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72457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

《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docx

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经典练习篇目

唐雎不辱使命

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通假字,通“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

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l)故不错意也:

(2)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②太守谓谁

  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2分)

乐羊子妻

原文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

姑怪问其故。

妻曰:

“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

”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

妻闻,操刀而出。

盗人曰:

“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

盗亦不杀其姑。

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出自《后汉书》)

译文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妻子说:

“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

羊子说:

“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

“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

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这期间,有一次邻家所养的鸡误闯入乐羊子的园中,婆婆偷偷抓来杀了做菜吃。

到吃饭时,乐羊子妻却对着那盘鸡流泪,不吃饭。

婆婆感到奇怪,问她原因,乐羊子妻说:

“我是难过家里太穷,饭桌上吃的竟然是别人家的鸡。

”婆婆听了(大感惭愧),就把鸡丢弃不食。

  

后来有盗贼想侵犯乐羊子妻的,就先劫持其婆姑(婆婆,丈夫母亲)。

妻子听到后,拿着刀跑出来,盗贼说:

“你放下刀依从我,就保全你们的性命,如果不从我,我就杀了你婆婆。

”妻子仰天叹息,举起刀子就刎颈(割脖子)自杀了。

盗贼也没有杀她婆婆(就逃跑了)。

太守知道了这件事后,抓捕那盗贼,就赐给乐羊妻子丝绸布帛,为她举行丧礼,赐予“贞义”的称号。

解释

1“河南”,汉袭秦制,地方分郡县,郡上设部。

郡,相当于地一级行政区。

河南郡今河南省西北部。

  

2“还以与妻”当读作“还,以与妻”(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

 

3“嗟来之食”在《礼记·檀弓》里本作“嗟!

来食(喂,来吃吧)”,是富人叫饿肚子的人来吃饭时说的,有鄙夷饿者的味道。

  

4“污其行”,这里是玷污自己行为的意思。

  

5“捐”,丢弃,舍弃。

现在,此义仅保存在成语中,如“为国捐躯”。

  

6“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

  

7“无它”,它”本指蛇,上古时人们穴居,以蛇为患,见面则问“无它(蛇)乎”。

后来转化为“没什么”的意思。

  

8“成于机杼”,今语要倒过来说,在织布机上织成。

“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

杼,机上的梭子。

  

9“累寸不已”,(倒装句,不以累寸),不停地一寸一寸地积累。

  

10“若”,假若。

楚地方言,今保留。

  

11“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

捐,也有“失

12"稽废",稽延荒废  13“积学”,积累学识。

  

14“日知其所亡”,语出《论语·子张》:

“子夏曰: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亡:

通“无”,没有。

  

15“何异断斯织乎”,也要倒着说,跟割断这块帛有什么不同。

异:

不同。

  

16“感其言”,(倒装句),被这番话感动。

  

17“复还终业”,以下尚有“遂七年不反。

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等句,然后转叙他事。

  

18“遗金一饼”,一块丢失的金子  19“尝"曾经。

  20”还以与妻”,以,把。

感悟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

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羊子的妻的高洁品德和过人才识。

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她告诫人们:

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1.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2.乐羊子妻“引刀趋机”以自己织布必须日积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体会,说明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归结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妻子这一番借织布来讲道理的话,使乐羊子深受感动,最后“复还终业”。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释

  00、燕、赵:

借指现在的河北一带。

  01、感慨悲歌之士:

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02、有司:

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03、利器:

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04、郁郁适兹土:

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

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适,到……去。

兹,这。

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05、有合:

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06、夫以子之不遇时:

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07、慕义强(qiǎng)仁者:

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08、矧(shěn):

何况。

  09、出乎其性:

(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

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10、风俗与化移易:

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

与,跟随。

易,改变。

  11、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

恶,怎么。

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聊:

姑且。

卜:

测验、判断。

  13、望诸君:

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望诸,古泽名,在现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

  14、屠狗者:

凡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

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

荆轲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被杀。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时燕国有以屠狗为业的义士,这里泛指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

  15、谢:

告诉。

  16、出而仕:

出来做官。

译文

  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

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要到这个地方去(谋职)。

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

董生努力吧!

