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8001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

《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docx

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作文

[2012暑期征文]暑期游记--北京七日游

  哈哈,每天点起床的我今天点久动身了,因为--我要去北京!

哇塞!

我们到了哎,我们先解决了早餐,便坐上爸爸的车向机场出发。

  天刚刚破晓,黛青色的天幕上三三两两地镶嵌着几颗残星,太阳还躲在山的后面迟迟不想升起,但已有几线等不及的微光显露,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尚未苏醒的城市竟显出几分静谧来了。

  道路旁栽种了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树,在这初夏的早晨,整齐地挺着笔直的腰杆,像一排排整装待发的卫士,保护着城市难得的宁静不被汽车的喧嚣打破。

  机场到了。

  见了团友,通过层层安检,我们就上了飞机。

  飞机很快起飞了,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航行,我们抵达了祖国的首都——北京。

  下了飞机,找到了此次北京之行的导游,我们就坐上车,马上开始游览了。

  一出机场,热浪迎面扑来,因为广州这几天还是阴雨绵绵,一下子这么热还真不习惯。

  第一站是雍和宫。

  这是康熙皇帝在年建的,建成之后赐予他的四儿子雍亲王。

  年雍正驾崩,曾在此停放过灵柩,后来乾隆皇帝又诞生于此,于是雍和宫因为出了两位皇帝而成了龙潜福地。

  再后来,这里就被改为了喇嘛庙,直到现在。

  漫步过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便来到雍和宫的昭泰门前。

  进了昭泰门,是一个较为宽敞的广场,两边是钟楼鼓楼和八角碑亭,尖尖的亭子分外别致。

  这里还栽有几棵枝繁叶茂的老树,时间匆匆流逝几百年,它们在这里从一棵小树,慢慢地生长直到现在。

  我伫立在婆娑的树影中,恍若隔世:

穿着长袍的满族宫女们忙忙碌碌,雍亲王在树下悠悠漫步;乾隆呱呱坠地,在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然后顺理成章继承皇位;再后来,这里又被改为喇嘛寺院,香火络绎不绝,清朝灭亡时中断过,后来香火重新燃起,只不过点燃的人不再穿着马褂长袍,而是穿着衬衫西装裤。

  它们见证着一个王朝的兴盛和衰落,却无言;还是它们的窃窃私语,我听不懂也听不见?

在这里,在这时,于我,是敬仰,是钦佩,是感慨万千;于它,只不过是漫漫时间里的沧海一粟,实在微不足道。

  我突然发觉自己是如此渺小。

  往里走,就来到了天王殿。

  天王殿门上的正中央挂着一个精致的牌匾,我仔细看了看,只认得出三个端正的汉字:

雍和门。

  这三个字可是乾隆御笔的呢。

  门牌上还有用其他三种语言书写的雍和门,分别是藏文、满文和蒙古文,而且还盖了玉玺,足以看出当时皇帝对这里的重视程度。

  穿过一座殿,面前又是一座殿。

  这里的建筑风让我想起了庭院深深深几许。

  雍和宫里由许多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殿堂组成,每一座殿堂里都供奉着佛教神像,许多人都在这里插上柱香,顶礼膜拜,整个雍和宫里都溢着浓浓的香火味。

  据说这里求佛特别神,于是我几乎在每一尊佛像前都跪拜三下,虽然动作不太标准,也没有上香,但我相信,心诚则灵。

  离开雍和宫,下一站是天坛。

  在天坛公园门口,我看了看地图,发现偌大的天坛公园南边方方正正,北边则呈半圆形,这是为什么呢?

在导游的介绍下,我才知道原来古人讲究天圆地方,所以才把天坛建成了这个形状。

  登上一级级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座颇有拔地擎天之势的大殿:

镏金宝顶、蓝瓦红柱、彩绘金碧辉煌。

  没错,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祈年殿!

