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70982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

《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三.docx

综合实践活动三

综合实践活动《早餐的学问》

——教学设计和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一门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

我国目前身体发育较快的中小学生营养失衡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缺钙、缺铁、缺锌、营养不良的人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肥胖儿童的比例迅速增加。

因此,我们小学生应该重视早餐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学生早餐的现状。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具有初步的社会意识,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认识社会和回报社会。

但是他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确立,还需要加以进一步的引导与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回报社会的契机。

作为教师我觉得,在整个活动过程我只是一个普通参与者。

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我和学生一样是活动的开发者也是活动的实施者。

一、整体思路

俗话说: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可是,由于早上的时间少,家长无暇或懒于做早餐,再加上缺乏对早餐的科学认识。

所以,在小学生中不吃早餐或凑合吃早餐的现象普遍存在。

而在人体一整天的生理机能活动中,早餐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不容忽视的。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高,会直接影响孩子上午的学习认知活动。

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发育,甚至会诱发肥胖症、胆结石、胃炎、贫血等疾病。

“早餐的学问”与每个学生、每天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我们还殷切期望,学生在了解“早餐学问”的同时,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活动对象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共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1.确定活动主题阶段;2.活动与体验阶段;3.展示与交流;4.实践操作阶段;5.总结反思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将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

三、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懂得早餐的重要性和不吃早餐的危害;了解营养早餐的配制原则;掌握营养早餐的简单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制定计划、设计问卷以及对结果统计分析;通过资料收集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上网搜索、图书查阅等方法,初步掌握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本要领;通过采访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与人交往、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质疑、探究、实践、合作),体验其中的趣味;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产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意识;通过活动小组实践,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自主学习取得学习成果,体验成就感。

教学重点:

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产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制定计划、设计问卷以及对结果统计分析。

重难点的突破:

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亲自开展调查、考察和社会宣传活动,关注早餐问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1阶段     确定活动主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1. 设疑激趣

1.1谁是小医生?

星期一,天很热,我们都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老师忽然发现班上的陈福龙(小胖子)脸色苍白,头冒虚汗,还不时地用手揉肚子,皱着眉,好像连站的力气都没有了,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难受吗?

1.2谁的问题好?

生活中,很多学生不吃早餐或凑合吃早餐,这样做,可不好。

其实,关于早餐还有许许多多的学问呢!

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早餐的学问”。

你特别想研究什么问题?

1.3你愿做什么?

1.3.1过渡

 问题不等于活动的主题,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概括成4个活动主题,需要分成4个活动小组。

1.3.2具体介绍:

调查组:

负责问卷调查小学生吃早餐的现状。

采访组:

负责采访医生。

资料组:

负责搜集资料。

宣传组:

以“关注早餐”和“营养早餐”为主题,负责创作各类作品。

1.3.3分组

你想加入哪个组,就和组长报名。

2 启发引导

小研究员们,你们要根据自己研究的主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调查,上网查询等方法找到答案。

遇到困难时,还可以向同伴、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

预祝你们圆满完成任务。

1.1学生纷纷猜测

“可能天太热中暑了吧”

“可能发烧生病了”

“可能胃痛,闹肚子”

“可能没吃早餐,饿得难受”

现场问陈福龙,他不好意思地说:

“起晚了,没吃早餐,吃个大面包就没事了”。

1.2学生思考后提出疑问,选择有价值的板书出来。

1.2.1调查同学们吃早餐的情况。

1.2.2早餐对我们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作用?

1.2.3不吃早餐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1.2.4早餐在家里吃比在外面吃好在哪?

1.2.5什么是营养早餐?

我们的早餐怎样吃才科学?

1.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活动小组。

 2、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学生了解到研究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眼前有目标,脚下又有路”,学生树立起行动的决心和信心。

1.1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一些事情,常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但儿童往往并不在意,所以教师应善于捕捉并收藏这些生活情境,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来,以此为生活主题。

这样的活动主题,既源自于现实生活情境,又出自于学生的兴趣,具有生成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1.2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善于发现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表现。

因此,教师应鼓励并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拓宽并加深了学生对活动主题的理解。

  

1.3《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它的课程实施应基于这样理念: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题和自主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不同的活动小组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特定主题只有针对特定小组才具有教育意义,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2、因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以完成任务,所以,教师提供给学生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言谈中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特征?

