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284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

《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式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doc

II型板铺设及轨道精调质量控制技术手册

1.II型板桥上铺设施工工艺

施工顺序为:

滑动层、弹簧板铺设→绑扎钢筋→浇筑底座板混凝土→粗铺轨道板→后浇带连接、浇注→精调轨道板→灌注沥青水泥砂浆→轨道板纵向连接、张拉→测向挡块施工。

1.1.滑动层的铺设

1.1.1.基本原则和前提条件

桥面板已经通过了质量验收。

其中还包括已经安装完毕的挡碴墙和置于桥梁固定支座上的测量观测点。

在桥面和底座板之间的滑动层由两层土工布构成,两层土工布之间铺一层聚乙烯薄膜。

滑动层的铺设可分三步进行,分别为下层土工布铺设,中间聚乙烯薄膜铺设和上层土工布铺设。

铺设下层土工布之前,根据胶结剂生产厂商的要求要对梁体表面进行仔细清理。

桥梁表面上不得残留石子或砂粒之类可能破坏滑动层的磨损性颗粒。

机械设备准备

铺设滑动层用的翻滚机械(可根据施工队实际情况)

聚乙烯薄膜焊接机

切割工具

小型工具,如齿状抹子,抹刀

1.1.2.滑动层的铺设

铺设方向为从可移动的桥梁端开始,直到锚固底座板用的锚固连接螺栓为止间距约10cm。

铺设第一层土工布:

采用胶合剂将其粘贴在桥梁防水层上胶合剂必须保证与土工布材料之间的相容性。

土工布尽可能的以连续整块铺设,也可以设接缝,接缝宽度为10cm,但每块的最小长度为5m。

纵向在三个30cm宽的带上涂胶水,也就是说,在土工布的两边下面两个,在土工布的中间下面一个。

见图1.1土工布铺设。

底座板

30cm

30cm

30cm

纵向

图1.1土工布铺设

此处必须注意:

土工布应当尽可能连续整块铺设。

如果这不可能做到,可以将土工布对接,因为胶合剂已将其固定就位。

但每块的最小长度为5米。

铺设聚乙烯薄膜:

在第一层土工布上铺设聚乙烯薄膜,薄膜不得起皱。

在接缝采用熔接的方法。

铺设第二层土工布:

第二层土工布连续整块铺设,不留对接缝。

见图1.2铺放土工布加薄膜加土工布示意图。

图1.2铺放土工布加薄膜加土工布示意图

铺设时,用水湿润土工布以利于将无纺布吸附在聚乙烯薄膜上。

二布一膜任何一层都不能出现破损,一旦出现破损立即更换。

注意滑动层如不能整块连续铺设,三层材料分别要搭接20cm,最小长度为5m。

铺设后的土工布和聚乙烯薄膜,其上不得行车。

安装钢筋笼时选择大平面的混凝土垫块,以免钢筋笼将土工布刺穿。

一旦出现破损,土工布或聚乙烯薄膜立即更换。

见图1.3土工布铺设效果图。

图1.3土工布铺设效果图

底板座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将土工布和聚乙烯薄膜的外露部分,紧贴底板座混凝土剪去。

要注意,滑动层要以整块连续铺设。

如果无法满足,三层材料(土工布-聚乙烯薄膜-土工布)分别要搭接20厘米。

最小的铺设长度为5米。

1.2.在梁缝处硬泡沫塑料板的铺设

1.2.1.基本原则和前提条件

桥梁接缝处的允许偏差要符合最新版本的设计图3000的要求。

作为硬泡沫塑料板,只使用由聚苯乙烯–硬泡沫塑料的板;

