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0019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docx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1概述

1.1基本概况

某省道高邮段改扩建工程先导段起自马棚镇东湖村本项目与马横公路的平面交叉处,路线沿东湖湿地公园核心区东侧向南布设,依次跨越北关河和东平河后进入高邮城区规划范围,进入规划区后平行于胜利路布设,在佛塔村四组附近下穿500kV高压线,之后路线跨越老横泾河继续向南至先导段终点333省道,先导段路线全长10.999km。

1.2方案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009年10月9日通过方案设计审查后,项目组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图定测及调查成果,路基路面设计方案的深化和优化主要有:

(1)针对方案设计中发现的软土路基路段进行了重点详勘,进一步查明了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特征,并加强了地质钻探试验工作;根据会议精神,对部分特殊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经过充分技术论证,根据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以时间换金钱的总体设计思路,将部分路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调整为等(超)载预压方案。

(2)结合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本标段沿线土质以粉性土为主,塑性指数较低,结合取土坑路基填料的土工试验结果,施工图阶段将路床调整为采用5%石灰+2%水泥综合稳定土进行填筑。

(3)方案设计中城镇段排水采用雨水口结合集水井的排水方式,施工图阶段通过对项目区域现有道路的现场调查,结合该地区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城镇路段排水调整为矩形边沟排水。

(4)施工图设计调查阶段,与沿线乡镇一起对线路所经过区域的原有灌溉排水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协调好路基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系统的关系,努力做到既保证路基排水,又不影响农田灌溉;同时更加重视了路基防护及绿化设计。

2路基设计

2.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

本标段采用一级公路设计标准,具体断面型式为:

K113+449.395~K118+980:

路基全宽26m,2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2×3.75m行车道+2×3m硬路肩+2×0.75m土路肩;路面横坡度为2.0%,土路肩横坡度为4.0%;路堤边坡为1:

1.5,护坡道宽1.0m;路基排水采用碟形预制块边沟及土质边沟,边沟断面为3×0.4m。

K118+980~K124+448.023:

路基全宽60m,5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3×3.75m行车道+2×0.5m右侧路缘带+2×5m侧分带+2×0.5m左侧路缘带+2×9m辅路+2×0.5m右侧路缘带。

本段行车道路面横坡度为2.0%,辅路路面横坡度为1.5%;辅路边缘设置砖砌矩形边沟,边沟顶宽0.86m;根据地方景观规划要求,辅路两侧各设20m绿化带。

其中K118+780~K118+980为路基宽度渐变段。

2.2公路用地界

K113+449.395~K118+980段,不设边沟路段以路基边坡坡脚外1.0m为公路用地界,设边沟路段以边沟坡脚外1.0m为公路用地界;对于沿(压)河、沟、塘路段,河塘边坡防护基础外缘以外0.5m为公路用地界;桥梁路段一般不设边沟,两侧用地界为桥梁正投影外侧1.0m。

K118+980~K124+448.023段,本路段规划控制用地范围100m,辅路两侧各设20m绿化带。

本次施工图设计以辅路坡脚为道路用地界。

2.3路基设计

2.3.1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

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压实。

行车道路基压实度要求见下表2-1:

路基压实度表表2-1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cm)

压实度

(%)

填方路基

0~80

≥96

80~150

≥94

>150

≥93

零填及路堑路床

0~80

≥96

注:

表列压实度数值系指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2.3.2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的强度和粒径要求见表2-2。

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要求表2-2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cm)

填料最小强度

CBR(%)

填料最大粒径

(cm)

填方路基

0~30

8

10

30~80

5

10

80~150

4

15

>150

3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8

10

30~80

5

10

2.3.3路基填料处理及石灰用量计算

本次路基填料采用掺石灰及水泥处治,石灰及水泥计量用外掺法,即:

重量(t)=1.9×灰土体积(m3)×掺石灰(水泥)百分比,素土体积(m3)=灰土体积(m3)-石灰重量(t)×0.5-水泥重量(t)×0.5。

若填筑用土含水量较高,取土时应充分晾晒,并在试验指导下,适量掺入合适的无机结合料(如石灰等)进行处理;粉质黏土尤其是粉土用于路基填筑,必要时需掺加水泥处治。

先导段范围内表层为1-2层素填土(粉粒含量较高)及2-1A层粉土,施工时应根据试验段铺筑情况确定合理的掺灰原则。

路基填土掺加石灰(水泥)的具体处理原则如下:

(1)原地面压实补偿(设计按10cm厚计)、地基翻挖处理,均采用5%石灰处治。

(2)当路基填筑高度H≤1.76m时,路床80cm范围内填土掺加5%石灰+2%水泥处治,基底15cm及中部30cm掺5%石灰处理;当H>1.76m时,主线路床80cm范围内填土掺加5%石灰+2%水泥处治,基底15cm及中部均掺5%石灰。

(3)为了减少路基在桥梁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不平整,在桥梁两侧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长度宜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过渡段路基全部按5%石灰+2%水泥处治。

(4)路基填筑期及后期沉降补偿采用5%石灰+2%水泥处治土。

(5)施工加宽(每侧30cm)与路基同步填筑,掺灰量与一般路基相应层位相同。

(6)沿(压)河塘路基填筑,清淤后回填40cm厚碎石土,再用5%石灰处治土回填至整平高程。

(7)以上掺灰量均为设计计列量,具体施工时应按现场试验段填料压实情况加以调整,保证路基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压实度。

2.3.4路基一般设计

在填筑路堤前,应先清除地表15cm耕植土。

为了满足路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的要求,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路基填筑高度并结合区域内项目的经验,确定一般路基的处理方案为:

(1)主线行车道

当路堤边坡填筑高度H(下同)≤1.76m时,清表15cm后下挖至土路肩边缘以下1.91m,并进行地面碾压,其压实度≥87%;若开挖后地面潮湿时,再向下翻松20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其压实度≥87%;其上回填15cm5%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0%;路基中部填筑两层各15cm5%石灰处治土,其压实度分别为93%、94%;路床80cm掺5%石灰+2%水泥,压实度≥96%。

当H>1.76m时,清除15cm耕植土后,直接进行碾压,压实度≥87%;其上回填15cm5%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0%;路基中部填料掺5%石灰处治,上路堤(30~70cm)压实度不小于94%,下路堤压实度不小于93%,若路基中部小于70cm,则中部先填筑15cm,压实度不小于92%,其上压实度不小于94%;路床80cm掺5%石灰+2%水泥,路床压实度≥96%。

(2)辅路

当H≤0.85m时,清表15cm后下挖至路基边缘以下1m处,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压实度≥87%;其上回填15cm4%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0%;路床40cm掺5%石灰处治,分两层填筑,压实度分别为93%、95%。

H>0.85m,原地面清表15cm后直接碾压,压实度≥87%,其上回填15cm4%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0%;路基中部均采用素土填筑,压实度≥90%;路床40cm掺5%石灰处治,分两层填筑,压实度分别为93%、95%。

(3)河塘路段

先清淤,并将河(塘)堤岸挖成宽≥1.0m向内倾斜3%的台阶后,回填40cm碎石土。

碎石土中碎石要求含量大于80%,其上回填5%灰土至原地面。

填土分层压实,压实度逐渐过渡,原地面以上部分同一般路基处理。

对于回填至塘顶(原地面标高)路基土的压实度,应根据路基填土高度确定,当H≤1.76m时,其压实度应达到路堤相应位置的压实度标准;当H>1.76m时,其压实度≥90%。

若河塘与路基交界线位于辅路路基范围内,则沿交界线铺设6m宽土工格栅。

若河塘与路基交界线位于行车道路基范围内,若河塘宽度(沿路基横断面方向最大处)≤1/4行车道路基底宽,则在河塘所在的半幅行车道路基范围内设置土工格栅;河塘宽度>1/4行车道路基底宽,则在全幅行车道路基范围内设置土工格栅;若整个路基在河塘范围内,则在河塘路基交界处整幅路基铺设6m宽土工格栅。

若整个河塘在路基范围内,则不需设置土工格栅。

2.3.5取土方案

高等级公路土源问题不仅关系到公路建设本身,同时也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大事,在取土、弃土布置时,尽量节约耕地,多利用边角地、荒地和坡地。

优先考虑结合城镇景观、水利、养殖等建设规划沿线集中取土。

取土坑尽量选择在交通较为方便的道路两侧,以方便土方的调运和施工。

2.3.6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置,开挖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排除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原有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2)为了满足路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的要求,路基用土过湿时须经过晾晒,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并掺石灰(水泥)处治,

