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3540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

《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docx

实用参考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

审美的命运:

从救赎到物化

内容提要:

1980年代在中国文艺界兴起了一次美学大讨论。

那时美学专题充斥于各种学术刊物,美学专著层出不穷,美学译著也是汗牛充栋。

美学一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显学。

在美学争论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审美经验的话语,即对主体性的探讨,对审美感性的强调,对文艺独立性和所谓内部规律的研究。

美学话语不断增殖,最终推波助澜助长了人的感性解放。

审美感性在美学争论中得以迅速的合法化,成为对人在思想政治领域异化进行救赎的乌托邦。

然而进入1990年代之后,审美现象发生了大规模位移:

审美从传统的理论和文艺的领域急遽转向社会生活的领域。

审美作为社会现象(而非文艺现象)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突出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得自实际生活的审美经验丰富多采,五光十色;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比比皆是,目不暇接。

然而审美却不再具有当年的革命性与解放的功能。

它曾经具有的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内涵已经变质。

在资本的扩张使我们的日常感性生活纳入其运作过程之后,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人们可以在市场上以普通商品的价格轻易地买到任何一种审美物品、审美活动、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也从悦志悦神蜕化为悦耳悦目。

审美的市场化必然是审美的贬值。

美学的沉默,特别是传统的美学理论-审美救赎理论(席勒)、生活的艺术化(佩特、王尔德)、主体性美学(李泽厚、朱光潜)以及文本理论(新批评及其它形式主义理论)的衰落,正是由于它们无法面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审美的这一重大转变,也无法解决商品文化条件下审美活动完全背离启蒙主义初衷的尖锐矛盾。

这一系列理想的审美理论框架再也无法容纳这一全新的、作为对人进行全面否定的审美现象,因此而丧失了为我们的生存赋予意义的功能。

西方美学的影响在20世纪末的中国经历了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

西方美学特别是德国的古典美学曾经吸引、感召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文学者。

它所起到的社会解放作用是其它人文学科望尘莫及的。

美学为当时人们的生存状况赋予了一种极为理想化的意义,即审美作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所昭示的生存自由。

但是,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和伊格尔顿的术语说,这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想象的表述。

本章主要从美学的层面探讨生活艺术化和审美经验在当代社会中的命运;在描述这种美学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社会作用的同时指出,由于1990年代以后中国急遽向商品社会转化,美学的上述意识形态功能也因之逐渐丧失。

不仅如此,审美本身由于资本的同化作用已经成为一种客体的、物质的、量化的存在。

这是当年的唯美主义者所无法想象也难以承认的。

一、1980年代的美学热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兴起了一次美学热。

在学术界、文艺界,美学与艺术问题引发了无数次热烈的讨论。

首先是1977年诗人何其芳披露了毛泽东1961年关于共同美的谈话,引起文艺界对人类审美意识的是否具有共同性的大讨论,一直持续到1981年左右。

接着就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980年代初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手稿》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即关于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劳动创造了美等命题被看作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基础。

到了1980年代中期,主体性美学,特别是朱光潜的主客体统一理论和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已经成为学术主潮。

当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1985-1986)发表之后,主体性美学的讨论在更为通俗的层次上展开,因而也更为深入人心。

1

今天看来,当时人们对于美学的热情确实超乎寻常。

那时美学专题充斥于各种学术刊物2,美学专著层出不穷,美学译著也是汗牛充栋。

西方近现代的许多美学著作均被翻译成中文。

李泽厚主编的一套美学译文丛书覆盖面很广,包括克罗齐、科林伍德、杜威、克莱夫·贝尔、苏珊·朗格、玛克斯·德索、托马斯·门罗等人的著作。

3甘阳主编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也选录了马尔库塞和耀斯等人的美学著作。

4有趣的是,西方一些非美学领域的学术著作,比如某些符号学著作,也被冠以美学的题目出版。

如巴尔特的《符号学原理》(1964)的一个中文本的译名为《符号学美学》(1987)5。

在一些课本教材中,西方文论的各个流派最初也是被当作美学流派加以介绍的。

6这可以说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种泛美学化倾向。

美学跨越了学科的边界而不断扩张,其号召力和影响力可以略见一斑。

当时无论学者教授还是年轻的文学爱好者,都以谈论和研究美学为时尚。

美学一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显学。

朱光潜、李泽厚的美学著作甚至在社会上非学术圈子里广为流传。

和今天的畅销书相比,它们的销量也绝不逊色。

与此相呼应,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对西方以文本为核心的形式主义文论也进行了系统的翻译与介绍。

