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docx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
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然而古籍汗牛充栋,阅读应该从何入手呢?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
“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
“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
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
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
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大众以精神滋养。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古籍,都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都体现了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
B.叶燮认为“诗是心声”,不能作伪,所以“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诗与人总是有机统一、无法分割的。
C.有人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最古老纲领“诗言志”与陆机的“诗缘情”论是对立的关系,作者对此持反对态度。
D.李白的诗作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但在以积极的人世精神进行创作、凸现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方面则比杜甫略逊一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艺术价值非常丰富,本文主要从精神引领和提升人格境界的角度作了分析。
B.本文认为唐诗宋词应是阅读古籍的首选阅读对象,并从多个方面阐释了作出这一论断的理由。
C.从中华传统文化到古诗,从唐诗宋词到李杜苏辛,文本的分析范围渐次缩小,议论却逐层深入。
D.引证是本文的鲜明特色,在论证的各个层次,作者都引述了前人的经典言论,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坚持人品与文品并重,阅读“第一等真诗“,不仅可体会“第一等襟抱”,更重要的是能读出“第一等学识”。
B.在情志方面,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现代人是相通的,它们可以在人生意义和美感上给我们许多启迪。
C.无论是情操禀赋还是艺术表现,李杜、苏、辛的作品都各有其独特之处,但它们都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极致的审美享受中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是一种完美的阅读境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一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炒热了冷寂的暑期档,也给沉寂已久的国漫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该片仅上映3天7小时,栗房就突破8亿,距离票房最高的本土动画电影宝座仅一步之遥。
上映以来,该片已经连续打破多项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猫眼电影预测其最终栗房将有望达到27.55亿元,成为目前国内影史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然而,在很多人为动漫产业狂欢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浇上一盆冷水:
国漫产业总体形势其实并不乐观。
《哪吒》火了,上次接近如此盛况的时候,则要追溯到四年前的暑期档,2015年(大圣归来》的上映。
该片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逆势而上,最终拿下9.56亿栗房。
等了四年,才等来了再一次引爆动画电影市场,足见动画电影出爆款之艰难。
这四年,真人电影栗房屡创新高,而动画电影却一直乏善可陈,仅有的几部电影《大鱼海棠》《白蛇·缘起》也大都叫好不叫座,票房与大量真人电影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根据“骨朵国漫统计”去年年报,32家动漫相关上市公司中,新三板上市的28家有一半去年陷入亏损,主板上市的四家动漫上市公司有三家亏损,华强方特是三板动漫公司中唯一收入过10亿,并且利润过亿的公司。
动漫产业最大的问题是仅有年轻用户,难以“破圈”。
这背后最大的问题还在动漫影片的内容质量上,而内容质量无法提升背后则是人才的缺乏。
(摘编自《第一财经·<哪吒>“大闹”暑期档,国漫却已跌人谷底》,有删改)
图一 图二
图一2015-2019年前5月中国动画电影数量及票房占比
图二2013-2018年中国动漫行业总产值及增速比较(注:
左柱为数量占比,右柱为票房占比)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动漫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
近年来,大部分对传统文化题材进行现代性改编的作品,仅停留于元素叠加的层面。
而《哪吒》则完全放弃了这种套路,尝试进行彻头彻尾的神话重述。
传统的哪吒故事退居为一个载体,里面全然承载着属于当代人的价值观与精神属性,以及切入当下现实生活的角度与方式。
从人物设定来看,经改写后,哪吒母亲殷夫人变身成了武艺高强、斩妖除魔的职场女性形象,工作繁忙却也为如何陪伴哪吒成长耗尽了心力;父亲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形象变得柔软,变得让人熟悉,他不善言辞,总是把爱深藏心底,对儿子有着很高的期待,却最可能暗暗地为儿子牺牲自己。
