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7748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期期末语文试卷B卷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1、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

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

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

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

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

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

“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

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

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

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

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

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

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

在唐朝著名的十部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

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

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

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

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节选自2017年3月8日人民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是东西方之间的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

B.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对沿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了联结纽带作用。

C.为了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丝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D.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与汉族共同开拓了丝绸之路,无数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多游牧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因为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它既遇到过衰败和阻遏,也曾经经历过再度的繁荣和兴盛。

C.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易时换回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享用外,还将其大量传输到西方。

D.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之后的繁荣,离不开沿途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中原王朝。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甚至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局限于物质方面,还有文化和思想。

B.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提供食宿,建立州府等加强治理,就是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C.丝绸之路是民族沟通的渠道与交流的舞台,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

D.“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它不但描绘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画卷,还将架起东西方交流交往的桥梁。

1.C(强加因果,因草原古道的开通,促进了交流,但并不一定是为了交流才开通古道。

2.C(文中只说回纥是这样,范围扩大。

3.A(B更多的是为了“经营西域”;C“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错。

在形成统一体过程中丝绸之路只是因素之一。

D“将”错,是“进一步”。

原文第一段,“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桥梁”)

(二)文学类文本阅(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锄奸

赵明宇

凤敏蹲在门槛上纳鞋底,不时地重复着一个动作:

把针在头发中间钢一下,然后用力扎进鞋底,再扬起胳膊,抽动绳子,把针脚勒紧。

凤敏一边纳鞋底,一边警觉地观望着远方,侧耳细听附近的风吹草动。

其实,她是给元城县抗日游击大队站岗。

她男人田大壮是大队长,今天在家里开会。

着一层薄薄的门板,能听到田大壮的声音,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如何除掉汉奸臭火。

臭火曾经是田大壮的朋友,抗日游击大队的队员。

前些天,臭火被元城的皇协军抓去,经不住拷打就叛变了,带着二狗子到处抓捕抗日游击队员。

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田大壮专门召集这次锄奸会议。

凤敏隔着门缝看看屋里,一群汉子们都低着头。

有个人把手里的旱烟甩掉,拍一下桌子说,俺进城去找那狗日的!

下手晚了咱也保不住了。

田大壮拦住他说,臭火认识你,说不定已经在城门口摆好了布袋阵,等着你去钻呢。

一听这话,那个人的脑袋耷拉下来。

凤敏绾绾手里的纳底绳子,推门进去说,锄奸的事情包在俺身上。

田大壮一见,挥挥手说,你这娘们儿,出去站岗去!

凤敏瞪了田大壮一眼说,俺能除掉臭火。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然后问她,嫂子,你有啥办法?

凤敏说,别管啥办法,三天内保证让臭火消失。

田大壮咂吧着嘴说,臭火认识你,你可得当心。

凤敏笑笑说,你把心放到肚里吧。

凤敏曾经跟着臭火假扮夫妻给军区送信,路过杨桥村时,臭火指着村子口的两间瓦房说,那就是他的家。

他还说他弄了好吃的,总会留下来给老娘送去。

臭火是遗腹子,是他爹死了以后出生的,所以他对老娘很孝顺。

天黑下来,凤敏收拾一下,在腰里藏了一把枪,化装成讨饭的,直奔杨桥村。

进了村,凤敏故意惨叫一声,倒在臭火家的门口。

从家里出来一个老太婆,把凤敏扶起来,搀到屋里,倒一碗水让凤敏喝。

凤敏喝了水,千恩万谢,说:

“俺是从河南逃荒过来的,你如果不嫌弃,俺认你做干娘吧。

”老太婆长叹一声,拿出一个窝头、一盘咸菜,看着她狼吞虎咽地吃。

在老太婆家里住下来,凤敏帮着老太婆做饭、洗衣,收拾院子。

三天了,臭火还没露面。

凤敏有些等不及了,问老太婆,干娘,家里没有别人了?

