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886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docx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

 

题型:

填空(9个范围)1x16=16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2x16=32分

填空:

1.P17通讯文体既要报道新闻事实,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望,又要以其由“事”、“情”、“理”构成的感染力打动人。

(常常使用抒情表达方式)

2.P17新闻评论通常是以议论为主的,它对语言更是有着准确性的要求:

一是对于论点的表述准确;

二是对于论据材料的概括准确;

三是对于人和事的评价准确;

四是对于事物的矛盾把握准确。

3.P18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语言既应该是简洁的、准确的,同时又应该是生动的。

语言生动的新闻作品才具有可读性。

4.P21消息文体在语言表达上由于受到篇幅等因素的制约,不如通讯文体来得自由洒脱。

5.P21广播媒体的消息文本,是为“供人听”而写的(口语化),因而其语言的生动是与口语化特征(通俗、易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6.P41记者的专业素养包括三个层次:

专业技能素养、专业理论素养、专业精神。

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7.P73“十比一”原则

“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

进行一小时,那么记者就要做十个小时的访前准备。

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应成为教条。

8.P45采访对象的分类:

当事人(最重要的采访对象,通常是新闻事件的主体)

知情人(通常不是新闻事件的行动者,但有了解,甚至策划)

目击者(亲眼目睹新闻事实发生的人,没参与,没直接联系,强烈现场感受)

有关人士(相关领域学者专家、百姓、社会各界)

名词解释:

1.P129什么是隐私?

所谓隐私,是指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而当事人不愿他人知晓或者他人不便知晓的信息,

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者他人不便干涉是个人私事,

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介入或者他人不便介入的个人领域。

2.P129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

3.P61什么是策划?

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

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事物的,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前决策之依据。

4.P25什么是是信息?

信息,作为一种与物质、能量三足鼎立的客观存在,能够帮助人们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5.P1什么是新闻传播?

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

对象是对新闻信息有所需求的受众,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

它是一种大众传播,必须以调查采访为基础,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

6.P47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片断性的简要信息。

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表现出的某些信号或迹象。

7.P117什么是伪装式采访?

伪装式采访是以隐去真实身份的方法,隐藏采访目的,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采访方式。

8.P117什么是体验式采访?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身份和目的,而作为社会普通公众去获取有关信息的采访方式。

简答题:

1.新闻采访写作对采访者(记者)心理素质有哪些要求?

P8~22

一、敏于发现:

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①敏锐的发现生活中的异常;

②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③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的搜异猎奇

二、勤于思考:

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常与沟通:

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

②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③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四、精于表达:

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①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②用准确的语言抒情、叙事、评论

③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五、不畏艰辛:

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2.新闻语言的准确体现在哪些方面?

P16

新闻语言的准确,

一是指叙事准确无误,所交代的新闻五要素、统计数据、人物语言以及细节都确凿无疑,对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符合其原貌。

二是指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准确精当,没有失当之处。

三是指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准确合度,分寸恰当。

3.采访关系中间的三步原则是什么?

P27

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不完全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不完全是采风过程中请教者与请教对象的关系,更不是刑事侦查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审问者与被审问者之间的关系。

4.新闻采访成功的必要条件?

P31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从语言符号的角度说,采访对象在采访者涉及的报道领域中往往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从非语言符号的角度来说,采访者必须了解采访对象所表达出来的一些潜台词,以使采访向预想的方向前进。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5.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记者?

P34

1.一个称职的记者应当时刻代表人民的利益监督周围的自然及社会的环境,对人类的生存状态时可进行理性的反思,对人类可能面临的危机及时发出预警。

2.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首先必须代表公众利益对社会进行舆论监督。

3.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从而在社会或自然灾害来临之前,及时地发出警报。

4.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还必须时刻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理性的反思。

6.记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道德素养?

P37

基本道德素养:

1.具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具有其他优良道德素养的先决条件(不会滥用权力);

2.不畏权势,坚持真理(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

3.有社会责任感(以不断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品位为己任)

4.对社会公众有起码的人文关怀(要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精神)

其他:

政治素养:

表现为记者正确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感。

法律与道德素养:

他的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为必须何方,他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的内容。

科学素养:

客观的态度去报道新闻事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专业素养:

专业技能素养、专业理论素养、专业精神。

7.新闻线索有什么特点?

P48

其一,相比与新闻事实(事件),多数新闻线索显得较为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基本上不可能做到新闻五要素俱全。

其二,相比新闻事实(事件),新闻线索往往是比较零碎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新闻线索才可能比较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其三,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与新闻事实(事件)一样,新闻线索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其四,新闻线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其五,新闻线索涉及较多的是表象,可能确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假象,或者是真假混杂。

综上所诉,记者应当严格区别新闻事实(事件)与新闻线索的界限。

8.采访提问的技巧有哪些?