祈年殿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

  古人非常讲究数字,这一点在祈年殿又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殿内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数目排列切合天象:

中央根粗壮而精致的龙柱象征四季;中圈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层根巨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象征二十四节气,三层柱总共根象征二十八宿。

  我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

  出了祈谷坛,是一条用汉白玉石筑成的长廊,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七十二间,与祈年殿大小三十六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

  长廊还划分了几条道,最宽的一条供玉皇大帝走,较为窄的一条只有皇帝才能走,最窄的一条就是给大臣们走的了。

  几百年过去,现在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走在玉皇大帝的大道上,任意践踏,而且还随地扔垃圾、吐痰;这和当年皇帝走都不敢走,一尘不染的大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照理说人的素质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才是,可是怎么会正好相反呢?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回音壁。

  我早就听闻回音壁的神奇,这次我终于能来试试看啦!

我叫妈妈站在一边,我在另一边大声喊叫,但我都快声嘶力竭了,妈妈仍然茫然地摇头。

  怎么回事?

我看过书上介绍,回音壁之所以隔这么远还可以回音,是因为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十分光滑平整,弧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墙壁必须非常光滑,要不然声波无法传递。

  再看看现在的回音壁,上面竟然刻满了各种语言的名字和不知所以然的符号!

这些有的是八国联军时期刻下的,更多的是游客刻下的。

  回音壁失去了光滑,自然失去了回音的效果。

  本来这是中华名族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就这样被毁掉了!

这能不叫人痛心吗?

结束了在北京第一天的旅程,我仍意犹未尽。

  在宾馆看着窗外相似却不相同的灯火点点,回想起今天的所见,更多的是对明天的憧憬。

  北京初夏的夜晚,静寂无声,我在这沉默中,沉沉地睡去了……、、北京:

阴初至天安门叮铃铃——刺耳的叫早铃声响起,迫不及待地把我从梦乡中给拉了出来。

  才五点半,我们就得起床了。

  这是因为今天要去参观毛主席纪念堂,要排队;再说了,为了瞻仰我们的伟大领袖,牺牲一点睡眠时间又何妨?

匆匆解决了早餐,我们就坐上车,来到了天安门。

  这可是我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

尽管我早就在电视里,在报纸上看到过她的雄姿,可真的身临其境,还是激动不已。

  天还早,整个北京城似乎尚未完全苏醒,空气中弥漫着早晨特有的清新。

  我在天安门广场上迎着清晨的微风漫步,一边瞻仰矗立着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边远眺笼罩着薄雾天安门广场,感觉无比惬意。

  这些大名鼎鼎的建筑物,一直在国人的心目中占据这一个神圣的地位,如今它们是如此的近在咫尺,怎能不令人激动!

当然,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尽管很早,可纪念堂前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我们也赶紧排到了队伍的后面。

  排队的时间尤为漫长,无所事事的我开始东张西望:

排队的人们都是从外地来的旅游团,其中老人居多,虽说排队的滋味不好受,可他们每一个人脸上被岁月刻下的沟渠都满溢着兴奋。

  然而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兢兢业业的战士们了,他们都很年轻,有些甚至脸上还有未脱的稚气。

  战士们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配上大檐军帽、整齐的武装带,这一切使他们显出英姿勃勃的风采。

  已经快点了,夏天的烈日就像一炉沸腾的水,炽热的阳光喷薄而出,空旷的广场霎时成了一个大烤炉。

  仔细看,战士们绿色的军装,早就湿透了,似乎一拧就能拧出许多水来,可是他们仍然一动不动地站着岗,有的还东奔西跑维护排队的秩序。

  我们跟随着人群往前一小步一小步地挪,挪了很久才终于到了毛主席纪念堂。

  我严肃地走进了纪念堂的大厅,原本嘈杂的人群也顿时鸦雀无声,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神圣感。

  大厅的正中央是一座用汉白玉雕成的毛主席像,高大的毛主席端坐着,颇有君临天下的气势。

  他俯瞰着如今繁荣昌盛的华夏大地,是欣慰,是感慨,亦是骄傲。

  大家都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着这座雕像,慢慢地向前移动。

  到了瞻仰厅,原本缓慢的人群移动得更为缓慢了。

  只见瞻仰厅的正中央,水晶棺里毛主席正安详地躺着。

  两个威武的解放军在水晶棺两旁矗立成了两座雕像,守卫着毛主席。

  我也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脚步根本就不想挪移。

  毛主席穿着灰色的中山装,身上披着一面鲜艳的党旗。

  这位新中国的伟大领袖,这位把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的伟大领袖,现在他就那么安详地躺在那里,好像睡着了,而且睡得很沉的摸样。

  大厅里静寂无声,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吵醒了毛主席,生怕他睡得不安稳。

  他太累了,他需要休息。

  出了瞻仰厅,我神圣的心情仍未退去……巍峨的宫殿,金黄的琉璃瓦顶,朱红的城墙,威严的石雕,还有庭院深深,高墙巍巍,绿水环绕……这里是哪里?

