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复习资料五年制七年制考研必看.docx
《医学生理学复习资料五年制七年制考研必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理学复习资料五年制七年制考研必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生理学复习资料五年制七年制考研必看
医学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2.刺激:
能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刺激引起的机体变化叫做反应。
3.刺激引起反应必须三个条件:
足够的刺激强度、足够的刺激作用时间、适宜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4.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刺激强度低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5.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乃至整个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通过神经系统进行的调节方式称为神经调解,起主导作用。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8.神经调节的特点:
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
9.体液调节的特点:
反应较缓慢,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作用面较广泛。
10.自身调节是指细胞或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是由其自身特性决定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11.受控部分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反馈。
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12.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例如:
血糖的调节。
13.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更加强,称为正反馈。
例如:
排尿反射。
体内正反馈控制为数不多。
14.前馈控制是指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控制指令的同时或稍后,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这一提前到达的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具有预见性和适应性。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物质顺其浓度梯度的跨细胞膜转移过程。
例如:
O2、CO2、H20、尿素等。
2.易化转运是指物质借助膜转运蛋白质顺化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参与易化转运的膜蛋白主要为转运体(或载体)、通道两种。
3.转运体转运:
亲水性分子借助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出入脂质分子构成的细胞膜,实现跨膜转运。
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
4.转运体转运的特点:
①表现结构特异性②存在饱和现象③具有竞争性抑制。
5.通道转运:
由通道蛋白中介的易化扩散,主要转运Na+、K+、Ca2+、Cl-等各种离子。
通道蛋白又称离子通道。
它分为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6.主动转运是指在膜蛋白质参与下,细胞依靠自身耗能过程,逆化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物质的过程。
它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直接与细胞能量代谢相关联的主动转运过程。
8.纳-钾泵有ATP酶活性,当膜内[Na+]↑、膜外[K+]↑时被激活时泵被激活。
作用:
逆浓度差将Na+泵出细胞、将K+泵入细胞——维持膜内外Na+、K+的不均匀分布。
9.纳-钾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膜内高K+是细胞代谢的必要条件;②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细胞正常形态;③膜内外Na+、K+不均匀分布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基础;④Na+浓度势能贮备是继发性主动转运的能量来源。
10.继发性主动转运指间接利用细胞代谢释放的生物能而实现的主动转运过程。
其所需能量来自另一物质的浓度势能贮备。
11.胞吐是指细胞内大分子物质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有激素分泌、酶原分泌、神经递质释放。
胞吞是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12.生物电是指生物体出现的电活动现象,是细胞、组织乃至整体具有生命活动的征象,是最直接可测的重要生命指标。
13.与膜电位状态有关的概念:
①极化:
安静时,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②超极化:
膜内电位负值增大;③去极化:
膜内电位负值减小;④复极化:
膜电位去极化后的恢复;⑤超射:
膜内电位由负变正。
14.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膜离子流学说,①膜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是跨膜电位形成的前提条件;②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是跨膜电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带电离子的跨膜流动是跨膜电位形成的根本原因。
15.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主要由K+外流造成,细胞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顺浓度差外流时,负电蛋白则留在了膜内,导致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从而形成了静息电位。
16.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迅速、可逆、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它分为峰电位(去极相和复极相)和后电位(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
17.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①去极相的形成:
由Na+内流引起,刺激使膜去极化达一定值时,膜上钠通大量开放,引起再生性Na+内流,膜内电位迅速升高,形成去极相;②复极相的形成:
主要由K+外流引起,上升支结束时,膜上钠通道已关闭,此时K+通道开放,K+外流,膜内电位降低,形成复极相,随后钠泵活动,排出Na+、泵入K+,使膜内外的离子分布恢复。
18.动作电位的特点:
①呈“全或无”式;②不衰减传导;③脉冲式。
19.动作点位的传导:
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实现,已兴奋处与临近未兴奋处之间因电位差而引起的电荷移动,称局部电流。
20.局部电位的特征:
①等级性反应,不是“全或无”式的;②电紧张扩布,不能远距离扩布,会衰减;③空间总和、时间总和。
21.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分期
相当时期
兴奋性
产生原因
绝对不应期
峰电位期
等于0
钠通道暂时失活
相对不应期
负后电位前期
<正常
钠通道没有完全恢复
超常期
负后电位后期
>正常
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近
