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5921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

《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

安徽省黄山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

黄山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B.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C.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都是通过促进细胞代谢而实现调节的

【答案】D

【解析】细胞正常代谢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A正确。

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而进行的,B正确。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C正确。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都是通过调节细胞代谢,有可能是促进也有可能是减弱而实现调节的,D错误。

点睛:

本题看着比较难但实质是考察考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这在必修一课本中第一章进行了原话描述,而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2.下列物质通过细胞时一定要消耗能量ATP的是

A.红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B.神经细胞内Na+运输到细胞外

C.性激素进入到靶细胞的过程

D.细胞代谢产生的CO2排出细胞外

【答案】B

【解析】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要ATP,A错误。

神经细胞内的Na+运输到细胞外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B正确。

性激素进入靶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ATP,C错误。

细胞代谢排出二氧化碳是自由扩散,D错误。

3.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钟罩内,在某一光照强度下,测得密闭钟罩内CO2变化量为零(不考虑微生物的呼吸)。

由此不能说明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相等

B.同一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消耗的O2与叶绿体释放的O2量相等

C.若是农田中的作物处于该光照强度下不能正常生长

D.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从密闭钟罩内吸收了一部分CO2

【答案】B

【解析】由于测得密闭钟罩内CO2变化量为零(不考虑微生物的呼吸),所以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相等,A正确;由于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的量和所有的植物细胞(叶肉细胞、根细胞等)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所以单看某一个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消耗的O2与叶绿体释放的O2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白天的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而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通过一昼夜来看,植物无法积累有机物,不能正常生长,C正确;由于植物的根细胞进行呼吸作用要释放二氧化碳,由于测得密闭钟罩内CO2变化量为零,所以叶肉细胞从密闭钟罩内吸收了一部分CO2,D正确.

【考点定位】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4.对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物质检测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某种基因作探针检测时,可能在某些部位的细胞中检测不到有该基因的存在

B.用某组织细胞中提取的mRNA作探针检测发现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一些不同的mRNA

C.用某组织细胞中提取的mRNA作探针检测发现不同组织细胞中会存在相同的mRNA

D.抗原—抗体杂交的结果发现不同组织细胞中不存在有相同的蛋白质分子

【答案】D

【解析】同一生物个体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出现细胞分化。

用某种基因作探针时,一般在细胞中都能检测到该基因的存在,但如果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基因,A正确。

用某些组织细胞中提取的mRNA作探针检测不同组织细胞中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会存在一些不同的mRNA,但也都会有相同的mRNA,B、C正确。

抗原-抗体杂交是检测蛋白质的,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也会存在相同的蛋白质,如呼吸酶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后在同一个体不同的组织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有所不同,即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不能说是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5.下列不具有细胞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是

A.造血干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

C.骨骼肌细胞

D.胚胎干细胞

【答案】C

【解析】干细胞都同时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A、D正确。

记忆淋巴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快速进行分裂分化形成浆细胞,B正确。

骨骼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再进行分裂,C错误。

6.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据题意,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A正确;需氧型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好氧细胞,B错误;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C正确;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含有基粒,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7.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龙胆紫

染色体被染成深紫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紫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斐林试剂

葡萄糖与斐林试剂作用,使葡萄糖染成砖红色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A.AB.BC.CD.D

【答案】A

【解析】染色体用碱性染料被染成深色,可以用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或改良苯酚品红溶液,A正确。

脂肪用苏丹III或苏丹IV进行染色,可以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B错误。

葡萄糖是还原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但不是葡萄糖被染成砖红色,C错误。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以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点睛:

高中阶段常用的物质和颜色反应

物质

试剂

预期实验结果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摇匀,再加B液,摇匀)

紫色反应

脂肪

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或红色

淀粉

碘液

蓝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现用现配,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染色体(质)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深紫色或紫红色

DNA

吡罗红甲基

绿染色剂

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RNA

RNA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线粒体

健那绿染液

蓝绿色

CO2

Ca(OH)2溶液

CO2使Ca(OH)2溶液变混浊

酒精

浓硫酸中的重铬酸钾

灰绿色

8.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部分图示,其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A.①②④⑤⑧⑨

B.③④⑤⑧⑨⑩

C.①②⑥⑦

D.④⑤⑦⑨⑩

【答案】B

.................................