  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

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

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董生努力吧!

  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

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还有过去时代屠狗者(高渐离)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

替我向他们致意说:

“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

赏析

  作者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使“古”隐藏其中,不那么引人注目。

“古称”云云,即历史上如何如何。

历史上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那现在呢?

现在或许还是那样,或许已不是那样了。

后文用一个“然”突转,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现实怎样,不言而喻了。

由此可见,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为下文写“今”蓄势。

  如今之燕赵是不是还多“感慨悲歌之士”呢?

在作者心中,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作者并不立刻否定,也不明确否定,而是提了一个原则:

“风俗与化移易”。

既然是“风俗与化移易”,那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既然河北已被“反叛朝廷”的藩镇“化”了好多年,其风俗怎么能不变呢?

既然变了,那也就不再多“感慨悲歌之士”了,那么你董生到那里去,就不能“有合”。

  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竞引豪杰为谋主”。

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

果如此,岂不证明了“今”之燕赵“不异于古所云”了吗?

但是作者是早有埋伏的。

他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又说“感慨悲歌”的“燕赵之士”“仁义出乎其性”。

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必有合”,这是褒奖董生的话,但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笔:

如果你能同如今的“风俗与化移易”的藩镇们相合,那只能证明你已经丧失了“仁义”。

前面的“扬”是为了后面的“抑”。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的“邪”和“卜”,与其说是卜燕赵,毋宁说是卜董生此行的正确与错误,使语气婉转,又暗含警戒之意。

“董生勉乎哉!

”此处当为“好自为之”讲,勉其不可“从贼”也。

大道之行也

原文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

施行。

  

2.大道:

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

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

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子:

以.......为子  

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wù),憎恶。

藏:

私藏。

于:

在。

货恶:

宾语前置。

  

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力恶:

宾语前置。

  

13.是故:

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14.〔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闭,杜绝。

兴,发生。

  

15.独:

单独。

16.亲其亲:

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7.养:

供养。

  18.是:

这。

  19.终:

终老,终其天年。

  

20.〔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21.21.故:

所以。

  22.〔外户〕泛指大门。

  

23.而〔是故谋闭而不兴〕:

连词,表并列。

  24.〔闭〕用门闩插门。

  

25.谓:

叫做。

  26.〔大同〕指理想社会。

同,有和平的意思。

  

注:

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

“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

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2、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相关问答

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答:

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答: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答: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

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6、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7,《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陈谏议教子

原文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

“彼马何以不见?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召子,曰:

“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

是移祸于人也!

”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及译文

 1.陈谏议:

姓陈,谏议是官名。

  2.驭:

驾驭马匹。

  3.蹄:

名词活用动词,踢。

  

4.啮:

咬。

  5.仆:

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6.因:

于是。

  7.遽:

马上,赶快。

  

8.安:

怎么,哪里。

  9.贾(gu)人:

商人。

  10.直:

通“值”,价值。

  11.诘:

责问。

  12.贵臣:

朝廷中的重臣。

  13.制:

制服。

  14.蹄:

踢。

  15.彼:

那。

16.厩:

马棚。

  17.曰:

说,回答。

  18.汝:

你。

  19.售:

卖。

  

20.戒:

通“诫”,告诫。

  21.劣:

烈性的

  直接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

“那匹马怎么不见了?

”仆人说,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

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

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

“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还不能管住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

”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情节译文  

尧咨卖马:

北宋时期,翰林学士陈尧咨很喜欢养马,家里也饲养着很多马匹。

后来,他买了一匹劣马。

劣马脾气暴躁,不能驾驭,而且踢伤咬伤了很多人。

  有一天早晨,陈尧咨的父亲走进马厩,没有看到那匹劣马,便向马夫询问:

“这马为什么不见了?