低常期
正后电位期
<正常
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远
22.神经肌肉接头是由运动神经纤维末梢与骨骼肌细胞膜终板相接处形成,是将运动神经兴奋的冲动传递给所支配的骨骼肌的特定部位。
23.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过程:
动作电位→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入神经末梢→Ach释放入街头间隙→Ach经扩散与接头后膜受体结合→接头后膜对Na+和K+通透性增加→接头后膜去极化
24.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特点:
①单向传递,接头前膜→接头后膜;②时间延搁,一次传递需时0.5-1.0ms;③易受内环境变化和药物的影响:
如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失活→接头间隙ACh堆积→肌痉挛
25.终板电位的特点:
非“全或无”,无不应期,可以总和。
26.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主要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
安静时肌小节的长度为2.0-2.2μm,可变动与1.5-3.5μm之间。
27.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是指将肌细胞电活动转化为机械活动的中间环节,即肌膜动作电位引起肌细胞收缩反应的过程。
28.兴奋收缩偶联的三大环节:
①肌膜兴奋经横管膜传到肌细胞深处;②信息在三联管处传递诱导钙释放;③钙与肌钙蛋白结合触发肌丝滑行。
29.肌肉收缩的过程:
肌浆[Ca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凝蛋白变构→暴露肌纤蛋白位点→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ATP能量释放,横桥摆动→拖动细肌丝向M线滑动→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第三章血液
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2.血液的主要功能:
㈠维持内环境的稳态,①运输作用,②缓冲作用,③传递信息;㈡免疫功能;㈢防御功能。
3.血浆蛋白质:
①白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及转运某些小分子物质和脂溶性物质的;②球蛋白,与特异性免疫有密切联系;③纤维蛋白原,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4.血浆渗透压: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②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5.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之间,主要由NaHCO3/H2CO3缓冲对维持。
6.红细胞,男5.0×1012/L女4.2×1012/L。
血红蛋白,男120-160g/L女110-150g/L。
7.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红细胞内还有多对缓冲对,能缓冲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
8.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①可塑性变形;②通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乃至破裂的特性;③悬浮稳定性。
9.血沉指新采集的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红细胞在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
血沉的快慢主要决定于血浆的性质,而不在红细胞本身。
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等疾病会引起血沉增大。
10.红细胞生成的原料:
Fe2+和蛋白质;成熟因子:
叶酸和维生素B12。
缺乏叶酸会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大细胞性贫血)。
1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促进骨髓中红系定向祖细胞增值、分化,加速红细胞生成。
雄激素可直接促进骨髓造血,也可促进肾EPO生成,间接促进骨髓造血。
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也可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
12.白细胞:
①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与坏死细胞;②嗜酸性粒细胞,抑制组胺释放;③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和肝素;④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⑤单核细胞,吞噬细菌与衰老的红细胞。
13.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上脱落的小块细胞质,其体积小,无细胞核。
>30万,已形成血栓;<10万,易出现出血;<5万,皮下易出现淤血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①黏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②聚集,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着;③释放,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储存的致密体、α颗粒或溶菌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④收缩,当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发生收缩时,可是血块回缩变硬;⑤吸附,表面可吸附凝血因子。
15.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①参与生理止血;②参与血液凝固;③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
16.生理性止血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
步骤:
①受损的血管收缩---减缓出血;②血小板栓子形成---初步止血;③通过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永久止血。
17.血液凝固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18.凝血因子中除Ⅳ外都是蛋白质,多数在肝合成,Ⅱ、Ⅶ、Ⅸ、Ⅹ的合成需维生素K,
、
、
、
、
是无活性的酶原,Ⅴ、Ⅷ是辅助因子。
19.凝血的过程大致上可分为:
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②凝血酶原激活;③纤维蛋白形成。
20.内源性途径:
由血管内皮损伤暴露负电表面激活血液中因子Ⅻ触发;外源性途径:
由血管外组织因子Ⅲ激活因子Ⅹ触发。
21.血清:
在血栓形成的数分钟内开始回缩,通常在20-60分钟内挤出的多数液体叫做血清。
22.血型(bloodgroup):
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23.ABO血型的分型:
基因类型
血型
凝集原
凝集素
OO
O
-
抗A和抗B
OA或AA
A
A
抗B
OB或BB
B
B
抗A
AB
AB
AB
-
24.Rh血型的分型根据:
红细胞膜上有无Rh抗原(包括C.c,D.d,E.e)。
特点及意义:
①人血清中无天然Rh抗体,Rh-者接受Rh+输血后体内会产生Rh抗体,即Rh-首次接受Rh+输血无输血反应,再次接受可发生反应;②Rh抗体分子小,能透过胎盘,即Rh-母亲再次怀Rh+胎儿,会使胎儿发生溶血。
25.输血原则:
①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同型血相输;②紧急情况无同型血时,可少量、缓慢将O→A、B、AB,将A、B→AB;③同型输血前,也必须作交叉配血试验。
26.