点睛:

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首先看有没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再次看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如果出现了联会、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行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否则就是有丝分裂。

9.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豌豆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D.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豌豆进行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即使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子细胞还是一样的,而一对等位基因也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

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可能是多个等位基因,C错误。

碱基对改变而引起的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才是基因突变,DNA上没有遗传效应的碱基对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点睛:

基因重组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一种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离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要切记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

10.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测交的结果是红花与白花的比值为3︰1,则

A.A与a、B与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四种基因型

C.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中表现型及比值是红花:

白花=15︰1

D.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花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3/15

【答案】C

【解析】基因型AaBb与aabb测交后后代有4种基因型,而现在表现型只有2种,并且为3:

1,说明只有aabb是白花,其余基因型都是红花。

因为测交出现了1:

1:

1:

1的变形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应只有2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5:

1,B错误,C正确。

其自交后代中红花纯合子比例为3/16,D错误。

点睛:

本题考察基因自由组合的异常分离比,总结如下: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测交后代比例

9∶7

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1∶3

9∶3∶4

存在aa(或bb)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其余正常表现

1∶1∶2

9∶6∶1

双显、单显、双隐三种表现型

    

1∶2∶1

15∶1

只要具有显性基因其表现型就一致,其余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3∶1

13∶3

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3∶1

1∶4∶6∶4∶1

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

1∶2∶1

11.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已知6号个体为纯合子,人群中患乙病概率为1/1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B.Ⅲ8的基因型为AaBb

C.Ⅲ10为乙病基因携带者

D.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21/4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由1号、2号到5号个体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由1号、2号到4号个体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只知7号个体表现型正常,但不知其基因型,因此不能确定10号是否为乙病基因携带者,C错;由人群中患乙病概率为1/100,可知b%二1/10,B%二9/10,7号个体表现型正常,不可能是bb,可以计算出7号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分别为2/11aaBb,9/11aaBB,10号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分别为1/11aaBb,10/11aaBB,由家系图可知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III10与III9结婚,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21/22,男孩的概率为1/2,故正常男孩的概率为21/44,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显隐性状的判断、基因型的推断、概率分析计算的能力。

12.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设的基础

B.萨顿借助类比推理方法做出推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

C.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逐个计数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

D.在探究细胞代谢有关物质的来源与去向时,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A

【解析】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实验是对假设的实验验证,A错误。

萨顿是利用类比推理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调查种群密度时如果个体大且数目少可以用逐个计数法;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或植物用样方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用标志重捕法,C正确。

要探究细胞代谢有关物质的来源于去向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追踪,D正确。

13.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都是贮存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C.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的表达与环境密切相关

D.在真核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可表示为:

【答案】D

【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但遗传信息都贮存在相应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A正确。

蜜蜂的未受精卵中含有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控制本物种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B正确。

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信息的表达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C正确。

在真核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只有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而逆转录和RNA的复制是发生在部分病毒入侵到生物体内时,D错误。

1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C.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答案】D

【解析】三倍体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A错误。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无法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B错误。

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不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C错误。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D正确。

点睛:

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变异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5.下列有关DNA的复制和转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转录是以整个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C.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

D.在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共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T、G—C、C—G

【答案】C

【解析】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但在原核生物中也会发生,A错误。

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但不是整条链,B错误。

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因为间期是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在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共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G-C,C-G,因为转录形成的RNA中没有T,D错误。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是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B.物种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

【答案】B

【解析】由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厌氧到有氧的理论,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应是单细胞生物且是进行无氧呼吸的,A正确。

物种的共同进化可能是通过生存斗争也可能是通过互利共生实现的,B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使个体,D正确。

17.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结构示意图,a、b、c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处渗透压既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也与无机离子含量有关

B.人体内所有细胞必须通过①②③④构成的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③与②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①和②相比,前者化学成分中蛋白质含量通常较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血浆渗透压既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也与无机离子含量有关,A正确;人体内少数细胞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小肠上皮细胞可直接从肠腔中吸收营养物质,B错误;人体的Na十、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如Na十一K+泵的作用,C正确;血浆的化学成分中蛋白质含量通常比组织液高,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及稳态,意在考查对体内细胞物质交换途径、内环境稳态的理解。

