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 说明文阅读20篇素材通用.docx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 说明文阅读20篇素材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 说明文阅读20篇素材通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说明文阅读20篇素材通用
说明文阅读20篇
地域特色(5篇)
柳州山歌
山歌,顾名思义是在山野间演唱的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是以世代耳口相传和即兴演唱为主要特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千百年来,柳州人对山歌一往情深,善于用山歌来展现自己的劳动和生活,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歌词生动幽默,曲调简朴耐听,具有鲜明的地方民间民族特色,更由于柳州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底蕴、优秀的人文传统、广泛的群众基础、浓郁的文化氛围等优势,使得柳州山歌自成一体,形成自己的显著特征。
柳州山歌历史悠久,历经千年于民间流行而不衰,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袭,传承至今,特别是在现代化的都市中至今仍保存着这样古老的传统文化形态,在全国的城市中是非常罕见的,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历史传承。
柳州山歌一直以来拥有众多的歌者与听众,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歌会。
其创作者是平民百姓,演唱者是平民百姓(除本地的外,还经常有不少外地的歌手参与),听者也是平民百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柳州独特的地理位置、民俗风情、使用语言、市民性格等构成了柳州山歌的地域性,外地人只要听歌,就知道歌者来自柳州。
山歌中常常使用的柳州地方俚语、群众语言,更让本地人倍感亲切生动。
千百年的积淀,柳州山歌已经成为柳州身份的象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
柳州山歌包容了当地汉、壮、苗、侗等多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伦理、劳动、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现出丰富的包容性。
柳州山歌不仅是优秀的传统口头文学艺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不断创造出新的形式和内容,以鲜明的时代性成为群众乐于接受且具有广泛基础的有效的宣传形式。
事实证明,柳州山歌具有超越时代的特征,能为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柳州山歌与我国宁夏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以及各地的民歌相比,具有突出的文学性。
它主要不是以音乐取胜,而是重于歌词,以此来传情达意与听众交流。
因此,柳州山歌的音乐往往成为陪衬,处于次要的位置,成为歌词的一个载体。
对歌时的激烈对抗,是柳州山歌最显著的特征。
一场对歌,俨然一场战争,双方唇枪舌剑,千方百计压倒对方,激烈异常,山歌此起彼伏,精彩纷呈。
⑨柳州山歌的表意,往往不是直接表露出来,而是运用生动风趣的群众语言含蓄地传递给听众,这些群众熟悉的语言,与听众从心灵上得以沟通,往往使听众会心一笑,产生强烈的共鸣。
即兴创作是柳州山歌另一特点。
歌赛时,歌手们都是即兴现场编词,脱口而出。
出歌迅速犀利,不仅押韵上口,格式严谨,而且用词诙谐风趣,比喻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令人叹为观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间绝技。
柳州螺蛳粉
螺蛳粉是柳州人最爱的风味小吃,在龙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现已列入柳州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评为柳州市大旅游名片之一,而且在全国不少城市夜树立了口碑。
烹饪螺蛳粉的工序并不简单。
先是烧开一锅沸腾的清水,再将一把又细又圆的 干米粉下到锅里,加进时令蔬菜一同烫煮,一二分钟后捞起粉和菜,沥干水,加入事先配好的酸笋、萝卜干、木耳、黄花菜、油炸腐竹、花生等各种配菜,最后从另一口咕嘟翻滚的大锅里舀一勺鲜红油亮的精制螺蛳汤浇进碗里,一碗浓香四溢的螺蛳粉才大功告成。
螺蛳粉的 特有品质就在它的色、香、味。
首先,螺蛳粉鲜艳的色彩已经打动食客的心:
雪白的米粉,翠绿的蔬菜、金黄的腐竹、淡黄的酸笋、黝黑的木耳、褐红的花生、红亮的辣椒油,真是五彩缤纷,十分养眼。
其次,扑鼻的浓香定会把你的食欲撩拨得无法自持,浓郁的酸笋味,鲜美的螺蛳香,丰富的作料香味,令你垂涎欲滴;最让你抵挡不住的就是那天下独绝的味道了,那滑爽的米粉带着螺蛳的鲜,热辣辣地顺喉而下,再吃上几口味道和口感各有其妙的配菜,喝上几口酸辣鲜爽的螺蛳汤,那种由舌尖味蕾直通到五脏六腑再扩散到每个毛孔的舒畅爽快,让所有的形容词都显得苍白失色。
如果再加上一些用螺蛳汤熬煮过的卤蛋、鸭脚、猪尾、鸡翅、豆腐泡等美味小吃,就更加过瘾了。
当然,螺蛳粉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色香味俱佳的经典美食,它还是柳州文化和柳州精神的一个载体。
先说螺蛳粉的“细”,别看它出锅的过程似乎简单,其实此前还有着复杂细致的工序。
A例如地道的螺蛳汤,它用上好的田螺、整副猪筒骨,加上肉桂、八角、花椒等多种作料,文火熬制而成。
期间的材料配制、工序安排、火候掌握,无一不精心考究。
B可以这么说,地道的螺蛳粉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序不亚于一辆五菱汽车的生产。
再看螺蛳粉的“杂”,它用料复杂,色彩鲜艳,五味杂陈,不正体现柳州这个“桂中商埠”所具有的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传统吗?
