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966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精品.docx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精品

2018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萨满教本质上是一种作为生存手段被不断重复的巫术的实践。

它具有信仰的统一性,但这个统一性不是以神灵的唯一作为标志的,即使在萨满教发展的兴盛阶段,多神信仰的格局也依然存在。

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所有崇拜对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宗教活动的出发点。

②在北方民族里,以血缘联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同生共长的伙伴,与信仰对象相互服务,相互依存,可以说,社会组织是萨满教必然的信仰群体。

由血缘关系支配的社会制度早已消失,但血缘——地域居住格局却普遍存在,因而社会组织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并依赖着宗法关系,可以说,宗法关系对萨满教信仰的传承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例如,萨满作为巫术实践者,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常常把对神的引领和某人成为萨满的原因解释成来自祖先的召唤和命令。

再如,虽然萨满们不断地吸收外来神灵,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神堂,但总要或是把它们放置在自己祖先系统的神灵之外,或是通过既定仪式使它们在萨满本人死后才获得资格逐渐成为祖先神灵。

③今天,在信奉萨满教的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蒙古等民族中,萨满教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在宗法关系的社会背景中仍起着某种作用。

所以,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

虽然这种祭祀行为已经不很规范,祭礼也不完整,但它作为习俗的一部分保留在了日常生活中。

有的民族,大型氏族、家族祭祀活动的历史刚刚终结,氏族长老和萨满们仍然能够积极配合,熟练地主持萨满教祭祀活动。

这些按照原来传统进行的仪式表演,使我们有机会看到粗犷火爆的原始祭祀场面。

④此外,萨满教研究者搜集的丰富多彩的萨满教遗留物,组成了一条文化长廊,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我国北方不同民族社会里的实实在在的宗教信仰状况,因而具有广泛的客观性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如神偶、祭祀用品、萨满器具、萨满服装、口头传说、个别宗教仪式等等。

这些直观的对象,会帮助我们更真切地认识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和文化发展的过去和现在。

1.下列对“萨满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萨满教是一种巫术的实践。

B.萨满教有多神信仰的格局。

C.萨满教有自己的信仰群体。

D.萨满教是神圣传统的载体。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北方民族里,社会组织与它信仰的对象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难以分割的。

B.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比较普遍,因此,它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

C.现在,在一些北方民族按照原来传统举行的仪式上,我们还能看到有特色的原始祭祀场面。

D.通过萨满教的神偶、萨满器具、口头传说等遗留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的一些情况。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巫术实践中,萨满们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这表明宗法关系影响着萨满教的传承。

B.正因为萨满教信仰者共同认可自己所有的崇拜对象,萨满教才得以最终超越了其他宗教信仰而流传到今天。

C.虽然能够支配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早已经消失,但血缘——地域的居住格局仍然普遍存在于北方各民族中。

D.只要我们研究一些民族中氏族长老和萨满们所主持的萨满教祭祀活动,就可以真切地预见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的未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

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

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

“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恢叹曰:

“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遂上疏谏曰:

“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

乃称疾乞骸骨。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恢遂饮药死。

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

夸耀,炫耀

B.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庐:

房屋,门户

C.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容:

宽容,宽忍

D.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谢:

辞别,告辞

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①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②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③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④由是乡里归之

⑤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⑥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A.①③⑥B.③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恢为人孝顺,他的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当时才十一岁的乐恢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痛哭,终使其父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因事被劾查后,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做玷污法律的事;本郡太守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友,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正直的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

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

可是因窦太后的庇护,不但劝谏没有成效,自己反遭迫害。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6分)

(2)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①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这是作者42岁时因主战而被罢官,被迫开始隐居生活时的作品。

②玉瀣(xiè):

美酒。

③黄庭:

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8.词人在上阕极力叙写的“隐居之初”有哪些特点?

请根据原词概括,并加以分析。

(6分)

9.全词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2)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4)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俨骖騑于上路,;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王勃《滕王阁序》)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①成名之后的陈景润,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峰巅,摘取(1+1)的璀璨明珠。

闵嗣鹤先生不幸去世,陈景润痛哭不已,他为失去一个真正了解他的数学家而悲伤。

私下里他曾告诉好友,闵先生去世了,今后谁来审他攻克(1+1)的论文稿呢?