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芝加哥学派、原型理论、结构主义诗学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均有翻译,其代表人物也有详细的介绍。

这些翻译介绍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独立性的思考以及对文学文本的关注。

特别是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1942)的翻译出版(1984),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7。

他们所提出的文学的内部研究和文学的外部研究的区分,8成为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依据。

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性,也就是形式主义文论家雅可布森所说的文学性,受到极大的重视。

这场声势浩大的美学热以及文艺界对文学独立性的追求是值得深入反思的。

它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当时所涉及的理论问题。

那时的热门话题诸如美的客观性、主观性、实践性及其主客体关系以及艺术的内在形式等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但是,在美学争论中形成的一整套关于审美经验的话语,即对主体性的探讨,对审美感性的强调,对文艺独立性和所谓内部规律的研究,使审美本身获得了前所未有重要性,也使文学文本获得了一种非政治化的存在基础。

文学似乎可以脱离思想意识形态,脱离社会生活的其它部门,成为一种独立自主的存在。

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政治工具功能让位给一种更普遍、更抽象、更感性化的功能,即审美功能。

文学艺术首先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本身自有特定的规律。

文学不是知识,更非政治,它诉诸于人的感性。

我们应该记得,在此之前的传统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是强调理性、认识论以及社会性的。

别林斯基、恩格斯和卢卡奇的典型说是权威的理论,自194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

此外,形象思维也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梳理和讨论构成了文艺论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典型理论强调的是历史发展规律;而形象思维概念强调的是艺术的认知功能。

虽然它们不排除文艺的感性存在,也认可典型的生动活泼的个性与形象的审美特点;但实际上这种理论的意义恰恰就在于超越人的个性与感性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对于个性和感性的一种否定形式。

感性的形象仅仅是对社会生活理性认知的途径;个性化典型的背后是抽象的时代共性。

正是在这种政治化和理性氛围中,美学话语的不断增殖,对文学的文本特性的过分强调,实际上是助长了人的感性解放。

审美感性在激烈的美学争论中得以迅速地合法化。

对审美感性的讨论,无论是正面的提倡还是对它的否定批判,结果都是使人们不得不正视它的存在。

这成为对那种非个人化的文艺思想的行之有效的话语颠覆。

在文艺创作领域,对审美感性的追寻就更为直接而大胆。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北岛、顾城的朦胧诗,王安忆、贾平凹、莫言的寻根派作品,邓友梅、陆文夫的市井民俗小说,所有这些无一不打上审美至上的烙印。

这些作品对于人物心理感受进行深入开掘,对审美情趣着力于细致入微的表现,在形象塑造中突出其生动活泼的个性,而思想主题的表达则刻意含蓄模糊。

这时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被重新拾起,唯美主义也不再是一个贬义词,审美经验、审美感受一时成为时髦的术语。

1980年代被称之为思想解放的年代,与此同时也孕育出一个审美感性的狂欢节。

1980年代所颂扬的主题是人文主义精神,与之一脉相承的则是心理美学和形式主义文论。

前面我们看到,西方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同样也有这样一个贯穿始终的解放主题。

如前所述,哈贝马斯认为审美在历史上曾经是对人类异化的一次强烈的反抗,席勒的理论构成了对现代性的第一次系统的美学批判。

9席勒痛斥现代社会的专业分工使个体分裂成碎片,哀叹人难逃异化的命运。

他认为理性化过程把社会变成一个机械装置,人被物化为其中的一个个零件。

人们的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

10在人成为自己感性存在的对立面的情况下,只有游戏,也就是艺术,使人可以重获自由,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的最高境界。

审美就是要以艺术的方式,把人从这一物化的过程中解救出来。

在1980年代的中国,艺术正是被赋予了这样一种想象的解放作用。

美学与文学的自律成为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们把审美作为普遍有效的准则,将艺术看作是一种普遍主义的表现形式。

