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8896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docx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新

人美版美术第9册教案:

主备人——彭杉杉

1、肖像艺术

课题:

1、肖像艺术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肖像艺术形式。

2、技能目标:

比较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学习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肖像画绘画技法。

教学难点:

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对肖像绘画的把握。

教具准备:

有关肖像作品资料。

学生用具:

素描纸、铅笔。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二次备课

一、质疑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同学们知道什么叫肖像吗?

2、板书课题:

肖像艺术。

二、体验艺术、探究学习。

1、欣赏中国画《张卿子像图轴》,印证肖像艺术的传神。

2、讲授中国画的特点,以及在此画中巧妙的运用笔墨抓住人物的形态。

3、欣赏雕塑《白求恩》。

师:

你们认识这尊雕像塑造的是哪位人物吗?

你们了解他的事迹吗?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呢?

4、赏析其他艺术作品:

版画《藏族女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中立的《父亲》,找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分析。

5、反馈交流:

我们在画人物时应该抓住什么样的特征?

三、练习实践,进行创作。

1、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欣赏肖像艺术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教材中油画《维吾尔族姑娘》,说一说你的欣赏感受?

2、欣赏线描肖像画《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这幅画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和前两幅又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画中人物的神态怎么样?

3、布置作业:

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作品的理解。

四、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五、作品展示,学生自评。

六、拓展延伸,总结知识,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认真观察并揣摩画中人物的神态,感受人物的形神兼备。

学生尝试组织语言描述感受到的人物个性品质特征。

小组内的同学细致观察画面,进行交流讨论。

(可赘述一下肖像画中三庭五眼相关知识,这对学生理解和学习肖像画很重要)

学生回答。

 

学生翻看书进行讨论。

 

学生欣赏并且回答问题。

学生添加合适的背景。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练习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画人像

课题:

2、画人像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

如何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不同特点。

2、技能目标: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线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

教具准备:

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

学生用具:

素描纸、勾线笔。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二次备课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

3、板书课题:

画人像.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提问:

人的相貌有什么区别呢?

你属于什么脸型?

(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

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2、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

仔细观察,相互讨论:

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

怎么变?

3、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

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

没有的,如何改?

4、总结:

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

(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5、欣赏教材中的画家作品,提问:

两幅画中表现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线条是如何运用的?

6、教师请一位同学做模特,用线演示人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三、实践活动。

布置作业:

认真观察同学的特点,画一张像。

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学生说说“他”的特征,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

学生指名表述。

请几位有不同特点的同学到讲台前,引导全班同学一起分析他们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等不同特点。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学生进行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学生观察如何大胆表现人物的特点及线的运用等。

个人完成人物写生作业。

 

学生自评,展示人物写生的作品。

 

练习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认识抽象画

课题:

3、认识抽象画

教学目的:

1.能够初步了解抽象画,感受抽象画。

2.能够运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

3.能够运用抽象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重点:

对抽象绘画中线性造型要素的运用;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线性造型要素,结合色彩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旋律

教具准备:

课件范画

学生用具:

图画纸,色彩颜料,色彩笔等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二次备课

1、导入新课:

出示美国一则报道: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的一幅作品《1948年,第五号》(No.5,1948)卖出了1.4亿美元(近10亿元人民币)的高价。

师:

同学们听过抽象画吗?

看过吗?

你们怎么理解呢?

生……

2、讲授新课:

1.出示波洛克作画图片及简介波洛克:

师:

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

他后期的绘画是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成混乱的点、线、画面,因此也被称为“行动派绘画”。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此大师作品《秋的节奏》,同学们看到什么?

(提问个别同学)生……2.什么是抽象画呢?

师:

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

因此抽象绘画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3.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

(1﹞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欣赏课本作品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

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为代表。

(2﹞几何抽象﹝或称冷抽象﹞欣赏课本作品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

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

作品有一种冷静的秩序感,哲理性很强。

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

4、大师作品欣赏

(1)康丁斯基作品赏析,世界美术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画作者是俄国的康定斯基(1910年),被誉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

引导同学们体会色彩、造型的节奏与旋律。

(2)蒙德里安作品赏析,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的主将。

对比热抽象风格,体会秩序美。

(3)克利作品,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德裔瑞士画家。

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

(同学们尝试感受作品,畅所欲言)师小结:

毕加索曾说过:

“变化不是进化,在艺术中没有进化。

”这句话似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使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沟通的大门。

因此,当我们看到原始人简单概括的线条,关良的戏画,卢梭的原始主义作品、儿童的天真稚拙的艺术形式而感到惊喜。

出示作品《格尔尼卡》简介背景。

5、学生作业欣赏

(1)儿童画欣赏

(2)抽象画欣赏

三、谈谈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抽象画的进一步认识

四、布置下节课需带的材料。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进行回答。

 

