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64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

《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度PEST分析报告.docx

WORD格式整理分享

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政治环境:

印度PEST分析



1362067朱翊崴

印度同中国一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近代史上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一度是“英王皇冠上的宝石”。

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获得独立,并于

1950年建立印度共和国。

印度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经常以“世界上

最大的民主国家”自诩。

议会总统制下的印度,总统虽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但实际上不掌握大权。

现任总统为普拉纳布·慕克吉。

总统根据议会选举结果,任命多数党

领袖出任内阁总理。

以总理为首的内阁行使国家行政权,现任总理莫迪系2014年大选上台。

议会掌握立法权,上院为联邦院,下院是人民院。

司法体系方面,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

分别是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负责审议国家重大事项、解决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监督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等。

除此之外,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和高等检察院,负责本邦事宜。

政党制度方面,印度实行多党制,但实际上国大党和人民党力量明显占优。

国大党是

印度老牌政党,曾领导印度反英殖民斗争,长期执政并深得人心,但在2014年的印度大选

中败给了莫迪领导的人民党。

人民党是印度的新兴政党,创建于1980年,是印度第二大资产阶级政党。

除国大党和人民党外,印度还有共产党、泰卢固之乡党等小党。

此外,印度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等众多

宗教在印度都拥有大量信众。

在历史上,宗教变革是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但宗教之间的矛盾也屡屡引发流血冲突。

与此同时,时至今日印度种姓制度犹存,社会结构等级分明,这无疑是制约其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印度政治是一幅复杂的拼图,由地方主义、宗教、种姓、阶级和政党等图块拼凑而成。

从单个事件中,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

尽管如此,北方邦议会选举结果仍代表着一种更普遍的态势。

贸易协定方面印度与东盟签订服务与投资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并与多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已经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政策方面就从印度与可口可乐事件而言,印度的政策风险非常大,有极大同时面对政

策压制和政府联合舆论威胁攻击的风险,检测干扰猫腻和法律变动难以预见,评估和回避,

市场道德标准比较低,政府和企业会不择手段打击敌意的入境企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对跨国企业貌似严格,实则完全取决于政府和官员的态度,以及所涉及的产业印度政府是否保护以及竞争企业是否由政府持有股份,以及企业本身的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等等因素。

印度1986年《环境保护法》及其附属立法形成“伞形结构”,旨在加强现有环境法律体系、理顺执法体制、提高执法能力和加强执法意愿。

可是,行政执法效果并未实现这些目标。

根据宪法赋予的司法管辖权,印度的司法机关奉行能动主义,部分校正了行政执法的不足。

印度环境法律的渊源和立法体制印度属于英美法系国家,保留了大量殖民地时期的法律。

印度独立后,从印度宪法肇始,环境法律既以制定法为主,又包括普通法,后者又包括联邦立法和邦立法。

根据印度1949年《宪法》,联邦和邦各自的专属立法权和共享立法权由

宪法文本明确列举。

其中,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立法权的配置是:

联邦对核能、跨邦交通、

船舶运输、主要港口、交通管理、油田开发和管理、矿藏和矿产开发、跨邦河流、公海渔业等享有专属立法权力;邦对公共健康和卫生、农业、供水、灌溉和排涝、渔业享有专属立法权;共享立法权涵盖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小港口、工厂,以及联邦不享有专属立

法权的矿藏和矿产开发事项。

未列举事项的立法权由联邦专属。

另外,为了“国家利益”,联邦议会的上院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决定,由联邦议会行使邦专属的立法权。

即使不经联邦议会上院多数决定,只要两个以上邦的议会同意,联邦仍然可以行使邦的专属立法权,且只有联邦议会可以修改、废止此类立法,邦议会无权。

立法之时不同意的邦也可以嗣后同

意,使该法在其管辖范围内生效。

例如,下文述及的1974年《水污染防治法》就是邦同意

的联邦立法。

可见,尽管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和邦的立法权划分明确。

可是,根据

“国家利益”条款和邦议会授权条款,联邦几乎享有完全的立法权,已经接近单一制国家。

1986年《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印度1986年《环境保护法》共26条,除了适用的领土范围、生效方式和时间、执法人员的法定身份等技术事项外,其基本内容包括六类。

第一,适用范围。

1986年《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地及其这些环境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一切生物体和财产之间的关系。

“污染”指任何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出现。

可见,该法突破以前环境立法仅仅适用于某些污染物或环境要素的立法体例,

使该法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污染防治和立法的任何方面。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1986年《印度环境法》是一部综合性环境立法。

第二,联邦政府的权力和义务。

1986年《环境保护法》是典型的授权立法,它授予

联邦政府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为目标,采取一切必要或适当措施的权力。

这些广泛的职权既包括制定宏观政策,也涵盖具体执法,具体如下:

1,制定并执行全国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计划;2,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划定特定保护区、制定保障危险物质安全处理和防止一般环境事故的程序;3,检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设备、原料、工艺流程等;4,建立和认证环境实验室;5,调查、视察、收集和散发环境信息、守法宣传和指导。

第三,附属行政立法。

为了履行以上职责,联邦政府可以制定实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

目前,印度联邦政府已经制定了1986年《环境保护规则》,并形成了以1986年《环境保护法》为龙头,涵盖污染防治、危险物质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海岸和生态脆