虽然1980年代的创作多以本土化的面貌出现,比如市井小说的民俗内容和寻根小说的原始文化,但是这些作品都洋溢着浓厚的唯美气息。

这里的民俗和原始文化已经抽象化、形式化、审美化,象公园里的假山和室内的盆景,是一种人造的风俗;目的是表现一种普遍的美学原则,一种文化的世界主义。

而这普遍原则中蕴含的理念就是人的丰富感性与个体尊严。

二、1990年代传统美学理论的衰落与审美作为生活现象的兴起

然而自1980年代末以降,中国的文学理论与美学现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与上一个十年的美学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学理论的沉默。

这并不是说美学作为学科已经消亡。

美学家现在仍然在耕耘,美学著作也不断出版。

但是美学当年的风光不再,美学著作也不会拥有过去那么多热情的读者。

总之美学问题已经不再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

美学理论似乎耗尽了它的能量,又退缩到纯粹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一角。

美学的衰落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与其直接相关的就是文艺创作领域中审美性和艺术性的丧失。

1980年代高蹈的审美情趣与精致的艺术形式已经被1990年代世俗的趣味与商业化的文艺垃圾所取代。

悦志悦神的美学理想已经被悦耳悦目的平庸文艺创作所顶替。

而文艺作品的快感继而发展为颓废、色情、恶俗、官能刺激以及语言粗鄙化,成为粗制滥造的文艺快餐。

快感取代美感,牛鬼蛇神胜过风花雪月,已是不争的事实。

审美感性的解放如同是打开了一只潘多拉盒子;文艺界群魔乱舞,文艺作品良莠不分。

艺术的终结,黑格尔耸人听闻的预言,如今变为有目共睹现实。

当代文艺实践这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景,实在是对1980年代追求审美至上和艺术独立性的一个极大的讽刺。

审美和艺术从政治传声筒的角色解放出来,然而却迅速改变了初衷,摇身一变成为

商品社会的奴婢。

祁述裕在《市场条件下的文学艺术》(1999)一书中对当代文艺的现状作了全面的描述。

他指出这时期的文艺作品充斥着病态、丑陋、肮脏、残忍的意象,这时期众多的小说充斥着使人恶心的场面,令人惊悸的屠戮和死亡。

……这些场面和描写在传统诗学看来是绝对地被视为非文学因素而加以排斥的。

诗人将这些丑恶引入作品不是意在加以贬斥,而是欣赏和玩味。

它体现的是与50-60年代,也与朦胧诗炯然不同的新的诗学原则。

11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两个十年如此鲜明的反差?

是美学学科本身的衰落,还是人们审美趣味的转变?

是社会生活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于其它社会问题,还是美学因无法跟上历史潮流而产生了危机?

的确,1980年代热烈讨论过的问题诸如文学主体性,审美经验的结构,主客体之间的格式塔对应,以及文本的阅读经验等等已经不能对我们今天生活中的转变作出有意义的阐述。

也就是说,传统美学作为意识形态,如今对当前我们自身的存在进行表述时产生了困难。

在当代大众文化的冲击下,这一套美学理论赋予艺术的解放功能完全丧失了意义,因此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冷落。

但是,传统美学理论的危机与文艺创作中文学性、艺术性的丧失并非意味着审美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消亡。

相反,审美作为社会现象(而非文艺现象),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突出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得自实际生活的审美经验哪里象今天这样丰富多采,五光十色;我们日常生活中美的事物哪里象今天这样比比皆是,目不暇接。

如果我们暂时搁置关于美的本质的复杂理论探讨,从最通俗的意义上理解美感和审美活动的话,那么,从城市街道到购物商厦到电视广告,从人的衣食住行到整体生活方式,从号称中国香榭丽舍的新王府井到古香古色的平安大街,从妖艳多姿的服装模特到包装精美的书籍礼品,美充斥一切生活领域,美的形式受到前所未有的热烈追捧。

我们的审美感觉不断得到拓展,审美主体一次又一次受到生活中新鲜形象的冲击而感到震惊。

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美化,处处受到美的渗透。

詹明信认为当今最出色的艺术家是制作广告的那一批人,12此话并非虚言。

一幅绚丽的电脑广告公然宣称,唯美加科技等于双倍的诱惑。

图1.唯美+超薄科技=(诱惑)2。

唯美一词已经走下艺术的神坛,成为广告和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语汇之一。

超薄科技象征了感性的量化;而商品的诱惑可以来自审美物化。

明基电脑广告。

又载《南方周末》,20GG年4月25日C17版。

由此可见,唯美一词已经走下艺术的神坛,成为广告中光芒四射的人物、美轮美奂的形象、戏剧化的情节以及音响、色彩、情调、氛围中的诗情画意。

这一切浓缩在一个有限的时空之内,在瞬间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社会生活的全面审美化不仅带动了主体方面审美感觉疆界的开拓,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审美现象发生了大规模位移:

审美从传统的理论和文艺的领域急遽转向社会生活的领域。

那么这一盛一衰意味着什么?

