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71598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8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概 述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癫痫、脑血管疾病

  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一)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共有12对。

采用罗马数字按次序命名——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位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

除第Ⅰ、Ⅱ脑神经外,都与脑干互相联系。

脑神经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主要支配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

其中Ⅰ、Ⅱ、Ⅷ3对为感觉神经;Ⅲ、Ⅳ、Ⅵ、Ⅺ、Ⅻ为运动神经;Ⅴ、Ⅶ、Ⅸ、Ⅹ为混合神经。

  2.脊神经 共有31对,均发自脊髓的各段面。

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神经1对。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运动根)和后根(感觉根)组成。

临床上根据不同部位的感觉障碍水平,判断脊髓病变的平面,对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如乳头线为胸4,脐孔为胸12,腹股沟为腰1。

  

  脑神经 共有12对。

  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位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

  

  

(二)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1.脑 脑又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

  

(1)大脑:

表面为大脑皮质所覆盖。

大脑半球各脑叶的功能为:

额叶与躯体运动、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颞叶与听觉、语言和记忆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等有关;枕叶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岛叶与内脏感觉有关;边缘叶与情绪、行为和内脏活动有关。

  

(2)间脑:

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连接脑干与大脑半球。

间脑病变影响疼痛、体温、食欲、性功能、睡眠、内分泌等功能的调节。

  (3)脑干:

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

与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呕吐中枢、呃逆中枢等生命中枢互相关联,当脑干有严重损害,特别是延髓损害时多可导致呼吸、心脏骤停;脑干的传导功能一方面将脊髓及周围的感觉传导至中枢,另一方面又将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传导至脊髓和经脑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官;脑干网状结构具有保持正常睡眠与觉醒的功能。

  (4)小脑:

与运动的平衡、协调有关。

  

  2.脊髓 脊髓位于椎管内,是脑干向下的延伸部分,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以终丝终止于第一尾椎的骨膜。

发出31对脊神经,是四肢和躯干的初级反射中枢,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二、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

  1.头痛头痛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

不仅中枢神经系统和头面部疾病可引起头痛,人体其他器官疾病也能引起头痛。

颅内的血管、神经和脑膜以及颅外的骨膜、血管、头皮等疼痛敏感结构受到挤压、牵拉、移位、炎症,血管的扩张与痉挛、肌肉的紧张性收缩等均可产生头痛。

不同病因引起的头痛,临床表现也不相同,护理评估的内容应包括:

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规律、发生的方式以及诱因和伴随症状。

  

(1)偏头痛:

典型的偏头痛在头痛之前可有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常常为一侧或双侧颞部搏动性头痛,可以反复发作,伴有恶心呕吐。

休息或服用止痛药后,头痛可以缓解。

偏头痛常有家族史。

  

(2)颅内高压性头痛:

头痛常为持续性头部的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喷射性呕吐和视力障碍。

  (3)颅外因素所致的头痛:

又可分为:

①眼源性头痛:

头痛常常位于眼眶周围和前额,可伴有视力减退,一旦眼疾治愈,头痛也即缓解;②鼻源性头痛:

因鼻窦炎症而引起的前额部头痛,可伴有发热、鼻腔脓性分泌物等;③耳源性头痛:

因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乳突炎等引起,表现为单侧颞部持续或搏动性头痛,伴有乳突压痛。

  (4)精神性头痛:

头痛部位不固定,表现为持续性的闷痛,伴有心悸、多梦、多虑、紧张、失眠等症状。

  2.意识障碍:

可分为:

  嗜睡:

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是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嗜睡能够被唤醒,醒后能进行简单的交谈和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入睡。

  昏睡:

病人处于熟睡状态,较重的痛觉或较响的言语刺激方可唤醒,能简单、模糊的进行不完全应答话题,自发性言语少,当停止外界刺激后,立即进入熟睡状态。

  浅昏迷:

是意识丧失,对强烈刺激(如眼眶上压迫)病人可出现痛苦的表情和躲避反应。

没有语言应答,并且不能执行简单的命令。

可有无意识的自发动作。

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和角膜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

  深昏迷:

病人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和角膜反射等均消失,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

  3.语言障碍 分为失语和发音困难(构音障碍)。

大脑的言语功能区有病变时,病人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能力丧失或残缺称之为失语。