主侧:
将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混合;次侧:
将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混合。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循环系统:
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血液循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
功能:
主要是物质运输,也有内分泌作用。
2.心动周期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其特点及意义:
①心房收缩结束,心室才开始收缩(利于心室充盈);②房、室收缩期均短于舒张期(利于心脏持久活动);③房、室均舒张的时期,称全心舒张期(主要心室充盈期);④心率↑→心室收缩和舒张期缩短,但舒张期缩短更明显。
3.心脏泵血过程:
①等容收缩期:
Pa<Pv<PA,房室瓣关、半月瓣关;室内压快速上升、不射血,心室容积不变;②快速射血期:
Pa<Pv>PA,房室瓣关、半月瓣开;室内压升高达峰值,射血速度快,占70%;③减慢射血期:
Pa<Pv已略<PA,房室瓣关、半月瓣开;靠血流动能产生的惯性射血,射血速度慢,占30%;④快速充盈期:
Pa>Pv<PA,房室瓣开、半月瓣关,室内压达最低,心室充盈速度快,占2/3;⑤减慢充盈期:
Pa>Pv<PA,房室瓣开、半月瓣关;心室充盈速度慢,最后0.1s心房收缩,继续将血液挤入心室,充盈占20%-30%。
4.心音:
主要心音
发生时期
主要原因
听诊部位
特点
第一心音
室缩早期
房室瓣关闭
心尖搏动处
音调低,持续长
第二心音
室舒早期
动脉瓣关闭
胸骨旁二肋间
音调高,持续短
5.①每搏输出量:
指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安静时60-80ml);②射血分数:
指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③每分输出量:
指每分钟一侧心室的射血量。
(安静时:
男平均5L/min,女低10%);④心指数:
指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⑤心力储备:
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6.异长调节是指前负荷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的初长度调节搏出量。
意义在于使搏出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保持平衡。
等长调节是指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对搏出量的调节。
7.心肌细胞分类:
☏
自律细胞
非自律细胞
快反应细胞
房室束、浦肯野细胞
心房、心室肌细胞
慢反应细胞
窦房结P细胞
房室结的结区细胞
8.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
①0期,由快钠通道开放,Na+快速内流(INa)形成;②1期,由瞬时性内向电流Ito(K+外流)形成;③2期,由K+外流(IK)和Ca2+内流(ICa-L)形成;④3期,由K+外流形成;⑤4期,经Na+-泵活动排出Na+、摄入K+经Na+-Ca2+交换排出Ca2+。
9.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膜的主要区别:
自律细胞4期能自动去极化,并自动产生动作电位。
10.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
①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阈电位(-40mV)值小;②0期除极速度慢、幅度小(70mV)、时程长(7ms);③只有0、3、4期;④4期自动除极速度(0.1v/s)比浦肯野C(0.02V/s)快。
11.心肌的兴奋性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反应的能力。
12.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①有效不应期:
从0期开始至复极达-60mv,任何强刺激都不能使心肌细胞再次兴奋;②相对不应期:
从-60mv至复极到-80mv,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低于正常;③超常期:
从-80mV复极至-90mV,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高于正常。
13.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特点:
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200ms),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意义:
使心肌只能进行收缩与舒张交替的活动,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有利于实现泵血功能。
14.自动节律性:
在没有外来刺激时,心肌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①4期自动除极速度;②最大复极电位水平;③阈电位水平。
15.心内兴奋传导的特点及意义:
①房室交界传导慢----可避免心房、心室同步收缩,利于心室充盈;②浦肯野系统传导快----可保证心室同步收缩,利于心室射血。
16.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①解剖因素:
细胞直径大,内电阻小,局部电流传播距离远,兴奋传导快;②电生理因素:
⑴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
速度快、幅度大时,局部电流形成速度快、幅度大,传导速度快,⑵膜电位:
静息电位值大时,膜去极化达阈电位后,Na+通道开放快、数量多,0期去极速度快、幅度大,传导快,⑶邻近膜的兴奋性:
静息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小时,兴奋性高,传导快;临近膜正处于有效不应期时,会发生传导阻滞。
17.心电图的组成:
①P波:
两心房除极(0.08-0.11s);②QRS波:
两心室除极(0.06-0.10s);③T波:
两心室复极(0.05-0.25s);④P-Q间期:
房-室传导时间(0.12-0.20s);⑤S-T段:
两心室完全除极;⑥Q-T间期:
两心室除极至完全复极时间(0.32-0.44s)。
18.各类血管结构和功能:
①大动脉----管壁坚厚、含弹力纤维多,称弹性贮器血管;②中动脉----管壁平滑肌多,称分配血管;③小动脉、微动脉----口径小、阻力大,称阻力血管;④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可调节毛细血管开闭,称分闸门;⑤真毛细血管通透性好,称交换血管;⑥微静脉称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⑦动静脉吻合支称短路血管;⑧静脉管壁薄、可扩张性大、容量大,称容量血管。
19.血流阻力: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R指血流阻力,L指血管长度,η指血液黏滞度,r指血管半径。
20.血压指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10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为70-90mmHg。
21.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
足够血量充盈、心脏射血、血管的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22.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的意义:
①使心室间断的射血变为血管内连续的血流;②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
2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①搏出量,收缩压主要反应搏出量;②外周阻力,舒张压主要反应外周阻力;③心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脉压↓;④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④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
24.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血量↑或容量血管收缩→平均充盈压↑→静脉回心血量↑;②心脏收缩力:
心脏收缩力↓→中心静脉压↑→外周与中心静脉压力差↓→回心血量↓;③体位改变:
人由平卧位转直立位→下肢静脉容纳的血量↑→回心血量暂时↓;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⑤呼吸运动。
25.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包括:
①迂回通路,作用是进行物质交换;②直捷通路,作用是使血液快速通过微循环回流静脉;③动-静脉短路,作用与体温调节有关。
微循环血流量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
26.有效滤过压(EFP)指滤过力量与重吸收力量之差。
EFP=(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2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①毛细血管血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③淋巴液回流;④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28.心脏的神经支配:
①心交感神经,作用:
兴奋时,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心肌收缩力增强—正性变力作用,房-室传导速度加快—正性变传导作用;②心迷走神经,作用:
兴奋时,心率↓--负性变时作用,心肌收缩力↓--负性变力作用,房-室传导速度↓--负性变传导作用。
29.血管神经:
交感缩血管纤维作用是节后纤维释放NE(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血管收缩。
30.压力感受性反射:
作用①感受血管壁机械牵张刺激;②动脉升高时,刺激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动脉血压降低,称降压反射。
降压反射的意义:
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31.肾上腺素的作用:
①与α、β1、β2受体的结合力均较强;②对心脏,作用于β1受体→正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③对血管,使β2受体占优势的血管舒张,α受体占优势的血管收缩。
可作强心剂。
32.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①与α受体结合力强,对β1受体有一定作用,对β2受体作用弱;②对血管,引起血管广泛收缩→外周阻力↑→血压↑;③对心脏,使离体心脏心率↑在体心脏心率↓。
可作升压药。
第五章呼吸
1.呼吸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泡是气管树终末盲端的膜性囊状结构。