铺设硬泡沫塑料板之前,桥梁在固定支座处的上表面要根据胶结剂生产厂商的要求进行认真清理。

在桥梁可动支座处的滑动层也要仔细清洗。

机械设备准备

胶结剂搅拌器

齿状抹子,抹刀,剪切工具(圆形锯、热线等)。

保护薄膜和硬泡沫塑料板的大范围的混凝土垫块

1.2.2.硬泡沫塑料板的铺设

硬泡沫塑料板放在两个梁之间,从可移动的桥梁端开始,到承重混凝土上与另一作用在固定支座上的上部结构梁端连接的锚固螺栓为止。

这样,弹簧板在横方向平衡了高低不平的平面。

硬泡沫塑料板必须在相应位置截断。

见图1.4硬泡沫塑料板截断图。

图1.4硬泡沫塑料板截断图

弹簧板必须在桥梁接缝的中心线处对接。

弹簧板对接缝要在桥梁接缝中心

为了固定硬泡沫塑料板,可采用一种合适的胶合剂将其粘贴在作用在固定支座上的桥梁上部结构上。

必须保证所用的胶合剂与硬泡沫塑料板之间的相容性。

在桥梁的滑动端上,硬泡沫塑料板放置在滑动层上。

见图1.5硬泡沫

在铺设硬泡沫塑料板时必须注意,粘合硬泡沫塑料板且避免交叉接头。

在铺设硬泡沫塑料板时必须注意,使每个硬泡沫塑料板保证型状匹配的临近放置,不产生缝隙。

这样,弹簧板在横方向平衡了高低不平的面。

弹簧板必须在桥梁接缝的中心线处对接。

硬泡沫塑料板在一定情况下,量体的裁剪硬泡沫塑料板。

为避免混凝土的渗入,在硬泡沫塑料板上覆盖一层薄膜。

铺设硬泡沫塑料板时及进行下面的施工时必须注意,不能使硬泡沫塑料板受点荷载作用受损伤。

在安放钢筋笼时必须注意:

要放置合适的定距垫块,以避免钢筋笼的荷载呈点状支立于硬泡沫塑料板之上或将其刺穿。

在铺设硬泡沫塑料板时,必须细心注意不使其破损。

一旦出现破损,则硬泡沫塑料板必须全部更换。

图1.5硬泡沫塑料板铺设图

1.3钢筋工程

钢筋的加工采用在加工场集中制作,小形车辆运输,吊车垂直提升。

也可在桥面上直接绑扎。

钢筋安装时,垫块采用大平面混凝土块见图四,以防因底板座钢筋铺设使滑动层过度受压而破损。

垫块的强度不低于本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为了满足火车定位系统的要求,在铺设底板座钢筋时须考虑到必要的电气绝缘。

同时在每个底板座浇筑段安装温差电偶(Nickel镍–Chrom铬-Nickel镍),用于结构的温度测量。

钢筋绝缘都应满足轨道电路绝缘电阻1010~1012Ω要求,见图1.6温差电偶布置。

图1.6温差电偶布置

钢筋绝缘采用硬质绝缘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绝缘卡,绝缘夹设圆形卡口,弹性较小,硬度较大,将钢筋压入卡口内,能将钢筋牢靠固定,起到隔离作用。

严禁铁丝绑扎或焊接。

在横向和纵向钢筋十字交叉处,可以采用塑料夹子进行电绝缘处理。

钢筋的弯曲加工、运输和存放

钢筋弯曲加工应在合格的钢筋弯曲机上进行,此时钢筋的温度至少应达到0°C。

钢筋应按照要求的数量、尺寸和钢材质量下料,用合格的弯曲机进行弯曲。

弯曲钢筋时折角的弯曲直径至少为所弯钢筋直径的15倍。

钢筋的检验

钢筋(也包括螺栓套筒)的种类、数量、直径和位置是否符合施工设计图的要求。

钢筋对接和搭接长度,以及力学构造连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通过使用适合的定距垫块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厚度

清除钢筋表面的锈迹以及影响钢筋和混凝土间相互连接作用的有害物质(例如:

冰、油脂、油和污垢)

钢筋的布置是否会妨碍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钢筋笼的检测测量

钢筋骨架要再次测量并与最新的设计图对比。

考虑到钢筋笼对尺寸精度的要求、稳定性的要求(即满足锁紧力要求的钢筋接头)、施工地点和超高的要求,钢筋笼须在加工车间内进行检查验收。

钢筋笼应挂有标签,能标识出其所在的位置和相应的超高。

1.4.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时,测量控制站点由轨道测量基准点(GVP)任意导出,以每5m一个点标记在模板上,以平面10mm和高程2mm的精度进行放样。

模板安设要平顺,相邻模板错台不超过1mm,确保接缝严密,模板稳固。

1.5.底座板混凝土浇筑

在浇注混凝土时,泵车的出料口距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大于1m,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先用插入式振动棒大致整平密实后,再用提浆整平机整平,提浆整平机直接在模板上滑行,开启振动梁并利用重力滚杆进一步整平并提浆使混凝土表面均匀平整,用提浆整平机整平后测量标高,满足要求后用木抹子抹平,最后用毛刷拉毛表面。