也许人们会说审美解放运动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13生活的艺术化或者说审美感性在社会生活其它领域的迅速扩张无疑与1980年代的唯美主义有着传承关系。

如今,人们感性生活的丰富性已今非昔比。

当年政治理性主导一切的状况已经根本改变。

因此人们也可以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审美活动的民主化,因为传统审美活动的内涵的狭隘性、封闭性、贵族性等局限被打破了。

14但是,实际情况是这种乐观的表述那样简单吗?

三、从崇高到可笑只有一步之遥:

审美解放的悖论

如前所述,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早在《启蒙辩证法》(1940)中就尖锐地指出,完全受到启蒙的世界却充满着巨大的不幸。

15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已经显示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所分析的启蒙主义的后果已经在我国出现。

而在审美领域,这一后果的表现尤为明显:

如今审美已不再具有当年的革命性和解放性的功能。

它曾经具有的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内涵已经变质。

在资本的扩张使我们的日常感性生活纳入市场的运作过程之后,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试想,当你可以在市场上以普通商品的价格轻易地买到任何一种审美物品、审美活动甚至审美经验时,审美价值还如何能够唤起你心中的敬重之情?

当广告商人明白无误地告诉你,美丽,当然也可以定做16,那么审美活动又如何能与古往今来艺术家的辛勤劳作以及人文学者所珍视的境界和顿悟相提并论?

17审美的批量生产与市场化必然是审美的贬值。

美学的沉默,特别是传统的美学理论-审美救赎理论(席勒)、生活的艺术化(佩特、王尔德)以及我国的主体性美学(李泽厚、朱光潜)-的衰落,正是由于它们无法直面现实生活中有关审美的这一重大转变,也无法解决商品文化条件下审美活动完全背离审美解放功能的尖锐矛盾。

这一系列理想主义的审美理论框架再也无法容纳这一全新的、作为对主体性进行全面否定的审美现象。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及其否定性作用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并在本世纪中期以来引起理论界的重视。

法兰克福学派率先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美学批判。

如前所述,阿多诺在《审美理论》中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当代艺术的商品性质与审美活动的物化现象。

他把关于启蒙主义思想中的解放与控制的二律背反原理应用于美学和艺术领域。

他指出,随着主体的解放,艺术自律观念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但是艺术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这种表面上的独立性掩盖了真正的社会控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阶级要比先前的任何社会都更加彻底地整合了艺术。

18当代德国美学理论家沃尔夫冈·弗里兹·豪格则指出在商品社会中我们的审美感性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载体。

他在《商品美学批判》(1971)一书中说,在这种背景下,感觉已经变为经济功能的传载工具,变为起经济作用的那种魅力的主体和客体。

不管是谁,只要控制了产品的外观就可以通过诉诸公众的感觉来控制他们。

19德国美学家威尔什也认为生活的审美化服务于经济目的,如今审美不过是一种现实的化妆品。

他在《消解美学》(1997)一书中说,与美学的结合竟然使那些不可销售的东西变成可以销售,使那些已经可以销售的东西得以两、三倍地改善。

那个古老的梦想,即通过引进美学来改变生活和现实的梦想,看来已然实现。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从艺术中搬来的不过是最浅薄的因素,实现于最粗糙的形式之中。

优美充其量不过是转换为美丽,而崇高则降为可笑:

拿破仑已经指出,从崇高到可笑只有一步之遥。

20

的确,如今在生活里俯拾即是的审美形式中丝毫见不到传统美学所寄予厚望的精神内涵。

我们在绪论中谈到,面对当代社会中审美的泛滥,博德里亚十分悲观。

他在《邪恶的透明》一书中指出,人们一般仅仅注意到世界的商业化,看到万事万物都服从于商品运作的规律。

但同时世界也经历着全面的审美化,万事万物都转化为形象与符号。

我们的社会系统的运作与其说依赖于商品的剩余价值,不如说依赖于符号的审美剩余价值。

但是这一审美化过程是混乱的,无序的,否定性的,象癌症一样无限扩散,使我们完全丧失了区分美丑的价值判断。

21我们熟悉的英美学者詹明信和伊格尔顿也持有类似的看法。

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次引述了詹明信关于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

