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70358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

《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Z0401001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学分:

4.5学分,总学时72,理论40学时,见习32学时。

一、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的教学科学。

儿童自胎儿至青少年是一个体格和智力不断成熟的过程,其机体在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以及防治方面与成人不同,在各年龄阶段中又各有特点。

儿科学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一动态的特点,也是儿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

了解儿科特点,方能正确掌握儿童诊断、预防和治疗各种措施,以促进和保障祖国下一代的成长。

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有严密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关于事实的依据,概念的说明,原理的认证,统计的应用,都必须准确,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进行透彻的阐述,并注意学科的系统性。

在深度和广度下要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使之具有与本门科学发展适应的科学水平,并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师启发诱导下,不但能掌握儿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在运用和继续钻研下得到启发,养成独立学习,观察识别、思维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儿科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见习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

见习阶段主要帮助学习将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学会如何询问和书写病史,正确掌握各系统检查方法,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临床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使毕业后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医生。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儿科学的特点,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儿童营养、卫生保健特点,掌握儿科各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方法。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培养学生在儿科的临床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在培养应用人才的目标下,通过学习西医基础理论,结合儿科学专业教学、临床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具有优良的科学技术本领,能全心全意为儿童健康服务的临床新型的医学人才,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儿科学的任务及范围。

2.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3.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儿科学的任务及范围。

2.详细讲解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

3.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各期名称、起止时间及各期特点。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2.掌握衡量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包括测量方法、正常值及计算方法)。

3.了解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生长发育的定义及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一般介绍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2.重点讲解衡量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的定义、测量方法、正常值、计算公式、评价方法及临床意义。

3.一般介绍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

第三章 儿童保健

【目的要求】

1.熟悉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2.熟悉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2.详细介绍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第四章 小儿体液平衡与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液体疗法的计算原则,掌握小儿腹泻时液体疗法

2.掌握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熟悉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4.熟悉液体疗法常用的溶液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1)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2)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3)水代谢的特点

2、重点介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

脱水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脱水性质分为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

(2)低钾血症:

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3)代谢性酸中毒:

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3.一般介绍液体疗法时常用溶液

(1)非电解质溶液:

5-10%葡萄糖溶液

(2)电解质溶液:

①0.9%氯化钠溶液;②3%氯化钠溶液;③碱性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和乳酸钠溶液。

(3)混合溶液:

①2:

1等张含钠液;②2:

3:

1液(1/2张);

③4:

3:

2液(2/3张);④2:

6:

1液(1/3张)。

(4)口服补液用的溶液:

口服补液盐(ORS)

4.重点介绍液体疗法

(1)“三定”补液原则

“一定”补液量:

①累积损失量:

由脱水程度决定;②继续损失量:

继续丢失多少补多少;③生理需要量:

满足基础代谢需要。

“二定”补液性质:

①累积损失量:

由脱水性质决定;②继续损失量:

丢什么补什么;③生理需要量;

“三定”补液步骤和速度:

①轻中度脱水分二步,第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8-12小时内完成;第二步补充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余下部分在12-16小时内完成。

②重度脱水伴休克者分三步,第一步快速扩容纠正休克,第二、第三步与轻中度脱水相同,但应减去扩容所用液体量。

(2)纠正酸中毒及钠、钾、钙、镁的补充。

第五章 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

(一)婴儿喂养方法

【目的要求】

1.熟悉婴儿喂养方法。

2.掌握人乳喂养的特点。

3.掌握婴儿食物转换的方法与原则。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人乳的特点、母乳喂养方法、不宜哺乳的情况。

2.一般介绍部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方法。

3.重点讲解婴儿食物转换的方法。

重点讲解添加辅助食品原则。

(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目的要求】

1.了解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2.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

3.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2.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

3.详细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

(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目的要求】

1.了解维生素D的来源、活化和生理作用。

2.熟悉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

3.掌握本病的发病机理。

4.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

5.了解本病的鉴别诊断。

6.掌握本病的治疗和预防。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维生素D的来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2.一般介绍钙磷代谢的三种体液因子:

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生理功能。

3.重点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详细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X线检查、血生化检查)。

5.一般介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的鉴别。

6.重点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和治疗,强调综合性措施。

(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发病机理。

2.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本病的鉴别诊断。

4.掌握本病的治疗。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和诱因。

2.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

3.一般介绍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与无热惊厥疾病的鉴别。

4.重点讲解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的紧急处理措施。

第六章 青春期健康与疾病(自学)

第七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概述

【目的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分类及各种新生儿的定义。

二、熟悉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

三、熟悉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新生儿医学的重要性及围产医学的定义。

二、重点讲解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高危儿的定义。

三、简要讲解新生儿及早产儿在外观、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能量和体液代谢、免疫以及体温调节方面的特点。