新拌混凝土的温度不允许超过+30℃。

环境温度在+5℃到–3℃之间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环境温度在–3℃以下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10℃。

环境温度低于+5℃和超过+30℃时:

必须测量和记录混凝土的温度。

记录各次混凝土灌注过程的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每个施工段从施工到拆模板期间的环境温度和气候情况。

1.6.临时端刺、底座板连接施工

BL1:

连接缝范围内的混凝土后浇带

BL2:

剪力齿槽处的后浇带

临时端刺(33~60#右线)

端刺常规区临时端刺

LP1LP2LP3LP4LP5

K0J1J2J3J4K1

225.32m229.32m98.28m131.04m143.71m

33~3440~4147~4850~5154~5559~60

1、从K0出发来看,后浇带J2位于临时端刺中部固定连接点偏外的位置。

混凝土段LP1和LP2长度变化允许范围为:

约220米≤LP1及LP2长度≤约260米,但LP1、LP2的长度大致一样长。

其余混凝土段LP3、LP4、LP5的长度差不多相同。

但它们较短,因为稍晚的时候它们会连接在一起。

2、在临时端刺中设4个BL1后浇带。

相应连接器的结构与常规区的连接器相同,但调节位移量由于混凝土浇筑段长度增加而变大。

从临时端刺始端(与常规区连接处)开始到其末端依次给它们从J1到J4编号。

这4个后浇带将临时端刺中的底座板分为5段,它们的编号分别为LP1到LP5。

除了这4个确定的后浇带,其余不用的后浇带可以与底座板一起浇筑。

3、两布一膜施工、立模、绑扎底座板钢筋。

接着浇筑常规区及临时端刺混凝土段。

临时端刺必须沿同一方向浇筑,而浇筑方向可由施工队需要而定,且浇注混凝土的长度至少由后浇带(BL1)到另一个后浇带(BL1)的位置。

临时端刺浇筑时,必须注意固定连接处的位置要留出,且不能有污染。

在每个混凝土浇注段安装温差电偶,用于测量构件的温度,温度探头总是安装在底座板横切面的中间。

LP1、LP2、LP3、LP4、LP5单线分别预埋5个、5个、3个、4个、4个。

混凝土后混凝土硬化后(48至72小时),可进行下道工序测量临时端刺分段的长度和温度。

4、连接前,测量临时端刺分段(LP2到LP5)的长度和温度。

长度测量(PESP处大地测量,mm级精度)距后浇带最近的基准点为测量点。

温度测量根据Excel—模板进行温度测量。

临时端刺混凝土浇筑段

长度

温度

LP2

L1,2

T1,LP2

LP3

L1,LP3

T1,LP3

LP4

L1,LP4

T1,LP4

LP5

L1,LP5

T1,LP5

在曲线处的临时端刺,必须在连接前安装临时侧向挡块。

在底座板上清晰的标出:

K0、J1、J2、J3、J4、K1以及标出在K0张拉后马上要浇注的后浇带BL2。

5、连接顺序:

从临时端刺末端开始,用手拧紧后浇带J4→J3→J2→J1,K0及常规区后浇带仍是松开状态。

6、首先连接与临时端刺交界处K0前至少10个后浇带中的连接器,再连接临时端刺与常规区之间的后浇带连接器K0,然后是J1和J2。

其余常规区后浇带的连接可与之同时进行。

依构件温度(尽可能接近+20°C)上紧常规区及临时端刺后浇带的螺母,连接必需在24小时内完成,并48小时内浇注完后浇带混凝土。

为了保证使临时端刺末端到后浇带J3板段的摩擦力起作用,后浇带J3须少量张拉(约为后浇带J2张拉距离的1/3)。

7、用螺母拧紧螺纹钢筋取决于混凝土在构件温度变化时的长度变化。

当温度范围在0℃至20℃之间,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温度范围在20℃至30℃之间,用手拧紧连接就可。

当温度范围大于30℃,不允许连接。

温度升高时,底座板混凝土浇注段长度伸长,温度降低时,长度减小。

混凝土在温度作用下的长度变化值参照以下公式:

△LT=αT·△T·L

△LT=长度变化值

αT=混凝土温度伸长系数,1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