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等领域无处不在的观点22。

的确,德国古典美学家所倡导的那种独立于社会实践与科学认识的心灵美学,那种拒绝商品化的纯粹审美经验在当代已不复存在。

在后现代时期,伊格尔顿也认为,另一种不同的审美化形式完全渗透在后期资本主义文化之中。

它膜拜风格和外表,对享乐与技术无比狂热,使能指物化,以混乱的激情取代话语的意义。

23

上述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指明了审美在当代生活中可悲的变化。

我们在考察了中国现代史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审美救赎理论在实际生活实践中的失败并非偶然,因为1980年代的美学热不过是1920-1930年代中国第一次审美救赎运动的翻版。

在上一章我们看到,自1917年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以来,当时知识分子倾倒于西方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将唯美主义为艺术而生活的理想付诸实践:

艺术提升人生的境界,而且是日常生活和社会规划的准则。

艺术和审美这样的字眼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艺术的人生观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成为文人墨客的时尚。

宗白华、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张竞生、郭沫若、朱光潜、江绍原、吕澄、甘蛰仙、华林、李石岑、杨哲明、唐隽、周谷城、徐仲年等等均主张生活的艺术化,或认为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或要求把我们的生活当作一个高尚优美的艺术品似的创造。

他们倡导美的生活、美的人格、美的态度、美的人生之路、生活的艺术。

24总之他们均不约而同地提倡为艺术而生活。

而1980年代的美学热,其思想核心仍然是将审美和艺术当作人生的归宿与社会的终极理想,当作主体建构(建立新感性)和社会改造(审美教育)的必经之路,而自然的人化被视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然而,生活的艺术化可以增进个人的修养,但也可以成为以审美为形式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商品化。

自然的人化可以是审美教育的目标,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也完全可以演变为人的心理和感性的彻底物化。

审美理想的背后也可以是资本的运作。

因此,无视当代社会以资本为核心形成的社会权力关系,追求抽象的心灵解放,历史已经证实这是徒劳无益的。

事实是,所有这些审美乌托邦在1930年代以后便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外。

倡导审美救赎的声音最终消失在上海大都市商品文化的滚滚红尘之中。

如前所述,上海30年代的颓废派作家邵洵美、叶灵凤、章克标等人无一不沉醉在感官刺激与消费的生活方式中,而西方的唯美主义正是他们的艺术理想与生活追求。

在当代我们更是可以亲身体验到审美如何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成为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

1990年代的学者热切希望重建人文精神,呼唤1980年代启蒙精神的复归,实际上反映出传统的美学与艺术精神在当代文化生活中全面衰落。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衰败恰恰是审美解放本身所固有的逻辑。

正如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奏是劳动者获得支配自己身体的自由,而从封建领地解放出来的农民所获得的独立性恰恰是进入市场并成为新的工业社会奴隶的先决条件;审美从政治活动中独立出来也同样是为其商品化扫清了道路。

人的感性存在脱离了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之后,又成为资本控制的对象。

这就是审美的悖论:

审美作为乌托邦从救赎到物化的历史命运。

以上我们对美学热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负面意义作了初步探讨;并对传统审美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进行了简要地考察。

可以看出,在当代商业社会中审美活动发生了一个向外转的过程。

传统美学所描述的心理积淀或人化自然的理想在当代生活中表现为物化的心理与量化的自然。

审美趣味在当代社会中高度专业化,使资本、雇佣的技术劳动者与批量生产成为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

审美已经不再是个人化的心理塑造,而是由社会主导的、服从于专业化指导的社会的结构化需求。

审美成为一种促使以资本主导的权利结构内化于人的感性的中介。

高技术社会可以在广告与媒体中包装与复制情感,当然审美经验也同样可以技术性地生产与复制。

25正是这种审美的专业化与商业化使审美价值无限繁殖并在日常生活中扩散,最终消弭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审美与资本的结合导致人的感性的物化。

当审美在商业社会中由各种技术手段被彻底量化之后,它也就必然丧失传统美学所描述的救赎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