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3387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登鹳雀楼教案精选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登、依、尽”等六个会认的字,正确书写“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入境悟情明理。

过程与方法:

1、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2、通过图画和注解赏析古诗。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

写好“入”字,结合图片和注解理解古诗,诵读古诗。

难点:

背诵古诗,理解“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引读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

读悟法、情境结合法

教学设备:

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座楼,它位于黄河东岸,传说有种叫鹳雀的鸟经常到这座楼上休息,因此人们称这座楼为“鹳雀楼”。

有一天一位叫王之涣的诗人登上了这座楼看到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景象非常壮观,于是挥笔写下了一首诗。

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学习这首古诗的欲望。

2、板书课题。

3、诗人简介

二、品读古诗

1、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一起读一读故事,将会认的字多读几遍,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把古诗读的优美。

汇报:

(1)出示会认的字让学生认读。

(2)出示难解的字。

(3

)想一想:

我们怎样才能把诗读的优美。

2、请个别学生读古诗。

3、听朗读视频。

4、师生合作朗读古诗。

意图:

加强合作与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入情入境的情境教学,让孩子领悟诗的美。

三、悟情明理

1、同学们,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向远方望去,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入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河流。

3、学习书写“入”字。

4、再读古诗。

5、远处的景色可真美啊,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他想看的更远,他该怎么办呢?

谁来帮他想一想办法?

6、引入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是的,诗人想要望远,就要登高,真可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使我想到了中国的一句俗语:

站得高,望得远。

那同学们你们在学习生活中想要学习好怎么办呢?

是的同学们,这就是积极进取的精神。

意图:

通过自身体验,在不知不觉让孩子感受诗中所蕴含的道理,理论联系实际生活。

四、课外拓展

欣赏《凉州词》

意图:

拓展古诗,学习读法,如情入境地读古诗。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一首优美的小诗,我们心胸开阔,想要望远就要登高,可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那么,老师也想把这两句诗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再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来鼓励自己。

六、作业

1、诵读古诗

2、请将诗人所见所想写成一段话。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生字、背诵古诗。

难点:

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的高,才能

看得远”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介绍四大名楼。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好不好。

(出示图片)你们看这就是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2.这是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美誉的岳阳楼。

(出示图片)

3.这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

(出示图片)

4.你们再看这座楼阁,(出示图片)这座楼阁跟刚刚三座楼阁一样,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

它有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名字,它叫“鹳雀楼”。

讲述鹳雀楼的由来。

引出课题。

(板书:

登鹳雀楼)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诗歌。

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诗句。

2.拿出铅笔标出分隔符号。

(诗句的节奏)

3.领读:

以各种方式来读。

三、品读诗句,背诵古诗

过渡:

(王之涣人物图)唐代大诗人王之涣说,孩子们,你们知道我登上鹳雀楼之后看到了什么吗?

1.出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自由读、齐读)

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傍晚的太阳依着群山落下去,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流入大海。

过渡:

(出示图片)落日的余晖点染着大地,滔滔的黄河水奔向大海。

此刻,王之涣又想到了什么呢?

2.出示诗句后两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讲解句意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在登上一层楼。

3.自由读古诗、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4.试着背诵。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听到同学们美美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跟我们交朋友。

看,它们是谁?

出示生字:

楼依尽黄层

1.交流识记字形

加一加:

2.教师指导书写。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画书写。

强调写字要领: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个别作业展评。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使我们明白了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在家美美的把这首诗歌背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附:

板书设计

8.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参考材料: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

太阳。

3.依:

依傍。

4.尽:

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

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

眼界宽阔。

8.更:

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

在亲子古诗分享的活动中,《登鹳雀楼》这首古诗韵律优美,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将古诗句变成生动形象的动作,边舞边学,孩子们享受其中。

学习古诗时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既利于学习古诗,又能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通过古诗朗诵活动孩子们在表演中更加自信勇敢,充实文化底蕴,传承经典。

相信通过古诗朗诵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终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注意:

参考材料不用上交,只供你备课参考使用。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能根据课本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古诗的思想内容。

3、通过对古诗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难点:

通过对古诗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3min)

1、我们班谁是识字高手?

这个字谁认识?

(边音很准,楼的韵母是——ou,嘴巴最后拢圆,请你跟我读——楼)

2、这是古时候的楼,看看图,它是用什么建造的?

所以楼有—木字旁。

孩子们,古时候的楼大多是木楼,现在呀,改用更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来建楼了。

3、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座楼,他建在哪儿?

(悬崖边上)古人经常把楼建在高高的地方,这样就能欣赏到更美的风景。

那么课文中的这座楼,走近些看,上面有什么?

4、仔细看看鹳雀的尾巴,发现了什么?

所以“隹”字部就表示短尾巴的鸟,请你跟我读。

书空“隹”看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瞧,汉字多有趣呀!

偏旁里就藏着汉字的意思呢!

5、因为鹳雀鸟儿常常停在上面,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鹳雀楼。

谁来读?

