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779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

《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docx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1、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主要有: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缅甸、老挝、越南;海上邻国6个: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主要的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

5、中国东西端的时间差异是经度因素造成的,越靠东越早见到日出;南北端的季节差异是纬度因素造成的,越靠北越寒冷,越靠南越温暖。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1、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个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其中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最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大。

2、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

山东省

济南

上海市

上海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重庆市

重庆

山西省

太原

江苏省

南京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安徽省

合肥

河南省

郑州

湖北省

武汉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湖南省

长沙

广东省

广州

江西省

南昌

福建省

福州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台湾省

台北

第二节:

人口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广东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2、人口现状: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3、人口政策:

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

以黑河—腾冲为界,以东人口多,密度大,以西人口少,密度小。

西藏的人口密度最小;澳门的人口密度最大。

第三节:

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2、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藏族、蒙古族信仰佛教;回族、维吾尔族(白种人)信仰伊斯兰教。

4、风俗习惯:

藏族有雪顿节和《格萨尔》史诗;泼水节是傣族的风俗;侗族有侗族大歌;回族和维吾尔族有开斋节;新疆维吾尔族有木卡姆艺术;台湾高山族有丰收节;蒙古族有那达慕节和呼麦。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

1、中国的地形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山区: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3、我国地形的分布:

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

4、四大高原的特征:

青藏高原:

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

地面平坦

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云贵高原:

崎岖不平

5、主要的山脉:

(1)、东西走向:

北列:

天山——阴山;中列:

昆仑山——秦岭;南列:

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

长白山—武夷山;东列:

台湾山脉。

6、山区的劣势: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山区的优势:

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有优势。

二、地势

1、我国地势的特点: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我国的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区(以高原、盆地为主)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以平原、丘陵为主)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3、西高东低地势的优势:

(1)、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2)、便利东西交;(3)、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第二节气候

1、气温

1、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影响冬季气温分布的因素有:

纬度因素和冬季风。

Ø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影响夏季气温分布的因素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以气温低。

3、我国的温度带:

(1)、温度带的划分:

从南到北划分为: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2)、热带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

Ø(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

秦岭——淮河一线

(4)农作物的熟制:

温度带

农作物的熟制

主要水果

热带

一年三熟

香蕉、椰子

亚热带

一年两熟

柑橘

暖温带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苹果、梨

中温带

一年一熟

二、降水

1、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Ø800mm年等降水线的分布:

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5—9月。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我国的干湿地区:

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1)、干湿地区与降水、植被和农业的关系:

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

植被

农业

湿润区

大于800mm

森林植被

水田农业,种植水稻

半湿润区

400mm---800mm

森林草原植被

旱地农业,种植小麦

半干旱区

200mm---400mm

草原植被

畜牧业

干旱区

小于200mm

荒漠

Ø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三、气候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是: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分布:

(1)、东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

从南到北分布着: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

Ø(3)、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4)、西北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5)、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6)、我国一些高大的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3、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800mm年等降水量线;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2、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3、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4、梅雨:

6月中旬到七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长达一个月时间的雨季。

5、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第三节河流

一、河流的分布:

分类

概念

分布地区

汛期长短

流量大小

水源补给

外流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东部季风区

降水

内流河

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西部内陆地区(最大:

塔里木河)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

二、黄河

1、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划分的地点

源头到河口

河口到桃花峪

桃花峪以下

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存在的问题

荒漠化严重

凌汛

水土流失严重

地上河

问题产生的原因

气候干旱、过度放牧

低纬流向高纬

植被覆盖率低;黄土结构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陡坡垦殖

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解决的措施

减少放牧数量、退耕还草

爆破

退耕还林还草

植树种草

1、加固大堤

2、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克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在山东省注入渤海。

3、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灌溉了河套平原和有着“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河水泥沙含量增大;下游形成“地上河”,洪涝灾害严重。

二、长江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入东海,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就位于长江上游。

3、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中下游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河道湾曲、水流缓慢,易发生洪涝灾害。

4、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划分的地点

宜昌以上

宜昌到湖口

湖口以下

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优势

水能资源丰富(水能宝库)

1、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

2、发展淡水养殖

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洪涝灾害严重

产生问题的原因

毁林开荒,陡坡垦殖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降水时,干支流同时涨水

湖泊面积缩小,蓄洪能力降低

1、泥沙淤积;

2、围湖造田;

解决的措施

植树造林

1、长江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退耕还湖

第四节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干旱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常见的自然灾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多洪涝灾害;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部的台湾省、福建省、广东省和海南省等。

2、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3、当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或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注意保护和培育,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2)、非可再生资源:

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自然资源,如:

矿产资源。

对非可再生资源,应当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3、我们应如何保护和节约资源?

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用或少用贺卡。

第二节土地资源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