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6890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docx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

如何提高敬老院入住率的实施方案

  篇一:

2016养老院政策及实施方案

  2016年申办养老院新政策及标准

  基本原则。

  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保障基本。

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

  注重统筹发展。

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实行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

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

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

  完善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养

  老服务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创办养老院的申请条件及注意事项

  一、申办条件

  1、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60张床位以上的由市民政局审批,60张床位以下的由所在县区民政局审批,报市民政局备案。

  2、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

由受理民政部门进行实地审验,符合执业申请条件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不符合执业申请条件的,发给申请人书面整改通知书,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并重新提出执业申请。

  3、办养老院首先需要经办人填写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还得有审办资格证明文件、资金来源证明和固定场所证明文件,以及章程草案,有以上6项条件后就可以到所在辖区的民政部门办理手续。

  二、办理程序

  第一步:

兴办企业所在区县民政部门向市政务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提交申请材料,由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后受理;

  第二步:

市民政局在规定的时限内派人对新办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在审批表上签字盖章;

  第三步:

市民政局将相关资料移交市税务部门审核签章后上报省民政厅;第四步:

经省民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审批办证后返回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转交区县民政部门发给新办企业。

  三、补充说明:

  现在国家鼓励民间投资做福利事业,你要先到当地民政部门咨询,具体要问:

用地,贷款,税务,工商,国家有什么补贴政策等,这些都是民间投资者应该享有的优惠政策.

  国家现在已经颁布了这方面的政策,,但跟当地的地方财政有关.总的说国家,地方是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兴办养老院的!

  还需要说明的就是:

所谓资质证明就是说你必须具备办理养老院的条件,硬件\软件缺一不可!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设计规范。

  目前我国已有的大型养老机构一般都能按照建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虑了消防、通风、内部无障碍交通等问题,以及卧具、饮食、娱乐、医疗等功能配套。

  2)医疗护理上的优势较为明显。

由于大型养老机构具有规模优势,较为容易吸引一些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疗人员加盟,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的服务水准。

特别是对那些有多种疾病的高龄老年人,可以使之有医疗保障的安全感。

  3)休闲环境较好。

大型养老机构在规划设计时,一般都会结合自有土地、空间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营造一个幽雅休闲的环境。

而这一切又都是老年人,特别城市中生活的老年人和子女最为关注的。

  养老机构配套功能完善的重点在两个方面:

  医疗护理服务的配套。

民政部门规定养老机构要配套设立医疗室,但医疗室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特殊护理要求吗?

显然是不够的。

就大型养老机构而言,入住的大都是在7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

为什么会出现高龄老年人居多的现象呢?

一般是由家庭护理的成本和照顾难度决定的。

只有家庭护理成本与养老机构收费相当时,或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需要医疗护理时,子女才会送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这就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医疗室是无法满足需要的。

试想5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有50%的身体都有一些疾病,需要吃药、打针;至少有25%的老年人需要进行留医观察治疗,这样的病患者就诊和住院规模,应有一级甲等以上医院与配套。

因此,大型养老机构必须通过合作,或独立申办老年病医院的方式,才能达到医疗护理功能上的配套和完善。

  饮食的科学合理套配。

  养老机构的食堂首先必须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规定进行设计和装修,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和操作流程。

其次,要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特殊要求,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合理控制饮食数量和种类。

这条道路好走吗?

不好走,很艰难。

主要存在问题有如下方面:

  1、投入大,回收期长。

  既然养老机构产业化方向是规模经营、品牌经营,那么投入产出情况如何?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是,大家都认为养老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是有发展前途的,市场非常巨大,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跨入这行业,特别是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个人不愿意投资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投入大,回收期长,无利可图。

我们拿一个同等规模的养老院项目与房地产项目做一个比较,其结果就显而易见。

假设在某市有一块10000万m2的土地,容积为3%,建筑面积30000m2。

养老院项目扣除减免的征地补偿费,建筑成本约1770元/m2,总投资约5300万元,资金成本为年利率6%。

养老院的规模按1000张床位计算,回收资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一次性设备购置费,人均收费约8000元,10年的周转率为3次,共计约2400万元;床位费每人每月500元,10年入住率按100%计算共计约6000万元;其他收入抵扣经营成本。