殷夫人与李靖的形象里暗藏着太多现代父母的影子,让观众无形中觉得可亲、可近,能够代入自我、投射自我,又随着片中人物的命运无尽唏嘘。
从故事架构来看,哪吒的故事本质是一个英雄成长的故事。
《哪吨》在尝试英雄故事的另一种演绎模式。
英雄成长是一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救赎的过程,新版哪吒的成长不再是“被迫”的,而是具有内向性驱动的主动选择,是一场笑泪参半的自我延展、自我实现。
这种颇显孤独与执拗的“选择”才会让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直抵人心,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选自边远《国产动画电影打破传统文化现代性改编套路》,有删改)
材料四
《哪吒》剧本创作历时两年,共60余家制作公司参与制作,导演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苛。
好作品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现代影视剧的优良制作水准。
同时也说明,踏踏实实地把作品做好的态度,才是当前影视行业最重要也最缺的。
观察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规律:
整个制作团队的专业精神,多年的坚持和执着,精雕细琢每个细节,最后才呈现了最好的作品。
文化产业是一个需要精雕细琢的行业,需要商业资本的进入和支持,但又不能成为热钱和暴利的追逐场。
从发展的社会环境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让真正坚守、热爱的人能沉淀下来专注生产优质作品,这对于文化资本、文化产业政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要求文化资本拥有更多耐心,成为“耐心资本”,即不以短期效果和回报为目标,而是期待对社会产生持续的正向影响。
一旦资本热衷于热钱炒短线,其目标变成短期套利、过分逐利,就会加剧市场和行业的浮躁与虚假繁荣。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文化爆款需“耐心资本”》)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
A.由图一可知,将“电影数量占比”与“电影票房占比”作比较,2019年前5月的效益最差,发展形势并未好转。
B.由图一可知,除2016年投人产出比率大体相当外,其他年份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占比和电影数量占比相比较,差别较大。
C.由图二可知,近年来,中国动漫行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但增速呈现明显的不稳定状态,2018年尤其突出。
D.综合两个图表可知,虽然动漫行业产品数量有所提升,总体向好,但投人和产出比呈现出很不均衡的状态。
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传统文化题材进行现代性改编,不能停留于元素叠加,必须像新版《哪吒》那样让传统故事退居为一个载体,进行全新的神话重述。
B.新版<哪吒》中的殷夫人变身为职场女性,李靖的形象也变得柔软,因而让观众能够代人和投射自我,拉近了与角色的距离。
C.新版《哪吒》赋予英雄的成长以内在驱动力,英雄成长有一个自我发现、救赎与实现的过程,因而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D.新版<哪吒》因故事切人了当下的现实生活,人物形象中暗藏着现代人的影子而大获成功,这一现象发人深思。
6.参照《哪吒》的成功经验,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在作品创作和产业发展两方面如何实现动漫产业的有效突破。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卖胡琴的乡下人
毕飞宇
风巳经长指甲了,华灯初放就下起了雪,霓虹灯的商业缤纷把雪花弄得浓妆艳抹。
雪花失却了汉风唐韵、颜筋柳骨,都不像雪了。
乡野的雪全不这样。
雪瓣从天上款款而至,安详、从容,任何时刻都见得永恒,哪像城里头这样浮躁过。
卖琴人抬起头想看一眼城里的天,天让高层楼群和霓虹灯赶跑了。
第二天清早卖琴人出现在小巷。
他的吆喝就是一路演奏他的胡琴,前胸后背挂满了家伙。
地上全是薄雪。
胡琴害怕下雪,蛇皮在雪天里太紧。
蛇皮的松紧是琴声的命,琴的味道全在松与紧的分寸中,在极其有限的局限里极尽潇洒旷达之能事。
钢琴和胡琴比算什么机器。
胡琴声在雪巷里四处闲逛,如酒后面色微酡的遗少。
走了四五条小巷腿就酸了,卖琴人找了块干净石阶坐下去,很专心地拔弦。
他的手指干枯瘦长,总有一股仙气,变成琴声在雪地里仙雾缭绕。
卖琴人童子时代练过茶壶功,捧着灌满滚烫的水的茶壶,十只指头飞快地拍打,不能停一拍,要不你的手就熟了。
卖琴人十八岁那年得了一个绰号,五指仙。
人们说,五指仙的指头会说会道,弦上鬼精鬼灵,御风驾电。
店里走出来一个人,把卖琴人叫起身,食指往他口袋里摁下一张纸币,手背往远处挥了挥。
卖琴人走进店里,把纸币平铺在吧台上,大声说,买一碗酒。
一个疲倦的女人,半闭的眼由卖琴人移向毛玻璃酒瓶,懒懒地说,老头,你干一辈子也挣不来这瓶XO。
老头出门时自语说,肯定是玉帝老儿的尿。
化雪天冷得厉害,卖琴人的肚子饿得旋转起来。
走上大街,光秃秃的梧桐树下是年终的热烈气味。
拥挤的人行色匆匆,为节前贸易而兴高采烈。
广告牌上的女人在严寒之中面如春风,为商业宣传尽忠尽孝。
但卖琴人的胡琴贸易没有进展。
城市记忆对胡琴早就失却了怀旧。
他的马尾弓声音过于沧桑难以唤醒城里人的疲惫听觉。
城里人的听觉钙化了,需要平滑和湿润去滋补。
一个十字路口,卖琴人目睹了奥迪牌轿车制造的车祸,呆站了一会儿。
大街如故。
城里人对一切惊变失去了兴趣。
卖琴人的耳朵里充满了汽车喇叭声,想象不出这样的声音是怎么弄出来的。
人缝里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把胡琴的声音。
声音不沉着,但肯定是一把胡琴。
卖琴人挤进店里,看见一张电子琴正在模拟胡琴的伤感调子。
卖琴人站在柜台前闻到了黑白键盘上奇怪的气味,十分唐突地问,这是什么?