四、结合上述特点讲解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要求。

五、一般介绍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二)新生儿室息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及预防。

二、掌握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后遗症。

三、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治疗。

【教学内容】

一、介绍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Apgar评分及复苏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及后遗症。

三、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

介绍呼吸管理和监护。

四、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原因、发病机制与预防。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三、了解本病的预后。

【教学内容】

一、一般讲述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三、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与预后。

四、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

(四)新生儿黄疸

【目的要求】

一、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二、掌握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三、掌握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常见的几种病因。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二、重点讲述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三、分别简要讲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等的特点及鉴别要点。

(五)新生儿溶血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母婴血型不合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三、了解本病的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

一、一般讲述母婴血型不合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三、重点讲解治疗本病的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及产前治疗。

四、一般介绍预防Rh(D)溶血病的方法。

(六)新生儿败血症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感染途径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感染途径、常见病原菌及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要点,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强调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

三、重点介绍抗生素治疗。

(七)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与预防。

二、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教学内容】

一、介绍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皮下脂肪的特点,新生儿易出现低体温的原因等)。

二、结合病因(寒冷、早产、窒息、感染等),介绍提出预防措施。

三、重点讲述本病的临床表现。

四、治疗:

重点介绍本病的复温措施。

第八章 遗传性疾病

(一)唐氏综合征

【目的要求】 

1、熟悉本病染色体核型。

 

2、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3、了解本病病因及预防。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本病染色体核型及各型遗传特点。

 

2、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特征。

 

3、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除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外,强调染色体检查的重要性。

 

4、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指出遗传咨询的作用。

(二)苯丙酮尿症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熟悉本病的治疗和预防。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3.介绍本病的治疗措施,饮食疗法的原则,指出早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4.的预防及开展新生儿筛查的重要性。

第九章 免疫性疾病(自学)

第十章 感染性疾病

(一)麻疹

【目的要求】

1、了解麻疹病毒的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发病机制。

2、掌握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及其临床表现

3、掌握本病的诊断及与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4、熟悉不典型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麻疹常见并发症

5、掌握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麻疹病毒的特性及发病机制(二次病毒血症与临床经过的关系)。

2、重点介绍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及其表现。

(1)潜伏期:

无明显症状。

(2)前驱期:

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koplik斑。

(3)出疹期:

发热与出疹的关系、出疹顺序、皮疹特点。

(4)恢复期:

热退与疹退的关系、退疹顺序、糠麸样脱屑及棕褐色素沉着。

3、一般介绍不典型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麻疹常见并发症

4、重点介绍麻疹的诊断依据及与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5、一般介绍麻疹的防治原则,强调麻疹病人的隔离期,对易感儿加强保护(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腹泻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2、掌握本病诊断与治疗

3、孰悉本病的鉴别诊断

4、了解本病的预防

5、了解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特点

【教学内容】 

1、重点介绍本病的病因

(1)易感因素

(2)感染因素:

①肠道内感染:

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

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②肠道外感染

(3)非感染因素:

以饮食因素多见。

2、详细讲解本病的发病机理

(1)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2)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3、重点介绍本病的临床表现

(1)小儿腹泻共同的临床表现

①非感染因素、病毒和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②侵袭性细菌性肠炎。

(2)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3)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特点

4、重点介绍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①诊断依据;②病程分类;③病情分类;④病因学诊断。

(2)鉴别诊断:

①轻型腹泻或大便仅少量白细胞者,应与生理性腹泻及能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相鉴别;

②重症或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应与细菌性痢疾、坏死性肠炎等相鉴别。

5、重点介绍本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

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1)急性腹泻病的治疗:

包括饮食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补钙镁治疗、药物治疗等

(2)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肺炎 

【目的要求】 

1.熟悉支气管肺炎病理及病理生理。

 

2.掌握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与鉴别诊断。

3.熟悉支气管肺炎的常见并发症。

4.掌握支气管肺炎的治疗。

 【教学内容】 

1.一般讲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2. 重点讲解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

 

4.重点讲解支气管肺炎的治疗。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目的要求】

1.熟悉正常胎儿血液循环特点和出生后的改变。

2.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3.熟悉先天性以及病的分类及特点。

4.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步骤及有关辅助检查的应用价值。

5.熟悉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介绍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和出生后和改变。

2.一般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病因。

3.详细介绍先天性以及病的分类和临床特点。

4.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步骤和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造影术、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等辅助检查的应用价值。

5.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原则。

房间隔缺损(ASD)

【目的要求】

1.熟悉ASD的血液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变化。

2.掌握ASD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

【教学内容】

1.介绍ASD的病理解剖。

2.结合血液动力学改变,重点讲解ASD的临床表现,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特点。

3.一般介绍本病的手术指征,适宜年龄。

室间隔缺损(VSD)

