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山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鹤山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山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鹤山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鹤山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1.(6分)(2017高一下·南溪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真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们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讯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作“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
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
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
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
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独尊的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
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
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
他的影响会随着时易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他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是《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
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释的形式来崇高、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
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
“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的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
长久不衰的不只是孔子一家,道家老子也活了两千多年。
道家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
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得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尽管这个青年可能也有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C.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了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办法。
D.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2.(18分)(2017高三上·山东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与父亲汤一介相处的点滴
汤双
在父亲的大多数同事和学生眼里,他可能是个比较严肃的人。
但在我眼里,他其实是个颇有些浪漫情怀的人,也是一个崇尚自由、平等的人。
在我们这个家里完全没有“父父子子”那一套,他也没有多少“权威”。
多年以来,我姐姐和我与父母之间一直是没大没小的,“人人平等”在家庭内部基本上得到了实现。
如今父亲已逝,许多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大大小小的往事反而异常清晰地在脑海里显现出来……
打桥牌是我们全家住在中关园280号时(“文革”期间)的重要活动。
刚开始我的水平最低,是父亲和我搭档与母亲和姐姐对阵。
之后技术见长,就成了姐姐和我与父母对阵。
再后来,父母一方基本上是屡战屡败,不过他们不以为意,每次都还在记分本上由父亲与姐姐代表双方签字,以防日后有人“不认账”。
那段时期,家里没什么钱,市场上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
在打桥牌时,如果有一块从中关村茶点部买来的松花蛋糕(虽然得一分为四,一人一份),已经算是高规格的享受了。
偶尔搞到一罐咖啡,简直如获至宝。
那时所用的咖啡壶是放在火炉上烧的,壶的顶部是个玻璃罩,可以看见咖啡沸腾时冒出的泡泡。
听着咖啡壶发出的咕嘟、咕嘟声,闻着满室的香味,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一壶咖啡喝完,剩余的咖啡渣还能再煮一次——称为“二道咖啡”。
不管一道还是二道,现在想来都是美味无比。
尽管当时外部的政治压力很大,在我们这个“家庭堡垒”内部仍然充满着温馨与“小资”情调。
1979年暑假,父母有机会参加北大组织的北戴河度假旅游,在北戴河,有一个夜晚,我们四人带了一台在当时还属于稀有物品的收录机,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一边看月亮,一边听小夜曲。
明月、涛声、小夜曲,彼情彼景现在回忆起来似乎仍然如梦如幻。
度假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某天中午,我们去起士林在北戴河的分店吃饭,发现可以在露天的座位上用餐,于是要求坐在那里,可服务员说那些座位是专门供外宾用的。
父亲平时极少与人争执,那次却按捺不住,批评服务员崇洋媚外,并告诉服务员他的学生里就有一些是外国人,难道学生坐得,老师反倒坐不得?
老先生一生最容不得的,就是把外国的月亮看得比中国的月亮圆的人。
然而他说的那些话对服务员全无作用,我们最终也没能在那儿吃饭。
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曾随秦元勋先生学习相对论。
有一次在家里与父亲聊起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正想好好卖弄一番,不料他却坚决不肯接受“光速不变原理”,他以哲学家的思维方式,认为宇宙间不应该存在一个不可超越的极限速度。
我自认真理在手,与他反复辩论多时,却始终无法“取胜”。
通过与他辩论,我得到一个很大的收获:
不论一个理论多么权威,我们仍然可以对它的基本原理问一个为什么。
长久以来,我们之间这种科学与哲学的辩驳时有发生,最近几年连我的儿子也加入了“战圈”。
直到今年八月初我回北京看他时,我们还在聊“数学到底是人的发现还是人的发明”之类的话题。
父亲曾与我们一起在美国俄勒冈州的科瓦利斯小镇上住过三个多月。
小镇里的生活十分平静,每天,他在家里写一本类似于回忆录的书《我们三代人》。
晚饭后他总会带着小汤出去散步,走到一个小店,让小汤玩上一会儿里面的简单的电子游戏机,若能赢得一小块糖,祖孙俩便十分高兴。
周末,我们有时会去海边捞螃蟹,或开上一两个小时的车,到一个由火山口形成的小湖去划船。
他后来多次说那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悠闲、也是最喜爱的日子。
最近我时常会想,当年他在散步的路上和五岁的小汤都会谈些什么呢?