忧伤至极时分,他曾经悲痛地说,我不做(1+1)了。

纯朴的陈景润担心知音断绝,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理解他,没有人能看得懂他的科研论文。

②人世间的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可以诱杀创造的生命;然而,对于那些心气不凡的人,也可能激起更大勇气,去搏取未来和明天。

外国学者所称道的“逆境是一所难得的学校”,原因便在于此。

颂歌、鲜花、掌声、顺境同样会带来盲目的自满,诱发危险的虚荣,让那些奋斗者陶醉其中,而忘却了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使命,被胜利的欢歌淹没的英雄已是屡见不鲜了。

③我们一次次地在鲜花和赞美中寻觅陈景润的足迹。

事业、家庭皆十分完美的陈景润,并没有重蹈许多英雄的悲剧,他仍是一如既往地背着行囊,艰辛跋涉在通往哥德巴赫猜想顶峰的道路上。

④陈景润把做好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的外围工作,形象地比喻为“搭梯子”。

“搭梯子”何其容易?

只有搭好人生的梯子,才有可能搭好科研攻关的梯子。

⑤他是不屈的。

1985年,陈景润已经病重,开始住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

他从小就多病,各种疾病像影子似地尾随着他。

或许,是病久了,司空见惯了,也就不当一回事了。

他哪像住院,随身带去了书籍等各种资料,病房成了工作室,日日夜夜,仍在不停地计算、推理,时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

令许多医生护士惊讶的是,几乎是熬了个通宵的陈景润,第二天早晨,精神仍是很好。

有时,他担心医生来查房,便“故伎重演”打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书。

他以燃烧自己生命之火的代价,希冀能搭起一座通往风光绮丽的峰巅的梯子。

⑥他会想起杜甫咏诸葛亮那悲壮的诗句么?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陈景润生命的辞典中,几乎找不到让一般人感到恐怖的“死亡”二字。

他经受的苦难太多,亦已经领略过死神的威胁,反而把这一切看淡了。

他是一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任风雨飘摇,任严霜厉雪,我自岿然如故。

他那非凡的韧性和把生命力量弘扬到极致的精神,为人们树立了一面灿烂的生命之旗!

⑦在“搭梯子”的漫长岁月里,陈景润做过多少题目,真是算不清了。

过去,他的草稿纸是用麻袋装的,后来,一摞摞地置放在书房里,有不少还放在办公室中。

他已去世一年多了,至今,走进数学所,在昔日同事的案头上,或者在办公室的柜子里,陈景润的草稿纸仍然可以随时找到。

字迹如镌如镂,恰似就在昨日留下的——印记着这位数学巨人深深浅浅的脚印,也印记着无法让人释怀的记忆和淡淡的遗憾。

⑧陈景润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在不懈地做着“搭梯子”的工作。

他的最后一篇论文,是和王天泽先生合作的《关于哥德巴赫问题》。

梦魂牵绕数十年,数学皇冠的夺目异彩,一直烛照着他生命的全部航程。

⑨陈景润病重期间,眼睛睁不开,需要按摩达一个多小时,才能睁开一点点。

懂事的欢欢从小就给陈景润按摩,竟然练就了一手让专业医生都感到惊奇的按摩本领。

然而,他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他躺在病榻上,和他的研究生一起,仍在不懈地探索着攀登之路。

  ⑩耗尽了生命的全部光华,遍寻数学的群山峻岭,陈景润虽然没有找到这条通往哥德巴赫猜想(1+1)峰巅的神秘小径,也没有搭起那架耸立云天直达九霄的“梯子”,但他的人生轨迹所焕发的崇高精神,却编织出一道足以让后来者继续攀登的阶梯。

人生的梯子,应当像陈景润那样走,才能走进光辉的明天。

(节选自《陈景润传》)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认为,人世间的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可以诱杀创造的生命。