实践性,即没有学生的实践,课程就无法进行。

还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法的特征?

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

 第2阶段     活动与体验阶段

1、各组成员按照制定的计划,在老师指导下,展开实践活动。

组别

活动步骤(任务)

活动目标

收获(或体验)

访

1、设计、分发、收回调查问卷。

2、统计调查结果。

3、完成调查报告。

1、制定采访计划。

2、设计采访问题。

3、边采访边记录。

4、整理采访记录。

1、调查学生(要点);

●每周用早餐次数

●用早餐地点

●常用早餐品种

●不吃早餐原因

2、调查家长(要点);

●是否重视早餐

●是否注意营养搭配

通过采访,知道(要点);

●吃早餐的重要性

●不吃早餐的危害

●在地摊上吃早餐的危害

●对小学生早餐的建议

1、学习设计调查问卷。

2、与陌生人交往的勇气和技巧。

3、学习调查结果的统计方法。

4 学习完成规范的调查报告。

1、活动前,制定行动计划。

2、根据活动主题,设计具体的采访问题。

3、与人交往、交流合作的经验。

4 边听边快速记录,再整理成文稿。

1、查阅书籍。

2、上网查阅。

3、整理资料。

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知道(要点):

●早餐与健康的关系

●什么叫“营养早餐”,小学生的早餐应该怎样吃才科学。

1、了解有关早餐的科学知识。

2、掌握收集资料的途径(上网或查书)和整理资料的方法(下载或摘抄,删减和分类)。

3、掌握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方法,如上网搜索、下载资料。

1、设计手抄报。

2、写倡议书。

3、画漫画或宣传画。

4、写童谣,改歌词。

5、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语。

创作作品,形式多样。

兴趣盎然,求新创优。

1、在创作活动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发展学生的个性。

3、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4、发展学生写作、绘画等多种才能。

 2、教师指导策略

 2.1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在本阶段,出现了调查、采访、统计分析、资料摘要等学生未曾经历过的学习活动。

因此,教师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实践方法和技术的培训。

如:

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怎样完成规范的调查报告。

教师的指导能大大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规范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特别注意,学生能做的就大胆放手,学生不能做的再给予必要指导。

2.2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大量的资料。

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物质条件等限制,在这方面会遇到困难。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如:

提供书目、网址,划定查找范围。

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2.3指导小组有效合作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行其责。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紧密配合,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还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组内营造一种平等、友好的氛围。

防止出现互相推诿、消极被动或专制独裁、唯我独尊的现象,使每个成员独立思考、勇于表达、乐于交流、和谐相处。

2.4指导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情况

在本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手段(如写日记、照相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今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在诸多手段中,活动日记既能全面具体地记录活动过程,又容易操作。

活动日记内容包括:

时间、地点、活动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收获体验等。

活动日记的形式可以是纯文本性的,也可以是表格式的。

2.5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

原始资料是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撰写各种报告提供了重要依据。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

可以使用档案袋,及时收藏原始资料。

2.6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

刚开始,学生兴趣浓厚,随着活动的深入,遇到困难的增多,学生会出现畏难倦战情绪。

因此,教师要及时倾听学生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不断深化、拓宽,将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注意不要急于求成、包办代替。

第3阶段  展示与交流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1展示与交流

1.1导语:

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早餐的学问”。

近两周来,大家忙忙碌碌,很辛苦。

但收获也很多。

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成果,交流感受。

1.2程序(各组相同)

1.2.1展示

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1.2.2交流

学习成果展示结束,提出:

“听了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可以提问题,可以谈感想,可以说评价,还可以代表老师讲话。

