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专题卷适合全国.docx
《一轮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专题卷适合全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专题卷适合全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轮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专题卷适合全国
高考题组·规范·特训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题组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
1.[2013·天津高考]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根据遗传图谱分析可知,该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假设分别由A、a与B、b控制,则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A_B_(灰色)、A_bb(黄色或黑色)、aaB_(黑色或黄色)、aabb(米色);F1的基因型为AaBb,与黄色亲本AAbb(或aaBB)杂交,后代有A_Bb(或AaB_)(灰色)、A_bb(aaB_)(黄色)两种表现型;F1中灰色大鼠肯定为杂合子,而F2中灰色大鼠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F2中黑色大鼠(aaB_或A_bb)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有:
2/3aaBb(或Aabb)×aabb和1/3aaBB(或AAbb)×aabb,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
答案:
B
2.[2014·山东高考]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或________。
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根据实验一,推知与体色相关的亲本基因型为Ee×ee,与刚毛长短相关的亲本基因型为Bb×bb,则亲本可能的基因型为EeBb×eebb或Eebb×eeBb,但这两种组合均不能确定甲、乙具体基因型,因通过实验一推出乙的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同理根据实验二可推知亲本基因型为EeBb×eeBb,该实验同样不能确定乙果蝇的基因型。
两实验综合可推出乙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
若实验一能验证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实验一是测交实验,由此可知实验一亲本基因型只能是EeBb×eebb,综合实验二可推知乙果蝇基因型为EeBb,则甲果蝇基因型为eebb,丙果蝇基因型为eeBb。
(2)由乙(EeBb)×丙(eeBb),子代中与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1/2,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1/2,则与两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1-1/2×1/2-1/2×1/2=1/2。
答案:
(1)EeBb eeBb(注:
两空可颠倒) eeBb
(2)1/2
题组二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及应用
3.[2014·四川高考]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
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三
丁×纯
合黑鼠
1黄鼠∶1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
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
3灰鼠∶1黑鼠
①据此推测:
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___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
(1)①据实验一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小鼠毛色的遗传是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甲为灰鼠,基因型为AABB,则乙为白鼠,基因型为aabb。
②实验一的F2白鼠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三种。
灰鼠的基因型有四种,占F2的比例为9/16,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9/16)=1/9,所以杂合子为8/9。
③据图可知有色物质1为黑色,基因Ⅰ为B,基因Ⅱ为A,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F1为aaBb,F2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①据实验三F1的结果可知,突变基因是控制灰色的基因A发生突变导致的,据F1黄鼠随机交配后代中黄鼠∶黑鼠=3∶1可知该黄色突变为显性突变。
②设突变基因为A+,A+对A、a为显性,则F1黄鼠为A+aBB,灰鼠为AaBB,将两者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黄鼠∶灰鼠∶黑鼠=2∶1∶1,说明推测是正确的。
答案:
(1)①2 aabb ②3 8/9 ③黑 aaBB、aaBb
(2)①A 显 ②黄鼠∶灰鼠∶黑鼠=2∶1∶1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
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
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二者可以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
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
A
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解析:
A项所述的内容是孟德尔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孟德尔提出了B项所述的假说,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成立进行了测交实验。
答案:
B
3.某动物的体色有褐色的,也有白色的。
这两种体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Z与z、W与w控制。
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
现有一对动物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7∶1。
试从理论上分析,这对动物可能是下列哪一组合( )
A.ZzWw×ZzWw B.ZzWw×Zzww
C.Zzww×zzWwD.zzWw×zzww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基因型为Z_W_、Z_ww、zzW_的个体表现型均为褐色,只有基因型为zzww的个体才为白色,而且子代中白色个体占1/8,因此可以判断该杂交组合为ZzWw×Zzww或ZzWw×zzWw。
答案:
B