(3)沿(压)鱼塘、河沟路段,应清淤彻底(清淤后塘底基本同塘周围土质)。

(4)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5)路基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6)若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先填地段应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

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7)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和拌和的均匀性。

(8)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每侧超宽30cm压实(不含软土路堤沉降加宽),施工加宽与路堤同步填筑,严禁出现贴坡现象。

(9)桥梁过渡段路基范围内的路基填料的CBR值除路床顶面以下0~30cm大于或等于8以外,余均要求大于5,该范围的路基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

施工方案要求采用先填筑路基后施工桥台,其压实机具要求同一般路基;当路桥的施工方案采用先施工构造物后填路基时,对于大型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以确保路基的压实度。

2.4特殊路基设计

2.4.1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线路位于江淮平原南端高邮市境内,地势较低洼,地面标高一般在2.2~4.0m,线路沿线地形总体较平坦,起伏变化较小,沿线沟河密布。

地貌上属于苏北里下河冲积平原区。

2.地震效应

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3.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道路位于里下河冲积平原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地形低洼,河网密布,地表水位、流量除受季节影响外,还受人工水利设施条件所控制,变化较大,一般7~9月水位最高。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结合现场对地下水的观察、水质分析资料以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综合评价:

本线路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结晶类、分解类、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

根据对土质易溶盐分析,土中易溶盐已基本溶于地下水,且沿线无工业污染源分布,土对混凝土不具结晶类、分解类、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

4.地层岩性

1-1层杂填土:

杂色,松散,主要为可塑状塑粉质黏土混大量碎石、砖块、石灰渣等构成,结构紊乱,均匀性差;

1-2层素填土:

褐灰~黄灰色,松软,主要为可塑状粉质黏土混少量碎石、粉土团块等构成;

2-1层黏土:

灰黄色、灰褐色,可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00~120kPa,钻孔桩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qik=26~30kPa;

2-1A层粉土:

灰黄色,很湿,稍密,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00~120kPa;

2-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深灰色,流塑,局部软塑,含少量腐植物,夹薄层粉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60~80kPa;

2-2A层粉土:

灰色,很湿,稍密,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00kPa;

2-3层粉土夹粉质黏土:

灰色,很湿,稍密,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90kPa;

3-1层(粉质)黏土:

灰黄色,可塑~硬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80~220kPa;

3-2层(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黄色,可塑~硬塑,夹有少量粉土微层理,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40~160kPa;

3-2A层粉土:

灰黄色,湿,稍密~中密,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40~160kPa;

3-3层粉土(夹粉质黏土):

灰黄色,湿,中密,夹薄层粉质黏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30~160kPa;

4-1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灰色,软~流塑,含少量腐植物和贝壳碎屑,局部为淤泥质,偶夹薄层粉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70~85kPa;

4-2层(粉质)黏土:

灰色,软塑~可塑,具层面粉砂结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00~130kPa;

5-1层(粉质)黏土:

灰黄色,局部青灰色,可塑~硬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10~230kPa;

5-1A层粉土:

灰黄色,湿,中密,粘粒含量较高,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50~160kPa;

5-2层粉土夹粉质黏土:

灰黄色,湿,中密,夹薄层可塑状粉质黏土,局部互层状,呈水平层理,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40~160kPa;

5-2A层黏土:

灰色,软塑,含少量腐植物和贝壳碎屑,偶夹薄层粉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20kPa;

5-3层黏土:

灰黄色,局部青灰色,可塑~硬塑,夹薄层粉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20~230kPa;

5-4层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色,可塑,夹薄层中密状粉土,局部互层状,呈水平层理,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50~170kPa;

6-1层粉土夹粉质黏土:

灰黄色,中密~密实,粉质含量高,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70~180kPa;

6-2层(粉质)黏土:

灰黄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20~240kPa;

6-2A层粉土:

灰黄色,湿,中密~密实,夹少量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60~170kPa;

6-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黄色、灰褐色,可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70~190kPa;

6-4层黏土:

灰黄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20~240kPa;

6-5层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黄色,可塑,夹薄层密实状粉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80~200kPa;

6-6层粉质黏土:

灰黄色,硬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40~260kPa;

6-7层粉土夹粉细砂:

灰黄色,湿,密实,夹少量可塑状粉质黏土和大量密实状粉细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00~230kPa;

7-1层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黄色,软塑~可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60~180kPa;

7-2层黏土:

灰黄色,硬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50~280kPa;

7-3层粉质黏土:

灰黄色,可塑,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20~240kPa。

5.不良地质分布情况

某省道高邮段改扩建先导段全长约10.999km,沿线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地形较平缓,未发现滑坡、崩坍、沉陷、岩溶、土洞、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

控制线路区特殊岩土主要为软(弱)土。

2-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主要分布于浅部,其含水量最高达55.8%,平均含水量42.9%,最大孔隙比1.642,平均孔隙比值1.267,液限平均值WL=40.8%,液性指数平均值IL=1.17,快剪平均值C=9kPa,φ=7.5°,压缩系数a1-2平均值为0.78MPa-1,该层Kv平均值6.29×10-6cm/s,Kh=1.04×10-4cm/s,透水性较差且水平渗透性远高于垂直渗透性,反映土体多具粉土薄层特点。

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平均值qc=0.608MPa,侧壁摩阻力平均值fs=12kPa。

具高含水率、大孔隙比、低强度和高压缩性易触变特点,易导致路基过大沉降和失稳,同时不利于浅基开挖施工和桥台稳定。

4-1层(粉质)黏土:

沿线零星分布,且厚度较小,其含水量最高达46.2%,平均含水量39.8%,最大孔隙比1.316,平均孔隙比值1.122,液限平均值WL=41.1%,液性指数平均值IL=0.95,快剪平均值C=12kPa,φ=7.8°,压缩系数a1-2平均值为0.60MPa-1,具低强度、高压缩性特点,埋深一般在16.0~23.5m,一般对路基无影响。

先导段软(弱)土层分布一览表表2-3

地层编号

分布段落

里程长度

(km)

层顶埋深

(平均值)(m)

层厚

(平均值)(m)

2-2

K114+500~K118+066

3.7

1.9~2.7(2.3)

2.6~11.0(6.8)

K120+100~K124+453

4.4

3.4~3.8(3.6)

3.7~19.1(11.4)

4-1

K118+453~K120+100

1.65

14.2~16.1(15.2)

1.1~2.4(1.8)

先导段软(弱)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一览表表2-4

地层

编号

天然含水量ω(%)

天然孔隙比e

液性指数IL

剪切试验

压缩试验

Cq

(kPa)

Φq

(度)

压缩系数α1-2(1/MPa)

压缩模量Es1-2

(MPa)

2-2

42.9

1.27

1.17

9

7.5

0.78

2.9

4-1

39.8

1.122

0.95

12

7.8

0.60

3.2

2.4.2特殊路基设计主要原则

(1)路基沉降控制标准

新建路基工后沉降要求:

桥台与路堤相邻处(一般5~7H)≤10cm,涵洞或箱形通道处≤20cm,一般路段≤30cm。

(2)稳定验算的安全系数

稳定验算时,采用圆弧条分法按路堤施工期及公路营运期的荷载分别计算稳定安全系数,施工期采用直剪快剪(不固结不排水)指标,其容许值为1.10,运营期采用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指标,其容许值为1.20。