1.2.3评优

每组交流结束后,分别评出最佳小调查员、小记者、小研究员各一名。

最佳作品五份。

全部结束后,评选最佳小组一到两个。

1.1课前,各小组选定发言人,准备好汇报的文稿和展示的作品。

1.2.1顺序为:

调查组:

调查报告和活动日记

采访组:

采访记录和活动日记

资料组:

资料摘要

宣传组:

倡议书、手抄报、童谣、漫画、宣传画、宣传语、公益广告词等。

1.2.2各小组全体成员准备解答疑问,交流感受,回应评价。

1.2.3自荐或推选,简单陈述理由。

当选者简单述说感想。

1交流其实伴随着整个活动过程,但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之上进行交流,有着充足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这样的交流更加深刻和有意义。

2交流的内容应该涵盖两方面内容:

活动的过程、结果和经历活动的心路历程。

前者以学习成果的形式出现,后者以活动日记的方式展现。

3交流最主要的形势是对话。

在倾诉与倾听后充分地交流感受,把交流引向共同反思、共同成长。

4交流过程本身就是分享、激发、借鉴、反思的过程。

每个主体都会感受到褒奖、贬斥、同情、欣赏等各种反应,所以交流也蕴含评价意义。

这种评价来自主体自身的体验与领悟,而非外力。

2评价与延伸

2.1领奖

活动中,他们不怕困难、不怕辛苦、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2.2自评

同学们,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下面大家完成自评表。

2.3作业

2.3.1宣传早餐的科学知识。

2.3.2设计一周的营养早餐食谱。

2.3.3学习并制作至少一顿营养早餐。

2.1当选者领取奖状。

2.2完成自评表.

2.3记下作业。

5评价的意义不在于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

颁发奖状是为了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自评是为了让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6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丰富知识、自主学习,更是为了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以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第4阶段  实践操作

1、小演讲

 做法:

向家长宣传关于早餐的科学知识。

 目的:

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

2、小设计

做法:

设计一周的营养早餐食谱。

目的:

对于“营养早餐”,不仅知道“什么是、为什么”,更懂得“怎么配”。

第5阶段  反思总结。

1、学生整理、上交活动资料。

2、教师收集、整理活动资料。

3、 教师撰写活动总结。

五、活动总结与反思

和学生共同成长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曾读到留美教育博士黄痊愈所写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其中一个事例至今仍清楚记得:

他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选择研究恐龙。

每天放学后不辞辛苦地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历时两周,完成了一篇论文,竟然格式规范,颇有独到见解。

言谈间,俨然成了研究恐龙的小专家。

作者连连惊叹,我也不禁感叹: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也能用这种方式去学习?

”。

现在,机会有了,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早餐的学问”这一实践活动过程。

虽然有苦、很累,但更多体验到的是在活动中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喜悦。

1、学习中丰富知识

在活动方案动笔前,我用了近三天时间,浏览网站、学习理论、翻阅案例,并重点阅读了其中近七十页的材料。

时间好像变得悄无声息、转瞬即逝。

只是当天色暗下来时,闭上眼睛回想,头脑中不再空白一片,我们的活动“干什么、怎么干”变得越来越清晰、具体。

学习的过程并不枯燥,而是快乐的,因为好像走进新的天地间,这里清新而又美好。

2、活动中提高能力

搞调查、去采访、理资料,这些学习活动学生未曾接触过,我分组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当学生交上一份又一份成果时,当一名又一名学生激动地谈收获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为人师的快乐。

同时,我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

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

学生只有自主去探究,知识才能被内化;学生只有实实在在去做,能力才能形成。

3、反思中积累经验

在确定调查内容、采访问题时,我不由自主地为他们想得过多。

虽然学生的设计的问题不够全面、有序,但这是他们感兴趣想知道的,我应该放手给他们决定的权利。

因为学生年龄小,毕竟认知水平、实践能力有限,所以目标定位不能操之过急。

其实,只要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就好。

如何处理“导”和“放”的关系,是我以后工作中要注意的地方。

在活动中,学习能力好的孩子当然是活动的主角,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是我以后工作中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就是: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我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同时,教师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也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