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85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doc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

!

  马头琴

  马头琴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

它那深沉悠扬的旋律,宽广优美的音色不仅在蒙古族各种乐器中独占鳌头,在全国诸多民族乐器中,马头琴也以自己蕴含着的那种塞外草原苍茫辽阔的情致,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并多次在全国器乐演奏中获奖。

 马头琴以琴杆上端雕刻的马头得名。

最早的马头琴叫作"奚琴',因它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

北宋诗人欧阳修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奚琴本出奚人乐,奚人弹之双泪落'。

这"奚琴"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马头琴。

后来,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时,马头琴就已经在蒙古人民中广为流传开了。

马头琴有梯型,方形、八方形等几种形状。

它的共鸣箱的框板用硬质木板做成,箱的两面蒙着马皮或牛皮,马头琴的演奏方法和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拉奏的。

它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

  安代舞是蒙古族集体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

载歌载舞,简单易学,唱词随跳随编,朴实、红火,富有感染力,男女老少均可下场欢跳,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

它的基本动作就是"踏地甩巾",舞蹈者挥起手绢或绸巾,踏着舞曲边唱边跳,尽情欢舞。

有时跳舞者的情绪越跳越高,大圈变成若干小圈,跳得汗水淋漓,唱得嗓音嘶哑,安代舞便接近尾声了。

  安代舞

  过去以唱为主,所以人们又叫它"唱安代"。

现在,安代舞逐渐发展为以舞蹈为主,辅以领唱、伴唱;由简单的三、四个舞蹈动作,丰富发展到二十多个,有时还可提衣襟跳舞(群众称它为"蝴蝶飞")。

它既可以作为完整的作品在舞台上演出,也可以择取其中基本动作在广场、街道、联欢晚会上作自娱表演,形成蒙古民族的自娱性民间舞蹈。

90年代初开始,安代舞已成为呼盟那达幕盛会开幕、闭幕仪式上的表演项目。

  蒙古族青年男女婚前相互相识交往的主要方式是跳乐。

跳乐是彝族的一种集体舞蹈,蒙古族接受了这种舞蹈形式,并把它作为男女青年互相交往和娱乐的一种方式。

举行跳乐活动,一般是本村的青年男子邀请另一村的青年女子,或本村的女子邀请另一村的青年男子来进行。

地点一般选在较为偏僻或离村庄较远的地方。

互相邀约的信号是:

本村或外村领头的姑娘将自己穿插的小挂交还姑娘。

跳乐时,男女青年围成圆圈,由持四弦琴的男青年引导、踏足击掌,边唱边舞,并随着乐曲的变换而不断地变化队形。

整个场面极为热烈与和谐。

   跳乐活动是唱词、说嘴、吃糖、抽烟、唱曲等过程,每个过程都极富特色和韵味,青年男女通过跳乐,彼此的距离拉近了,双方感情融洽了,就会互赠礼物,通常情况下,女方送给男方围腰或女方银镯之类的饰品。

 

呼和浩特特色

“召城”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誉(“召”在蒙古语中意为“寺庙”),这里召庙云集,共有大小庙宇50多座,多数建于明代,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塞外风情。

其中以“银佛寺”伊克召(大召)、宽敞博大的席力图召(小召)、5寺连襟相映生辉的乌素图召、“广化寺”喇嘛洞召最为有名。

     大召蒙语意为“大庙”,建于明隆庆年间,原名弘慈寺、无量寺,又称银佛寺,是藏汉式喇嘛庙形制大殿,汉式庙宇布局,内藏文物较多。

席力图召(小召)是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宏伟。

 蒙古式摔跤    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族人民的杰出创造,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灿烂遗产,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实用性。

    古往今来,蒙古式摔跤风靡千年而不衰,以其独特的魅力,正日益引人注目。

    在内蒙古首府观赏或尝试体验蒙古式摔跤的滋味,是旅游呼和浩特的一大乐事。

   规则:

蒙古式摔跤与国际摔跤有许多不同之处。

蒙古式摔跤不分体重等级,只要一方使对方膝盖以上的任何三点着地就算获胜。

而国际式摔跤,仅摔倒还不能定胜负,只有使对方两肩肿同时着地才能得胜。

而且要按运动员的体重来分级别。

   荣誉:

蒙古式摔跤的优胜者可以得到光荣称号,接连两年击败所有对手的,可以获得“巨人”称号,以下则按名次分别为“雄狮”、“大象”和“雄鹰”等称号。

    摔跤是蒙古人的癖好。

每当举行“那达慕”时,各地摔跤选手不远万里云集到呼和浩特。

谁要是夺到冠军,谁就格外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姑娘们的爱慕。

区号:

0471

邮编:

010000

人口:

197.7万人

位置:

位于内蒙古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土默川东部。

区域:

下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托克托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土默特左旗。

最佳旅游时间:

投诉电话:

-->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

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绚丽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纷呈的蒙古式摔跤,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城内有大小庙宇50多座,东南部有华贵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辉煌的席力图

召、气势轩昂的“银佛寺”大召、规模宏伟的北门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华街东口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广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乌素图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

  呼和浩特的自然景致尤为迷人,“寒冷高原”辉腾锡勒草原、“夏日营盘”格根塔拉草原、“召河”希拉穆仁草原,绿草如茵,湖泊点缀,“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是久居闹市的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内蒙古呼和浩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日期:

2008-03-16[收藏][字体:

大中小][我要纠错]

  赛马:

马为五畜之首,蒙古人对赛马很重视。

多数牧民平时发现好马,进行调教,不是那达慕也进赛马,马,分快马、走马和颠马。

快马,八岁以上的赛程60里;八岁以下的40~50里;走马,赛程30里。

旗级那达慕的冠军马,授予“骏马”称号,佩戴缨子和彩带。

快马骣骑比赛;多由儿童们进行。

赛马时,有若干骑马裁判参加。

一二三等马分别授旗做记号。

  射箭:

射箭双赛是男子汉的一大荣耀,一般距离70或45弓。

弓身外用竹片,内衬角片制成。

两角儿相接处是坚木做成的把儿。

弓的两端用皮筋弦打紧。

用于比赛的弓,其强度为25弦或50弦。

箭用柳条做杆,鹰羽做尾,长3尺。

射箭比赛时,选手们从指定距离,用同样数目的箭,向靶射第一轮。

选优参加第二、第三轮比赛。

以中靶心、内环、外环数折计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