雅玛哈。
怎么是胡琴的声音?
营业员说,只要有电,它学什么是什么。
卖琴人端起胡琴拉了一段琶音,说,这才是胡琴。
营业员说,你干什么?
卖琴人说,我是卖琴的。
营业员笑起来,说,这里只有一个卖琴人,是我,您走好。
走出商店后他的故事成了笑柄,他的背影显得滑稽可笑。
卖琴人离开商店时恶狠狠地说,他娘的,花活。
当年“花活”这句话差点断送了如日中天的五指仙,用这话评点五指仙的是一位算命瞎子。
他们的相遇是在一个清晨,五指仙坐在河岸边练功,听见后头有人说,你弦上功夫名不虚传,弓上头却远不到家。
瞎子要过胡琴一口气拉了七个把位的琶音。
他的运弓充满气韵,如初生赤子的啼哭。
瞎子说,笛子的眼位全定在那儿,气息的轻重尚且能使声音变化万千,胡琴靠着两根弦,手指的把位不定,越发需要气息去整理,要不全飘了。
你玩的是花活,弓不听你的话,又怎么肯为你呼风唤雨?
听不见风雨看不见日月,宇宙大千离你就远了。
天冷得厉害。
卖琴人失去了吆喝的兴趣,最终给饥饿说服了,走到了馄饨摊前。
卖馄饨的也是一个老头,脸上均和,不见风霜。
卖琴人说,老哥,肚子里没油水了,想听什么你点什么。
卖馄饨的小心地看过左右,悄声说,《听松》。
卖琴人知道遇上了里手,如实说,我的弓上力道差,加上饿,拉不动,我来一段《潇洒走一回》,也是刚学。
卖琴人坐在小凳子上摆开阵势,只拉了两句,手就让卖馄饨的捂紧了。
卖馄饨的弯着腰说,先生到底是谁?
遇上知音卖琴人羞得满脸难看,他低着眼望着卖馄饨人手指尖上的条形茧,说,羞于启齿;先生又是谁?
卖馄饨的怔在那里,最后说,羞于启齿。
知音相遇作为一种尴尬成了历史的必然格局。
卖琴人站在这个历史垛口,看见了风起云涌。
历史可不在乎后人遗憾什么。
它要断就断。
又下雪了。
卖琴人对面是一个马路圆盘数不尽的车在圆盘上呆头呆脑呈逆时针运转。
人类的运行必须采纳这个流向,和时间背道而驰。
卖琴人站在逆时针运转的斜坡之间,遗忘了生计与胡琴贸易,对雪花中匆匆而下的车流视而不见。
许多车轮在转。
这和当初的戏台结论大有不同,老板说,流水的看客铁打的戏。
卖琴人混了两碗牛肉拉面后躺进了圆柱形水泥管道。
胡琴的琴弦被风吹出了哨声。
风用了跳弓。
这时候远处传来卡拉0K,一股烤羊肉的味道。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刻画了一个卖胡琴的乡下人在城市中一天的遭遇,同时插入卖琴人早年锤炼琴艺的经历,写出了卖琴人身世的传奇,也对比映衬出卖琴人现实处境的落寞。
B.作者善用新奇独特的修辞,语言蕴藏丰富的意蕴,比如“如酒后面色微酡的遗少”,巧妙的比喻既写出了卖琴人的执着恋旧,也写出了卖琴人豪迈、酒脱的风采。
C.本文用词精炼传神,文字具有画面感和动作感。
如第5段,一“摁”一“挥”既写出了动作的力度,也传递出鄙夷的情感,而一个“平铺”则写出了卖琴人的自尊。
D.作品以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有利于串联起不同时空的线索;文中对相关情节的议论、说明,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故事的意义。
8.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开篇对“雪”的描写的作用。
(6分)
9.小说中酒吧女人、营业员、卖馄饨的三个次要人物分别从不同角度表现‘传统文化和人文传统的没落”这一主题,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
绍少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阴阳术数,多所贯涉。
初为校书郎,稍迁给事中,自长兼羽林监,为门下录事。
朝廷大事,好言得失,遂为世知。
曾著《释典论》,虽不具美,时有可存。
与常景等共修律令。
绍兄世元早卒,世元善弹筝,绍后闻筝声便涕泗呜咽,舍之而去,世以此尚之。
延昌中,绍表曰:
“臣闻律令相须,不可偏用,今律班令止,于事甚滯。
若令不班,是无典法,臣下执事,何依而行?