(词儿连读)

6、再加一个字,认识吗?

(登)连起来谁会读?

是呀,他登的是——?

谁再来?

是呀,他登的是高高的鹳雀楼,谁再来读?

(不仅关注到了停顿,登字读得特别有力)谁再来?

7、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王之涣的脚步一起来——登鹳雀楼!

【贴】

二、初读诗文(5min)

1、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有没有难读的字音要提醒?

(小老师提醒的真准,小老师眼睛真亮)

(2)字音读准了,你能读出节奏吗?

请你听我读。

发现了吗?

我在第几个字后面停顿了?

那你能学着我的样子读一读吗?

(3)孩子们,古诗讲究对仗,所以读的时候也要一句上一句下相呼应,你再听听看。

能像老师这样读吗?

谁来读?

(4)掌握了诗的停顿和节奏,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

让我们一齐读一读,边读边思考: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哪些景色?

三、再读解诗意

1、诗人看到了哪些景色?

A.白日依山尽(生自由说)(5min)

(1)山:

瞧,这是一座——连绵起伏的山。

(2)日:

诗中说是什么日?

(白日)孩子们,我们在看平面图时,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西——右东。

你们知道吗?

古代五行之中以白色代表西方,所以白日指的就是——西沉的太阳。

(3)这轮白日和群山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请你再读一读!

谁来贴一贴?

依:

你为什么这样贴?

诗中哪个字告诉你的?

瞧,这位小朋友现在就在依偎着老师,像这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叫做——依。

依在这里就是——挨着的意思。

(4)尽:

是呀,此时的太阳是挨着群山的,5分钟、10分钟,再过一会儿,太阳就要——(落山了/看不见了)你能上来演示一下吗?

太阳落山了,看不见了就是哪个字?

(尽)这个字还很有趣呢!

你们看,这是古代喝酒的酒樽,里面的酒喝完了,没有了,就是——尽。

尽就是——完的意思。

(5)那白日依山尽就是?

是呀,这就是——白日依山尽,谁来读?

(评)夕阳挨着西山缓缓下沉,所以这句要读得——慢一些。

谁再来?

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山头,多么悠远壮丽的景色啊,一起读。

B.黄河入海流(5min)朝西看,诗人看到了“白日依山尽”,朝前看,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齐:

黄河入海流。

(1)你看到了吗?

这是怎样的黄河之水?

(奔流不息,波涛汹涌)请你读。

(评: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我仿佛听见了浪花拍打岩石发出的滔天浪声)

(2)这滚滚黄河水最终将——流入大海,这就是“黄河入海流”。

那我也可以说“黄河流入海”,哪一句更好听?

(3)是呀,诗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看老师加红的两句。

你们瞧,流和楼都押着ou的韵呢,这样读起来才会琅琅上口!

谁来试一试?

(4)让我们边读边想,读出黄河的气势!

过渡:

如此悠远壮丽的画面又让王之涣浮想联翩,此时,他有个非常强烈的愿望——(指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min)

(1)这是“欲”的古文字,左边是个“谷”,稻谷的意思;右边像个人,他张开嘴巴——想要吃稻谷。

所以,欲就是——想要的意思。

(2)王之涣想要——?

(看到更远的地方)。

(3)更远的地方就是诗中的——千里目。

千里目,千里目,难道仅仅是指一千里之外的地方吗?

对啦,千里目指很远很远的地方。

(4)诗人说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

这里的更就是——再的意思。

总: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

明白了诗的意思,谁能读出王之涣这强烈的愿望?

指读(评:

听出来了,你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用怎样的语速来读呢?

谁再来?

/语气上扬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愿望)让我们跟随着大诗人王之涣登上更高的楼层,极目远眺吧,齐读!

四.整体回顾(4min)

1.孩子们,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行,20个字,却描绘了夕阳西下,诗人登楼望远所见的壮美景色。

自己再读读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想象,说,读)(评:

说得真好,相信你能读得更好!

/你的想象让我们身临其境,请你读读。

/你就是那个登高望远的王之涣呢!

2.孩子们,今天学完这首诗,以后再登上阅江楼,看到美丽的风景时,你就可以说——

3.是呀,诗中说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今天,我们跟着大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了悠远壮丽的风景,透过诗句中的文字感受到了不断向上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5.孩子们,古人通过诗文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在《英英学古诗》中知道,李白在中秋之夜,思念家人时写下了《静夜思》,李绅看到农民伯伯辛苦劳作写下了《悯农》,王之涣在写这首诗时正因遭人诬陷而被罢官,虽然这样,王之涣也不忘鼓励自己不断向上,于是写下《登鹳雀楼》。

你们看,诗中有思念,诗中有感慨,诗中有勉励,诗中还寄托了很多很多的感情。

课后,大家还可以再读一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去体会他的另一番情感滋味!

五、指导写字:

(10min)

1、小诗学完了,生字能写好吗?

2、教学“雀”:

(6min)

(1)课题里的这个字还认识吗?