P87

1.正面提问:

是直截了当的讲明;

采访目的:

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这种问题开诚公布,干脆利落无需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一般也会畅所欲言。

2.迂回提问;

3.诱导提问:

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把采访对象掌握的信息诱导出来。

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对方的情感;

4.追踪提问(连珠炮式的提问);

5.灵活设问:

设问题问法,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6.激将法:

谈话要让采访对象即受到激发,又感到合乎情理(正面激问);

7.故意错问:

记者提出错误的问题以考察、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材料;

(适用范围:

心存顾忌、不合作、自有主张、无可奉告的人)

8.及时插话;

9.巧用借问:

借他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

9.采访方法有哪些?

P87和除五章(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①破冰船起航:

简要介绍自己以及采访目的,是普遍方法,礼貌、友好、大气。

②用不具威胁性的顺序安排问题,和平气氛,从简单开始。

③询问基本信息,5w1h。

④跟进问题。

⑤控制采访,感性外向型专用,转移话题的控场方法。

⑥重复问题,适用于社会心理作祟的。

⑦询问背景信息和发展过程,以及解释性意义。

⑧建立事件顺序表。

⑨转化角色,询问正反两反面意见。

⑩使用沉默对峙法,归咎他人法,媒人技巧,和概要总结式提问。

肯定语结束采访。

10.采访当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P97~101

①注意提问的逻辑性。

问题应该围绕采访目标设计,可以试并列、递进、承接、转折等关系。

②提问力求简洁明确,能让采访对象迅速理解问题的意思,并迅速做出反应。

③提问有具体的指向性,使采访对象的回答能集中在一定的有效范围内。

④采访提问的引导艺术。

巧妙引导消除采访对象的思想顾虑,获得有价值的素材。

⑤要避免说外行话。

在采访前做大量案头工作,对涉及采访领域的知识做到有大致的了解。

论述题

一、如何想法设法的创造采访机会P82~85

1.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

A)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

合适的场合包含两层意义:

其一是合适的采访环境,(该地点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其二是合适的采访语境,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

记者要努力营造这样的一个环境:

首先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注意不要在采访对象睡觉、吃饭或者工作繁忙时打扰他们。

其次,要注意营造比较温馨的采访气氛,常用的方法是私下约采访对象下班以后出来喝喝茶,或者在采访对象有空的时候到他们家去坐坐聊聊,这样采访对象就很难拒绝记者采访。

B)创造合适的语境;记者应当尽量谈论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以使采访对象兴奋起来。

2.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由于采访设计新闻事实(事件)会损害采访对象的利益,因此采访对象的敌意是明显的。

一味的退让是得不到采访机会,相反绵里藏针、态度强硬到可能是记者获得采访机会。

激将法往往也是很好的强硬之法。

3.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

采访对象总是让记者吃闭门羹的情况下,迂回战术有两个公认的好处。

一是往往会使采访对象对记者的行动表示关注,并最终答应两个记者的采访要求;二是如果记者始终无法见到被采访者,这也能获得足够多得新闻素材。

迂回战术采访的主要对象是当事人身边的人。

另一种常见的迂回战术是在采访对象的秘书们身上做文章。

4.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

“缠住”采访对象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因为采访对象无法接受采访通常采用一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首次采访要求遭到拒绝后明确几天后自己还将登门拜访(给被采访者一定的时间准备)。

第二种是使用任何可以抓住的机会进行采访,必要时付出一定代价创造机会。

5.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

目前比较流行的暗访中,记者角色转换成了商人或者消费者角色,对才发那个对象进行曝光,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

但不可以因此而与法律规范相违背、相抵触。

二、试析不同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式P74~79

1.从个性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

A.理性外相型:

(较强的理性思考能力不容易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善于与人交流)

不需要过多的提问,采访对象会较为主动地把信息传递给记者,而且有较高价值。

B.感性外向型:

(对象健谈,不会可以隐瞒,易受到情绪影响,思维活跃,谈无关内容)

设法保护其交谈的积极性,努力控制谈话的主题,学会追问,让谈话围绕主题展开。

C.理性内向想:

(“内秀”,对问题思考深入但不善交流,不易表达自己想法)

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提出出彩的提问。

D.感性内向型:

(内心世界丰富,容易受到情绪左右,不善交流,比较自闭)

注意调节采访气氛,保证采访对象有个好心情,又要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2.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

A.热情的配合记者采访:

(一般采访对象从自身利益出发,表现热情)

应对:

一定要清醒,在清楚了解对方的动机后客观的评价了接到信息。

B.消极的应付记者采访:

(采访和他们没有关联,但有工作原因敷衍记者;或者反感记者)

应对:

取得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