正如病痛折磨之后的陈景润,最终没有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峰巅,没有摘到(1+1)的璀璨明珠。

B.陈景润的家庭和事业都很美满,他没有重演许多英雄的悲剧,而是背着行囊一如既往地向数学峰巅艰难攀登。

C.陈景润的一生始终做着“搭梯子”的工作,因为他的人生梯子搭得好,所以科学攻关的梯子搭得就很稳固。

D.如今,在陈景润当年的办公室里,我们仍能看到那草稿纸上的行行字迹,它印证着陈景润钻研的足迹,也印证着淡淡的遗憾——有生之年终究未能摘取(1+1)的桂冠。

E.作者认为,人生的路应该像陈景润那样走,而科学研究的路是否应该像他那样走,作者却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病重的陈景润,始终没有把科研攻关“搭梯子”的工作停下来,在他病重住院期间,这种“不屈”的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

它的意义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

(6分)

 

(3).人物传记所展示的人物应该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鲜明的个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陈景润的性格和精神。

(6分)

 

(4).不难看出,本文作者对陈景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陈景润不仅是不被胜利的欢歌淹没的英雄,而且是于逆境中依然勇于博取未来的不凡之人(见第②段)。

请通观全文,概述证明这种观点的事实依据。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人对茶也形成了偏见,以为中国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高,一般隆重场合,总是端出英国红茶,似乎唯此才够贵族。

B.新疆青河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草原文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夏天,前往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及考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C.说来实在可气,我们研究所限于技术设备,不得不把古生物遗骸千里迢迢地送到外国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仰人鼻息。

D.逐册复习、查漏补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高三第一轮复习中首当其冲的事情,绝不能等闲视之。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如今,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出产的草莓、土豆、豌豆尖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B.我们不能不否认,黄金周集中休假的方式在拉动内需、增强国人休闲观念的同时,也给交通、旅游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C.现在我们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让群众满意呢?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D.这位江西姑娘在“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走进三江湿地,我体味到了生命的真谛。

,,,,,。

①涉过沼泽

②那种生命与大自然的融洽

③每当穿过农田

④常常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⑤或自由翱翔于绿地上蓝天间时

⑥看到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我的镜头里信步闲行

A.⑥①④③⑤②B.③⑥①⑤④②C.③①⑥⑤②④D.⑥③①⑤②④

15.给下列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在10个字以内。

(5分)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孙彦新):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30日下午运抵北京昌平火车站,主着陆场正式向飞船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交接返回舱。

15时30分许,载有返回舱的专列徐徐进站,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和飞船系统科研人员列队迎接。

着陆场系统负责人和飞船研制单位负责人在交接书上签字后,返回舱从火车吊装到汽车上,并运回北京航天城的厂房内。

经初步检查,返回舱外观良好。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介绍,返回舱将于10月1日上午正式开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科研人员将对返回舱进行外观检查,对返回舱和降落伞等散落物进行研究分析。

开舱后,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将交中国科学院进行后续研究,舱内搭载的国旗等物品向有关部门移交。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16.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的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原对联)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其对仗工整,合乎对联要求。

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

(4分)

上联: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下联: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修改后——

上联:

下联: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1914年12月,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

损失超过200万美元。

爱迪生一生的心血在这场灾难中付之一炬。

大火最凶的时候,爱迪生24岁的儿子查里斯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地寻找他父亲。

最终找到了:

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摇曳的火光中闪亮,白发在寒风中飘动。

他平静地看着大火,那平静中,可能有悲伤,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坚毅和冷静。

“我真为他难过,”查里斯后来说到,“他都67岁——不再年轻了——可眼下一切都付诸东流了。

他看到我就嚷道:

‘查里斯,你母亲哪里去了?

