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303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doc

的试验检测工作。

2、施工测量

(1)根据桥梁型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确定,利用原设计网点或重新布设控制网点,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桥梁轴线、墩台控制桩。

(2)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和竣工测量

A:

施工过程中,应测定并经常检查桥梁结构浇砌安装部分的位置和标高,并做出测量记录和结论,如超出允偏差值时,应分析原因并做出测量记录和结论,如超出允许偏差值时,应分析原因并予以补救和改正。

B:

桥梁竣工后应进行竣工测量,测量项目如下:

a确定桥梁中线点,丈量跨径。

b丈量墩、台、各部尺寸。

c检查桥面高程。

d桥面系测量检查。

六、质量检测标准、检测频率

1、地基检测的主要内容:

(1)基底平面位置、几何尺寸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基底标高允许偏差为+50㎜。

(2)检查基底地质情况和地基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可采用做承载力试验或钻挖取样做土工试验。

若地基承载力与设计严重不符时,由施工单位提出处理办法报监理办,然后上报指挥部审批。

(3)基础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及影视资料必需齐全,并及时归档保存。

—4—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书

一、总则

1、制定的目的

(1)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道(G111线)京加公路讷河至嫩江段工程建设的需要,确保其工程质量优良,特制定本指导书。

(2)桥梁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中的技术交底、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工作。

并应严格执行本行业国家认定的质量管理措施及有关技术操作规定。

(3)桥梁施工应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或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做到工完场清。

(4)桥梁工程建设必须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负责人应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在工程完成后应配合监理工程师(业主)检查、验收。

(6)桥梁施工除执行本指导书外,还应遵循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定。

《二阶段施工图设计》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

《国道G111线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专用条款)》

2、本指导书适用于国道(G111线)京加公路讷河至嫩江段(B4、B5、B6、B7、B8标段)所有桥梁工程。

3、本指导书解释权限归黑龙江省国道G111线工程建设指挥部所有。

二、工期目标

(1)桥:

2007年钻孔桩完成100%,梁预制10%。

2008年6月30日前桥下部完成100%,梁预制完成100%;7月31日前梁安装完成100%;9月30日前桥面系完成100%。

(2)涵:

2007年基础砂砾垫层以下部分完成100%,砌石完成80%,垫层砼浇筑完成80%,底板完成40%,涵身砼浇筑完成20%。

2008年5月31日前成型80%,6月30日前成型100%。

三、工程质量目标

1、达到本指导书规定的质量标准。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优良品率达100%。

3、桥梁工程达到优良工程。

4、杜绝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现象。

5、混凝土表面非受力裂缝为零。

6、墩(台)身垂直度或斜率偏差率△≤0.1‰×H且≤0.5㎝。

7、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A类桩达到95%以上,C类桩为零。

8、桥梁混凝土裸露面严禁有明显施工缝和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隐形痕迹。

—2—

9、大面积混凝土平整度2m直尺4㎜合格率达95%以上,突变部位平整≤3㎜,渐变部位平整≤4㎜。

10、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创省内行业一流。

四、现场管理目标

1、扩大基础的桥梁,其基底承载力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2、钢筋混凝土灌注桩A类桩占95%以上,消灭C类桩(超声检测)。

3、清孔后的孔底沉淀物不超过5㎝。

4、模板、支架制作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技术等级。

其允许偏差值的精度比《桥规》JTJ041-2000表9.6.1和9.6.2栏内允许偏差值的精度提高50%。

5、安装钢筋位置的精度比《桥规》JTJ041-2000表10.5.4栏内允许偏差值的精度提高50%。

6、桥梁混凝土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面密实、光滑、平整、没有钢筋(螺栓)露头现象。

(1)不允许有漏振现象发生,和蜂窝、麻面现象。

(2)未经监理工程师(业主)同意,不允许往混凝土表面抹灰浆和修补缺陷混凝土等工作。

7、桥梁桥面系必须平顺、光滑、整齐、无涂抹灰浆现象。

五、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1、施工准备

(1)应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编报的施工组织设计。

(2)做好现场机具标定、材料的储存和堆放及开工前

—3—

伸缩缝安装允许偏差表五

项目

允许偏差

缝宽

符合设计要求

与桥面高差(㎜)

2

纵坡

大型

+0.2%

一般

+0.3%

横向平整度

用3m直尺,不大于3㎜

桥面铺装施工允许偏差表六

项目

允许偏差

厚度(㎜)

+10,-5

平整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水泥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1.8(3.0)

1.5(2.5)

横坡

水泥混凝土面层

+0.15%

沥青混凝土面层

+0.3%

抗滑构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七、工程施工验收程序

对桥梁施工的分项工程和主要工序,采取首件验收制

—8—

(4)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钻孔桩质量检验:

每根桩必须制作2—4组砼试件,每根桩必须全部预埋三根检测钢管,待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超声波检测,评定桩的质量。

若桩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研究处理方案,报指挥部审批。

3、模板制作完成后,必须由监理工程师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许使用。

每套钢模板只能周转5次,超过5次需报驻地办再次验收其变形量和整体稳定性,验收不合格坚决停止使用。

4、使用外加剂必须经指挥部批准,经过配比设计,并经指挥部审查批准,掺入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