最后看螺蛳粉火爆的“辣”,柳州人就有这样火辣、豪爽、敢想敢干、决不服输的性格。
柳州人都会有一种割舍不掉的螺蛳粉情怀、结。
许多从外地归乡的柳州人迫不及待的事情就是“去搞碗螺蛳粉先”,而远在外地打拼的游子也会穿越半个城市去找寻一家写着“柳州螺蛳粉”的小店来熨烫那一颗思乡的心。
一碗酸辣鲜爽的螺蛳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柳州爽朗豪放的神韵,它是柳州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符号。
如果你想要读懂柳州,品味柳州,就请从“舌尖上的柳州”开始吧!
欢乐彝族年
程林盛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源于古书中的“西南夷”,自称“尼”。
彝族年,彝语读“库史”,“库”为年、岁之义,“史”为新之义,合称新年;也有释“史”为转、轮回、循环之义,为转年、过年之义。
彝族年同春节一样,人们辞旧迎新、共同庆祝。
传说在彝族地区有三条食人巨兽,它们分居三个方位,并不时地换地方,有三年一换的,有一年一换的,有一天一换的。
因其吸食人和动物,人们害怕却没有办法。
一天,一个叫支格阿鲁的英雄来到村寨,听说巨兽之事后,决心为民除害,于是带上一只神鹰,手执铜绳,在田垄边呼唤出巨兽,巨兽出来后张口要吃掉支格阿鲁。
支格阿鲁放出神鹰,使其啄穿巨兽的嘴巴,并用铜绳将巨兽的嘴巴绑住,然后边打边问“你还吃人吗”。
巨兽疼得哇哇大叫,发誓不再吃人和动物了。
从此,支格阿鲁定下规矩,要求巨兽离开人间到天上去生活,并告知它今后不得欺负人类,同时让人们在每年秋收后给其留出一些肝肺之类的吃食。
彝谚云:
送灵逢吉日,人丁就兴旺;婚娶逢吉日,生育就顺利;过年逢吉日,五谷会丰登。
可见,彝族人对日期的选择十分看重。
备货活动中,彝族人最看重年猪。
他们认为年猪的大小、肥瘦是是否富有和勤劳的标志,一般不选种猪、老母猪、花毛猪和独生猪。
彝族年猪多同牛羊一样以放养为主,耗费时间较长,年猪越肥大越吉祥,既可以用来合家欢宴、招待邻里、赠送亲友,又可以祭祖、保儿孙幸福安康。
彝语“库史地嘿”,即过年第一天,这天主要活动是杀年猪、祭祖、吃年饭。
杀猪前,每家每户要在门口放神烟,即将之前收集的蕨基草等柴火点燃,使其冒出烟雾,一来驱除妖魔鬼怪,二来迎接祖先回家过年。
杀年猪有一套规矩,一般从最年长或辈分最大的家里开始,依辈分排列;若村寨里有毕摩或苏尼(彝族民间神职人员,一般译作巫师),则要从他们家开始,然后再按辈分杀其他人家的年猪。
这是彝区对权力、地位的尊重和尊老的文化表现。
杀猪的小伙子要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相貌端正、身体强壮,没有狐臭和传染病,没吃过禁食的猫狗马肉。
杀猪讲究一刀杀死,否则意为不吉利。
彝族年饭主要有酒、坨坨肉、酸菜汤、荞粑和米饭,照例在开饭前由男主人将坨坨肉、酒、荞粑端上祖先神龛祭祀,祭毕,全家人围在一起享受美味的年饭。
饭后,可以将一些剩饭喂给其他动物,祈求来年六畜兴旺。
拜年,彝语叫“觉固”,是彝族年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最后一项活动。
各地时间不一,但多在彝族年第三天之后进行。
拜年主要是人们之间互致问候,其中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最为隆重。
普通人之间拜年要带一些猪肉、猪头、酒等礼品,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要带更多“克勒莫伙”(彝语意为“拜年货”),以向父母尽孝心。
同时,父母也要回赠女儿和外孙礼品。
彝谚“为人心坦荡,我友在四方”“一斗不分十天吃,就不能过好日子;十斗不做一顿饭,就不能招待客人”很好地体现了彝族人的热情友好。
他们以“彝族年是嘴巴的节日”形象地把彝族年与“吃”联系起来,展现他们的爱吃习俗。
作为崇尚祖先的民族,彝族年节的重要活动中都贯穿祭祖行为。
这样年复一年地传承着民族年的经验,传递著本民族的心理情感。
(选自《百科知识》2020年22期,有删减)
万年遗址今犹在桂陶兴衰几人知
梁丽
随着现代社会的的飞速发展,许多积淀多年的优秀民间手工艺慢慢消逝在时代的进程中,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线。
而广西桂陶,在经历岁月沧桑以及社会变迁之后,仍在默默传承着。