这样养老院项目回收投资需要10年,而且没有盈利。

而房地产项目的建筑成本约2170元/m2,总投资约6500万元,房屋销售价格3500元/m2,回收资金约亿元,包括建设期和销售期在内大概需要2年半到3年时间。

结果房地产项目3年内不仅可以收回投资,还可获取约4000万元左右的利润。

  2、租赁经营融资困难。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投资兴建养老机构不符合我国现阶段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常规做法。

那么,租赁房屋经营养老机构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这可以把近期的巨大投资,转化为分期的租金支出。

但是,如果是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项目,他人又怎样会转租给别人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一定是多年的“烂尾楼”。

要完

  成一个“烂尾楼”项目,仍然需要较大的投资。

由于是租赁来的房屋,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投入的资金必然被占压,不能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将资金盘活,周转使用。

因此,租赁经营融资困难是必然结果。

我们以广州市良典养老院的经营情况为例。

广州市良典养老院2002年承租了一栋94年的九层宾馆“烂尾楼”,建筑面积20000m2,占地面积8000m2,租期20年。

有200多个房间,可设养老床位650张,每月租金近20万元,改造、扩建总投资约1500万元,投资回收期需要6年以上。

虽说目前该院经营状况良好,但是由于股东投资能力有限,不得不放弃原有经营的其他产业。

由于经营权不能抵押贷款,为了筹措养老院的流动资金,股东只得向朋友借款,甚至将

  个人的住宅也做了银行抵押贷款。

这就是养老机构在产业化进程的写照,是产业化进程中的融资难点问题。

  3、医护人才引进难

  大型养老机构的服务重点是医疗护理服务,而要引进有经验的、中高级专业医护人员难度较大。

在医院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机制,如果某位专业医护人员到养老院的医疗康复室工作,要想从初级职称向中高级职称晋升,这几乎是不可能。

因此,大型养老机构不仅不能吸引专业医护人员加盟,也很难培养出自己的医护队伍。

例如,广州市良典养老院引进一名主任医师出任院长,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管理的原因,只得被迫辞去公职,放弃近30年的工龄和相应的福利待遇。

  4、经营风险大。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粗放式的医疗护理已经不适合养老机构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

由于大型养老机构的企业规模较大,人们认为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赔偿能力,因此对于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失误和不当,老年人的子女往往不容易包涵和谅解,甚至有意将矛盾激化,向医疗事故纠纷的法律程序方面推进,最终导致养老机构的赔偿。

当然人们法律意识增强有其积极一面,但养老机构由于医疗条件、人员素质的原因往往处于弱势状态。

从主观角度来看,大型养老机构都愿意开办与之规模相配套的老年病医院,但卫生部门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等并不能予以支持,客观上加大了大型养老机构的经营风险。

  三、政府在养老机构产业化过程中的导向与支持

  养老机构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福利机构,是政府和集体的事,是慈善机构的事。

要使之企业化运营,走产业化道路,也并非一件易事。

特别是规模经营、品牌发展,更离不开政府的倡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定位和优惠政策的支持。

在此我们衷心希望政府能在如下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1、转变养老观念的宣传。

  我国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倡导: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孝道治天下”等。

在这些思想意识的引导下,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没儿没妇的人,才会进敬老院、养老院。

如果谁的父母、长辈进了养老院,就会被认为是不孝,老人家进了养老机构也会觉得脸上无光。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家庭结构的变小、子女工作和学习压力的增大,客观上已形成养老必须社会化的趋

  篇二:

提高农村敬老院入住率的思考与对策

  提高农村敬老院入住率的思考与对策

  学号姓名

  通过对永春乡敬老院考察发现,近年来,我区加大了农村”关爱工程”建设力度,为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的目标,市政府将之列入四个年度”一票否决”进行推进。

上半年,有7个敬老院将进行新(扩)建,2个已动工在建,5个正处于规划设计阶段。

但在我们的走访中,发现各镇对入率指标有些信心不足,普遍提出了“六难”。

  一、难点与问题:

存在六难

  一是生活管理难。

由于受旧的风俗和观念的影响,有一部分老人虽然生活较困难,仍然不愿入住在敬老院;农村孤寡老人大多独自过惯了,也就是常说的过独了,不愿与其他人共同生活,像张自荣老太太,她活着的时候连别人上她家串门都很反感;还有就是生活习惯,老人的口味很难掌握,还有一些老人有打牌、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敬老院亦不可能予以满足。

一般在敬老院工作的人员都说老人难伺候。

  二是工作推进难。

部分敬老院之所以出现入住率不足等问题,固然有资金、政策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还在于部分镇村干部认识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积极,措施不到位所致。

部分基层乡镇政府只重视经济建设,却忽视社会保障,没有把五保供养纳入村干部目标考核的指标体系之中。

虽然有国家及省、市有相关的五保供养工作法规及其实施办法,但在农村却缺乏必要的落实措施和手段,部分干部的责任目标也不高,在他们看来:

“不冻死人,不饿死人”就行了。

甚至有些基层干部认为个别五保人员年轻时好吃懒做,找不到对象成家是咎由自取,这样的老人就不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

  三是用人体制难。

我市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工资待遇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险,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

由于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工作

  不安心,也就很难提高服务质量,也保证不了服务队伍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一些敬老院实行”安置型”、”养老型”的用人体制,把部分退下来的人员安排到敬老院任职,致使敬老院发展后劲不足,工作上缺少活力。

如某敬老院原先由一位村支书兼任院长,该书记一个星期来个两三次,平时则不见踪影,结果可想而知。

  四是人员素质难。

一些敬老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

表现为服务队伍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专业护理知识、技能和技巧,服务不到位;有的敬老院规章制度不健全,硬件建设与内部管理不相适应;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性不高。

如我市某敬老院一老人,常年卧病,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老人屎尿拉在身上没有及时发现。

正好老人的亲属来探望老人,看见这情况,非常生气,同敬老院吵了一架,还把老人接走了。

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五是资金投入难。

五保老人的医疗难问题存在的情况普遍且十分棘手。

2005年,全市集中供养的医疗费用占供养总费用的10%,而该全部五保对象的医疗费用就占供养总费用的17%,有的敬老院竟高达40%。

而这部分经费没有相应的来源,所以各乡镇和敬老院难以给身患重病的五保对象较好的治疗。

一位敬老院院长反映,五保户集中供养的最大问题是医疗费用没有来源,有时一、两个老人得大病,就会把全乡镇的五保对象医药费列支全部用尽。

而对于五保户来讲,由于医疗等问题没有解决,本来就很低的五保供养待遇也不能全面落实。

  二、做法与特色:

体现六好

  但经过半年的摸索,各镇纷纷探索提高五保入住率的新途径,新办法。

最近我们下去摸底的时候,发现没人再提“六难”,大家认为,只有思路对头,方法得当,“六难”就不再难。

一些老人们也说,现在住得好,吃得好,样样都比家里好,哪个不想进来呢。

面对敬老院现在的状况,大家反映有“六好”。

  一是人员选得好。

我市把选好配强敬老院院长,作为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工作需要,对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管理能力较弱的敬老院院长进行必要的调整,实行竞争上岗,注重从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同时,大力改善敬老院内的服务与管理人员的生

  活待遇,其工资福利待遇比照当地事业编制聘用人员标准执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稳定敬老院管理和服务人员,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如朱林镇党委、政府把敬老院院长列入村书记的管理序列,同等对待,享受同等待遇,及时办理养老保险,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安心工作,使敬老院迅速转变了面貌。

特别是老人入住率走在全市前列。

该院额定床位32张,实际供养老人41名,连楼道上都摆满了床铺,另有29人登记要住入敬老院,出现了过去老人不愿来,现在老人争着来的大好局面。

  二是激励机制好。

为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的目标,市政府将之列入四个年度”一票否决”,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在完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目标任务中成绩突出的镇(区)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统一拨给各镇(区)敬老院,用于弥补敬老院相关建设资金的不足。

并各镇区通过“对口”、“挂钩”、“结对”等方式,实行镇(区)领导包村(居)、村(居)干部包队(组),队(组)干部包户的“三包”制度,积极动员和促动五保户入住敬老院,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产生了较好的成效,仅今年上半年,有500多名五保老人进入敬老院。