呼吸膜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通过的膜性结构,是气体交换的屏障。
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源于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压力梯度;间接动力来源于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
3.平静呼吸过程主要是膈肌以及肋间外肌节律性收缩舒张活动引起的。
4.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气压。
它的变化是由于肺容量的变化造成的。
胸膜腔内压是指胸膜脏层和壁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通常只有少量浆液,具有内聚和润滑作用。
胸膜腔内压=-肺弹性回缩力。
5.胸膜腔内负压的意义:
①牵引和维持肺扩张的状态,使肺随胸廓而运动;②有利于胸腔内大静脉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6.气胸指胸膜腔密闭状态被破坏,空气进入胸膜腔的现象。
7.肺通气阻力70%来自弹性阻力,30%来自非弹性阻力。
顺应性指具有弹性的空腔器官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的难易程度。
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指由肺泡
型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脂蛋白等混合物。
作用意义:
①调整肺泡的回缩力;②维持大小肺泡溶积及肺内压相对稳定;③减弱毛细血管液体滤过力,组织组织液生成,保持“肺”干燥,防止肺水肿。
9.肺容积:
肺容积
概念
正常值范围
意义
潮气量
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400-600ml
反映肺的一次通气幅度
补吸气量
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入肺内的气体量,即气体储备量
1500-2000ml
反映肺的吸气储备能力
补呼气量
平静呼气时,再尽力呼出肺的气体量,即呼气储备量
900-1200ml
反映肺的呼气储备能力
余气量
最大呼气末仍滞留在肺中而不能进一步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避免肺泡塌陷
10.肺泡(有效)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到肺泡,并可与血液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总气量。
直接关系到气体交换的更新效率。
11.气体交换的原理即气体扩散,指气体分子分布不均时,某气体分子即顺分压梯度发生净转移的过程。
分压差是气体分子扩散的动力。
分压指某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压力。
12.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
①呼吸气体的分压;②气体张力,即溶解的气体分子从溶液中逸出的力;③空气和体内各部分的PO2和PCO2;④气体的溶解度和相对分子量;⑤扩散面积和距离;⑥温度。
总:
在机体内部,气体的分压是气体交换动力和方向的决定因素。
13.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①气体扩散速率;②肺的扩散容量;③呼吸膜的状态,包括呼吸膜面积和呼吸膜厚度;④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表明肺气和肺血流的适应匹配关系,比值过度变化均使肺部气体交换效率降低,导致缺氧。
14.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包括①物理溶解方式,以分子形式直接溶解在血浆中,取决于溶解度,并与血液中气体分压的高低呈正比;②化学溶解方式,O2与血红蛋白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运输,CO2转化为HCO3-形式运输。
15.血红蛋白浓度是血液氧含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功能:
氧的运输、酸碱缓冲、氧缓冲作用。
16.氧容量:
酶升血液中Hb结合的最大氧量。
氧含量:
Hb实际结合O2的量。
氧饱和度:
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
17.氧解离曲线表示血PO2与血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分为:
①上段(PO2:
60-100mmHg)意义,尽管PO2变化幅度较大,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却<4%,意味着Hb与O2亲和力高,结合趋势强。
该特点可缓冲吸入气中O2的不足,意义在于维持血液有足够的运氧量。
②中段(40-60mmHg)意义,PO2在此间稍有变化,血氧饱和度即显著改变,表明Hb与O2亲和力变化大,在肺部可随PO2升高结合O2能力提高保持足够PO2,对于组织,则随PO2下降解离趋势增强,释放O2能力提高,为组织新陈代谢提供较多的氧。
③下段(15-40mmHg)意义,PO2在此间曲线斜率最大,血氧饱和度从75%降到32%,表明HbO2能释放更多的O2供组织利用,满足组织新陈代谢进一步需要。
18.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①血液pH和PCO2,血液PCO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