近日,联合国世遗专家到广西考察,先后走访了多个桂陶遗址,对广西制陶历史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这也让桂陶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万年留存的遗址中,依然难掩桂陶的风采。
广西以“桂”为简称,且素有“八桂大地”之称。
因此用广西当地陶土制成并制作出产于广西区域的陶器均被称为“桂陶”。
广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陶器发源区域之一,具有万年桂陶之称。
广西境内从南至北出土了桂林市庙岩、甑皮岩遗址陶、大岩遗址陶、柳州大龙潭鲤鱼嘴遗址陶、南宁豹子头、顶蛳山遗址陶、钦州市红泥岭、上洋角、独料遗、马敬坡遗址陶等大量古陶。
其中经考证:
桂林市庙岩素面陶有一万五千年历史,是广西已发现最早的桂陶,这些遗址无不证明着广西的悠久制陶历史,历经千万年沉淀,孕育出了浓厚的桂陶文化。
广西桂陶在千万年漫长的时光中,独立而缓慢的发展,却传承千万年,历经荣辱兴衰,不曾间断。
广西地处偏远,自古以来都属于经济、文化、生产力等方面发展都比较落后的区域,因此,陶瓷工艺的发展十分的缓慢,而且早期的桂陶工艺的地域性也比较明显。
到了秦汉时期,广西桂陶工艺开始有了显著的进步,在传承百越风格的基础上,很好的保留了百越的地域风格,也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技术与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桂陶成为了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广西的制陶业也在这个时期开始步入正规。
桂陶也曾经历了一段衰落的历史时期。
南北朝时期,随着时代的推移以及技术的发展进步,瓷器凭借着质地坚硬、不吸水、易清洗、技术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大行其道,瓷器的兴起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陶器业的发展自然而然也就相对衰落,广西桂陶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几乎是进入了自产自销的状态,所幸的是,桂陶发展虽不是一帆风顺,却也一直完好的保存传承下来。
桂陶文化历经世代传承,到了清朝时期桂陶强势复兴,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尤其是在北部湾钦州地区。
桂陶艺人经过历代蕴育沉淀,在传承桂陶工艺的基础上,运用了北部湾钦江两岸软硬陶土创制艺术性独具特色的坭兴桂陶,可以说坭兴桂陶是万年桂陶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结晶。
古朴雅致、独树一帜的坭兴陶在近代声名远播,获得无数的艺术大奖,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为“中国四大名陶”。
“广西的陶文化在世界陶文化历史中无疑是最早的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万多年来,工艺师们一直传承发展着这一手艺,使其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
”这是近日联合国世遗专家考察组的一位专家评委在考察中说的一句话。
的确,广西陶文化历经万年的孕育与历炼,积淀出的浓厚的桂陶文化,是广西民间传统的优秀文化之一。
如今留存的遗址,是桂陶文化兴衰荣辱的历史见证。
对于桂陶文化,我们也应该注重工艺传承的同时,注意保护好遗址这样的资源,让它们在现代焕发出生机,展现出桂陶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选自“广西新闻网”2020年10月26日)
苗乡人的银饰情结:
无银无花不盛装
陈伟冬
银饰对于苗族人来说意义非凡,无论在哪里繁衍生息,苗族银饰总能成为当地的亮点和别具风情的人文景观,苗乡人钟情银饰自然也不言而喻。
在近日,第六届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的服装秀比赛在凤凰古城举行,来自各个地方的苗族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苗族走秀,精致的妆容、富有民族特色的盛装,以及熠熠生辉的银饰不由让人眼前一亮。