是的,这里就是故宫,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帝的皇宫,五百多年间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

  我们首先来到了故宫的正门:

午门。

  说到午门,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电视剧中,皇帝一怒:

将某某推出午门斩首!

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导。

  要知道这里可是皇宫的正门,在这里斩首是绝对不可能的,顶多就是犯了逆鳞之罪的被执行廷杖。

  平日这里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

  穿过午门的时候,我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大门上的铜钉。

  我之前看到过书上介绍,这些钉都是铜质的,而且还镀了镏金。

  我数了一下,果然是横着个,竖着个,这表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

  其他大臣的官府铜钉的数量则要根据地位减少,地位低下的甚至只能用铁钉。

  穿过午门,就看到了五座单孔拱形桥,这是与天安门的外金水桥相照应的内金水桥。

  精巧的小桥让人赏心悦目,可是走到桥上,往下一望,好心情顿时飞到九霄云外。

  桥下金水河脏兮兮的,漂浮着许多垃圾:

塑料袋、水瓶子、烂水果……阵阵恶臭扑鼻。

  这哪还有当年御沟春水晓潺潺,直似长虹曲似环的美景?

到了宽阔的太和殿广场。

  据说古人十分崇拜莽莽苍穹,而他们认为越宽阔就越接近苍穹,这也是太和殿广场这么广阔的原因。

  站在广场上,好像真的有接近天空的感觉呢。

  后来我们还参观了设在故宫奉先殿的钟表馆。

  这里摆放着从年以来将近件机械钟表,这些钟表有的高将近米,有的只有手掌心大小,造型各异,精妙绝伦。

  它们各个不同的国家,也有中国自制的,每一个都体现出了当是钟表匠们手艺的精湛之极。

  在不同的钟表上,我看到了不同的报时方法:

有的会启动微型喷泉,有的惟妙惟肖的鸟儿一展歌喉,有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金发碧眼的小人会变戏法,有的则敲铜钟……看得我眼花缭乱。

  多年的时光过去,它们依然完好,还可以报出准确的时间。

  可惜的是如果馆内将近件钟表要是都开启的话,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恐怕游客们是受不了的。

  所以,大多数钟表都永远地定格在了某一个时刻,定格成了永恒。

  其实,我倒是想要开启这座大厅里的所有钟表,哪怕那滴答、滴答的声音震天动地,对于我来说都一定会是一次奇妙的感受,因为,那是时间坚定不移而沉重的脚步声,每踏一步,就郑重的提醒了我,过去的那一秒永远属于过去,现在这一秒应该好好珍惜,还要为充满未知数的下一秒做好准备。

  就这样,我们穿过一重又一重大门,待到把整个故宫都游完时,脚早就像灌了铅般的沉重,一个上午的时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逝了。

  有这样一个说法:

如果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住在故宫,每天换一个房间,不住重复的房间,那么他要住到整整岁才能够住完。

  我以前听说这个尚不能想象故宫之大,今天亲身体验过了才知道。

  虽然身体累,但我的心可不累,要知道,我今天可是用我自己的双眼和两腿见证了书本上的历史啊!

