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396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docx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

第七节能力与人格

第一单元能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例如,音乐能力需要具备灵敏的听觉分辨能力、音乐的想象力、记忆力和音乐的感染力等心理条件,不具备这些心理条件就难于从事音乐活动。

一个人可能不具备顺利完成音乐活动的心理条件,但他可能具备从事美术或其他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美术或其他活动,因而具有美术或其他活动的能力。

所以,能力是和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个性

心理特征。

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例如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正常发展的智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同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能力的分类

1.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心理条件是能力;具备了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叫才能;一个人不仅具有才能,而且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又给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叫天才。

2.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智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等。

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而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再造能力是指遵循现成的模式或程序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20世纪初,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和能力有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理论。

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C和特殊因素S两个部分构成的。

C体现在各种活动中,是人人都有的,只是各人C的量值不同。

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由G的量值的大小决定的。

S则对应于各种特殊的能力,因此,S因人而异。

每一种S只参与一种特定的能力活动,如运算能力由某种S和C构成;言语能力又由另一种S和G构成。

(二)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认为,任何智力活动都是由许多彼此互不相关的原始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他对大量智力测验进行了因素分析,结果找到了7种因素,即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计数、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

他把这7种因素作为原始能力,并用这7种因素构造了一个智力测验。

按照他的理论,这7种原始因素之间是彼此独立的。

实际结果并不是这样,它们之间仍有一定的相关,所以看来还是有某种在所有的智力活动中都起着必要作用的一般的智力。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智力结构的理论。

这一理论是把一般智力活动所共有的操作方式、操作内容和操作的产品作为智力的三个维量,并把这三个维量作为长、宽、高构成一个智力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操作方式又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评价5种;操作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种;操作的产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含蓄6种。

三个维量可以组合为120种能力因素。

吉尔福特根据这种智力结构的模型去寻找每一种能力因素,并声称已经找到了一百多种。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但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

如果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来测量一个地区全部人口的智商,那么,智商在100土16范围内的人占全部人口的68.2%;智商在100土32范围内的人占全部人口的95.4%;智商高于132和低于68的人只占极少数。

也就是说智商的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

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一般把智商高于140的儿童叫超常儿童,这类儿童大约占全人口的1%;智力远低于中等水平叫智力落后,一般把智商低于70的儿童叫弱智儿童,这类儿童大约占全人口的3%。

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是一个人成就大小的惟一决定因素。

智商高成就低或智商较低成就较高的例子并不少见,智力水平是一个人创造成就的基本条件,但是,除智力水平这一条件之外,机遇和一个人的个性品质也是极为重要的条件。

很难设想一个懦弱的人会有克服重重困难争取胜利的毅力。

(二)能力类型的差异

不同的人在能力的不同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包括感知觉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明显差异。

例如,有的人听觉灵敏,有的人视觉发达;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想象力强;有的人善于分析,有的人善于综合;有的人音乐能力强,有的人乐于绘画等等。

(三)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

有的人很小就表现出非常的聪明,能作曲,能写诗,有极高的运算能力,人们常把这种儿童叫“神童”;有的人则大器晚成,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创造出成果。

大器晚成的人可能是因为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可能是因为早期的生活道路比较坎坷,也可能是因为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的因素

遗传因素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他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机能的特点。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例如,先天盲的人是没法成为画家的;先天聋的人是没法成为音乐家的。

关于遗传因素对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早期最有影响的是英国学者高尔顿进行的研究。

高尔顿用的是谱系调查的方法,他选了977位名人,考察了他们的谱系,再与普通人家来比。

结果发现,名人组中,父辈是名人的子辈中的名人也多;普通人组中,父辈没名人,子辈中只有一个名人。

他根据一系列这样的研究得出结论说遗传是能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这种研究的漏洞就在于谱系只说明了遗传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但没法排除环境因素的影响。

利用双生子所进行的研究比较有说服力,因为同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相同,他们能力上的差异可以看做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异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不同,他们能力上的差异则既有遗传的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的作用。

可以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能力上的差异,来计算在能力发展上遗传力作用的大小。

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某些地区用这种方法对遗传力所做的估计,其数值大约在0.35--0.65之间。

这一结果说明遗传力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的。

(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利用养子养女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能力发展的关系,来研究环境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因为养子进入收养家庭就等于换了一个环境,长大后的养子与生父母、养父母,及其在原来家庭长大的兄弟姐妹之间能力发展上的相关与差别,说明了环境因素对能力发展的作用。

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或限度,而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所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研究表明,遗传潜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其能力发展会有不同的情况。

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可塑的范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大。

例如,在环境差的条件下,他们的智商发展可能只有50胃创;而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他们的智商可能发展到1肋左右。

遗传潜势差的人,他的遗传条件限制了他的智力发展的可能,环境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比较小。

环境包括儿童正常发育的条件、儿童的家庭、所在的学校,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儿童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是营养。

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神经系统都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出生前后如果缺乏营养,必将影响身体器官和脑的发育,也必将影响智力的正常发展。