苗族人的银饰情节自古有之,而人们对于银饰的喜爱,与苗族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兴衰荣辱。
早先的苗族曾经历了规模宏大而历时漫长的迁徙史,从兴盛到衰落,从水草丰茂的中原逐渐转向荒凉,银饰陪伴着苗族的祖先经历重重苦难和漫长流浪,也在迁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苗族祖先相信,银饰具有驱邪消灾去病的作用,因此在迁徙的过程中人们都会佩戴银饰,途中如果想要饮水,苗族先民也会将银饰放置水中,看看是否有毒。
而苗族银饰大多会配有响铃,这种独特的饰物让人们在迁徙过程中哪怕走散,也能闻声寻人。
银饰,苗族人迁徙的见证。
即便在后来,苗族人结束了漫长的迁徙之旅,开始了安稳的定居生活,但那段历史仍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很多的苗族银饰以迁徙之旅中的所见为题材制作,从中还能看到先民们征战、迁徙途中的风物,比如各种刀剑的银吊饰或是迁徙途中的花草虫鱼银饰等。
这是苗族人长期的征战、迁徙历程、迁徙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人们对于先辈的勇敢智慧的铭记。
带着历史印记的苗族银饰经过人们世代的口头相传,传承千年,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了苗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佩戴银饰在苗族民间极为普遍,且对于银饰,人们以多为美、以重为美。
因此苗族银饰又可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背饰、腰饰、盛装饰等多种,从头上的发簪、项圈到胸前的吊牌,从腰上的腰带到脚饰,品类多样、款式齐全。
苗族民间还有“无银无花,不成姑娘”的说法,身在苗乡,每逢重大的节日或是婚嫁等重要时刻之时,女子都会佩戴全套的银饰,盛装出席。
头戴银冠,项饰银圈,身着银衣,手配银镯,脚套银链,雍容华贵的银饰,衬着独特艳丽的民族服装,无疑为欢快而浓烈的节日气氛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如果说曾经的苗族人佩戴银饰是因为他们艰苦征战、迁徙岁月中的安全需要,那么到了如今,银饰则成为了苗族人装点人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形式。
品类多样、工艺精巧、造型奇美的苗族银饰,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也展示这苗乡人在精神上的丰富内涵。
随着时代变迁,对于苗族银饰的继承,还需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促进了苗族银饰艺术的发展繁荣。
(选自“广西新闻网”2020年11月1日)
自然理趣(5篇)
绿化先锋:
冬青卫矛与枸骨
史军
通常被称为冬青的植物远远不止一种,它们甚至分属卫矛科、黄杨科和冬青科,这些植物没有半点亲戚关系。
被称为冬青,只是因为它们都是在冬季保持翠绿叶子而已,其中最常见的就要属枸骨、冬青卫矛和小叶黄杨了。
首先说这冬青科的“冬青”就是枸骨。
它们的叶子边缘都长着又粗又硬的尖刺。
这些尖刺叶子层层叠叠地堆满了枝条,一点都不容易亲近。
就算上面挂满了红色的小果子,也很少有鸟儿在上面寻找食物。
所以枸骨也得了一个“鸟不宿”的诨名。
虽然枸骨比较抗冻,但是对广大的北方朋友来说,更熟悉的冬青还是冬青卫矛和小叶黄杨了。
它们都有自己的身份标志。
小叶黄杨的果实在成熟之后会裂成三瓣,而冬青卫矛的果实在成熟之后只会张开一个裂缝。
更有意思的是冬青卫矛种子外面通常还裹着一层鲜红色的外套—假种皮,而黄杨科植物的种子是没有这种装备的。
在北京路边经常看到的叶片宽大的冬青,就是冬青卫矛(Euonymusjaponicus)了,它们白色果子在成熟之时会“吐出”裹着鲜红色假种皮的种子,这就是卫矛科植物典型特征。
不过,通常大家不会叫它冬青卫矛,而是叫它“大叶黄杨”。
至于那些叶子只有小拇指尖大的冬青就是小叶黄杨了。
不管是冬青卫矛还是小叶黄杨,它们在冬天都不会落叶,这又是为什么呢?