构音障碍常常由于发音肌肉的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等)所引起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吐字不清等异常。

评估的内容:

病人构音和说话、阅读、书写、命名、与人交流的能力等。

  失语

  1)运动性失语:

又称表达性失语。

病人不能言语或只能讲1~2个简单的字,对别人的言语和书写的文字能理解,但要读出来却有困难或差错。

  2)感觉性失语:

又称听觉性失语。

病人发音正常,但不能理解别人及自己的言语。

所以在用词方面常有错误,严重时别人完全听不懂他讲的话。

  3)失写:

即书写不能,病人没有手部肌肉瘫痪,但不能书写,抄写能力尚存在。

  4)失读:

病人不失明但对视觉性符号的认识能力丧失,因而不识词句和图画。

失读和失写常同时存在。

病人既不能阅读又不能书写。

  5)命名性失语:

病人称呼物体名称的能力丧失,但能表达如何使用该种物件。

  4.感觉障碍是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痛、温、触、压、位置、振动等)刺激的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综合征。

临床上通常把感觉分为特殊感觉(视、听、嗅、味觉等)和一般感觉。

一般感觉包括:

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浅感觉来自皮肤和黏膜,如痛觉、温觉和触觉。

  深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复合感觉是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各种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而形成的,如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重量觉等。

  5.运动障碍运动障碍也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人体的运动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病损引起的骨骼肌无力和肌张力改变而产生的随意运动减弱、不能。

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的任何部位损害以及肌肉本身的病变均可产生运动障碍。

  

(1)评估有否瘫痪:

按0~5级划分:

  0级:

完全瘫痪

  1级:

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

  3级:

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

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5级:

正常肌力

  例:

某下肢瘫痪患者,经查肢体能在床面上滑动但不能自行抬起,此肌力应判为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正确答案』C

  按其受累部位分为上运动神经元性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称中枢性瘫痪:

特点伴有肌张力增高又称为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称周围性瘫痪:

特点不伴有肌张力增高又称为弛缓性瘫痪。

  

(2)评估瘫痪的部位(类型):

单瘫、偏瘫、交叉性瘫痪、截瘫和局限性瘫痪。

  1)单瘫:

表现为一侧上肢或一侧下肢的运动不能或运动无力。

见于脑半球、脊髓前角、周围神经或肌肉等病变。

  2)偏瘫:

表现为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

  3)交叉性瘫痪:

表现为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的瘫痪。

常见于脑干病变。

同侧面部,对侧躯体。

  4)截瘫:

表现为双下肢瘫痪。

多见于脊髓横贯性损害。

  5)四肢瘫:

表现为四肢不能运动或肌力减退。

见于高颈位病变。

  (3)评估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时会引起肌肉僵硬、活动受限或不能活动的一组综合征。

包括痉挛、僵直和强直等不同的临床表现。

  (4)评估腱反射:

检查腱反射是否亢进、减退或消失,有否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Babinski)征

  

  (5)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动作协调性:

以确立有否由锥体外系统病变引起的不随意志控制的无规律、无目的的面、舌、躯干、肢体等骨骼肌的不自主运动。

常见的不自主运动有:

  1)震颤:

病人的头或手不自主地震颤。

分为静止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出现于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在自主运动时减轻或消失,入睡后完全停止,最多见的是手指的节律性抖动,形成所谓“搓丸样”动作,重者头部、下颌、舌头和四肢都可有震颤;动作性震颤在安静时症状轻微,动作时症状加重,老年人常有摇头、手抖等,如没有肌张力增高和动作缓慢的为老年性震颤。

  2)舞蹈样运动:

为面部、肢体迅速多变的无目的、无规律的不自主动作。

表现为挤眉弄眼、伸舌、耸肩、转颈、上下肢舞动或伸屈手指等。

  3)手足徐动:

也称指划动作,是手指或足趾间歇的、缓慢的、扭曲的、蚯蚓蠕动样的伸展动作,指趾呈各种奇异姿态,如手呈“佛手”样。

  (6)评估动作的平衡性:

由于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系统病变会引起机体维持平衡和协调不良而产生共济失调。

评估病人有否站立不稳、常向前或后倾倒,行走时双足分开较宽,步态蹒跚,醉汉步态等。

  (7)评估运动障碍对病人的影响:

了解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概述重点

  1.脑神经:

共有12对

  2.脊神经:

共有31对

  3.浅感觉:

痛觉、温觉和触觉

  4.深感觉:

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5.肌力按0~5级划分

  6.交叉性瘫痪:

表现为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的瘫痪。

常见于脑干病变。

同侧面部,对侧躯体

  

第二节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大多可恢复的多发性脊神经根(可伴脑神经)受累的一组疾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认为本病属一种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免疫致病因子可能为存在于病人血液中的抗周围神经髓鞘抗体或对髓鞘有害性细胞因子等。

支持自身免疫学说的理由:

①本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肠道感染史;有些地区当肠道感染流行时本病有流行倾向;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后,本病发生率增加。

②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病(EAN)的临床症状与本病极为相似。

  

(二)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呈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自肢体远端向近端发展,伴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和(或)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脑神经损害以双侧面瘫在成年病人中多见,而延髓麻痹则以儿童为多见;严重病例可因累及肋间及膈肌而致呼吸麻痹。

括约肌功能多无影响。

主要死因为呼吸肌麻痹、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

  (三)辅助检查

  本病的重要特点:

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细胞数正常,而蛋白质明显增高,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通常在病后第3周最明显。

  病情稳定后2~4周开始恢复,85%的病例可获完全恢复;死亡率为3%~4%,主要死因为呼吸肌麻痹、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

  例: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不常见的表现为

  A.视乳头水肿

  B.双侧面神经麻痹

  C.舌咽神经麻痹

  D.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E.周围神经传导异常

  

『正确答案』A

  (四)治疗原则

  1.严密观察病情 对有呼吸困难者及时气管切开,对呼吸麻痹者施行人工呼吸。

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血浆置换疗法 在发病2周内接受此疗法的病人可缩短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药物治疗 ①选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病例,可获得与血浆置换治疗相接近的效果。

②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部分病例有效。

③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仅限于慢性病例。

④B族维生素、辅酶A、ATP、加兰他敏、地巴唑等药物用于辅助治疗。

  (五)护理措施

  1.严密监测病情 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肺活量、血气分析的变化;观察病人有否呼吸费力、烦躁、出汗、口唇发绀等缺氧症状,肺活量降至每公斤体重20~25ml以下,血氧饱和度降低,动脉血氧分压低于70mmHg(9.3kPa),宜及早使用呼吸机,并加强呼吸机的管理。

  2.营养支持 因延髓麻痹而不能吞咽者应采用胃管进食,保证机体的足够营养供给。

进食时和进食后30分钟应抬高床头,防止窒息。

  3.心理支持 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病人常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护士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护理。

主动关心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帮助分析,解释病情及本病的预后,增加病人信心,配合治疗。

  4.生活护理 协助病人,提高病人生活的自理能力;保持功能体位;加强个人卫生工作,保持口腔、皮肤的清洁。

  5.健康指导 ①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本病的自我护理方法以及有关的知识。

②坚持肢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加强康复锻炼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③增强体质,避免感冒、疲劳、肠道感染等诱发因素。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重点总结

  1.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呈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自肢体远端向近端发展,括约肌功能多无影响。

  2.辅助检查:

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细胞数正常,而蛋白质明显增高,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通常在病后第3周最明显。

  例:

男性,16岁,突然四肢弛缓性瘫痪,双侧面瘫一周来院,无尿便失禁,无发热,腰穿正常。

病前无感染史,首先应想到的诊断是

  A.格林-巴利综合征(GBS)

  B.脊髓灰质炎

  C.重症肌无力

  D.周期性瘫痪

  E.急性脊髓炎

  

『正确答案』A

第三节 癫痫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引起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一、病因

  1.原发性癫痫又称特发性癫痫,多数病人在儿童或青年期首次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2.继发性癫痫又称症状性癫痫,占癫痫的大多数,是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和代谢疾病所引起,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组。

引起继发性癫痫的常见疾病有:

①脑部疾病:

先天性或发育异常性脑病、颅脑损伤(因脑组织软化或瘢痕形成而产生外伤性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疾病(5%的脑血管病病人在发病后一年左右可以出现癫痫发作)、颅内肿瘤等;②全身性疾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氧后遗症、儿童期的发热惊厥、中毒性脑病,内科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尿毒症、阿-斯综合征、肝性脑病)等。