疾病和药物也是影响儿童发育的重要因素。

不仅是儿童本身的疾病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母亲怀孕期间患病和服用药物,也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损害。

环境因素还包括环境的刺激,如母亲对孩子的科学的哺育和爱抚,家人和其他人,特别是母亲与孩子的交往,适宜的玩具和丰富变化的环境等都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的环境影响更为重要,脱离人类社会,在动物哺养下长大的孩子,即使回到人类社会,其智力发展也难以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学校教育是对儿童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让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发展儿童的能力,培养他的健全的人格。

外界的条件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才发生作用的,因此,儿童的个性,他的意志品质,他对知识的兴趣以及他的主观努力都会影响到他的能力的发展。

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能力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能力发展的基石,而教育则是能力发展的关键。

第二单元人格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起来,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这就构成了人格的独特性。

心理学家着重于个别差异的研究,但也承认,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家同样重视对这些共同特征的探讨。

人格特征的独特性和共同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共性又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2.整体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说,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得到,但却表现在行为中,让人的各种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个整体,体现了他独特的精神风貌。

3.稳定性

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那些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属于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其为人格特征。

例如,性格内向的人因为喝了些酒比较兴奋,一时话多了点,并不表明这个人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说的人格具有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不会发生变化,实际上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一个人的发育成熟,他的人格特点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4.功能性

外界环境的刺激是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的,因而,一个人的行为总会打上他的人格的烙印。

同样面对挫折,性格坚强的人不会灰心;怯懦的人则会一厥不振。

所以,人格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因而,一个人的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特点,他受到的教育的影响。

这说明人格的社会制约性。

但是,人的心理,包括他的人格,又是大脑的机能,人格的形成必然要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

所以,人格又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三)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着各种成分。

主要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

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人格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已如上述,它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的一种心理特征。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心理特征。

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人格和个性两个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常常通用,在英文里都是plm)ndi坤。

前苏联心理学界常用个性,西方心理学界常用人格。

过去我国心理学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也习惯于用个性。

现在我国和西方文化的交往较多,所以更多用人格这个概念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个性时常常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用人格的概念时又常常突出了它的道德的含

义,例如说某人的人格很差等。

但是,这些用法都不是它们的科学的意义。

二、气质

(一)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既表现在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中,特别是在情感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例如,一个人言谈举止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他的情绪产生的快慢、强弱程度,情绪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速度,意志努力的强度等,都是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

(二)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有很多的特征,按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可把人的气质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2500年以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就观察到人的心理活动的这种现象,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将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体质类型。

5m年后,罗马医生盖伦才在希波克拉特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

所以,希波克拉特是最早划分气质类型并提出气质类型学说的人。

在希波克拉特之后出现过多种气质类型的学说,比较有影响的,包括希波克拉特的学说在内,有以下几种:

1.体液说

希波克拉特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每一种液体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黄胆汁相对于胆汁质,血液相对于多血质,黏液相对于黏液质,黑胆汁相对于抑郁质。

一个人身上哪种液体占的比例比较大,他就具有和这种液体相对应的那种气质类型。

希波克拉特所划分的这四种气质类型比较切合实际,所以至今仍沿用着他提出来的名称。

但是,希波克拉特的学说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

在科学知识贫乏的古代,希波克拉特的贡献已是难能可贵的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2.体型说

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发现,病人所犯精神病的种类和他的体型有关。

躁狂抑郁症的患者多是矮胖型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是瘦弱型或强壮型、发育异常型的。

他认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所以,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体型特征来预见他的气质的特点。

美国医生谢尔顿和心理学家斯蒂文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人的体型是由胚叶决定的,因此,胎儿的胚叶发育就已经决定了他的气质类型。

体型说或胚叶说想从生理的因素来说明气质的根源,但是,两种学说都没有提出生理因素和气质类型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根据。

3.血型说

血型说在日本比较有影响,这种学说是古川竹二提出来的。

古川竹二认为A型血的人消极保守、焦虑多疑、冷静但缺乏果断,富于情感;B型血的人积极进取,灵活好动,善于交际,爱说寡信,多管闲事;O型血的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爱支配人;AB型血的人,其外表像B型血的人,内在却像A型血的人。

其实,人的血型不止这几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血型相同而气质类型不同,或者气质相同而血型不同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血型说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4.激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伯曼把人分为4种内分泌腺的类型,即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并认为内分泌腺类型不同的人气质也不相同。

例如,甲状腺型的人,甲状腺分泌过多者精神饱满、意志坚强、感知灵敏;甲状腺分泌不足者迟缓、冷淡、痴呆、被动。

垂体腺型的人智慧聪颖;肾上腺型的人情绪容易激动;性腺型的人性别角色突出等。

虽然内分泌腺的活动影响了人的行为和心理,但是,内分泌腺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因为内分泌腺的活动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所以,不能把气质只看做是由内分泌腺决定的。

(三)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运用动物条件反射实验的方法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巴甫洛夫的学生又运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在人身上做了大量印证性的实验,证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也适用于人。