问小汤,他已全然不记得了。
我自己倒是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常给我讲《庄子》里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就是“才与不才之间”(这也许对我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今天,反观父亲的一生,我忽然觉得他虽以儒家的道德自律,心向往之的却是《逍遥游》里那种“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生活。
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散无法再聚,时间也不可能倒流,但记忆却可以常存。
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将会伴随我的一生。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汤一介(1927.2—2014.9),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
②“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汤一介和冯友兰等北大哲学系的教员都遭受批判,但当时的汤一介并没有质疑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
1976年10月10号,随着四人帮的隔离审查,中央下令查封“梁效”。
在1983年开始的整党活动中,“梁效”成员汤一介被定性为犯一般性错误。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中提及在家中煮咖啡的事件,称一壶咖啡煮了一道,剩余的咖啡渣还要再煮第二道,旨在突出当时生活条件之差。
B.作者笔下的父亲,既有严肃的一面,也有温情随和的一面,这样的人物形象具有多面性和立体感,体现了人物传记的真实性。
C.我们最终没能在起士林用餐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服务员崇洋媚外,二是因为父亲性格耿直,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
D.尽管“我”和父亲反复辩论,也不能说服他接受“光速不变原理”,这除了与他不受权威观念的束缚有关外,也和他对世界的认识有密切关系。
E.短短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多次引用庄子的话,这既是叙事抒情的需要,也是汤一介作为哲学家精神气质的一种体现,值得细细品味。
(2)
作者说汤一介“心向往之的却是《逍遥游》里那种‘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生活”,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
本文追忆了汤一介先生的部分生平事迹,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冋答。
(4)
汤一介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请结合文本分析作答。
3.(12分)(2020高三下·齐齐哈尔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里第一个穿裙子的女孩
赵淑萍
1980年的夏天,酷暑,狗都热得吐舌头。
我却忙着串门,从这家的葡萄架穿到那家的丝瓜架,脚下不时被南瓜藤缠绕,不时有热浪夹着青草被烤的香味阵阵袭来。
我要挨个去看那一年未曾见面的小伙伴以及村里的男女老少。
从一家丝瓜架下穿过,我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喊:
“英子,过来!
”
原来是陈金莲。
她在堂檐纺石棉。
她下了纺车,端了椅子让我坐。
转身去井里打水洗手,还吊上一个被井水镇了半天的菜瓜,然后,用拳一砸菜瓜,脆脆的瓜马上裂成两半。
她抠去瓜子,递一半,让我吃。
“英子,你快讲点城里的事给我听!
”
这个陈金莲,比我大十岁,也不沾亲带故,但是,自从我去父亲工作的城市读书后,暑假回来她对我就分外地客气。
于是,我边吃瓜,边给她讲,城里用自来水,城里人很多吃单位食堂。
食堂里各种点心都有,包子、花卷、发糕,还有面包、蛋糕。
“城里女人都穿裙子吗?
”她问。
“穿呀。
老太太和小女孩都穿裙子,她们有的还戴墨镜。
”我说。
她的眼睛落在了我的小花裙上
“英子,你跟我来!
”陈金莲把我带进她的睡房。
虽然家里人都不在,她还是锁上了房门。
她从箱底拿出了一条裙子,苹果绿小碎花的。
她先套上裙子,然后脱下长裤,转了一圈,那没膝的裙子像花一样绽开。
我看到她的光洁的白生生的一截小腿。
“英子,好看吗?
”她问。
我真心觉得好看。
其实,陈金莲长得很漂亮,粗粗的辫子,黑葡萄一样的眼睛,高高隆起的胸脯,这一切都让一个小女孩盼着自己也快快长大。
“那好,明天晩上,天黑时,你穿着裙子,早点站在路口的那棵皂角树下好不好?