相对于低温,冬季的干燥天气才是植物生存的大敌。
叶片是超级强悍的耗水大户。
树叶通过蒸腾作用把水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去,并由此产生蒸腾拉力,就像水泵那样把根系吸收的水和营养抽到枝头上来。
这一切都是以消耗水分为基础的。
所以在久旱无雨的冬季,很多植物就会清除掉这些耗水大户,等到来年春天,雨水渐多的时候,再重新“雇佣”新的叶子。
那么冬青家族是如何做到保存水分且不落叶呢?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冬青卫矛和小叶黄杨的叶子就会发现,它们的表皮非常厚,就像一个密封套把叶子包裹地严严实实。
另外,冬青是不会被冻死的,甚至叶片都冻不坏。
这是因为冬青的叶子有自己的抗冻法宝——糖和蛋白质。
冬青叶片细胞中积累的大量糖分,可以使细胞液和细胞质的冰点降低,就像我们在汽车水箱里加入防冻液一样,这样冬青就可以在0℃左右继续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
就算温度持续降低,细胞必然冻结的时候,抗冻蛋白质的存在也会使冰晶变得更圆润,而不是刺伤细胞的尖刺。
毫无疑问,城市绿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树种草、栽花种豆已经成了小区规划的必备动作。
可是,问题来了,我们经营多年的城市绿地和防护林中却没有天然森林那么热闹,这里的虫鸣鸟叫要少得多。
这又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要想让绿树引得鸟兽来,就必须为它们提供食物和栖身之所。
鸟类会将防风林当作移动的路线、觅食与筑巢的场所,也就是说,自然防风林可能对保护生产用地中的鸟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于是在我们植树的选择上又多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为生物提供合适的家园和食物。
此外,不同动物所需要的食物是不一样的,我们种植的植物多样性越高,能够吸引的动物就越多,这样的林地和草地的生物多样性就越丰富,也就更有能力对抗气候变化等灾难的侵袭,让我们种下的森林更有可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0年1期,有删减)
“海岸卫士”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滩涂上的潮滩湿地的植物群落,它并不是红色的,因为它的树种中大部分属红树科,故得名红树林,事实上这些灌木或乔木都是常绿植物。
红树林为什么被誉为“海岸卫士”?
1986年,中国广西沿海发生百年未遇的风暴潮,合浦县400千米的海堤被冲垮了大半。
但是,只要堤外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仍完好无损。
因此,当地百姓便把红树林誉为“海岸卫士”。
红树林通常处在陆地向海洋过渡的地带,因此红树林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红树林的种子外表和四季豆差不多,垂挂于藤架上,在母树上发芽,幼苗脱落掉到海水中,插入泥沙,并且发育成一株小树。
有时,幼苗遇上潮汐会被海水卷走,但待到海水退潮时,幼苗又会随遇而安地在别处扎根生长。
红树林就依靠自身奇特的生长方式繁衍着,盘根错节、相互支撑的特性在海潮风浪中稳如泰山,既化解了海潮风浪的冲击,又起到保护堤岸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保护滩涂、净化海水的作用。
事实上,红树林还是海鸟等海洋生物的乐园呢!
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十分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00多种大型底栖动物,100多种鸟类、130多种昆虫。
广西红树林区还有近160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中国最新纪录。
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在有红树林的海域,几乎从没有发生过赤潮。
据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200公斤左右的氮和近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
难怪有位诗人曾这样热情地赞美它们:
“红树林——根的迷宫,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天然的污水净化厂,海洋生物的伊甸园。
”
红树林的分布虽受气候限制,但在海流的作用下,它的分布却超出了热带海区。
在大西洋沿岸,红树林到达百慕大群岛,在亚洲出现于日本南部,它们都超过北纬32°,在南半球红树林分布更加远离赤道,可见于南纬42°的新西兰北部。
红树林里的动物主要是贝类,常见的有砗蠔、栉孔扇贝、糙鸟蛤和马蹄螺、凤螺、筛目贝和粒核果螺。
在红树林水域有多种浮游生物,常见的硅藻有角毛藻、半管藻、三角藻、圆筛藻等浮游藻类。
浮游动物则有波水蚤、丽哲水蚤、新哲水蚤、真刺水蚤、胸刺水蚤等。