弱地区保护的“伞形”环境立法体系。

第四,个人和企业的义务及其法律责任。

同联邦政府的职权对应,任何从事可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个人和企业都义务遵守1986年《环境保护法》和联邦政府据其制定的各

种实施细则,并遵守联邦政府及其授权机构的各种命令、指令。

同时,1986年《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比以往环境立法更加严厉的法律责任。

第五,执法体制安排。

以执行1986年《环境保护法》为目的,联邦政府可以设立任何

合适的机构、任命相关官员,并授予其执行该法的职权。

同时,联邦政府还可以寻求与各邦及其相关行政机构的合作,并可以授予其除制定实施细则之外的一切执法该法的权力。

第六,司法执行。

司法机关获得管辖的情形有两种:

1,联邦政府或作为其代表的机

关、官员为执行环境法提起诉讼。

2,任何人向联邦政府通知起诉意图60天后,可以针对违法个人、企业或政府提起诉讼。

1,利用环境手段管理环境;

2,加强政府同各科研、团体的联系;

2,加强环境教育,提倡公众参与。

尽管印度中央政府制定了一个看似强有力的法律框架,并有不同的部委参加,但是,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管理,环

保政策的执行都还是软弱的。

形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低,执法不严,

缺少步骤和管理系统,管理基础数据贫乏,对环境政策决策能力差等。

另外,印度用

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十分有限,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12%。

印度经济手段的应用:

为保护环境抵制熟石灰神像。

在制度弹性方面,印度与中国相比,显得更为成熟稳定。

中国的经济表现得更有活力,但

由于制度环境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不足,较易发生社会政治环境重大波动,从而引发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破坏。

如果说,好的制度能够产生好的经济的话,反之则不一定成立,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

笔者认为,印度已经基本解决了的政治制度问题,而中国还未形成合适的政治体制。

经济环境:

9月20日,印度《经济时报》称,根据卢比购买力算得的GDP,2011年,日本被再度超越,世界第三的位置将让贤于印度。

或许是受中国刺激,或许是国内需求所致,印度似乎开始注重数据,讲究速度。

从上世纪90年代始,印度实行经济改革。

1992年后,印度象

雄起,GDP增幅从一年前的1.3%迅速升高至1996年的7.8%。

5年间,印度实现经济年均

增长6.2%,尔后,“九五”期间(1997年—2002年),年均再增长5.5%。

2002年后的5年里,印度又以3.8%、8.1%、7.5%、9.4%、9.9%的GDP增幅,保持高增长的经济姿态。

8月31

日,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制造业、贸易及酒店等行业的强劲带动,第二季

度GDP增速达8.8%,比一季度高出0.2个百分点,创3年以来的新高。

7月下旬,印度央行认为,印度变慢了,全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为8%,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称,会“更慢”,只有7.8%。

据称时下的印度大兴土木,改建港口、新建机场。

5年来,印度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已超过100亿美元,而“十二五”规划中,政府还将通过各种途径追加5000亿美元,此种力度,过去60年从未有过,而这就是印度GDP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跳过制造业,直

接推进服务业。

因为贫困问题尚未解决,所以要保证GDP增长。

在他看来,只有保持强劲

的经济增长,贫困人口才能逐步缩减。

而在过去20年,“脱贫”也是印度经济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

2005年,收入最低的20%的群体占收入的比例,印度为8.08%。

从过去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绩效角度考察,中印两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都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内部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从效率上看,印度赶不上中国,而从公平和平稳方面看,印度的发展步伐相当稳健。

印度的经济开放度多于中国,货币实现可兑换,汇率具有完全的弹性,困难在于,比如民

族融合、地区发展不平衡、严重的腐败,此外印度还存在宗教冲突、种姓等级等问题。

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穆斯林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较低,对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存在潜在的风险。

另外,印度存在毛派政治武装力量和地区叛乱,印度种姓制度,虽然在政

治上已经实现了平衡,但是经济发展上,低种姓群体与其他民众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国与印度在很多方面存在类似点,境外分离势力的恐怖活动、巨大的贫富差距,以及无处不在的腐败现象,侵蚀了社会的凝聚力,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不稳定因素。

印度表现出了制度弹性高的特征,使得印度虽然在经济增长进程中还会面临罕见困难和挑战,如今年出现的高通胀,但长期来看,在未来经济复苏后,印度仍有望保持较快的经济成长速度。

印度在经济发展总水平以及内部结构上,仍存在较大缺陷,如在制造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进入消费和服务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这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即便是在今天这样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第二产业的发展不足,长期来看,对印度经济发展仍是个重大的缺陷。

但是,只要能够保持国家完整和社会稳定,相信这一问题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被逐步解决。

印度的经济体制:

印度在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与转型前一直实行的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实际上,印度是最早实行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印度早期的经济体制里,公私营经济并立,国营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从印度独立后混合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来看,私营经济成分不断扩大,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

1991年拉奥政府上台后,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从此印度经济进入了转型时期。

印度政府对其长期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进行了结构性改变,主要体现在:

(1)改变混合经济模式,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印度政府大幅度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总体上自由但又不放弃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新体制,同时把半封闭的经济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

具体做法是整顿国营经济部门,削减公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