【目的要求】

1.熟悉VSD的血液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变化,肺动脉高压产生机理和后果。

2.掌握VSD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

【教学内容】

1.熟悉本病的病理解剖。

2.重点讲解VSD的结合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其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特点。

3.一般介绍本病的手术指征,适宜年龄。

动脉导管未闭(PDA)

【目的要求】

1.熟悉PDA的血液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变化。

2.掌握PDA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

【教学内容】

1.介绍PDA的病理解剖。

2.重点讲解PDA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改变。

3.一般介绍本病的手术指征,适宜年龄。

法洛四联症(F4)

【目的要求】

1.熟悉F4的血液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变化。

2.掌握F4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

【教学内容】

1.讲解F4的病理解剖。

2.重点讲解F4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改变。

3.一般介绍本病的手术适宜年龄。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一)  急性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熟悉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3、掌握一般病例与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4、 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1、简要讲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一般讲解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3、重点讲解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4、一般讲解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5、重点讲解急性肾炎一般病例及严重病例的处理(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急性肾功能不全)。

(二)  肾病综合征 

【目的要求】 

1.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2.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与其他肾病的鉴别诊断。

3.熟悉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4.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教学内容】 

1.结合本病的病理生理改变,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2. 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

 

3.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

(一)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目的要求】 

1、掌握胚胎期及生后造血的特点,

2、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血象特点。

【教学内容】 

1、详细介绍胚胎期及生后造血的特点。

2、详细介绍不同年龄儿童的血象特点,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血红蛋白种类、血容量的不同。

(二)缺铁性贫血

【目的要求】 

1、了解铁代谢过程。

2、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缺铁原因,了解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熟悉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4、掌握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措施,熟悉判断疗效的指标。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缺铁性贫血的定义:

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

2、一般介绍铁的代谢:

人体内的铁以五种形态存在着,其中大部分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铁的需要量与排泄量在成人是动态平衡的,而在儿童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铁的需要量大于排泄量。

铁的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孕期后3月获铁量最多,因而未成熟儿容易发生缺铁。

3、详细介绍缺铁的原因:

先天储铁不足,铁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快,铁的吸收障碍及铁的丢失过多。

4、详细介绍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

血液系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从缺铁→贫血要经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其它系统影响:

对其它系统影响主要是由于含铁酶合成减少及肌红蛋白减少所致。

这种影响在缺铁的第一期就可出现,因而应强调早期诊断。

5、重点介绍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含铁酶及肌红蛋白减少所引起,如:

异食癖、粘膜萎缩、神经精神症状,免疫功能低下,易疲劳;另一方面为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后摄氧功能不足引起,如:

头晕、眼发黑、皮肤苍白,严重者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婴幼儿可出现骨髓外造血表现。

6、详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根据喂养史,临床表现及血象特点可初步诊断;骨髓检查,生化检查可确立诊断;铁剂治疗有效可进一步证实诊断。

7、详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给予铁剂

8、详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

合理喂养,婴幼儿铁强化食品的应用,早产儿、低体重儿早期(2月个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目的要求】 

1、熟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病原因

2、掌握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病机制。

3、熟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4、掌握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原则。

5、了解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 

1、详细介绍本病的发病病因:

摄入量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或代谢障碍。

2、详细介绍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病机制。

3、重点介绍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目的要求】 

1、了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

2、掌握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3、熟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熟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定义。

2、一般介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和发病机制。

3、重点讲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表现。

4、详细介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骨髓象,血小板抗体测定,血小板寿命测定等。

5、详细讲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鉴别。

6、详细讲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输注,抗-D免疫球蛋白,脾切除,利妥昔单抗治疗,TPO和TPO受体激动剂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第十六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

【目的要求】 

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

二、熟悉

1、熟悉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并发症。

2、熟悉化脑的主要辅助检查方法。

3、熟悉化脑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

1、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

2、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特点。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本病概述:

定义、临床特点。

2、一般介绍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学。

3、详细介绍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

4、重点介绍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5、详细介绍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包括主要的辅助检查特点。

6、详细介绍本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主要是抗生素的治疗。

第十七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目的要求】 

1.了解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2.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3.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4.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与预防。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2.简要介绍本病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3.重点讲解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4.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及依据。

 

5.一般介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与21-三体综合征、佝偻病、粘多糖病1型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6.重点讲解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及预防,强调新生儿筛查的意义。

第十八章 儿童急救(自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儿科学教学重点包括年龄分期、生长发育、儿科疾病诊治原则、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新生儿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造血、神经肌肉、内分泌等系统疾病,难点包括儿童液体疗法、新生儿溶血病、结核病、腹泻病、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营养性贫血、化脓性脑炎等。

要求学生掌握儿童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对儿童疾病的诊断、防治的处理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大纲教学包括课堂授课、见习两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