学生仔细留心教师的示范。

 

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练习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4、学画抽象画

课题:

4、学画抽象画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抽象画家波洛克,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抽象化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先、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学难点:

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

教具准备:

课件、范画。

学生用具:

水粉工具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二次备课

1、走进抽象的绘画世界1、游戏抽象,在纸盒中防止一张A4大小的纸,请学生妹随意将颜色泼、滴、洒、甩在纸面上。

2、理解抽象,小组观察讨论:

滴流的红色有爆炸和恐怖的感觉;黑色的点有紧张的感觉,流动的蓝色线条看上去很优美3、我与抽象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着盒子晃动或者转动?

小结:

颜色在瓶子里时,他只是颜色而没有意味,颜色离开了瓶子,变换个样子出现在画面上,就有了意味,值就是抽象带给我们的感受。

当你们试图晃动盒子的时候,是为了好看,这是,你就已经产生了创造抽象美的意识。

二、品读抽象波洛克的抽象世界。

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实践这种创作方法,他就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

1、从质疑走近波洛克课件出示作品《蓝棒NO。

11》提问:

这样的巨作在你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他这样创作容易么?

2、在观察中发现播放波洛克的创作视频除了滴、甩、洒,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答:

没有接触画布侧评:

问:

如果没有接触画布,它是如何改变画面图案的?

小结:

菠萝可以靠自己的肢体的动作和速度影响画面,因此,有人称他为“行为画家”。

研究抽象画

3、学学波洛克1、对比与改变提问:

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相比少了什么?

画家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对比波洛克的《蓝棒NO.11》与自己尝试创作的作品。

小组思考、讨论。

提问:

怎样才能让色彩有层次?

总结:

波洛克的抽象绘画作品色彩层次丰富,相互呼应,线条繁杂。

他在创作时也是边滴洒边思考边改进,不断完善作品,知道满意为止。

2、给色彩加点料。

请同学们观察抽象画布局,看看这些颜色有什么。

答:

颜色里看上去有沙子。

四、艺术实践表现抽象实践提示:

创作一幅点、线、面有对比有变化的抽象画。

学生在上一节课试画的画面上继续创作,也可以重新进行创作。

五、展示评价展示作品,组织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1、那个画面带给你美感,为什么?

2、你是怎样表现这些点线面的?

3、说一说。

你运用了那些抽象语言?

4、说的画面抽象语言比较丰富?

哪里比较丰富?

教师点评拓展展示当代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家装设计中的抽象图案。

学生欣赏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进行回答。

 

学生仔细留心教师的示范。

 

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练习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课题:

3、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伸向远方的路、风景图片、认识各种透视现象。

2、技能目标:

在绘画作品中运用透视现象以及基本规律。

3、情感目标:

在绘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透视现象(特别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知识。

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勾线笔、素描纸。

学生用具:

素描纸、勾线笔。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二次备课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数幅图片(风景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

小结:

近大远小。

2、思考:

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3、反馈:

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

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

通过主点的水平线叫视平线,通过主点的垂直线叫主点垂线。

4、板书课题: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二、观察思考,探究学习。

1、出示摄影风景图片。

生活中除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以外,还有其他的透视现象,请结合书本上的图片,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看看谁能有新的发现。

2、小结:

同样高度的建筑或柱子,树木等都有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一条同样宽阔的马路、铁轨都有近窄远宽的透视现象,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3、教师示范:

根据风景照片用速写的方式画下来,注意线条的流畅性,组织线条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线条的前后,疏密等关系。

三、练习实践。

画校园里的场景,选择近大远小这种透视现象明显的(走廊,花坛等地方),在画的过程中还应结合近宽远窄,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

四、展评作业,课后拓展。

1、学生介绍自己的绘画设计,通过画面相互评议对透视的理解。

2、欣赏名家体现透视现象的美术作品。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进行回答。

 

学生仔细留心教师的示范。

 

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练习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6、美术中比例知识

课题:

4、,美术中比例知识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

初步认识、了解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2、技能目标:

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

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

教具准备:

优秀学生作业、勾线笔、彩色纸、剪刀、胶棒。

学生用具:

勾线笔、彩色纸、剪刀、胶棒。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二次备课

一、欣赏导入。

1、观察书中的《溪山行旅图》,你有什么体会?