这一学说中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较好地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两个,即兴奋和抑制。

所谓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状态转为活动或较强的状态;所谓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状态。

不能简单地把兴奋看做是活动,把抑制看做是静止的状态。

兴奋和抑制都是一种神经活动的过程,它们指的是这种活动所指向的方向。

巴甫洛夫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这就是它们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能接受的刺激的强弱程度,以及神经细胞持久工作的能力。

神经过程的强度有强弱之分,兴奋过程强者,在强烈刺激的作用下仍能形成条件反射,并能保持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兴奋过程弱者,在强刺激作用下难于形成条件反射,甚至会使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或遭到破坏。

抑制过程强者可长时间忍受持续不断的内抑制,抑制过程弱者只能忍受较短时间的内抑制。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力量是否平衡,所以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且不平衡又有兴奋占优势和抑制占优势两种情况。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有灵活和不灵活之分。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巴甫洛夫指出,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

从理论上讲可以组合成12种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但是,有些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例如,神经过程不平衡的人,不管他是兴奋过程占优势还是抑制过程占优势,两种神经过程之间的转化都是不灵活的。

因而,强、不平衡、灵活或弱、不平衡、灵活的组合是不存在的。

巴甫洛夫根据大量的实验,确定了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神经过程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可以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看做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但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四种气质类型是典型的气质类型,真正属于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并不太多,大多数人是界于两种气质类型之间的中间型或混合型。

3.气质的特性

气质作为一种人格的特征是表现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

它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的面:

感受性和耐受性:

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耐受性是指神经系统能够忍受外界刺激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感受性强者,很弱的刺激他就能感受得到,因而他对较强刺激的耐受性就比较低;相反,感受性弱者,较强的刺激他才能感受得到,因而他对较强的刺激的耐受性就比较高。

反应的敏捷性:

反应的敏捷性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在表现,反应时的快慢、动作、言语、思维、记忆、注意转移的速度等都反映了敏捷性。

可塑性:

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可塑程度,它也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情绪的兴奋性:

情绪表现的强弱程度。

有的人情绪兴奋性高而抑制能力低;有的人情绪兴奋性低但其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强。

情绪的兴奋性是神经过程的平衡性的表现。

指向性:

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外还是常指向于内,常指向于外者为外向,常指向于内者为内向。

指向性和情绪的兴奋性有密切的联系,兴奋性高者外向,兴奋性低者内向。

同时,指向性也表明兴奋和抑制哪种过程占优势,兴奋占优势者外向,抑制占优势者内向。

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根据气质的特性和每种气质类型神经过程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几种典型的气质类型的主要外在表现。

(1)胆汁质

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

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胆汁质的人一般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他能忍受强的刺激,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而不知疲劳,显得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

(2)多血质

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

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多血质的人的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速度、注意转移的速度都比较快,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交际,不怯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

(3)黏液质

黏液质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

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4)抑郁质

抑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

和这种特点相适应,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得到;胆小,孤僻,情绪兴奋性弱,寡欢,爱独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

既然上述四种气质类型是典型的类型,大多数人是中间型的或混合型的,所以,不要对任何人都对号入座,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5.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特点决定的,而神经过程的特点主要是先天形成的,所以,遗传素质相同或相近的人气质类型也比较接近。

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不能变化的。

如果在童年时期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或者在成年时期遇到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可以导致人的气质的显著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过程是很缓慢的,甚至当条件适宜的话,原来的面貌还会得到恢复。

所以,有人说气质的变化可能只是一种被掩盖的现象,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仅使人的行为带有某种动力的特征,就动力特征而言无所谓好坏;同时,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方面,也都有其消极的方面,没法比较哪一种气质类型更好。

例如,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豪爽,但脾气暴躁;多血质的人活泼敏捷,善于交往,但却难于全神贯注,缺乏耐心;黏液质的人做事有条有理,认认真真,但却缺乏激情;抑郁质的人非常敏锐,却容易多疑多虑。

气质对一个人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自觉地发扬自己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气质中的消极方面。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气质类型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这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事例,不胜枚举。

例如,俄国著名文学家中,普希金是胆汁质的,赫尔岑是多血质的,克雷洛夫是黏液质的,果戈里是抑郁质的。

可见,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也不会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但是,社会实践的领域众多,不同领域的工作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就有了气质类型对工作适宜性的问题。

在因事择人(人事选拔)或因人择事(选择职业)的时候,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例如,多血质的人宜于从事环境多变,要求作出迅速反应,交往繁多的工作,难于从事较为单调,需要持久耐心的工作;黏液质的人则相反,他们适合于从事耐心细致,相对稳定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正好适合工作的要求,他会感到工作得心应手,对工作有浓厚的兴趣。

如果不考虑气质类型对工作适宜性,将会增加入的心理负担,给他带来烦恼,也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效率。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它包含着多种特征。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形成这些性格特征的时候有些比较容易,有些就比较难。

例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坚毅的性格特征,但却难于形成善于克制自己情绪的性格特征。

多血质的人容易形成热情好客,机智开朗的性格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