臣修律非无勤止置下之旦臣乃无名是谓农夫尽力他食其秋功名之所实怀于悒”绍性抗直,每上封事,常至恳切,不惮犯忤。
但天性疏脱,言乍高下,时人轻之,不见采纳。
出除济阴太守。
还,历司徒功曹参军,步兵、长水校尉。
正光初,兼中书侍郎,使高丽。
还为镇远将军、右军将军。
久之,为徐兖和籴使。
除骁骑将军,使吐谷浑。
还为太府少卿。
曾因朝见,灵太后谓曰:
“卿年稍老矣。
”绍曰:
“臣年虽老,臣卿乃少。
”太后笑之。
绍曾与百僚赴朝,东掖未开,守门候旦。
绍于众中引吏部郎中辛雄于众外,窃谓之日:
“此中诸人,寻当死尽,唯吾与卿犹享富贵。
”雄甚骇愕,不测所以。
未几,有河阴之难,绍善推禄命,事验甚多,知者异之。
建义初,除卫尉少卿,将军如故。
转金紫光禄大夫。
永安中,拜太府卿。
永熙二年卒,时年六十九。
赠都督冀瀛沧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
尚书左仆射、冀州刺史,谥曰宣。
(选自《魏书·列传六十六》)
10.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修律/非无勤止署/下之日/臣乃无名/是谓农夫尽力/他食其秋/功名之所实/怀于悒
B.臣修律/非无勤止/署下之日/臣乃无名/是谓农夫尽力/他食其秋/功名之所实/怀于悒
C.臣修律/非无勤止/署下之日/臣乃无名/是谓农夫尽力/他其秋/功名之所/实怀于悒
D.臣修律/非无勤止署/下之日/臣乃无名/是谓农夫尽力/他食其秋/功名之所/实怀于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史,我国传统图书--般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经部指各种历史书,史部指儒家经典。
B.羽林,汉代禁卫军,汉武帝时创设,为皇帝之护卫,主要负责护送保卫。
C.高丽,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即王氏高丽。
我国习惯上多沿用来指称朝鲜。
D.赠,是朝廷对功臣的先祖或功臣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对活着的官员则用“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绍博学多才,好议朝政。
他年少好学,通读经史,广泛涉猎阴阳术数;成年后对朝廷大事,喜欢谈论得失,遂被世人所知。
B.孙绍心系国家,主张修律。
他指出律令必须相配套;如不配套,那么办起事来会十分不便;主管其事的大臣也将会缺少依据。
C.孙绍刚强正直,屡次进谏。
他不惮触犯忤逆皇帝,每次上书论事时常言辞恳切。
当时的人都很轻视他,他的意见也不被采纳。
D.孙绍善于推算,料事如神。
在与百官赴朝时,他曾把辛雄排除在众人之外,对大家说出自己的预言,后果然应验了他的预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绍兄世元早卒,世元善弹筝,绍后闲筝声便涕泗鸣咽,舍之而去,世以此尚之。
(5分)
(2)“此中诸人,寻当死尽,唯吾与卿犹享富贵。
”雄甚骇愕,不测所以。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江南弄
(唐)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注释:
吴歈:
吴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天上叠巘红嵯峨”一句以“巘”比喻云霞,“叠”、“红”、“嵯峨”三个词从数量、色彩和形状方面对“巘”作了描绘。
B.颔联写水上的微风、岸边的云霭等仿佛从竹林中“生”出,既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又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变化。
C.颈联的前一句化用晋朝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羹、鲈鱼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也想弃官归隐的念头。
D.全诗以时间为序,描绘了江边的诸多景物,暗示气温下降、光线变弱的过程,表现了大自然昼夜转换之际的奇妙景观。
15.赏析诗歌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
”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
(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
如《琵琶行》中的“ ”一句表达凄凉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一句表达思念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现代化初期,人们总是试图利用科技手段来定位并控制风险,通过进一步发展技术来 风险,消除不确定性,认为只需掌握更好的技术、知识、方法,并且更准确地重建联系和模型,就可对一切事情 。
事实上,( ),使我们有可能置身于后果严重的“风险社会”中。
根据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
为了执行和完成难度很大的确定性判断,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自身设计 的复杂,然而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将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带入这个人类世界,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混乱无序,甚至会导致更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
可以说,技术风险的存在,既体现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和理性的力量, 暴露了理性的弱点和限度。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规避 应付自如 超乎寻常 同时也
B.躲避 信手拈来 超乎寻常 甚至会
C.规避 信手拈来 非同小可 同时也
D.躲避 应付自如 非同小可 甚至会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种认知一定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B.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往往会产生这种认知
C.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D.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必然会产生这种认知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3分)
A.根据事实,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
B.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而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
C.根据事实,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D.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来源于饮食中味觉的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__ 。
与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