5、配合比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试验室进行配制,确定后需报监理办做复核性检验,合格后报指挥部备案。

6、混凝土的修饰:

若混凝土外观出现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质量缺陷时,施工单位不许擅自修饰,须由施工单位拿出修饰方案,报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

7、质量检查和质量标准: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表一

项   目

允许偏差(毫米)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长度

+10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5

—5—

焊接网及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表二

项目

允许偏差(毫米)

项目

允许偏差(毫米)

网的长、宽

+10

骨架的宽、高

+5

网眼的尺寸

+10

骨架的长

+10

网对角线差

10

箍筋的间距

0,-20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表三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毫米)

受力钢筋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梁、板

+10

基础、墩台、柱

+20

灌水桩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20

钢筋骨架尺寸

+10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柱、梁、拱肋

+5

基础、墩台

+10

+3

—6—

支座安装规定值或允许偏差表四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支座中心与主梁中线(㎜)

应重合,最大偏差<2

高程

符合设计要求

支座四角高差(㎜)

承压力≤5000KN

<1

承压力≤5000KN

<2

支座上下各部件纵轴线

必须对正

活动支座

顺桥向最大位移(㎜)

+250

双向活动的座横桥向最大位移(㎜)

+25

横轴线错位距离(㎜)

根据安装时的温度与年平均最高、最低温差计算确定

支座上下挡块最大偏差的交叉角

必须平行<5,

—7—

保证张拉吨位准确性。

(b)锚具夹片必须有现场各项技术指标检测报告。

3、对材料的要求

(1)对模板的要求

(a)构造物裸露面应使用大块钢模板。

注意使用钢模板对缝平整、无台阶、光洁无锈。

(b)加大模板的刚度,尽量减少砼中对拉螺栓数量,消灭砼外观有螺栓露头现象。

(c)模板应使用高级专用隔离剂,禁止使用矿物质机油。

(2)对水泥、碎石、砂、材料的要求

(a)水泥进场要分批次抽检其强度、安定性、泌水率指标是否达标。

(b)砼用砂应用级配良好的天然河(江)砂或人工机制砂,并细度模数不小于2.6,含泥量(杂质量)小于0.5%。

严禁使用山砂、土砂。

(c)料场必须设有筛、洗碎石设备及场地

碎石:

小于C30砼,必须筛分;(包括C30砼);

大于C40砼,必须清洗;(包括C40砼);筛、洗后的碎石按级配分别集中堆放。

经现场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废弃;严禁混料。

如有违规,按不合格工程处理。

(3)钢筋(钢绞线)进场后按不同批次取样做检验指标是否达标。

(4)对砼配合比的要求

(a)砼配合比设计要经济、科学、合理,其各项指标

—12—

度,各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

主要内容: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机构、质量保证程序、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质量负责人。

实行项目经理部自检、驻地监理检验、高监办查验、业主管理、政府监督,四级质量检查程序,实现工程质量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的目标。

1、桥梁

(1)桩位、护筒埋置、测量定位检测。

(2)成孔后孔深及孔底沉淀层厚度检测。

(3)下部钢筋绑扎、模板支立检测。

(4)砼浇筑施工、支座、高程、平整度的检测。

(5)砼同体试块管理检查。

(6)分部工程质量必须由高监办验收。

(7)桥梁砼外观质量和支座平整度必须由指挥部和高监办共同验收。

2、预制场

(1)梁底及基础的检查。

(2)拌和站计量装置测定及料场集料检查。

(3)砼各项指标的检测。

(4)砼成品梁的检测。

(5)预应力的张拉、压浆等施工检测。

八、强制性要求

1、设计要求

(1)混凝土:

10m、11.9m、12m、13m、18m跨径桥梁的预制板、铰缝采用40号混凝土。

10m、11.9m、12m、13m、

—9—

18m20m跨径桥梁的简支转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制板采用50号混凝土;铰缝、连续段、预制板的齿板槽口采用50号补偿收缩混凝土;建议采用UEA系列的膨胀剂。

30m、40m跨径桥梁的预制箱梁、横梁、现浇接头、湿接缝采用50号混凝土。

伸缩缝采用50#混凝土;10m、13m跨径桥梁的桥面连续及桥面铺装采用8cm沥青混凝土,FYT-1防水层和8cm40号复合纤维混凝土。

16m、20m、30m、40m跨径桥梁的桥面铺装采用8cm沥青混凝土,10cm50号防水纤维混凝土。

16m、20m跨径桥梁的伸缩缝、桥面铺装采用QBZ-B型防水剂;30m、40m跨径桥梁的伸缩缝、桥面铺装采用FYT-1型防水剂,掺入量为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3.8%,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S6,设计抗渗标号不低于0.6Mpa。

伸缩缝及桥面铺装处现浇混凝土采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纤维长6mm,直径0.014~0.020mm,抗拉强度>900Mpa,伸缩率小于12%。

墩台盖梁、耳背墙及墩台身采用30号混凝土,承台及基础采用30号混凝土。

其它各部分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标号,均应严格采用设计中规定的标号。

(2)10m、13m跨径桥梁的预应力钢筋:

采用φj15钢绞线,Ryb=1570MPa,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k=1256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