红树林内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浮游生物的滋长。
红树林里还有各种鸟类,多半属水鸟和海鸥类,也有一部分陆栖鸟类出没于红树林带。
在发育良好的红树林偶尔还会有野猪、狸类及鼠类等小型哺乳类出没。
红树林里也招致了某些蜂类、蝇类和蚂蚁等。
它们对红树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起着积极的作用。
红树植物的花、叶、枝条等散落泥水中被微生物分解,为底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所以说,保护和发展红树林是开发热带及亚热带沿海资源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选自“科普中国网”)
神奇的树木“互联网”
李忠东
森林里的树木通过根毛网络和丝状真菌相互连接,交换着养分和信息。
最新的研究显示,这套互联网式的网络颇有能耐,非常管用。
说起来也许令人不可思议,一棵树的相当一部分养分竟然是其他树供给的。
这个秘密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塔米尔·克莱因和他的研究团体偶然发现的,当时他们正在做一项野外试验。
为了弄清楚云杉如何在二氧化碳浓度下生活,研究人员连续5年利用高过瑞士森林树冠层的45米高吊车,将二氧化碳用泵注入5棵挪威云杉树内。
这些气体包含一种混合而成的特定同位素,在它们穿过树木以及将它们和“邻居”联系起来的真菌网络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追踪碳的路径。
跟克莱因研究团体预料的一样,云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一些碳。
然而它们并没有独自享用,而是把近40%的碳留在了附近的山毛榉、落叶松和松树的根系里。
我们知道,树木的成长依靠空气里的二氧化碳、阳光和水合成的糖分。
但是树木能给自己制造碳,与此同时还会和它们的“邻居”分享。
而且碳不仅仅是从一棵树流到其他更需要碳的树上,还是个你来我往的双向过程。
克莱因的计算表明,一公顷的森林每年就有280公斤的碳通过土壤交换出去,相当于森林总的碳摄取的4%。
“在碳流动的过程中,真菌起到了作用。
”他指出,“菌根的生长需要碳,因此帮助了树与树之间的碳交换。
”
碳交换,有利于让我们了解森林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比如干旱或者新的虫灾。
如果真菌可以从不同地方得到碳,即使树木被虫子吃光了,它们也可以继续生存,延续森林的生态系统,直到树木重新长回来。
此项发现描绘了一幅新的画面:
全球树木和地下真菌结成搭档,为它们提供从大气中吸收的碳,以换取诸如氮、磷等很难获得的营养物质。
事实证明,森林之间的联系要比此前认为的紧密很多。
这些菌根形成了一个在树木之间,甚至是不同树种之间运送碳的地下管道,这一隐藏的碳“高速公路”对于森林应对干旱和其他破坏性事件至关重要。
森林中的树木和它们的根须真菌联系得如此紧密,每一棵树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几乎组成了一个共享资源的集体。
对于在森林的泥土下这个由生长在植物根部内以及其周围的真菌菌丝组成的“菌根网络”,有人根据“万维网”将其戏称为“木维网”。
森林的树木之间早就通过根部相互搭建成了“互联网+_物联网”,而且一点也不亚于目前人类的“互联网+物联网”,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要更强更好。
与此同时,这些真菌也孕育着人们熟悉和喜爱的蘑菇。
已经有证据显示,水和糖分从较年长的树里转移到菌丝网络,老树在为那些较为年轻、不能自力更生的树木提供养料。
如果砍伐树林里成熟的大树,那就意味着严重破坏了“木维网”中的联系,从而削弱整个网络的稳定性。
(选自《中国中学生报》,2020年4月13日)
“披甲戴盔”的森林卫士
蒋志刚
穿山甲,古籍中又称鲮鲤。
传说鲮鲤身披坚硬鳞甲,居山穿石,故名穿山甲。
穿山甲全身被覆厚厚的由角蛋白组成的甲片,头部呈圆锥状,背部隆起,腹部平坦,四肢粗短,尾长。
全球共有8种穿山甲,在中国分布的主要是中华穿山甲,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海南岛。
在中国还发现过马来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它们仅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很少有人见过。
不同穿山甲的生态习性有差异。
穿山甲可以跑得非常快,也能下水游泳。
中华穿山甲是陆栖动物,行走时腹部贴近地面;而分布在非洲的树穿山甲却能上树活动,靠它锋利的长爪和长长的尾巴抓住树干保持平衡。
树穿山甲既能在树上采食,也能在地面上采食。
生活在斯里兰卡的印度穿山甲在热带雨林的树冠中活动,捕食被树冠中花朵和果实所吸引的蚂蚁,它们全身甲片发黑,长长的尾巴能抓握树枝干。
穿山甲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一般在洞穴中睡觉,夜间才出来活动。
所以穿山甲一般行踪诡秘,很难观察。
穿山甲视力差,但是嗅觉与听觉发达。
它通常将长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