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
第1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
两条线索: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其他思想及佛教、道教思想对儒学的冲击。
四大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宋明时期理学的诞生;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异彩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
经济因素
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文化因素
“私学勃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阶级关系
“士”的地位上升,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学术环境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二、主要派别和思想
1.儒家
(1)孔子(前551-前479)
思想主张
影响
核心是“仁”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孔子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以“礼”治国
强调等级秩序
以“德”治民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思想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成就
整理“六经”,其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但孔子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所以他的思想具有进步的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孟子(约前372-前289)
思想主张
地位
主张实行
“仁政”(思想核心)
实质是建立并维护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后人称之为“亚圣”
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
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仁”与“仁政”的不同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荀子(约前313-前238)
思想主张
影响
政见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①荀子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②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
③战国后期,儒学成为百家中的大宗
民本思想
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伦理观
认为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
唯物思想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
2.道家
(1)老子
核心思想:
“道”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政治主张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无为而治”强调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教材补遗]__道家思想的影响
1.道家思想能指导我们调适现代化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
2.道家的政治思想与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相通之处。
3.道家的处世方法及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现代具有现实意义。
4.道家思想能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以促进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发展。
3.墨家
(1)创始人:
墨子(约前468-前376)。
(2)主张
“兼爱”
墨家的“兼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与儒家重视等级名分的思想不同
“非攻”
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尚贤”
主张治国以贤,反对任人唯亲
“节俭”
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4.法家
(1)代表:
韩非子
(2)主张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改革观
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政见
“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法治观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不能等同于今天的“法治”思想,前者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法律是用来统治人民的;后者是要实现人民意志,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1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史料一 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史料二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
“‘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
——《孟子》
史料三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
——《荀子·王霸》
据上述史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儒家治国理念的积极性与保守性。
史料一表明孔子主张“德政”;史料二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史料三反映了荀子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国家兴亡之关键在于人民。
积极性:
儒家的“仁”“仁政”“民本”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但其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
保守性:
儒家的“礼”等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探究2 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
史料一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史料一体现了道家的什么治国主张?
应如何认识这一主张?
史料一中“为无为,则无不治”是老子的治国主张。
主张:
无为而治。
认识:
该治国主张对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
史料二 “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摘编自《韩非子》
史料二中韩非子的主张有何影响?
其主张为什么得到赢政赏识?
史料二体现了法家的改革观、法治观和集权观。
影响:
该治国主张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
原因:
他的主张客观上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
诸子百家争论的焦点
1.人性善恶:
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及法家认为“人性恶”。
2.人际关系
(1)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
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但讲求等级;墨子提出“兼爱”的观点,即互敬互爱,不分等级。
(2)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孟子从“人性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从“人性恶”的理论出发,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3.人与自然:
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
4.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
即所谓“王道”。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即所谓的“霸道”。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即所谓“帝道”。
5.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以家国情怀认识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
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强调儒家的入世精神,首先表明观点,对儒家入世精神给予解释和表明态度。
论述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明,如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地面对现实社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
答案:
观点:
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
示例:
观点:
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
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
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
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总结:
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唐山二模)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
稷下学宫( )
A.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
B.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
C.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
D.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
A [根据材料“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可知,稷下学宫为各个学派宣讲自己的思想提供了重要平台,故选A项;稷下学宫繁荣了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排除B项;稷下学宫是当时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排除C项;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
]
2.(2019·河南六市一模)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
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C [“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儒学在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比较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排除A项;墨家和儒家思想均是有为的,因此不能说二者思想可以互补,排除B项;早期民本的表现为要求统治者重视民众的作用,而材料并没有涉及此项内容,排除D项。
]
3.(2019·北京石景山区一模)“夫大块(自然)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先秦时期表现出善生乐死的超然态度,主张薄葬的学派应该是(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D.法家
A [由所学知识可知,庄子继承老子学说,主张放弃生死等观念以获得精神自由,这与题干材料意思相符,故选A项;墨家也主张薄葬,但和善生乐死的超然态度无关,排除B项;先秦儒家思想强调仁政和民本,讲究“入世”,排除C项;法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
4.(2019·苏州一模)荀子曰:
“(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
”韩非子曰:
“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
”两者都强调( )
A.人臣要效忠君主
B.人臣对君主可以抗命
C.君主要以礼待臣
D.人臣对君主绝对服从
A [荀子所说的无论是“逆命”还是“从命”,最终都是要“利君”,韩非子更是直接指出“人臣要从主之法”,由此可知,材料强调人臣要忠于君主,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臣子对君的态度,排除C项;B项和D项分别是荀子和韩非子的主张,不是其共同点,排除。
]
“霸王道杂之”——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西汉初年:
黄老之学
1.背景
(1)西汉建立之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3)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黄老思想中“黄”指的是黄帝的学说,即修身、养生;“老”指的是老子的学说,即治国、无为。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汉初以此为统治思想,即“休养生息”。
2.评价
(1)积极影响:
西汉前期,对恢复经济和巩固西汉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基础。
(2)消极影响:
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使中央权威被削弱。
二、汉武帝时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经济
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
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思想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董仲舒的新儒学
(1)思想来源:
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
(2)内容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为加强君权: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
提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3.汉武帝独尊儒术
(1)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并付诸实施。
(2)政治:
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政。
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3)教育
①规定儒家“五经”为官方教科书,教育被儒家垄断。
②中央兴办太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得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
——郭志坤《评议武帝的“独尊儒求”》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1 董仲舒的治国思想
史料一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
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
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根据史料一,分析儒学的影响。
史料一说明儒家的地位得以提高,其影响不断扩大。
儒学促进了社会教化和风尚的变化。
史料二 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
他还大力宣扬孔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
他提出的“性三品”说,认为人性是有等级的,上等的是圣人,是天生的统治者,下等人只能永远当牛马和奴隶。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根据史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政治观点,并指出董仲舒提出该观点的目的。
史料二共三句话,每一句话都代表董仲舒的一个观点。
观点:
“天人感应”学说;“三纲五常”的观念;人性分等级的主张。
目的:
从维护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立场出发,神化专制皇权,把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结合起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董仲舒的治国思想
1.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
“王权天授”。
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
2.制约机制的设计:
“伸君,伸天”。
强调“屈民而伸君”,民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
君主是民众的治理者。
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
3.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
“独尊儒术”。
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
4.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
“大德而小刑”。
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
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主张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
►探究2 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史料一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
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根据史料一,指出汉代儒学地位发生的根本变化,并概括其主要影响。
史料一从思想、政治、民族心理等角度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根本变化:
汉代儒学官方化,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影响:
为封建统治提供思想基础;有利于维护统一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
史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根据史料一、二,说明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史料二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统治者的行为规范、人民生计等角度叙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作用。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国计民生。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家国情怀认识董仲舒新儒学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颇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以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
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在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方面,始终是消极的,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更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
(要求:
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在回答时,应首先表明观点,若是赞成,主要从其思想有利于社会发展、政局稳定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若是否定,则从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禁锢了人们思想,“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的角度分析;当然也可结合上述材料一分为二地全面分析,形成其他观点。
答案:
示例一:
观点:
赞成董仲舒思想。
史实依据: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天祖国的统一提供理论支撑;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五常”思想即仁、义、礼、智、信,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示例二:
观点:
反对董仲舒思想。
史实依据:
“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