到时,我穿着裙子过来,你一定要看着我。
”她说。
我很奇怪,这算啥事呀。
那棵皂角树,村民们晩上就在那里乘凉,我也常跟我妈妈一起坐那边。
第二天,我按照她的话做了。
白天的暑热退了,人们都围过来了。
在大树下,一边谈天,边摇着蒲扇。
也有来来往往的人。
有的去村干部家的院子里看电视,那黑白电视,经常飘雪花,大家还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是就着凉风去游荡。
突然,乘凉的人都伸长了脖子。
一个穿着裙子的袅娜的身影正由远至近。
清风吹起,那裙裾就像荷叶一样摆动。
而那个陈金莲,她就昂着头挺着胸过来了。
“这不是陈家的丫头吗?
真不像话。
穿起裙子来了,伤风败俗!
”已经有几位中年男人发话了。
而一些后生则轻佻地吹起了口哨。
那些妇女们更是鄙薄,“眼戳刺”“眼戳刺”地叫着。
一位老太太,好像是陈家门的老祖宗,颠着一双小脚,鼓着劲儿厉声道:
“这丫头不像话,明天我去把她的裙子给剪了。
”可不管怎样,在村人的议论和异样的目光中,陈金莲看着我,勇敢地走了过去。
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
回家我问妈妈,为什么这村里的男女说话调笑肆无忌惮,但女孩穿条裙子就犯了大忌?
而且,傍晩女人们从地头收工回来,在河埠头洗脚,裤腿卷得老高的,比穿长裙露出一截小腿肚要厉害多了。
妈妈说那是在农村。
“我也穿着裙子呀。
他们怎么都对我客客气气的?
”我问。
妈妈说:
“因为你是个孩子,而且,你是城里的孩子。
我很关心的是那个小脚的老太太到底有没有拿着剪刀去绞陈金莲的花裙子,结果大概是没有。
只是,后来陈金莲的裙子,被她那老实巴交的男友给剪了。
因为这,陈金莲死也不肯嫁给他了。
后来,陈金莲又穿上了另一条裙子。
过了两天,村西有位姑娘,也穿了裙子出来。
后来,穿裙子的女孩越来越多了,大家也不知道该去骂哪一个了。
有人说,陈金莲穿裙子,其实早有预谋。
因为,她那条裙子就是她的堂妹、小脚老太太的嫡亲孙女、学裁缝的阿花做的。
而且,村里女孩的裙子,式样都一样,想必都出自阿花之手。
她们一起做的裙子,已经藏了一阵子了。
多少年后,一次我回故乡,听陈金莲跟阿花说:
“你说现在的女孩咋回事,裙子越穿越短?
”“老姐姐,以前呀,她们让我做裙子,我都做能盖住膝盖的。
可是,现在她们根本不要我做,都直接去店里买了。
”“年轻人,就由她们去吧。
”陈金莲说。
说着,她的目光,投向了路口的那棵皂角树。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21期)
[注]①眼戳刺:
慈溪话,讨厌的意思。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夏天热浪阵阵,旨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为下文写村民乘凉和陈金莲穿裙子营造特定环境。
B.陈金莲对“我”分外客气的原因是,她想从“我”这里打听城里的事,渴望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C.大部分村民们生活单调乏味,对新鲜事物的极力抵触,这些都表现了当时农村的闭塞落后、封建与保守。
D.小说中多用口语与方言,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自然而然把读者带入与城里生活不同的乡村世界。
(2)请简要分析陈金莲这一人物形象。
(3)“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4分)
4.(14分)(2016高二上·苏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南楼行状
归有光
李府君讳玉,字廷佩,号南楼。
娶杜氏,生一子,曰宪卿,乡进士。
卒于嘉靖乙未月日,享年五十。
宪卿卜以卒之年月日,葬于新阡。
先期,衰绖踵门而告余曰:
“不肖不敢没先君之行,将欲稍加撰次,求铭于里之长者。
见吾子习太史公之书,愿假手于子,吾子弗吾拒也。
将为子言其略,子其文之。
”余唯唯,不敢辞。
宪卿呜咽流涕泣曰:
“先祖生四子,先君最少。
赘城中杜氏。
学书,不就,为县掾,亡何,谢去。
家居垂三十年,专以不肖为念。
延致师友,惟力所及。
见邑中豪俊与俱,即大喜。
即不肖所与游稍不胜,终不怿。
不肖素孱弱多病,心独怜之,而口不言。
为人忠实无他肠。
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重诺,尤好面折人过。
先祖考妣居伯父所,时时徒走出城,往省之。
或舆迎至家。
比其没也,敛葬之具,靡不悉心营办。
所授田宅,尽以与诸父,曰:
‘生,吾不得尽其养;没,吾何忍受其产耶?