(3)沉降计算

地基沉降量计算采用分层总和法,主固结沉降量采用e-p曲线法计算,总沉降量计算采用沉降系数修正法,沉降系数Ms取值为1.2~1.7。

路堤填土容重采用19.0kN/m3。

地震力的计算只考虑水平向地震力的作用。

沉降计算的压缩层厚度按计算层底面的附加应力与有效应力之比不大于0.15控制。

路基填筑期一般按4~6个月考虑,路面施工期按6~8个月控制。

2.4.3处理方案

1.换填

河塘路段,采用清淤后换填碎石土的方案,具体施工要求见一般路基。

软基路段,在箱涵、圆管涵等构造物底部换填碎石土,增加其承载力,满足变形和稳定要求。

换填底面宽度=构造物基础宽+2×换填厚度×tgφ(其中φ为碎石内摩擦角,本次设计按45度计)。

2.预压

预压处治方案主要用于路基填土高度较小、软土层上存在硬壳层的软基路段。

预压施工高程,等载预压为路床顶高程+路面与填料等效厚度,超载预压为等载高度+超载高度。

本次设计预压期按6个月控制。

3.湿喷桩

湿喷桩适用于桥头路段、小型构造物基底以及河塘稳定性较低路段。

桥头路基处理的长度范围包括桥头段、桥头过渡段。

桥头段长度为30m(小桥)或50m(中桥),呈梅花形布置,桥头过渡段也采用湿喷桩处理,处理长度为20m(小桥)或30m(中桥),布置形式与桥头段相同。

桥头过渡段与非处理段之间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处理,处理长度为30m,其中15m伸入桥头过渡段,土工格栅铺设两层,下层设在清表后路基基底,层间距20cm。

湿喷桩横向处理范围为路堤边坡坡脚外1m。

4.高压旋喷桩

S某高邮先导段施工过程中,部分软基路段因净高因素影响,导致施工机械无法进场及开展施工。

为此,可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处理。

本次高压旋喷桩桩直径为60cm,呈梅花形布置,采用单层管进行喷射作业。

2.4.4材料要求

1.石灰:

要符合Ⅲ级以上石灰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

2.土工布:

用于中分带密封的土工布,其外观要求无断裂、撕裂现象。

指标要求见表2-5。

3.土工格栅:

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5。

土工布、土工格栅技术指标表表2-5

材料

项目

土工布

(用于中分带)

锁扣式双向土工格栅

单向土工格栅(用于河塘)

最大负荷延伸率(%)

/

≤3

≤3

抗拉强度(kN/m)

/

≥80

≥50

结点强度(N)

/

≥300

/

握持强度(N)

≥700

/

/

梯形撕裂强度(N)

≥250

/

/

刺破强度(N)

≥250

/

/

CBR顶破强度(N)

≥1350

/

/

等效孔径O95(mm)

≤0.21

/

/

渗透系数(cm/s)

6×10-2~10-3

(防渗土工布<10-8)

/

/

4.碎石土:

用于换填的碎石土中碎石为未风化的砾石或轧制碎石,含量不低于80%,最大粒径不超过8cm。

5.水泥及添加剂:

湿喷桩及高压旋喷桩采用的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所用水泥应确保质量。

采用纯净的生石膏粉作为添加剂,要求通过0.075mm的方孔筛>85%。

2.4.5特殊路基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应加强施工期的地质核对,如发现地质情况和设计文件存在较大出入,则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明确是否需变更设计。

2.原地面平整

(1)原地面清除杂草、树根等。

(2)护坡道外侧开挖临时排水边沟,初期不能开挖得很大,尤其是填筑高度大于3.0m路段和桥头地段。

路基临时排水沟不得与农田排、灌沟渠合用,且施工期间不能长期积水。

(3)河塘路基施工时需填筑挡水埂,抽水、清淤,纵横向陡岸挖成台阶。

3.铺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的材料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破损、无老化、无污染现象。

土工格栅施工技术要求如下:

(1)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格栅8cm以内的路基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2)单向土工格栅在铺设过程时,应将格栅受力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河塘路基交界处的土工格栅,其受力方向需垂直于搭接处河塘边缘线。

(3)土工格栅的搭接应牢固,在受力方向联结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且重叠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600mm;

(4)土工格栅不允许有褶皱,应人工拉紧并采用插钉等措施固定土工格栅于填土层表面;

(5)土工格栅铺筑后应及时填土(暴露时间不应超过48h),格栅上的第一层填土应采用轻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逐段推进。

一切车辆、施工机器只允许沿路基的轴线方向行驶,禁止在格栅上行驶;

(6)土工格栅上铺筑石灰土时,须采用场外拌和法施工。

铺土工格栅的河塘段,需要在清淤开挖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是新建路堤与原地面横向结合强度的重要保证,台阶开挖的技术要求如下:

(1)台阶尺寸按设计尺寸开挖;

(2)台阶立面要求机械开挖时预留10cm,用人工手提式内燃铲修整,台阶坡面向河堤倾斜,坡比控制在3%,以利于接缝处压实;

(3)台阶自下而上随填土进度逐层开挖,暴露台阶时间一般不超过3~4天完成最后一层填土;

(4)台阶内侧重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接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