  二、临床表现

  1.部分性发作为痫性发作最常见的类型,发作起始症状和脑电图特点均提示起于一侧脑结构(局灶性或局限性),也可以扩散至两侧。

  ①单纯部分性发作(不伴有意识障碍)。

又可分为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体觉性发作或特殊感觉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和精神性发作等。

部分性运动性发作时局部肢体的抽搐大多见于一侧口角、眼睑、手指或足趾,也可涉及整个一侧面部和一个肢体的远端。

如局部抽搐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则称为持续性部分性癫痫。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表现为遗忘症、自动症、精神运动性发作等。

  ③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2.全面性发作 可有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强直-阵挛(大发作)发作多种发作类型。

  强直-阵挛发作(GTCS)以全身对称性抽搐和意识丧失为特征。

其发作经过可分为3期:

强直期、阵挛期和惊厥后期(首先恢复呼吸,口鼻喷出泡沫和血沫,心率、血压、瞳孔等相继恢复正常,意识逐渐恢复。

自发作开始至意识恢复约5~10分钟。

)。

  若在短期内强直-痉挛频繁发作,以致发作间隙期内病人持续昏迷,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例: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

  A.小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

  B.大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

  C.大发作接连发生,间歇期仍处于昏迷状态

  D.癫痫大发作药物控制不良者

  E.短期内小发作接连发生

  

『正确答案』C

  三、辅助检查

  1.脑电图 癫痫发作时的脑电图一般可见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发作间歇期可记录到散在的阵发性痫性活动波形。

脑电图的痫性活动可由过度换气、闪光刺激和药物诱发,也可被大剂量抗癫痫药物所抑制。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糖、血寄生虫(如肺吸虫、血吸虫、囊虫)检查。

  3.脑血管造影 可作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可发现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病因。

  4.头部放射性核素、CT、MRI检查 可发现脑部器质性病变。

  四、治疗原则

  1.发作时治疗 当病人处于全身抽搐和意识丧失时,以保证安全、预防外伤和其他并发症为主,而不是立即用药,因为任何药物已无法控制本次发作,而且可能药物尚未准备好,此次发作已经停止。

  2.发作间歇期治疗 癫痫病人发作间歇期应定时服用抗痫药物以预防再发作。

药物治疗的原则为:

①药物剂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用血液浓度监测有效剂量。

②一个首选药物增加到有效血液浓度仍不能控制发作,或因不良反应而不能继续应用时应撤换,改用次选药物。

撤换时一增一减,也需缓慢,至少一周时间。

③应避免常规地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因为抗痫药物间常有相互影响。

④治疗的终止:

强直-痉挛发作和单纯部分性发作在完全控制2~5年后,脑电图随访痫性活动消失者可以开始停药;停药必须缓慢减量,停药过程中可参考脑电图的变化,病程越长,剂量越大,用药越多,停药越需缓慢,整个过程一般不少于3个月。

⑤偶尔发病、脑电图异常而临床无癫痫症状和5岁以下、每次发作均有发热的儿童,一般不服用抗痫药物。

  3.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应在给氧、防护的同时从速制止发作,并及时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和脑水肿。

可依次选用下列抗癫痫药物制止发作:

  

(1)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每分钟2mg,无效改用其他药物;有效而复发者可在30分钟后重复注射。

或将地西泮100~20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1中,于12小时内缓慢静脉滴注。

  

(2)苯妥英钠10~20mg/kg稀释于生理盐水20~40ml作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50mg/min。

  (3)异戊巴比妥钠0.5g溶解于注射用水10ml作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0.1g/min。

应注意有无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

  (4)10%水合氯醛20~30ml保留灌肠。

  例:

下列关于癫痫的治疗要点,不正确的是

  A.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时,首先要立即用药以控制发作

  B.积极预防外伤和并发症

  C.开始用药时,剂量要由小到大,逐步增加

  D.可以停药时,要缓慢减量

  E.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正确答案』A

  例:

下列不符合癫痫发作的药物治疗原则是

  A.药物剂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

  B.根据发作类型选择最佳药物

  C.定期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和药物浓度

  D.一般情况不主张联合用药

  E.撤换药物要果断、迅速

  

