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299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

《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docx

房地产税费大全及问题答疑26页word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缴纳哪些税(费)

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涉及的税种有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和企业所得税及代扣的个人所得税等。

一、营业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营业税应税劳务时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1、转让土地使用权:

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税。

  2、销售不动产:

是指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

本税目的征收范围包括:

销售建筑物或构筑物、销售其他土地附着物。

  营业税计税依据为纳税人销售不动产或转让土地使用权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对纳税人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按下列顺序核定其营业额:

  ①按纳税人当月提供的同类应税劳务或者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

  ②按纳税人最近时期提供的同类应税劳务或者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

  ③按下列公式核定计税价格: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上列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确定。

  按照财税[2003]16号文件规定,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或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的购置或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抵债所得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转让土地使用权划归营业税税目转让无形资产范畴,税率为5%,销售不动产划归营业税税目销售不动产的范畴内,税率为5%。

计算公式=营业税计税依据×5%

 3、房地产企业是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40号)第一条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房地产企业预售开发产品,属于销售不动产的行为,当然成为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4、计税依据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即纳税人的营业额,包括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罚息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不包括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不动产向购房者收取的定金、违约金、赔偿金、延期付款利息等价外费用,均应该按照规定缴纳营业税,自觉履行营业税纳税义务,否则存在涉税风险。

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代收费用”如果同时符合上述3个条件的,是不需要缴纳营业税的,否则应该作为“价外费用”缴纳营业税。

 5、视同销售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1)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2)单位或者个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所发生的自建行为;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6、纳税义务时间

  《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不动产所有权、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当天。

  自建行为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销售自建建筑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发[1985]第19号)规定:

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税率分别为7%(市区)、5%(县城、镇)、1%(其他)。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营业税税额×税率。

不同地区的纳税人实行不同档次的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发[1985]第19号)规定:

  

(一)计税依据: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二)税率:

分别为7%、5%、1%。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营业税税额×税率。

不同地区的纳税人实行不同档次的税率。

   

1、纳税义务人所在地在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范围内的和在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区、门头沟区、燕山六个区所属的街道办事处管理范围内的,税率为7%;   

2、纳税义务人所在地在郊区各县城、镇范围内的,税率为5%;   

3、纳税义务人所在地不在1、2项范围内的,税率为1%; 

  三、教育费附加

根据《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1994〕2号)的规定,其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营业税的税额,税率为3%,计算公式:

应交教育费附加额=营业税税额×费率。

  四、地方教育附加

根据《财政部关于辽宁省地方教育费等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的复函》(财综函[2003]2号)和大地税函[2003]101号文件规定,地方教育附加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的1%缴纳。

计算公式: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额=营业税税额×费率。

  五、土地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发[1993]138号)规定,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土地增值税按照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征收,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条例》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增值额。

房地产转让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经济收益,计算增值额的扣除项目金额包括:

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2、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

3、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或者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4、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

5、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税率:

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即: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3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4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5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明确规定:

“纳税人在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由于涉及成本确定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据以计算土地增值税的,可以预征土地增值税,待该项目全部竣工、办理结算后再进行清算,多退少补。

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当地情况制定。

  由于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的行业特点,商品房都是按照项目一次性开发,分期分批进行销售,在同一期商品房全部或基本实现销售前,由于许多工程未进行结算,要准确地计算该项目每一批商品房实现的销售收入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在每一批商品房取得销售收入时按规定进行预征,待该期商品房全部或基本实现销售后进行结算,才能该项目应缴的土地增值税准确无误,因此,采取了预缴制度。

  预缴税款从性质上属于纳税人按照税务部门规定核定的应缴纳税款。

首先,没有按照规定申报缴纳预缴税款,不认定为偷税行为。

其次,税务部门发现纳税人没有按照规定申报缴纳预缴税款时,应该按照税法规定通知纳税人限期申报缴纳并可以按照规定加收滞纳金。

如果纳税人在限期内仍不缴纳税款,税务部门可以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处理: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各地对土地增值税的预缴税率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普通标准住宅按照预售收入的1.5%,除普通标准住宅以外的其他住宅为3.5%,其他房地产项目为4.5%。

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10]53号)要求各地提高预征率,该文规定,为了发挥土地增值税在预征阶段的调节作用,各地须对目前的预征率进行调整。

除保障性住房外,东部地区省份预征率不得低于2%,中部和东北地区省份不得低于1.5%,西部地区省份不得低于1%,各地要根据不同类型房地产确定适当的预征率(地区的划分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对尚未预征或暂缓预征的地区,应切实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开展预征,确保土地增值税在预征阶段及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此后各地陆续规定,提高了土地增值税预征率。

(一)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1、基本计算规定

  土地增值税按照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

  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金额

  增值率=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款=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2、收入解析

  《条例》第二条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

  条例第二条所称的收入,包括转让房地产的全部价款及有关的经济收益。

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其他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销售房地产。

  视同销售收入按下列方法和顺序确认:

①按本企业在同一地区、同一年度销售的同类房地产的平均价格确定;②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当年、同类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确定。

  企业将开发的部分房地产转为企业自用或用于出租等商业用途时,如果产权未发生转移,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在税款清算时不列收入,不扣除相应的成本和费用。

  3、扣除项目解析

  计算增值额的扣除项目:

(一)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二)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三)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或者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四)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五)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加计扣除)。

  

(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是指纳税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为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为转让土地使用权时按规定补交的出让金;以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为支付的地价款。

  

(2)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简称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是指纳税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①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包括土地征用费、耕地占用税、劳动力安置费及有关地上、地下附着物拆迁补偿的净支出,安置动迁用房支出等)②前期工程费(包括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水文、地质、勘察、测绘、“三通一平”等支出)③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以出包方式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以自营方式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④基础设施费(包括开发小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照明,环卫,绿化等工程发生的支出)⑤公共配套设施费(包括不能有偿转让的开发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发生的支出)⑥开发间接费用(是指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

  (3)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