下午我们就来到什刹海和北海。

  在什刹海,我们坐上了三轮车游胡同。

  我们一边好奇地东张西望,一边忍俊不禁地听车夫的介绍。

  车夫是湖北人,语速缓慢,但是口音极为浓重,我就愣是没听懂几个字,只能听外星语一样,再加上他那波澜不惊的语调,就像在吟哦着什么一样,颇是好笑。

  妈妈显然也没听懂个啥,有时还问车夫一些问题,车夫听懂了,回答妈妈,妈妈却听不懂。

  车夫就急了,一遍一遍地重复,可终究是鸡同鸭讲,差点没把我笑得翻下车去。

  其实我对坐三轮车有种特别的热爱,说来也真是奇怪。

  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跑去坐三轮车。

  但是每次坐脚踏三轮车的时候,我就老是有心理负担:

我们这么重,骑起来多辛苦啊,看车夫总是把背弓成一条虾,一下一下吃力地踩着,特别是夏天,大汗淋漓,送一程,往往收入也就几块钱,唉。

  之后我们就在绿树成荫的北海度过了一个懒洋洋的下午。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军事博物馆。

  军事博物馆二楼是有一个展厅陈列了许多伟人的雕塑,有共产党的各位领袖,还有马克思,列宁,秦始皇,鲁迅……妈妈突发奇想,说如果这里上演了博物馆奇妙夜,那将是会怎样的一番光景?

这么多伟人齐聚一堂,再加上那些士兵模型和各种各样的武器乃至导弹,要是稍有个意见不合,说不定会闹出个第三次世界大战。

  当然,这都是我乱七八糟的幻想罢了。

  我实在是很想看看这些伟人在一起的景象呢,说不定会碰出很多智慧的火花吧。

  回到宾馆,倒头便睡……、、北京大雨瓢盆雨中登长城睡眼朦胧中仍是刺耳的电话铃声响彻房间,慢慢地摸索到电话听筒,拿起来,再放下。

  忽然就静了下来。

  睡意又在这寂静中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明明很想就这样再沉沉睡去,却又用潜意识抵挡着恣意的瞌睡虫。

  好了,起床!

我猛地坐起来,伸了伸懒腰,刷牙洗漱,渐渐清醒起来。

  今天一早就要登长城、做好汉,我早已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吃过早餐,我们就上了车,马不停蹄地奔赴长城。

  我看着窗外,天还没亮透,已经开始下起了小雨,北京的大街从窗外飞快掠过,偶尔有飞驰而过的车辆,也有穿着雨衣悠哉游哉骑单车的老大爷,三三两两的行人都撑着五彩缤纷的伞,乍一看以为街上盛开了几朵娇艳的花儿。

  在雨点的轻抚下,此情此景呈现出一派如烟似雾的水墨画的优雅。

  不知道过了多久,窗外的景色变成了叠翠巍峨的大山,雨雾中还依稀可见山顶蜿蜒的长城。

  我心里忍不住一阵兴奋:

快到了!

到了长城,一打开车门,发现原本的缠绵小雨已变得激情万丈,豆大的雨滴倾泻而下,地上都是汹涌的水流。

  不过,这算得了什么?

我套上一件雨衣,就开始登长城了。

  站在八达岭的第一个烽火台上,我踌躇满志,迫不及待地开始了。

  风呼呼刮过耳边,雨哗啦啦地下,我仍然踏着几千年巍峨不动的青条石大踏步向前。

  第一段和第二段城墙都很顺利,第三段就开始陡了,不过我还是轻而易举就上了去。

  外公外婆因为年纪大了在第三段的陡坡下等着,妈妈也是到了第三个就不上去了。

  于是我自己开始向第四段城墙进发。

  我一级级地登着陡峭的台阶,看着雨滴打在青石板上,溅起一朵又一朵绚烂的水花。

  终于到了第五个烽火台,这是八达岭中比较高的一个。

  我站在烽火台上,在冷飕飕的风中眺望着。

  可是因为恣意的雨雾,四周一片茫茫,只有远处深绿色和灰色的相融,无法看到万里连云际的壮美,但仍能感受到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的雄浑气概。

  这里的每一块青条石,都凝聚着千年前劳动人民的血汗辛勤与智慧结晶;每一道城墙,都曾有勇士们洒下的汗水;每一座烽火台,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朽的灵魂!

正如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所说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多年。

  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

这仅仅是万里长城的一小段,要知道长城东南西北交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横跨浩瀚沙漠,最后奔向苍茫的大海。

  如今我站在这里,看着这条世界上最恢弘的巨龙,这个绝无仅有的奇迹,这个中华民族的脊梁,感到十分自豪,也对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们表达我深深的敬佩!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不得不返回了。

  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已经当了一回好汉。

  待别日风和日丽时,再来登好汉坡、领略长城的好风光!