如何才能写好他?

写之前,岳老师送你们两个小秘诀:

谁来读?

(一看大结构,二看关键笔画)关键笔画怎么找?

(横中线、竖中线、撇捺、一个字最长的地方)按照这个方法,仔细观察一下,如何写好“雀”?

(2)师范写、讲解:

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变形的小,竖勾变成——竖,让位给隹关键笔画找到了吗?

竖压中线不要长、点点撑开竖平点、长撇略过像翅膀,隹部紧凑字端正;

看看这个字哪个笔画最多?

横画多的字——横画长短不一,间距相等请你和我一起写一写,师范写,生书空。

(3)孩子们,写字时要有一个端正的姿势,先摆好端端正正的姿势,才能写出端端正正的字!

请你调整座椅,做好三个一:

一拳、一尺和一寸!

学生临写一个“雀”,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4)交流、评字我们读帖时有方法,评价时也有秘诀,出示:

一看字的大小,二看位置摆布。

按照这样的标准,谁来评评看?

指生评价,师用红钢笔进行修改。

(你关注到……)

(5)相信在小老师的指导下,再写一遍会更好!

临写一个“雀”

3、教学“欲”(4min)

(1)用上前面的方法,“欲”字该怎样写,谁会?

(评:

你已经学会读帖的方法)

(2)师范写、讲解:

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谷第四笔捺变点,为什么捺变成点呢?

——让位的特点,笔画有穿插。

范写:

两点对对齐,竖撇起笔高,撇尖对点尾,上下撇头对对齐。

(3)学生临写,师巡视指导,优先关注写字姿势。

(4)交流、评字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初步理解《登鹳雀楼》一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登鹳雀楼》一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填写示例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

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难点分析

填写示例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即借位又退位的计算。

教学方法

填写示例

1.通过XX直观演示算理XX

2.XX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书法家崔国伟行书《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

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根据实际教学设计需要增行

小结

以下为语文学科《长相思》教学设计案样例。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年×月×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21《长相思》

教学目标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词中,词人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学生较难感受,因为这高于五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如果用一个词表达你读完这首词的感受,你想到了哪个词?

(艰难、悲壮、思乡、危险、豪迈、思念)

2.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诗句。

(1)从哪一句词中读出了这种感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①作者此时身处何地?

②想象:

这边是故园,那边是榆关,中间隔着“山一程,水一程”,你想到了哪个词?

(跋山涉水)故园的人思念亲人,榆关的人走过了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将士们走过“山一程,水一程”,越走越远,思念越走越长。

身在故园的人“遥望这山一程,水一程”,牵挂前方的亲人。

③由晚上的“千帐灯”想到了什么?

故园人的牵挂,榆关人的思念

跋山涉水的艰难

身向榆关的豪迈,壮观。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①“更”在古代分为五更,每更大约2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更更交替,体会边关环境的恶劣。

②借助注释理解“聒碎”,体会“聒碎乡心梦不成”实为“聒碎乡心梦难成”,就是因为那份思念。

③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上阕“一程一程”、下阕“一更一更”对仗应和,“一”虽为数字之首,却有连绵不绝之意,实为“一程一程又一程”,“一更一更又一更”。

④“故园无此声”

想象:

身在征途的将士们此时会想些什么?

故园的亲人又会想些什么?

难道故园真的无此声吗?

故园的人看到风雪也会想念远在塞外的亲人。

将士们思念故园的宁静,山水分隔的只是距离,但却隔不开牵挂思念的心。

⑤指导朗读:

读出风雪的肆虐、读出将士难以入睡、读出对家人的思念。

“山一程,水一程”隔不断思念的心,“风一更,雪一更”吹不散思乡的情。

难怪作者长相思。

齐读。

那就让这风雪带去故园的人对将士们的牵挂和思念吧。

此时,身在榆关外的将士们,他们也让这风这雪带去自己对故园人的思念和怀念。

⑥如果将这首词定格成一幅幅画面,当你的耳畔响起这样的声音,你的眼前会出现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

配乐朗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提到“思乡”,在古诗词中,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句也有很多,有一些特定的“景”或者“物”都可以和思乡联系起来,比如:

(指名回答)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么多古诗词当中,有明月寓相思,有书信寓相思,还有佳节寓相思。

在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当中,他的相思又寓托在哪里呢?

纳兰性德,他生在关内,长在关内,在这个初春的季节,他去塞外,冰雪未消,一切在他的眼中都是那么的荒凉,寂寞。

难怪他会思念。

寒冷的帐外,帐内的点点灯光应该是最温暖的,这一暖一寒,更让纳兰性德和无数将士们心里想着故园。

带着这份思念,带着这份想念,一起走进《长相思》。

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他将思乡之情寓于风雪之中,将这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牵挂写在这首长相思中。

配乐朗读。

小结

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做“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涉水是不得不进行了山一程,水一程,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的。

那当他的身和心分开的时候,此时,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

心在哪里?

(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全班配乐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