且诸兄贫,亦自应得耳。
’今年春,忽病作,意颇自危。
而不肖尚阻水清源,未即归也。
心悬,谓:
‘吾子未至,病未即愈,旦暮见吾子来,吾念已慰,病当去五六矣。
’因是令遍访医药,不至为痼疾也。
五月十日,不肖方抵家,色已非旧岁人矣。
亟往郡中谒医,已不可起矣。
先君以不肖之故,聊欲营树产业,俾不肖无所顾于衣食,迄不自暇逸。
今日不肖获上进,冀少息肩,而背弃矣。
呜呼!
吾与子言若是者,吾悲而弗详也。
”
余闻而伤之。
余始与宪卿游,见其丰仪俊清,衣裳整洁,皎然不染尘埃。
时相过从,谈笑竟日,醴膳丰嘉,不索而具,宪卿一无所经意。
乃知府君所以纵其子游学如此。
宪卿以去岁发解南都,府君及见其成,亦足慰矣。
余恶夫世之撰事者弗核,故弗敢损益于宪卿之言,俾铭者考焉。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欲稍加撰次 次:
编纂
B.将为子言其略 略:
概况
C.时时徒走出城,往省之 省:
探望
D.醴膳丰嘉,不索而具 具:
齐全
(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求铭于里之长者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B.比其没也 比去,以手阖门
C.尽以与诸父 能以足音辨人
D.乃知府君所以纵其子游学如此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重诺,尤好面折人过。
②余恶夫世之撰事者弗核,故弗敢损益于宪卿之言,俾铭者考焉。
(4)
李南楼“以不肖为念”,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请简要概述。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0分)(2017·温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①常与野人期,忘形②共说清闲话。
【注】①“松醪”:
是松膏酿制的酒。
②忘形:
指朋友相交,不拘行迹。
语出《庄子•让王》:
“养志者忘形。
”
(1)
本词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
(2)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山居生活描写角度的差异。
四、默写(共1题;共19分)
6.(19分)(2016高二上·荣成期中)名句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揾英雄泪。
(2)
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
(3)
杜郎俊赏,________。
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4)
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5)
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
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6)
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
(7)
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
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
(8)
恐不任我意,________。
________,二情同依依。
(9)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________,________?
(10)
《锦瑟》一诗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表现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
五、语言运用(共3题;共6分)
7.(2分)(2017高一下·烟台开学考)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天山地区,牧民们都喜欢放马南山,因为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洁净的水源,而且阳光充足。
B.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C.余秋雨出版《文化苦旅》之后,没料到却给他带来了不虞之誉,被视为学者型作家,受到华语文学界的称赞,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
D.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两种拆迁方式有云泥之别。
8.(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古埃及文字和巴比伦楔形文字虽然比汉字来源可能更远,但早在纪元前就已经不再通行,而汉字延续至今仍然是正式通行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B.奥地利科学家是在阿尔卑斯山山脚下对云层中的降雨进行冷冻、收集、分析和提炼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C.她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了南方医院采用新技术,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两腿长度不一的患者施行肌骨一次延长手术。
D.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9.(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
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祷 请:
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访问:
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
旅行,游览。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8分)
10.(3分)(2016高二上·冀州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
________,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让我们远离了诗歌,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
但在我们心底深处,________,只要一有机会,她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________。
11.(5分)(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仔细观察漫画《刚出壳的鸡》,然后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7·海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一网络社区的知识问答版做版主,每天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友提出的问题,其中一网友诉苦说:
“朋友间总是喜欢背后议论别人,说谁美谁丑,谁好谁坏,谁的能力大谁的能力小,谁哪件事做得好谁哪件事做得不好……听到了,心里老觉得不舒服。
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
如果你是这位版主,请你告诉这个诉苦的网友,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1-1、
1-2、
1-3、
2-1、
2-2、
2-3、
2-4、
3-1、
3-2、
3-3、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4分)
4-1、
4-2、
4-3、
4-4、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
5-2、
四、默写(共1题;共19分)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6-10、
五、语言运用(共3题;共6分)
7-1、
8-1、
9-1、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