2、板书课题: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二、探究学习。

  

1、介绍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

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

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

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

2、翻看书第8页《维鲁维斯的人》,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

3、出示活动小人,演示人在伸展四肢时的比例变化。

4、了解小资料:

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

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5、指导分析巴黎圣母院以及各种古瓶的图片。

三、实践活动。

运用黄金分割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与评价。

1、组织学生将花瓶放入“古董店”中进行拍卖。

2、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学生进行讨论,反馈。

 

学生仔细寻找,仔细观察后会惊奇地发现感觉和第一次不一样。

 

学生阅读书上的介绍,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

观察活动小人的比例变化。

学生观察线段的分割变化及变化比例关系。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例美。

学生进行设计。

 

学生评选出具有比例关系的设计作品。

 

练习布置

利用比例美感装饰设计一个花瓶。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7、偶戏

课题:

5、偶戏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

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以及发展,偶人的造型特点及表演特色。

2、技能目标:

选用不同材料制作布袋偶,并合作表演。

3、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偶戏的发展史和表演特色。

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

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具准备:

偶戏图片、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学生用具:

各种废旧材料、细绳。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二次备课

一、欣赏导入。

1、播放各种偶戏的片段。

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

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

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

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3、板书课题:

偶戏。

二、了解偶人。

1、欣赏课文中图片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

2、学生玩一玩自己手中木偶,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3、看!

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4、展示偶人作品。

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

谁来说说:

你最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实践动手。

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

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

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

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

现在开始。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偶戏表演,课后延伸。

1、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

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2、(放录像)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

3、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

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木偶作自我介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学生交流。

每个小组制作一个小纸偶。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继续按组进行装饰。

 

学生表演、交流。

欣赏其他材料制作的偶人。

 

练习布置

利用纸或布袋、手套制作偶人。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8、提线纸偶

课题:

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

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提线纸偶。

2、技能目标:

学习提线纸偶的装饰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提线纸偶的连接方法。

教具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偶作品、剪刀、胶棒、彩色纸、色卡纸、一次性筷子、线绳等。

学生用具:

彩色纸、剪刀、胶棒、色卡纸、其他废旧包装纸、一次性筷子、线绳等。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吗?

偶戏的种类有哪些?

它有哪些特点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种类:

提线纸偶。

3、板书课题:

提线纸偶

二、欣赏片段。

1、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个片段《三个和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2、翻开书第12页,在我们的教材里也有三个小和尚,我们进行比较,这三个小和尚有什么不同呢?

3、出示小纸偶,提问:

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5、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①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②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

③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探究过程。

1、看书分析提线纸偶连接的控制方法。

2、布置任务: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

四、课后拓展

组织学生表演提线纸偶。

 

 

学生指名回答问题。

 

学生集体交流。

 

学生欣赏纸做的偶人。

学生手拿提线纸偶仔细观察。

学生尝试回答。

学生观看教学课件。

 

观察分析纸偶的连接和控制方法。

学生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作业,教师巡视。

 

学生展示成果。

 

回忆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启发学生的认知能力。

 

初步了解制作方法,启发想象。

 

拓展思维,学习巧妙地利用废旧物。

 

引导学生解决教学难点。

 

展示作品,互相学习。

 

9、创造绿色的生活

课题:

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的:

1、了解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科学知识‘并结合造型表现得方法大胆创作;

2、认识低碳环保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创造绿色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积极理念和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造型表现等多种形式,表现低碳、环保对绿色生活的作用。

教学难点:

思考并体会低碳、环保对人类的影响。

以及如何运用造型方法大胆表现这一主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用具

彩色笔、勾线笔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布置课前调查任务:

查找有关绿色环保的资料)1、欣赏污染环境的图片;2、欣赏绿色环境的图片;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出示课题——创造绿色的生活。

2、点拔升华:

1、出示课件,分析各种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观看可见图片,思考。

学生谈感受,分组讨论、汇报。

2、请同学们观看课件,思考有哪些因素使环境恶化。

(水质污染、森林破环、垃圾污染、食品污染、空气污染……)学生谈感受并分组交流。

3、了解绿色生活的含义。

学生发表自己对绿色生活的理解。

倾听教师对绿色生活的介绍4、思考并讨论:

如何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

学生分组对怎样节水、节电,怎样循环利用等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5、现代科技是怎样创造绿色生活的?

出示图片,启发学生讨论。

6、我们能为创造绿色生活做些什么?

学生边欣赏边回忆,思考并回答问题。

7、分析以环保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3、个性创作:

1.作业要求:

用绘画的方法,创作一幅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作品。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互动评介:

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学生未完成的作品)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创作。

 

 

学生分辨、排序,引发“明度”术语。

 

离光源近明度高,离光源远明度低,

 

明度高的颜色加白,明度变化不明显;明度低的颜色加白,明度变化强烈。

 

练习布置

用绘画的形式实践创造绿色的生活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0、色彩的色相

课题:

色彩的色相2课时

教学目的:

1、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

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