”,马夫说:

“翰林已经把马卖给一个商人了。

”  

陈尧咨的父亲问:

“那商人把马买去做什么?

” 管马的人说:

“听说,是买去运货。

”  陈尧咨的父亲又问:

“翰林告诉那商人这是匹劣马吗?

” 管马的人说:

“哎,老爷,要是跟那个商人说了,这匹马又咬人又踢人,人家还会买吗?

”陈父很生气地说:

“真不像话,竟然还敢骗人。

”说完就气呼呼地转身走了。

陈父找到儿子就问:

“你把那匹劣马卖了?

”  陈得意的说:

“是啊,还卖了个高价呢!

”父亲生气地说:

“混帐东西,你身为朝廷重臣,竟敢骗人。

”陈说:

“,我又没强迫他买,马是他自己看中的,他愿意买,我就卖了。

这哪里是骗他。

”  父亲又问: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这是匹劣马呢?

”  

陈尧咨嘟囔着说:

“马摆在那里让他随便看,他自己看不出这马性子烈,这可不怪我。

”  父亲更生气了:

“你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难道你没听说过《不欺买主》的故事吗?

”  儿子摇摇头。

父亲说:

“都是我的过错,你小的时候,我光顾着教你读书诵经,很少教你怎么做人。

现在我就给你补补课,教你如何做人。

唐朝在武则天执政时,有一位宰相叫陆元方,他想卖掉东京洛阳城里的一所房子,一切手续都办好了,只等着买房子的人来交钱。

买房的人来交钱时,陆元方说,这房子哪里都好,就是没有出水的地方,那个人听了,立刻就说这房子他不买了。

买主走后,陆元方的儿子和侄子们都埋怨他,而他却说,你们也太奇怪了,难道可以为了钱欺骗别人吗?

”  

儿子听了很惭愧地低下了头。

父亲又接着说:

“你手下那么多驯马的高手都管不好那匹马,一个到处流动的商人怎么能养得了它?

你不把事情告诉他,这不明摆着是在欺骗人家吗?

”  

陈尧咨听后羞愧地说:

“父亲,您别生气了,我知道是我做错了,我这就去把买马的商人找回来。

”  

于是陈尧咨亲自找到那个买马的商人说明了原因,把钱退给了买马的人,自己把马牵了回来,一直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启示

1:

为人处事要像陈谏议一样淳朴,忠信,宽容,宽宏大量。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

  

4.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

练习

1.因:

于是  邃:

马上  安:

怎么  值:

通“值”,价值  匹马何以不见:

那匹马怎么不见了?

  是移祸于人也:

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3.你赞同陈谏议的做法吗?

为什么?

  4.陈尧咨的错误在于哪里?

  5.劣马的劣具体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

1.陈谏议知道自己的马是劣马,都已经被人买走了,他还叫人要回来,退还他的钱。

  

陈谏议没有把祸害移给别人,就是赞美了他(陈谏议)的长者风度。

  

2.同意,因为这是一种品德的表现,不为了自己利益去破坏人家的利益,有长者风度,要诚实忠厚,不能做祸害他人之事。

.

3.第一:

因为他欺骗了别人,自己不诚信;第二:

父亲教育他,一开始不但没及时改正,还和父亲强词夺理。

  

4.性情暴烈,难于驾驭;踢伤、咬伤了好多人。

  

附加:

体现了中华民族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陈遗至孝

原文

吴郡陈遗,家至孝。

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①。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②。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③。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机馁而死者。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译文

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郡守的属官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

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答。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

 至:

很,十分。

  恒:

经常,常常。

  辄:

总是。

  贮收:

贮存,收藏。

  遗:

wèi,给,给予。

  值:

遇到,逢着。

  敛:

积攒  孙恩:

字灵秀,晋安帝隆安三年,聚集数万人起义,攻克会嵇等郡,后来攻打临海郡时遭败,投水而死。

  即日:

当天,当日。

  袁山松:

时为吴郡太守,被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