我依依不舍挥手告别长城,留一点遗憾,改日再来圆满。

  下一站,奥林匹克公园。

  相信每一个国人都记得年那场激动人心的奥运会吧?

还记得,中国申办奥运之路的艰辛;还记得,申办成功后每一个中国人的欣喜若狂;还记得,奥运场馆建设的热火朝天;还记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还记得,奥运火炬在黄土地上熊熊燃烧;还记得,开幕式闪耀六朝古都的烟火;还记得,中华体育健儿勇夺金牌榜桂冠;还记得……这无疑是一段令人激动的回忆。

  今天,鸟巢,水立方,我来了!

抵达鸟巢水立方时,雨善解人意地停了,潮湿的空气格外清新。

  真是个好天气!

远远的,我就望见了水立方与鸟巢相对屹立,兴奋地跑了过去。

  我们首先来到了水立方。

  早就听闻水立方外墙膜,这些气泡状的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

  最为奇特的是,这些膜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创意。

  我看着这些气泡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可是中国设计师们的智慧之光!

然后,我们又漫步至鸟巢。

  远看鸟巢,它就如同一个真正的鸟巢,生命的摇篮,这寄托了国人对明天的希望;近观鸟巢,一根根钢材交织成一幅光怪陆离的图案,独特的外形充满了阳刚之气。

  我们围绕着鸟巢散步了一圈,便坐在广场上,享受习习的凉风。

  晚上我们观看了精彩的杂技,以此结束了这一天完满的旅程。

  、、北京多云转晴圆明园!

圆明园!

因为昨天登长城的疲惫,晚上睡得特别香,一夜无梦。

  今天又是全新的一天,必有全新的旅程!

早晨,温暖的阳光轻柔地把金色的薄纱洒遍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这座刚刚被雨水冲刷过的城市纤尘不染,富有生机。

  我们惬意地呼吸着这满溢着温暖的新鲜空气,坐上车前往皇家的避暑胜地——颐和园。

  一开始我有些不解,这么美好的早晨应该好好地享受阳光才是,避什么暑啊?

可是一下车,我就知道我错了:

只不过一会儿的时间,刚刚温柔的阳光翻脸比翻书还快,恶狠狠地炙烤着水泥地,光秃秃的路面上一棵树也没有,只有无边无际的热浪翻滚。

  我不禁大呼:

啊!

我熟透了!

没错,北京城的雨公认是短暂的,难道就连这美妙的阳光也是短暂的吗?

那么为什么独独似火的骄阳一点都不短暂?

呜呼!

终于抵达了颐和园的大门,这短短的一段路,我早就汗如雨下。

  可是,一进颐和园,我马上对皇帝和慈禧把这里当成避暑胜地的好眼力五体投地:

苍翠的大树遮住肆无忌惮的阳光,投下成片斑驳的树影,小花小草送来淡淡的香气,还能感受到远远地从昆明湖畔吹来的阵阵凉风。

  我的汗水不再肆意狂流,全身也不再滚烫,这里和外面虽然不能算作冰火两重天,可是此时此刻对于我来说,也差不多了。

  我在树下懒懒地乘了一会儿凉,就开始参观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仁寿殿了,这威严庄重的建筑可是当年慈禧太后和皇帝坐朝听政的地方。

  参观完政治活动区和生活区,我迫不及待地奔向风景区。

  大名鼎鼎的世界最长游廊就在眼前啦!

我一阵激动,心脏砰砰直跳。

  游廊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绝对是一个欣赏美景的好地方。

  当然,我可没只顾着欣赏游廊外的风景,要知道游廊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

抬头看,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

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甚至还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典故。

  据说这些人物都出自中国的古典名着,遗憾的是我看的名着尚不够多,分辨不出几个来,不过我还是对这些饶有兴味,研究了许久。

  一路走走停停,伴着阵阵徐徐凉风,不知不觉间就到头了。

  于是我们又走向昆明湖。

  站在湖畔向下望,湖中是一大片水灵灵的绿,当然还有那点点若隐若现的娇嫩粉红:

有的遮遮掩掩,害羞着,似乎在等待着盛开好时机;有的刚刚绽放,却还欲拒还迎,神神秘秘,如一个个戴着朦胧面纱的美人;有的早已怒放,吐露着鲜丽的花瓣嫩黄的蕊,骄傲地向众人展示那清秀美丽的婀娜身姿。

  千姿百态的莲花,在我的心中,都是最美丽的。

  看着朵朵清丽的荷花,我联想起周敦颐之作《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看着眼前的荷花,我不得不赞叹他的才华和独到的见解!

