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7515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docx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0607

 

第1章安全防范工程概述

1.1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们在解决了吃饭穿衣等基本生理需要之后,自然对高一层次的安全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防范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1.1.1安全防范

在现代汉语中,所谓安全,就是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其中防备是指为应付攻击或避免伤害预先做好准备,戒备是指警惕防备以应不测。

合起来安全防范可指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伤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这就是从广义角度理解的安全防范。

在安全生产、公安保卫工作中,安全防范还有狭义层面的解释。

比如,安全防范作为公安保卫工作的术语,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采取的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防火和安全检查等措施(一般简称为“四防”,即防盗、防抢、防破坏和防爆炸)。

由定义可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

而安全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防灾减灾、火灾安全、爆炸安全、反恐防恐、突发事件、社会安全和国境检疫等各领域。

总体而言,可分成两类安全:

一种是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其危害及产生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另一种是指社会人文属性的安全,其危害及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往往还是有恶意的)的参与而造成。

公安保卫工作中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有关突发事件、社会安全等方面的人为安全问题的防备与戒备,此类安全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国家执法机构力量以外,还需广大社会民众力量的参与,国外分别称为犯罪预防(CrimePrevention)和损失预防(LossPrebention),两者构成了安全防范的基本内容。

本书讲述的安全防范特指公共安全保卫工作的术语。

1.1.2安全防范基本要素

影响安全防范效果有三个要素:

探测、反应与延迟。

探测是指感知显性和隐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发出报警;反应是指组织力量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延迟是指延长和推延事件发生的进程。

探测、反应和延迟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在实施防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要实现安全防范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围绕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来展开工作、采取措施。

探测、反应和延迟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

首先,―为保证防范成功,就需要保证反应力量强于入侵者的反制能力,并且在危害或损失发生之前得到有效制止。

假若反应时间、探测时间和延迟时间如图1-1中所示定义,则反应的总时间应小于(至多等于)探测加延迟的总时间,即T反应≤T探测+T延迟。

其次,探测要准确快速,延迟时间要长短合适,反应要迅速有力。

理想情况下,探测与反应总是希望更快、更准、更有力,延迟更久、更耐破坏。

但在实际安全防范体系构建中,还需综合考虑实施成本、对常态工作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

 

图1-1有效防范入侵的时间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安全防范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从探测的角度可有首次报警时刻、确认报警时刻、二级报警时刻、三级以及更高一级的报警时刻;从反应的角度可有本地守卫到达时刻、后援警力到达时刻等;从延迟的角度可有侵入达成时刻、危害达成时刻和逃逸达成时刻等。

图1-2安全防范过程的关键时间点

一个具体防范过程并不一定会包含所有这些节点,比如有的地方没有本地守卫,有的没有确认报警环节等;也有可能会有更多的节点,比如1#区域发生侵人、2#区域发生侵入、危害1产生、危害2产生等。

同时这些关键节点的时间顺序也会根据安全需要以及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比如可要求本地守卫在侵入行为发生后就到达现场,也可要求在嫌疑人逃离现场之前到达。

在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以及效能评估过程中,需明确可承受的风险危害后果是什么(理性的风险留置),即明确怎样算是防范成功,比如停车场内轿车失窃的可承受后果,可以是窃贼得手并逃逸,但留下了明确的身份信息;也可以是窃贼得手,但在驶离停车场前被截获。

然后综合考虑各种防范手段,低成本、高效率地使探测、反应和延迟三个要素获得最佳匹配。

1.1.3安全防范基本手段

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物)防范和技术防范三个范畴。

防范的效果可粗略分为威吓、阻退、取证和制止4个级别。

人防即人力防范,是指能迅速到达现场处理警情的保安人员或公安人员。

物防即物理防范,或称为实体防范,它是由能保护防护目标的物理设施(如防盗门、窗、铁柜等)构成,主要作用是阻挡和推迟罪犯作案,其功能以推迟作案的时间来衡量。

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而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

技防即技术防范,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治安事故,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

简单地说,它是由探测、识别、报警、信息传输、控制和显示等技术设施所组成,其功能是发现罪犯,迅速将信息传送到指定地点。

技术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

技术防范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技术防范将带来安全防范的一次新的革命。

在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中,实现防范的最终目的都要围绕探测、反应和延迟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开展工作,采取措施,以预防和阻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当然,三种防范手段在实施防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基础的人力防范手段是利用人们自身的传感器(眼、耳等感官)进行探测,发现妨碍或破坏安全的目标,评估敌我力量对比,做出适当反应:

用声音警告、恐吓、设障、武器还击等手段来延迟或阻止危险的发生,并注意截取证据,保留线索,在自身力量不足时还要发出救援信号,以期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制止危险的发生或处理已发生的危险。

实体防范的主要作用之一在于推迟危险的发生,为反应提供足够的时间;再者,通过提高实施破坏或侵害的难度,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甚至中止危害事件的发生。

现代的实体防范已不是单纯物质屏障的被动式防范,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一方面使实体屏障被破坏的可能性变小,增大延迟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实体屏障本身增加探测和反应的功能。

技术防范手段可以说是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手段的功能的延伸和加强,是对后两者在技术手段上的补充和强化。

通过高科技的应用,技防可极大地增强探测、反应和延迟能力,它不单单表现在缩短探测与反应时间、加长延迟时间等方面,还可以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反应的针对性,提高目标防破坏的能力,提高防范效率,降低防范成本。

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是相互统一、互为补充的。

比如各种高科技的技术防范产品、系统的应用都离不开实体防护实施,都要靠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和高水平的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高科技的威力。

1.2安全防范技术与安全技术防范

1.2.1安全防范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是用于安全防范的专门技术。

在国外,安全防范技术通常分为三类:

物理技术防范(PhysicalProtecion)、电子防范技术(ElectronicProtection)和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BiometricProtection)。

这里的物理防范技术主要指实体防范技术,如建筑物和实体屏障以及与其匹配的各种实物设施、设备和产品(如门、窗、柜、锁等)电子防范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于安全防范的电子、通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及其相关技术,如电子报警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出入口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其相关的各种软件、系统工程等。

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是法庭科学的物证鉴定技术和安全防范技术中的模式识别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指利用人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安全技术防范的一种特殊技术门类,现在应用较广的有指纹、掌纹、眼纹和声纹等识别控制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技术内容和专业体系。

根据我国安全防范行业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可以将安全防范技术按照学科专业、产品属性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进行以下分类:

·入侵探测与防盗报警技术

·视频监控技术

·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技术

·报警信息传输技术

·移动目标反劫、防盗择警技术

·社区安防与社会救助应急报警技术

·实体防护技术

·防爆安检技术

·安全防范网络与系统集成技术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由于安全防范技术是正在发展中的新兴技术领域,因此上述专业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

实际上,上述各项专业技术本身都涉及诸多不同的自然科

学和技术的门类,它们之间又互相交叉和相互渗透,专业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同一技术同时应用于不同专业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1.2.2安全技术防范

所谓安全技术防范(一般简称为"技防"),可以从字面上简单地理解为利用安全防范的技术手段进行安全防范的一类工作。

或者说,安全技术防范就是运用技术产品、设施和科学手段,预防和制止违法行为,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

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防为基础,以技防和物防为手段所建立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

它是以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为目的的一项公安业务和社会公共事业。

对于警察执法部门而言,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开展安全防范工作的一项公安业务;而对于社会经济部门来说,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服务的产业。

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与工程的施工、服务和管理。

我国的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是从1979年公安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的全国刑事技术预防专业工作会议之后才逐步开展起来的,至今30多年一直保持极快的发展速度,根据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统计,2008年中国安防市场行业规模达到1360亿元,2009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96亿元。

从产品种类来看,实体防护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33%,电子安防产品产值占67%。

在电子安防产品的产值中,视频监控产品占58%,楼宇对讲产品占13%,门禁控制产品占14%,防盗报警产品占15%。

1.2.3安全技术防范产品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是特指用于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的一类专用设备、软件和系统。

GB50348—2004中定义为:

用于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领域的特种器材或设备。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现阶段主要包括入侵探测和防盗报警设备、视频监视与监控设备、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设备、报警信息传输设备、实体防护设备、防爆安检设备、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防盗防劫设备、相应的软件,以及由它们组合和集成的系统。

1.技防产品安全认证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是一种专用的特殊产品,公安部制定有专门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目录》。

目前,我国对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分别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认证制度和生产登记制度。

也就是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没有经过许可的技防产品。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安全认证主要沿用了电子行业产品的安全认证,这里讲的安全认证是指为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及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

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

在中国执行CCC认证。

(1)CCC认证。

CCC认证标志基本图

CCC认证即是“中国强制认证”(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

CCC认证的标志为CCC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5号)制定的。

目前的CCC认证标志分为4类,分别为:

(2)CE认证。

CE标志是在欧盟市场的强制性认证标志,CE代表欧洲统一(ConformiteEuropeenne)。

不论是欧盟内部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是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要想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就必须加贴CE标志,以表明产品符合欧盟《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

CE标志是安全合格标志,而非质量合格标志。

CE认证必须由总部位于欧盟成员国的认证机构签发证书。

 

CE标志UL标志

(3)UL认证。

在美国和加拿大通行UL认证,UL是美国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LaboratoriesInc)的简写。

UL安全试验所是美国一家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民间机构。

它不属于强制性认证,但是在美国和加拿大巿场中其影响力很大。

图中表示在美国和加拿大通用的安全与信号发送类的列名标志。

(4)FCC认证。

FCC标志

FCC(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通过控制无线电广播、电视、电信、卫星和电缆来协调美国国内和国际的通信。

为确保与生命财产有关的无线电和电线通信产品的安全性,许多无线电应用产品、通信产品和数字产品要进入美国市场都要求?

XX的认可。

同时?

XX也包括无线电装置、航空器的检测等。

FCC制定了不少涉及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等一系列产品质量和性能标准,并且这些标准已经广泛使用并得到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技术监督部门或类似机构的认可。

应用于计算机器件的70:

认证主要都是关于产品电磁兼容和辐射限制之类的标准。

(TCO)认证。

TCO标准最早是一个由SCPE(瑞典专业雇员联盟)制定的显示设备认证标准。

TCO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安全、环保或能源效率标准,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不仅强调可使用性(包括人体工学、安全性能、图像质量、声音质量和辐射强度),而且特别强调对绿色生态环境的保护(如能源效率和有毒物质含量)和社会责任感(如要求企业通过ISO4000和ISO28000认证)。

虽然TCO认证不是强制性的,但它一直以来倍受欧盟、美国等国家青睐,并逐渐成为一个产品准入标准。

TCO认证在显示器行业最为普及,但事实上,TCO认证是一整套非常庞大的质检体系,涉及计算机、移动电话和办公家具三大类产品。

电子行业有影响力的产品认证还有很多,如CQC、CSA、RoHS、GS、TUV和VDE等。

2.检测机构资质的认证

电子产品的认证需要由某认证标准制定者授权或认可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执行,还有一类关于检测机构资质的标志,我国主要有CNAS、CAL和CMA等。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是在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和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基础上整合而成。

CNA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

CNAS标志说明此机构检测实力较强,检测结果权威性好。

CAL是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符号,国家授予的权威性标志。

此标志说明这家机构有质监机构授权的市场抽查资格。

CMA(ChinaMetrologyAccreditation,中国计量认证)标志说明这家机构有对外从事第三方检测的资格。

1.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常简称为安全防范系统,0850348—2006中对安全防范系统作出了以下定义:

安全防范系统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1.3.1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构成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中将安全防范系统的结构模式分为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式安全防范系统和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并要求上述各种模式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均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并留有与外部公安110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结构组成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组合再到集成的发展变化过程。

从早期单一分散的电子防盗报警器或者是由多个报警器组成的防盗报警系统,到后来的报警联网系统、报警一监控系统,发展到防盗报警一视频监控一出入口控制等综合防范系统。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规定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子系统有:

1.入侵报警系统

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的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盗窃、破坏和抢劫等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和报警复核功能。

2.电视监控系统

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必须进行监控的场所、部位和通道等进行实时、有效的视频探测、视频监视、视频传输、显示和记录,并应具有报警和图像复核功能。

3.出入口控制系统

系统能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需要控制的各类出入口,接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对其进、出实施实时控制与管理,并应具有报警功能。

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4.巡更系统

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按照预先编制的保安人员巡更软件程序,通过读卡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状态(是^准时、是否遵守顺序等)进行监督、记录,并能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

5.停车场管理系统

系统应能根据各类建筑物的管理要求,对停车场的车辆通行道口实施出入控制、监视、行车信号指示、停车计费及汽车防盗报警等综合管理。

6.其他子系统

应根据各类建筑物不同的安全防范管理要求和建筑物内特殊部位的防护要求,设置其他安全防范子系统,如专用的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安全信息广播系统和重要仓储库安全防范系统等。

近年来,随着安防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安全防范系统的构成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

比如在智能建筑和社区安全防范中,又形成了融防盗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访客査询、保安巡更、停车场管理、系统综合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结构组成。

1.3.2安全防范各子系统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每个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并非一定都包含上面讲的所有子系统,这要根据各个具体的防范对象的不同和用户的要求来确定。

