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7740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了解张秉贵的先进事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要品质。

2、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以及严密的结构安排。

3、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当今时代的意义。

教学重点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视频,谈感想:

播放《全国劳模张秉贵:

将卖糖果做到极致》视频,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2.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干出不平凡的事,那么张秉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介绍】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

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

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

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

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

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

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

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

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

“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3、【背景探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实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翻身”,获得了主人翁和当家做主的地位,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恩和报效国家的劳动热情。

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党和政府坚持沿用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依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生产运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模运动。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抓准”的张秉贵作为商业系统的先进代表,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者恢复生产林为民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事迹加以整理,写成了一篇新闻作品—《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刊载在1977年12月24日的《北京日报》上,供全国人民学习。

二、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

2.字词检测过关。

【熙熙攘攘】熙熙:

和乐的样子;攘攘:

纷乱的样子。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体贴入微】体贴:

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

达到细微的程度。

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和颜悦色】颜:

面容;悦:

愉快;色:

脸色。

脸色和蔼喜悦。

形容和善可亲。

【全神贯注】贯注:

集中。

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力以赴】赴:

前往。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座无虚席】虚:

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传诵】①辗转传布诵读(多用于诗词、文章等);②辗转传布称道(多用于名声等)。

注特别意:

传颂,传播颂扬,重在颂扬;传诵和传颂比较,诵一般指扩大说的范围,而颂是称赞的意思,多指传播名人名事。

3.文章基本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表现。

第二部分:

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成长。

第三部分:

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影响。

4、张秉贵是做什么的?

明确:

张秉贵是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售货员。

5、作为一名服务人员,人们是怎样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的?

(用原句回答)

明确:

人们用“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十个字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6、概括文章写了张秉贵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从中可以看出张秉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①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表现了他的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②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表现了他体贴入微、急人所急、解人所难的品质。

③张秉贵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表现了他的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

④张秉贵的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表现了他的隐忍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

⑤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买得少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表现了他自我反省、不断成长的品质。

⑥张秉贵忆往昔被兵痞打,今天却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不已,表现了他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的品质。

⑦张秉贵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表现他主动求知、严于律己、视“为人民服务”为服务宗旨的品质。

⑧张秉贵去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意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表现了他善于剖析小事、思想觉悟高。

总而言之,张秉贵是一位热情体贴、细致周到、诚恳耐心的优秀老售货员。

7、试着总结这篇通讯的行文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

先用特写镜头描绘张秉贵工作的场景,然后再通过典型事例介绍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接着,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剖析张秉贵之所以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因。

最后讲述张秉贵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不但有血有肉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又生动真实地传递了劳动者的劳动精神。

三、重点研讨

1.文章在描写张秉贵的时候,选择了很多细节,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示例1:

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强烈的细节对比,突出张秉贵忘我的工作精神。

示例2:

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

她准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

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

“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

我向您介绍一下。

”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揭示他的主动耐心、亲切和蔼,善于应对各种顾客。

示例3:

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他的细致周到。

示例4:

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个共产党员到底图什么?

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

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成长过程。

总之,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2.找出文中写“一团火”的句子,分析文章的行文线索和结构特点,并说说文章为什么用《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为标题。

“一团火”的句子

①收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

②张秉贵常说:

“我们售贷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

③张乘费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

④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

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

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

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构上的特点:

倒叙写法。

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

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爆、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

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

3.文章为什么以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诗歌结尾?

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感动了很多很多人,正在发挥着他的巨大作用,因而显示了“一团火”精神的崇高可贵。

四、拓展探究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觉得人物通讯在写作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选择典型人物,不一定非得崇高伟大的人物;精选表现人物崇高品格的事例;注重细节描写;用适合的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安排好文章的结构;注意语言的优美生动……

2.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给了你什么启发?

示例1:

张秉贵为全社会展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他的这种“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

示例:

2:

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位杰出的劳动模范,像他那样爱岗敬业,像他那样刻苦勤奋,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像他那样助人为乐!

示例3:

张秉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已远远超越了他所生活和工作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光辉典范。

3、“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题的好处。

参考:

“心中一团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张秉贵接待顾客时饱满的工作热情。

“温暖众人心”指顾客满意且以真心回馈张秉贵。

这一标题句式整齐,揭示了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观点争鸣

4、关于张秉贵的服务精神,有的人认为需要坚持贯彻,有的人认为已经脱离时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参考:

观点一

需要坚持贯彻。

“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些都是优秀的职业品质,这些品质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是闪光点,都能帮助职场人获得认可。

尤其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凡事都讲究利益至上,我们更应该贯彻发扬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观点二

这种精神已经与当今时代脱节。

张秉贵生活的年代,是中国经济、社会都比较困难的时期,物资匮乏,他的那些品质,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张秉贵那样的“热情”可能是现代很多人无法接受的。

结束语:

像最美奋斗者致敬

5、作家冰心说:

“他用这团火,温暖着别人,照亮了别人”,当今时代,我们要如何理解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

参考:

①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一心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典型代表,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把“一团火”精神做成品牌,以品牌为载体,用劳模的崇高理想凝聚职工,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职工,用劳模的高尚情操陶冶职工,用劳模的进取意识引领职工,这是弘扬“一团火“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③通过劳模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激励大家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这对于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对稳定就业、稳定社会、促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齐读下面的诗句,结束本课的学习。

假如我是一束光,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片光芒

假如我是一阵风,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阵清凉

假如我是一朵花,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阵芬芳

假如我是一棵树,

就要给别人送来一片阴凉

假如我是一首歌,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片悠扬侯晓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