这美丽的荷花,与水平如镜的昆明湖、横卧水中如半月状的十七孔桥构成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我站在湖畔发呆了许久,真想把这个画面永远定格在心中。

  时间不知不觉中在我的流连忘返中逝去,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以前由于颐和园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对颐和园印象只有四个字:

命运多舛。

  这一次,我真正地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好风光,在感慨古人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也要对后来修复颐和园的人们致以敬佩和感谢,是他们的努力和汗水,才使得我们今天有机会观赏到颐和园的全貌。

  中午歇息过后,我们来到了圆明园。

  圆明园,号称万园之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才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一共多亩。

  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都觉得没什么用处。

  要说圆明园的恢弘壮丽,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但是现在,这一切的一切,说起来都要用到曾经,它变成了过去式,只存在于那叠早已发黄的历史中了。

  现在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经过英法联军的洗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圆明园中的宝物就所剩无几了,再后来八国联军的三天三夜的焚烧,再加上当时中国人自己也趁乱打劫,连园内的大小树木都未能幸免,尽数被滥伐殆尽。

  至此,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

  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面目全非。

  我真的很想再问一次,我们能看到什么?

进入园中,果然一处处残垣断壁,触目惊心。

  只有后来修复的迷宫,还较为完整。

  面对这些一堆一堆的乱石,根本无法想象圆明园以前的壮观。

  只能凭着早已耳熟能详的导游的解说,试着慢慢联想。

  我不再详写,不尽相同。

  本应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万园之园,为何会变成一部国人不愿轻易触碰的屈辱史?

参观完,我只有满腔的悲愤。

  也许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吧,注定这华美绝伦的圆明园要被毁掉?

是那时的中国太懦弱、太腐败,还是外国军队的没人性和贪婪?

无从定论。

  傍晚,我们坐地铁赶到天安门广场看降国旗仪式。

  虽然我们到那里的时候离降国旗尚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但人潮早已包围了国旗台。

  我利用身材优势慢慢地挤进去,挤了很久才勉强从两个头之间的空隙看到一个肃立着的士兵。

  不知道过了多久,人群一阵骚动,有人喊:

来了!

来了!

我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伸长了脖子,果然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国旗班从天安门整齐地踏步走了出来,穿过长安街,来到国旗下,整装待发。

  太阳快落下了,仪式开始了。

  从国旗班里走出来英姿飒爽的旗手,他庄重地缓缓降下在蓝天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我的心情也是跟着庄重而激动,要知道之所以在日落是降国旗,是象征着我们的祖国与日月同辉!

这怎能不让我激动呢?

然后旗手再小心翼翼地收起国旗,归队。

  国旗班又踏着无比整齐的步子,再次穿过长安街,走过金水桥,人们目送着他们英姿勃勃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天安门,太阳也消失在了地平线上,再无一丝光亮,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降国旗仪式,兴奋和激动如狂风巨浪,久久未能平静下来。

  我要祝福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夜色渐浓,收拾好包裹,明天就要启程返回了。

  、、北京:

阳光灿烂;广州:

更加阳光灿烂机场随想今天就要返回广州了,但是对北京,还是有那么一丝丝的留恋。

  在这个沉淀了历史气息的六朝古都,我的心情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激昂不已的状态。

  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那么多原本对我来说仅仅存在于书上的历史,现在在我的眼前如此真实地呈现:

亭台楼阁、青山绿水、黄瓦红墙,一切都近在咫尺,扑面而来。

  可是,太真实的真实,总是会有瑕疵的:

故宫里珍贵的金砖被踩得破碎不堪,金水河变成臭水沟,长城城墙上的香口胶,天坛石头上被刻下的无数个名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