可以说,只要是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系统的作用和目的是为了防盗、防抢、防破坏、防爆炸,就应该包含入侵报警子系统。

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是以人侵报警子系统为核心,以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图像复核和其他子系统的声音复核为补充,以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和巡逻保安力量为基础,以其他子系统为辅助,各子系统之间既独立工作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点、线、面、空间防范相组合的有机防控体系。

1.3.3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按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的划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成如图1-3所示。

图1-3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

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由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为先导的建筑智能化已扩展到防火自动化(FA)、信息管理自动化(MA)和保安自动化(SA)等领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众多子系统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

1.4安全技术防范工程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EngineeringofSecurity&Protectionsystem,ESPS)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为建立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和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或其组合)的系统而实施的工程。

通常也称为技防工程。

在公安部1993年发布的《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中对安全防范工程作了以下定义:

安全防范工程是指用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灾害事故为目的的报警、电视监控、通信、出人口控制、防爆和安全检查等工程。

具体地讲,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就是用于安全防范为目的,将具有防人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和防爆炸功能的专用设备、软件有效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具有探测、延迟、反应综合功能的技术网络。

1.4.1安防工程的安全防护水平

安全防护水平(LevelofSecurity)是指风险等级被防护级别所覆盖的程度,即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程度。

风险等级(levelofRisk)是指存在于人和财产(被保护对象)本身及其周围的,对他(它)们构成严重威胁的程度。

这里所说的威胁主要是指可能产生的人为的威胁(或风险)。

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主要根据其人员、财产、物品的重要价值、日常业务数量、所处地理环境、受侵害的可能性以及公安机关对其安全水平的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一般分为三级:

一级风险为最高风险,二级风险为高风险,三级风险为一般风险。

防护级别(LevelofProtection)是指为保障防护对象(人和财产)的安全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技术的和组织的)的水平。

防护级别的高低既取决于技术防范的水平,也取决于组织管理的水平。

被保护对象的防护级别主要由所采取的综合安全防范措施(人防、物防、技防)的硬件、软件水平来确定。

一般也分为三级:

一级防护为最高安全防护,二级防护为高安全防护,三级防护为一般安全防护。

重要场所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具体划分办法,公安部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如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军工产品储存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等。

技防工程从业单位在进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标准进行技防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使被保护的对象达到安全防护的要求。

一般来说,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划分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各风险的对象应采取高级别的防护措施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安全防护。

如果高风险的对象采用低级别的防护,安全性必然差,被保护的对象很容易发生危险;但如果低风险的对象采用高级别的防护,安全水平当然高,但这种工程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也是不可取的。

安全防护水平是一个难以量化的定性概念,它既与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施的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因素有关,更与系统的维护、使用、管理等因素有关。

对安全防护水平的正确评估,往往需要在工程竣工验收并经过系统运行一定时期后(如一年、两年),对其防范效果做出综合评价。

由于它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包括人防、物防、技防及其他方面),需要建立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完备的评价体系。

再者,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是人、设备、技术、管理的综合产物。

安全防范工程实施后,其防护效果是否有效,是由物防、技防、人防的有机结合决定的。

对一个安全防范系统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只是完善系统的一个方面,没有人员的严格管理、持之以恒的制度规范和配套的处置措施,所谓安全防范系统仍然形同虚设。

也就是说,必须在设备、管理制度和辅助措施等诸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运作模式,才能真正发挥系统的有效性。

1.4.2安防工程的等级划分

按照GA/T75—94中规定,安全防范工程的工程规模按照风险等级或工

程投资额划分成三级:

(1)一级工程。

一级风险或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工程。

(2)二级工程。

二级风险或投资额超过30万元,不足100万元的工程。

(3)三级工程。

三级风险或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的工程。

安防工程等级划分的高低对于程序环节的要求也不同,对相应防护水平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也是对设计或施工单位资质要求高低的一个评判依据。

1.13安防工程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和抗易损性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要综合考虑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和抗易损性三个要素。

1.防护的纵深性

所谓防护的纵深性,简而言之就是层层设防,即根据被保护对象所处的风险等级和所确定的防护级别对整个防范区域实施分区域的分层次设防。

一般而言,单一的人防、物防或技防手段总是有其薄弱之处,为了提高防范等级,需要采用多重防护手段。

分区域分层次设防主要是从地理位置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它对于确定风险事件发生进程,保卫力量反应的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体现了整个防范体系的构建思路。

按照现行系列安全防范国家标准,分层次设防的防护区域包括了周界、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4种不同性质的类型(注意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