『正确答案』E

  五、护理措施

  1.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①病人抽搐发作时,需有专人守护、观察和记录全过程,注意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以及抽搐的部位、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

②对强直-阵挛发作者要扶持病人卧倒,防止跌伤或伤人。

③立即解开衣领、衣扣和腰带,迅速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置于病人一侧上、下臼齿间,以防咬伤舌和面颊部。

有义齿者必须取出。

④不可强行按压或用约束带捆扎抽搐的肢体以防骨折,可用枕头或其他柔软物保护大关节不至碰撞床栏等硬物,在背后垫一卷衣被之类的软物可以防止椎骨骨折。

⑤将病人的头部侧向一边,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并给予吸氧,以减少呼吸道阻塞和改善缺氧。

必要时配合行气管切开术或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禁止口腔测温,应测腋下温度或肛温。

⑥少数病人在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过程中有短时间的兴奋躁动,应防止自伤或伤人。

  2.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床单位应配置柔软的床垫、床旁护架、吸氧和吸痰装置,床旁桌备有若干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等;若出现发作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

  

(2)排便排尿的护理:

癫痫发作伴意识障碍或大小便失禁者,需及时清除污物,作好会阴部皮肤护理。

  3.药物治疗的护理

  

(1)观察疗效:

观察痫性发作的次数是否减少、间隙期是否延长、发作时程是否缩短等。

  

(2)观察不良反应:

各种药物都有多项不良反应,轻者如胃肠道反应等,一般不影响治疗;中度者如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是药物过量所致的神经中枢中毒现象,减量后即可消失;偶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有精神症状、粒细胞缺乏等应及时提醒医师撤换药物。

(3)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监测血药浓度,同一病人每次采血样的时间应固定,并须在上次服药后间隔6小时以上采取血样;苯妥英钠有强碱性,宜在饭后吞服;对于发作多在夜晚和清晨的病人,用药可以集中在下午和入睡前;地西泮偶可抑制呼吸,静脉注射时需注意观察,有不良反应则需即刻停止注射。

  4.健康指导 给家属提供建议,安排好病人的生活,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禁止病人参加有危险的活动,如登高、游泳、驾驶以及在炉火或高压电机旁作业,以免发作时危及生命;病人应随身携带写有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及病史的个人资料,以备发作时及时联系与处理等。

  癫痫考点总结

  1.强直-阵挛发作(GTCS)以全身对称性抽搐和意识丧失为特征。

  若在短期内强直-痉挛频繁发作,以致发作间隙期内病人持续昏迷,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2.治疗原则:

以保证安全、预防外伤和其他并发症为主,而不是立即用药。

  3.护理:

不可强行按压或用约束带捆扎抽搐的肢体以防骨折,禁止病人参加有危险的活动。

  例:

患者,男性,35岁。

有癫痫大发作史20年,低血压史l5年。

昨晚起大发作频繁,一直意识不清,并有发热38℃。

今下午送急诊室。

  1.这种发作类型临床称为

  A.癫痫小发作

  B.癫痫连续发作

  C.癫痫持续发作

  D.复杂部分性发作

  E.单纯部分性发作

  

『正确答案』C

  2.首选的药物是

  A.苯妥英钠缓慢静脉注射

  B.异戊巴比妥钠缓慢静脉注射

  C.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

  D.水合氯醛灌肠

  E.安定(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

  

『正确答案』E

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

  一、概述

  脑血管疾病是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

主要是动脉系统的破裂或闭塞,导致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梗死。

造成急骤发展的脑局部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称为急性脑血管病,即脑卒中或中风、脑血管意外。

慢性脑血管病是指脑部慢性血供不足,致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竭,其症状隐匿逐步发展。

  病因

  

(1)血管本身原因:

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炎(结核、风湿等)、发育异常(脑动静脉畸形、先天性脑动脉瘤)、外伤及颅内肿瘤等。

  

(2)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黏滞度增高:

如高血脂、高血糖、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等;凝血机制异常:

如血发病、DIC等。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如高血压、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等。

  (4)其他:

如颈椎病、肿瘤压迫邻近的大血管,而影响血供;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如空气、脂肪、肿瘤栓子等,引起脑栓塞。

  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

  

(1)可干预的因素: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是多数学者一致认为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血黏度增高、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吸烟、肥胖、口服避孕药、不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