4.如图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的实验图解,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若要得到该杂交实验结果,亲本的基因型也可以是YYrr和yyRR
B.F1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不为1∶1
C.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8
D.F1配子随机结合成16种图示基因型,符合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选项A,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可以是YYrr和yyRR,产生的F1为YyRr,F2的基因型与如图所示一致;选项B,植物产生的雌配子数量比雄配子数量少;选项C,根据图示亲代配子可知,亲本基因型是YYRR和yyrr,则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8;选项D,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时所遵循的规律,雌雄配子组合时并不依此进行。
答案:
D
5.有人将两亲本植株杂交,获得的100粒种子种下去,结果为结红果叶上有短毛37株、结红果叶上无毛19株、结红果叶上有长毛18株、结黄果叶上有短毛13株、结黄果叶上有长毛7株、结黄果叶上无毛6株。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株亲本植株都是杂合子
B.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果短毛
C.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黄果长毛
D.就叶毛来说,无毛与长毛的植株都是纯合子
解析:
根据后代中红果∶黄果≈3∶1,短毛∶无毛∶长毛=2∶1∶1,可确定亲本都为杂合子;亲本的表现型为红果短毛;就叶毛来说,短毛的个体为杂合子,无毛和长毛的个体为纯合子。
答案:
C
6.[2015·潍坊模拟]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A.1/3B.1/4
C.1/9D.1/16
解析:
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杂交,F1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F1植株自花传粉,产生F2(即为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绿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3/16,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绿色皱粒为隐性纯合子,所以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1=1/3。
答案:
A
7.[2015·南京、盐城质检]某鲤鱼种群体色遗传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交配结果如表所示。
据此分析,若用F1(黑鲤)与红鲤测交,子代中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是( )
A.1∶1∶1∶1B.3∶1
C.1∶1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
从题意和表格数据看出,1号池和2号池中F2性状分离比均约为15∶1,说明这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且只要显性基因存在则表现为黑鲤,若用F1(黑鲤)与红鲤测交,子代中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是3∶1。
答案:
B
8.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
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
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均为黄色短尾
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解析:
根据题干中“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可知:
①黄色短尾的雌、雄鼠的基因型都为AaB_;②子代中不会出现长尾鼠(bb)。
Aa×Aa→1/4AA(致死)、
1/2Aa(黄色)、1/4aa(灰色)。
综合考虑两对性状,则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答案:
B
9.某植物体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它们独立遗传并共同决定此植物的高度。
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2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
现在让AABBCC(14cm)×aabbcc(2cm)产生F1,F1自交产生的后代植株中高度为8cm的基因型有多少种( )
A.3B.4
C.6D.7
解析: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后代植株中高度为8cm的植株应具有三个显性基因;则可能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种。
答案:
D
10.[2015·济南模拟]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假说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
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是( )
A.PPQq×ppqqB.PPqq×Ppqq
C.PpQq×ppqqD.PpQq×Ppqq
解析:
由题意知,P_Q_表现型为紫花,P_qq、ppQ_、ppqq表现型为白花。
PPQq×ppqq→1/2PpQq、1/2Ppqq,F1表现为1/2紫花、1/2白花。
PPqq×Ppqq→1/2Ppqq、1/2PPqq,F1全为白花。
PpQq×ppqq→1/4PpQq、1/4Ppqq、1/4ppQq、1/4ppqq,F1表现为1/4紫花、3/4白花。
PpQq×Ppqq→1/8PPQq、1/8PPqq、2/8PpQq、2/8Ppqq、1/8ppQq、1/8ppqq,F1表现为3/8紫花、5/8白花。
答案:
D
11.[2015·银川模拟]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
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让F2中某一中产个体自交,后代有高产个体出现。
该中产个体的基因型为( )
A.A1a1A2a2B.A1A1a2a2
C.a1a1A2A2D.A1a1A2A2
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则高产的品种含有的显性基因最多,为A1A1A2A2;中高产品种基因型中一定含有3个显性基因,中产品种中含有2个显性基因,中低产品种中含有1个显性基因,低产品种中无显性基因。
若中产个体自交出现了高产个体,则中产个体的基因型一定是A1a1A2a2。
B、C项中个体自交只能形成中产品种;D项个体应是中高产品种。
答案:
A
12.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
现用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解析:
根据测交后代中“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可知,玉米的有色子粒、无色子粒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应是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0分)玉米有矮株和高株两种类型,现有3个纯合品种:
