等知识,综合性较强.

14.(2分)(2013•昭通)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测试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物质的鉴别题.

区别O2、CO、CO2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A、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O2,木条火焰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比较方便.所以此方法可行;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只能鉴别出CO2;

不能将O2、CO鉴别开来,所以此方法不可行;

C、用实验测定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程度能够鉴别三种物质,但是比较麻烦,所以此方法不可行;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能鉴别出CO2;

不能将O2、CO鉴别开来,所以此方法不可行.

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15.(2分)(2013•昭通)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参加反应的微粒和反应后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及反应类型.

A、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

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B错误;

C、该反应由反应前的一种分子变成了反应后的两种新分子,是分解反应,故C错误;

D、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故D正确;

故选项为:

认真阅读分子模型和反应的模拟图,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示分析即可.

16.(2分)(2013•昭通)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

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

CO、CO2、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的毒性;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A、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B、一氧化碳有毒,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C、物质的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

A、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确.

B、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正确.

D、葡萄糖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机物.不正确.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17.(2分)(2013•昭通)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将铁片放入稀盐酸

将铜片放入稀盐酸

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压轴实验题;

实验方案评价题.

要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选用多种试剂.本题给出的答案中一共有5种试剂,因此就会出现多余的反应,只要前后联系,对比分析,答案就会迎刃而解.

答案A能证明Fe>H;

答案B能证明Cu<H;

答案D能证明Cu>Ag;

答案C能证明Fe>Ag,A和B中已经证明已经证明Fe>Cu了,因此这个实验不必进行.

故选C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本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把握.

18.(2分)(2013•昭通)今年3月底,我国在上海、安徽等地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H7N9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专家指出在感染初期使用药物“达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31N2PO8,下列有关“达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达菲”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

“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

“达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8%

“达菲”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

2:

1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A、根据“达菲”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A、“达菲”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16+1×

31+14×

2+31+16×

8=410,故选项说法正确.

C、“达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100%≈46.8%,故选项说法正确.

D、“达菲”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6):

(14×

2):

31≠16:

1,故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分)(2013•昭通)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

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清洗铁丝表面的锈迹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A、碳酸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可以据此分析;

B、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而铁能和稀盐酸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C、熟石灰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中和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D、铁锈可以和稀盐酸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A、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