如1998年,朱林镇敬老院仅有供养五保老人9人,分散供养的老人们不肯入院。

该院从“病危瘫残”老人入手,积极动员了一批老人入院,对不能自理的院民,实行专人护理,负责送饭、送水,甚至喂饭、喂水;对重病号,实行24小时护理值班制度,通过耐心真情的服务,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入住率直线上升。

  三是生活条件得好。

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关爱工程”建设步伐。

2005年有6个敬老院进行了新(扩)建,建筑面积10046平方米,新增床位645张,投入改造资金510万元。

2006年又有8个敬老院将进行新(扩)建,预计投入建设资金1050万元,新增床位820张。

敬老院基本做到了五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和六室(储藏室、活动室、阅览室、浴室、健身室、会议室),居住条件超过了当地一般群众的水平。

实施了”211”工程(即为每位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每天提供二两肉、一袋牛奶、一个鸡蛋),进一步提高了老人的满意度。

先后有10个敬老院先后通过常州市文明敬老院验收,4个敬老院通过江苏省级文明敬老院验收,金坛市民政局被推荐为省五保工作先进集体,较好地发挥了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

走进薛埠镇敬老院,老人们都称赞这是:

“住的是地板房,吃的是荤素粮。

我们是100%的满意啊。

  四是管理服务好。

实现“三自”院民管理,如薛埠镇开展文明院民评比活动,室长轮流制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极大地提高了院民的积极性。

老太徐某已八十多岁,她还主动负责饲养四头猪,正好我们去的时候,一头猪发热,老太急得直哭。

在现场我们还看到,一院民从田里进宿舍,脚上脏了,他就把脚上的脏球鞋脱下用报纸包上,换上脱鞋进宿舍。

全市通过抓“五比五看”,即”比尊老、看谁称呼亲切;比道德、看谁文明礼貌;比护理、看谁热心周到;比服务、看谁任劳任怨;比接受意见、看谁耐心诚恳”的”五比五看”活动,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五是医疗保障好。

一是建立敬老院医务室和康复活动室。

已建立14个医务室和18个康复活动室。

既方便五保对象及时就治,又能为其提供康复健身的场所。

二是建立镇街医疗机构挂钩服务制度。

充分利用当地医疗卫生资源,主动为五保对象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就诊服务,为入院治疗的五保对象实行优质优惠服务。

三是建立五保对象医

  疗保障制度。

除争取当地财政不断增加公共支出,加大保障力度外,我市安排慈善救助金的10%,用于助老,主要是对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进行医疗求助。

此外,各镇还创新模式,如薛埠镇采用政府全包的形式,开发区则采用了民政、村委各承担50%的形式,效果都很好。

  三、做法与思考:

要遵循五种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依法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这需要我们借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颁布东风,创造性地工作,破解五保供养工作中存在的几大难题。

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原则。

五保户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这不仅是社会主义优势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善党群关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需要。

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将敬老院建设、使用、管理列入乡镇政府”一把手”的考核范围,加大敬老院建设、使用、管理力度。

实践证明,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搞的好的地方,都是领导高度重视,认识到位且措施有力的。

  --遵循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

要加快敬老院建设步伐的同时,重点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突出是落实供养资金、规范管理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供养水平。

要从坚持提高五保人员入院率与加强管理两个方面入手,一要进一步落实各镇的管理责任。

探索建立由镇干部、村委会干部和敬老院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协调制度,建立敬老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情况,及时协调问题,加强管理;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

对敬老院工作人员,特别是敬老院院长进行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工作交流,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岗位责任制考核,通过评比示范敬老院和优秀敬老院院长等形式,激励和推进敬老院内部管理;三要督促各敬老院建立内部规范化管理制度。

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篇三:

提高农村敬老院入住率的思考与对策

  提高农村敬老院入住率的思考与对策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农村”关爱工程”建设力度,为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5%的目标,市政府将之列入四个年度”一票否决”进行推进。

上半年,有7个敬老院将进行新(扩)建,2个已动工在建,5个正处于规划设计阶段。

但在我们的年初走访中,发现各镇对入住率指标有些信心不足,普遍提出了“六难”。

  一、难点与问题:

存在六难

  一是生活管理难。

由于受旧的风俗和观念的影响,有一部分老人虽然生活较困难,仍然不愿入住在敬老院;农村孤寡老人大多独自过惯了,也就是常说的过独了,不愿与其他人共同生活,像张自荣老太太,她活着的时候连别人上她家串门都很反感;还有就是生活习惯,老人的口味很难掌握,还有一些老人有打牌、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敬老院亦不可能予以满足。

一般在敬老院工作的人员都说老人难伺候。

  二是工作推进难。

部分敬老院之所以出现入住率不足等问题,固然有资金、政策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还在于部分镇村干部认识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积极,措施不到位所致。

部分基层乡镇政府只重视经济建设,却忽视社会保障,没有把五保供养纳入村干部目标考核的指标体系之中。

虽然有国家及省、市有相关的五保供养工作法规及其实施办法,但在农村却缺乏必要的落实措施和手段,部分干部的责任目标也不高,在他们看来:

“不冻死人,不饿死人”就行了。

甚至有些基层干部认为个别五保人员年轻时好吃懒做,找不到对象成家是咎由自取,这样的老人就不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

  三是用人体制难。

我市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工资待遇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险,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

由于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工作不安心,也就很难提高服务质量,也保证不了服务队伍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一些敬老院实行”安置型”、”养老型”的用人体制,把部分退下来的人员安排到敬老院任职,致使敬老院发展后劲不足,工作上缺少活力。

如某敬老院原先由一位村支书兼任院长,该书记一个星期来个两三次,平时则不见踪影,结果可想而知。

  四是人员素质难。

一些敬老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

表现为服务队伍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专业护理知识、技能和技巧,服务不到位;有的敬老院规章制度不健全,硬件建设与内部管理不相适应;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性不高。

如我市某敬老院一老人,常年卧病,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老人屎尿拉在身上没有及时发现。

正好老人的亲属来探望老人,看见这情况,非常生气,同敬老院吵了一架,还把老人接走了。

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五是资金投入难。

五保老人的医疗难问题存在的情况普遍且十分棘手。

2005年,全市集中供养的医疗费用占供养总费用的10%,而该全部五保对象的医疗费用就占供养总费用的17%,有的敬老院竟高达40%。

而这部分经费没有相应的来源,所以各乡镇和敬老院难以给身患重病的五保对象较好的治疗。

一位敬老院院长反映,五保户集中供养的最大问题是医疗费用没有来源,有时一、两个老人得大病,就会把全乡镇的五保对象医药费列支全部用尽。

而对于五保户来讲,由于医疗等问题没有解决,本来就很低的五保供养待遇也不能全面落实。

  二、做法与特色:

体现六好

  但经过半年的摸索,各镇纷纷探索提高五保入住率的新途径,新办法。

最近我们下去摸底的时候,发现没人再提“六难”,大家认为,只有思路对头,方法得当,“六难”就不再难。

一些老人们也说,现在住得好,吃得好,样样都比家里好,哪个不想进来呢。

面对敬老院现在的状况,大家反映有“六好”。

  一是人员选得好。

我市把选好配强敬老院院长,作为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工作

  内容。

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工作需要,对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管理能力较弱的敬老院院长进行必要的调整,实行竞争上岗,注重从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同时,大力改善敬老院内的服务与管理人员的生活待遇,其工资福利待遇比照当地事业编制聘用人员标准执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稳定敬老院管理和服务人员,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如朱林镇党委、政府把敬老院院长列入村书记的管理序列,同等对待,享受同等待遇,及时办理养老保险,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安心工作,使敬老院迅速转变了面貌。

特别是老人入住率走在全市前列。

该院额定床位32张,实际供养老人41名,连楼道上都摆满了床铺,另有29人登记要住入敬老院,出现了过去老人不愿来,现在老人争着来的大好局面。

  二是激励机制好。

为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的目标,市政府将之列入四个年度”一票否决”,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在完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目标任务中成绩突出的镇(区)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统一拨给各镇(区)敬老院,用于弥补敬老院相关建设资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