1个高株(高)、2个矮株(矮甲和矮乙)。
用这3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组合
F1
F2
第1组:
矮甲×高
高
3高∶1矮
第2组:
矮乙×高
高
3高∶1矮
第3组:
矮甲×矮乙
高
9高∶7矮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株高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1)玉米的株高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植株中高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亲本中矮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与矮乙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第3组实验结果可知,玉米的株高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第3组中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9高∶7矮,因此,高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矮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知矮甲(矮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或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高∶矮=1∶1。
答案:
(1)2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4 AAbb或aaBB (3)高∶矮=1∶1
14.(14分)某农科所做了两个小麦品系的杂交实验,70cm株高和50cm株高(以下表现型省略“株高”)的小麦杂交,F1全为60cm。
F1自交得到F2,F2中70cm∶65cm∶60cm∶55cm∶50cm均为1∶4∶6∶4∶1。
育种专家认为,小麦株高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可用A、a,B、b,……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60cm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专家的观点加以验证,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求写出配子)。
(2)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cm和一株60cm的小麦杂交,杂交后代中70cm∶65cm∶60cm∶55cm约为1∶3∶3∶1,则亲本中65cm的基因型为________,60cm的基因型为________,杂交后代中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cm和一株60cm的小麦杂交,F1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小麦株高由两对基因控制,株高随显性基因个数的增加而增加。
由最高和最低株高计算可知,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株增加的高度为(70-50)÷4=5(cm)。
F2中株高为60cm的植株有2个显性基因,基因型应有AAbb、aaBB、AaBb。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一般采用测交法。
(2)根据后7+代1∶3∶3∶1的分离比,可判断出雌雄配子有8种结合方式,亲代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分别是2、4,65cm株高应含3个显性基因型是AABb或AaBB,60cm株高应含有2个显性基因,基因型是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6种。
(3)基因型分别为AABb(65cm)和AAbb(60cm)的小麦杂交可以得到65cm和60cm株高的后代,其分离比为1∶1。
答案:
(1)AaBb、AAbb、aaBB AaBb和aabb测交,遗传图解如图
(2)AaBB或AABb AaBb 6 (3)可能
15.(16分)[2015·山东诸城月考]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受精卵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
有人做了如下三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
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3∶1∶3∶1;
实验3: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________果是隐性性状。
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甲、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________,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
(5)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2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1)由实验2中分离比红果∶黄果=3∶1,可推知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由实验1中F1的分离比为有茸毛∶无茸毛=2∶1,可推知有茸毛对无茸毛为显性,且显性纯合致死。
(2)根据实验1的F1中有茸毛红果的表现型可推测其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可通过测交或自交,观察其子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鉴别,二者相比,自交方法操作更加简便。
(3)根据实验2中两亲本的表现型推测其基因型为A_B_×aaB_,根据F1中的分离比有茸毛∶无茸毛=1∶1,红果∶黄果=3∶1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4)根据实验3中亲本的表现型可推测基因型为A_B_×A_B_,根据F1中两种性状均出现性状分离可确定双亲基因型均为AaBb,由于AA纯合致死,F1中性状分离比为有茸毛∶无茸毛=2∶1、红果∶黄果=3∶1,基因型分离比为Aa∶aa=2∶1、BB∶Bb∶bb=1∶2∶1,通过棋盘法可得:
红果
黄果
有茸毛
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
无茸毛红果
无茸毛黄果
即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同理可得基因型共有2×3=6种。
(5)因基因型为AA时受精卵纯合致死,实验2的F1中有茸毛红果的基因型及分离比为AaBB∶AaBb=1∶2,若全部自交,则F3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为
(Aa有茸毛)×
×
(bb黄果)=
。
答案:
(1)黄 AA
(2)AaBB、AaBb 让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自交,观察果实颜色性状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3)AaBb aaBb (4)6∶2∶3∶1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