老太婆说,还有个儿子,在县里做事,

估计今晚该回来了。

凤敏一听,心中暗喜:

“今晚要杀了臭火,还要杀了你这助纣为虐纵子作恶的老妖婆。

晚上,她躺在里屋的土炕上,闭着眼睛等待时机。

街上传来几声狗叫、几声鸡鸣,却没了动静。

老太婆起来了,拨亮油灯开始做饭。

凤敏故意揉着眼睛问她,干娘,咋三更半夜做饭?

老太婆说,儿子要回来了,给他做面汤呢。

凤敏听了,黑暗中摸了摸腰间的手枪。

过一阵子,果然有敲门声,她的心一阵发紧。

老太婆开了门,就听臭火说,娘,快收拾一下,跟儿子进城享福去吧。

凤敏的手捂紧了枪,心里咯噔一下,这狗汉奸还有一片孝心,倒是让她有些同情。

可是一想到被臭火出卖而牺牲的抗日游击队员,她又一次攥紧了枪。

臭火说,娘,咱家里有生人?

老太婆说,是个讨饭的河南女人,别打扰她睡觉,俺把饭给你做好了,先吃饭。

臭火说,娘,咱到了元城,吃香的喝辣的,让你好好享福。

老太婆微笑着说,儿啊,你也出息了,快点把面汤喝了,这可是俺连夜给你做的。

凤敏搂动扳机的手迟疑了一下。

看在你有孝心的份上,先让你这个狗汉奸多活一会儿,反正你已经死定了。

臭火说,娘,你赶快收拾一下,跟俺进城。

接下来,是一阵喝面汤的声音。

凤敏正要透过门帘瞄准臭火,就听臭火一声惨叫,娘,你做的什么饭?

莫不是要杀了儿子吧?

老太婆说,孩子啊,你不死,要有多少条性命去死啊!

我不失去儿子,要有多少老人失去儿子啊!

老太婆说完,掀开门帘,对凤敏说,闺女,我替你锄奸了。

凤敏一愣,望着倒在地上的臭火,说,干娘,你认识俺?

老太婆说,我扶你的时候,就摸到你腰里的枪了。

凤敏惊愕地望着老太婆,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

“干娘!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人机智沉稳,镇定冷静。

她知道凤敏带着枪时,便明白凤敏的身份和来家的目的,但她一直不动声色;当臭火发现家中来了生人后,她机智地岔开话题,不让臭火与凤敏碰面。

B.“凤敏曾经跟着臭火假扮夫妻给军区送信”一段插叙,既交代了凤敏有着实际斗争的经验,同时点明她了解臭火的家庭情况,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笔。

C.化装成乞丐的凤敏在臭火家住了下来,她主动帮着老太婆做家务,从而赢得了老太婆的信任,最终得以顺利完成锄奸任务。

D.执行锄奸任务的人本来是凤敏,但最后却是老太婆亲手除掉了叛徒臭火。

这样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同时能给读者带来更大的震撼。

5.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中划线处凤敏先后三次称呼老太婆为“干娘”,每次的内涵都不一样。

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6分)

4、C。

5、第一问(2分):

明线:

凤敏设法住进老太婆家,打算伺机除掉叛徒臭火。

暗线:

臭火娘接纳凤敏住下来,设计除掉了当汉奸的儿子。

第二问(2分):

①暗线的设置进一步深化了小说主题。

(2分)②明暗双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2分)意思答对即可。

6、①第1次,“俺认您做干娘吧”。

凤敏此时主动攀亲,认老太婆为“干娘”,并不是完全出自于感激之情,而是希望借此进一步接近老太婆,最终完成锄奸任务。

(2分)

②第2次,“干娘,家里没有别人了?

”。

这次称老太婆为“干娘”,是为了摸清臭火的行踪。

此时的凤敏对老太婆并没有多少亲近感,相反还有误会。

(2分)

③第3次,“凤敏惊愕地望着老太婆,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

‘干娘!