18.下图表示在神经纤维膜外侧接—灵敏电流计,右侧给予—适当的刺激,图①②③表示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计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是②→③→②→①→②

B.图①a和图②a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未兴奋状态,此时仍有离子进出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无需消耗能量

D.若刺激a、b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点,图示电流计的指针均偏转两次

【答案】B

【解析】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取决于局部电流的方向,本电流表的两个电极未接受刺激时,膜外都为正电位,因此如图②,当电流表的一个电极受到刺激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未兴奋处为正电位,因此b右侧给予一个刺激,b、a处会先后兴奋,依次为②一①一②一③一②,A错误;图①a和图②a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未兴奋状态,此时仍有离子进出,B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离不开膜内外Na+、K+分布不平衡的浓度梯度差,而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C错误;刺激a、b之间的中点,图示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名师点睛】据图分析:

电流计的两电极位于神经纤维的膜外侧,在右电极的右侧给一个强刺激可以引起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纤维未兴奋时(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后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19.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主要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只有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参加

【答案】B

点睛: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存在的,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一定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条件反射还会消失。

20.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激素是信息分子

B.激素是有机分子

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有的激素是神经细胞分泌的

【答案】C

【解析】激素是内分泌腺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A、B正确。

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错误。

有的激素可以由神经细胞分泌,如肾上腺素,D正确。

2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导致靶细胞裂解,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C.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并且都具有特异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吞噬细胞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又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通过增强免疫效应使靶细胞裂解,而不是直接导致靶细胞裂解,B错误;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C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可由淋巴细胞产生,也可由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过程,意在考查对免疫系统组成的识记、对免疫过程的识记、理解。

2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做了“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豌豆幼茎生长的协同作用”实验,实验结果用图表示如下。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该实验验证的是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协同作用,所以做实验时一定要有对照,不加激素的是空白对照,而只加生长素或只加赤霉素的是对比实验,而同时加了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是实验组。

分析图形,A、B中没有空白对照,A、B错误。

C组中没有单独添加赤霉素或生长素的对比实验组,C错误,D组正确。

点睛:

实验中一定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

23.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B.农业上可以应用赤霉素打破种子的休眠

C.2,4—D是一种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植物激素

D.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

【解析】A.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当形态学下端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形态学上端时,极性运输依然能进行,属于逆浓度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耗能,A正确;

B.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的休眠,B正确;

C.2,4-D不是植物激素,而是植物激素类似物,C错误;

D.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24.关于下图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该曲线图若表示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则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

B.如果A表示动物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则B可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

C.如果B表示动物血浆中血糖含量的变化,则A表示胰岛素含量的变化

D.如果B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T细胞浓度,则A表示体液中HIV浓度

【答案】B

【解析】如果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因为A先下降或先上升,说明A是被捕食者,B是捕食者,A错误。

如果A表示的是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因为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有反馈调节作用,B可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B正确。

如果B表示的动物血浆中协同含量变化,A应该表示的是胰高血糖素的变化,C错误。

如果B表示的是人体内免疫系统T细胞浓度,HIV浓度应该是T细胞浓度高时较低,但随后HIV浓度高,T细胞浓度不会再升高,D错误。

2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低

B.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

C.植食性动物一定是初级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

D.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物种少,所以丰富度低,A正确。

不同的生态系统,因为物种丰富度不同,营养结构不同,所以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会不同,B正确。

因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一定是初级消费者,位于第二营养级,C正确。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密不可分的,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表示爪蟾卵母细胞核质蛋白注射实验结果(核质蛋白是指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请据图回答:

(1)核质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65×103,用蛋白水解酶进行有限水解,可以分别得到头部片段和尾部片段。

从图可知,核质蛋白有限水解后,得到的头部和尾部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为________。

(2)从图可知,核质蛋白的亲核输入信号存在于________片段;核质蛋白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________,说明该通道对物质的通过是具有________的。

(3)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核质蛋白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4)在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