’”。

与前面三次相比,这一声“干娘”完全出自内心真情,由衷表达了凤敏对老太婆的愧疚、感动、感激和敬佩之情。

(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看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

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

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

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

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

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

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

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

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

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

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

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

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

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本报记者倪浩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

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

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

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

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是1300亿美元。

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

也就是说,减少1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网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

“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

“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02月23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B.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C.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D.三者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党报,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B.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问题的看法。

可见,三者部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C.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D.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E.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风格义正辞严,更为恰当。

9.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不同角度谈谈此次“萨德入韩”对韩国有哪些影响。

(4分)

【答案】7.B

8.AB9.①国家安全(政治)方面:

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危害本国安全。

②经济方面:

中韩经贸受损,本国经济倒退。

③外交方面:

影响同中国等国家外交的民意基础,影响人文交往。

④本国民情、舆论方面:

影响本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从区分不同的角度,同一角度不重复给分。

【解析】

7.试题分析:

A项主要的原因归纳有误,文章只是探讨“萨德”问题,并没有归纳原因。

况且文章中“更没有顾及……大局”等表述也说明主要原因归纳片面。

C项材料三并没有提到关于经济的问题。

D项材料并没有这样的暗示,属于无中生有。

8.试题分析:

C项新闻报道必须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D项材料三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并没有不同。

E项“更为恰当”有误,不同的文章风格是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要求。

点睛:

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

9.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筛

选文章中的信息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①国家安全(政治)方面:

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危害本国安全。

②经济方面:

中韩经贸受损,本国经济倒退。

③外交方面:

影响同中国等国家外交的民意基础,影响人文交往。

④本国民情、舆论方面:

影响本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

少孤游学于洛下。

举进士,补长社县尉。

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

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

若谷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

天圣初,判三司户部勾院。

使契丹,陛辞,不俟垂帘请对,乃遽诣长春殿奏事,罢知荆南。

士族元甲恃荫屡犯法,若谷杖之,曰:

“吾代若父兄训之尔。

”王蒙正为驻泊都监,挟太后姻横肆,若谷绳以法。

监司右蒙正,奏徙若谷潭州。

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尸水中。

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

既而逃归,复攻劫,若谷擒致之,磔于市。

自是寇稍息。

累迁太常少卿,知滑州。

河啮韩村堤,夜驰往,督兵为大埽①,至旦堤完。

以右谏议大夫知延州。

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不可胜纪。

若谷乃制石版为岸,押以巨木,后虽暴水,不复坏。

官仓依山而贮谷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他郡多取法焉。

迁给事中、知寿州。

豪右多分占芍陂②,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

若谷摘冒占田者逐之,每决,辄调濒陂诸豪,使塞堤,盗决乃止。

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

建言:

“风俗媺恶,在上之人作而新之。

君子小人,各有其类,今一目以朋党,恐正人无以自立矣。

”帝悟,为下诏谕中外。

以耳疾,累上章辞位,罢为资政殿大学士。

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

赠太子太傅,谥康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注】①埽(sào):

治水工程用以护岸或堵决口的器材,一般用秸秆、芦苇捆绑而成。

②芍陂(quèbēi):

蓄水池塘名,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B.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C.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D.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右,右族,即豪族。

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B.天圣,是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徙,指调动官职,多为平级调动。

文中的“迁”“改”“罢”等均是官职变动的

用语。

D.参知政事,官名。

又简称“参政”。

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简称“参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若谷公正廉明。

补任长社县县尉时,有官员趁百姓交纳木材时索要贿赂,而李若谷估量木材,区别长短、大小,制定尺度,放在庭院中,让百姓自己按尺度交纳。

B.李若谷性情率直。

出使契丹,到宫里辞别皇帝,他没有等到帘幕放下就急于应答,竟直接到长春殿奏事,于是被罢免官职,改任荆南知州。

C.李若谷不畏权贵。

兼领三司户部勾院时,当地的豪族元甲倚仗祖上的恩荫多次犯法,李若谷对他施了杖刑,并说是替他的父兄教训他。

D.李若谷爱民如子。

任并州知州时,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嫁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或教材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

(2)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12分)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

②秣(mò)陵:

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

③试灯: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

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

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15.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