’去,快去把她找来,她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着这样的场面了。

’”

第二天早上,爱迪生面对一片废墟说:

“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烧得一干二净。

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火灾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开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D.(偷换概念。

从第1自然段中“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崇拜对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宗教活动的出发点”可知,“承载了神圣传统”的是萨满教“信仰群体”的“崇拜对象”,而非“萨满教”本身。

2.B.(强加因果。

注意第3自然段中“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的说法。

3.A.(B.无中生有。

C.“能够支配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的说法主客颠倒。

D.议论绝对化。

4.B(矜:

怜悯,同情;容:

接受;谢:

谢绝,拒绝)

5.D(①表现乐恢的孝顺④是说百姓对乐恢的归附;⑤是说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

6.C(“故友”的说法没有根据,原文“恢以与伦同郡”,只是说他们是同郡的关系)

7.

(1)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

(数:

多次,屡次//众毁:

当众诋毁//举:

举荐,推举//归:

归附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许多官员都称赞他的行为,(朝廷)连续(接连几次)征召(征辟)乐恢,最终他都没有答应。

(多:

称赞//连辟:

连续征召//各1分;句意通顺2分)

8.居住环境的优美和纯净(安静,安宁):

青烟余晖隐现出词人的家园,这里安宁纯净,与尘事毫不相关。

(概括特点1分,具体描述2分;只有描述,没有特点概括的不能给满分)

日常生活的闲适和惬意:

喝完了玉瀣美酒,就于竹林中穿行散步;看完了《黄庭》道经,就卧身欣赏山中美景。

(概括特点1分,具体描述2分;只有描述,没有特点概括的不能给满分)

9.全词勾勒出一个生活中闲适而潇洒、旷达而快乐,内心里却抑郁不平、满腔悲愤的隐士(落寞英雄、迟暮英雄)形象。

(每种形象特征概述,得2分,共4分;形象定位1分)

10、

(1)便纵有千种风情

(2)樯橹灰飞烟灭(3) 也无风雨也无晴(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梧桐更兼细雨(6)善万物之得时(7)访风景于崇阿(8)形影相吊

11

(1)AE(A项的意思与原文恰好相反;E:

作者通篇都在对陈景润进行肯定和赞颂)(5分)

11

(2)“不屈”的表现:

①将病房当工作室:

住院期间随身带去各种科研资料,日夜不停地计算推理,但通宵工作后的陈景润,仍然精神良好;

②病痛缠身,但头脑清醒:

患病后期,他的眼睛需要按摩一个多小时,才能睁开一点点,然而他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始终在不懈地探索和追求;

③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始终心神淡定。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不屈”的意义:

他那非凡的韧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是困境中人们的精神动力,是奋斗中人们的学习榜样。

(2分)

11(3) 

①胸有大志,心气不凡:

不懈追求,不断确立更高的人生理想。

在陈景润看来,顺境和成功都只是暂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见①②③段)

②顽强不屈,坚韧不拔:

逆境带来的压力,不会使他停止拼搏,停止创造。

实际上,陈景润的科研工作始终是在病中、病重,或病榻上完成的,困难和死亡的威胁,从未使他减少奋斗热情。

(见⑤⑥⑨段)

(每种性格精神各2分,结合文本简述各1分,共6分)

11(4)

不被胜利淹没:

事实上,陈景润早已是功成名就的数学家,鲜花和赞美围绕身边,但他有更高的目标,即“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峰巅”,并一如既往地追求拼搏着。

所以说,他是“不被胜利的欢歌淹没的英雄”。

(2分)

于逆境中拼搏:

病重住院,仍然坚持在病房内超负荷地工作;

学术知音闵嗣鹤去世,他虽然担心无人能审核自己的论文,但悲伤过后却以更大的勇气去拼搏创造;

他始终没有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甚至没有找到一条精准的科研路径,但他仍在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每种“逆境”的叙述2分,共6分)

12、C(C项“仰人鼻息”,本意是依靠别人而求得生存,也引申为迎合别人的意旨,意义与语境相合;A项“下里巴人”,原指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而普及的文学艺术,此句用错对象;B项“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的细微悠长或形势的危急,不能用来形容人流往来不断;D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批评,或首先蒙受灾难,而没有“首要的”之意。

13、A(B项:

误用否定词,去掉第二个“不”;C项:

表意不明;D项:

搭配不当,“进入”与“殊荣”不能搭配。

14、C.

15、“神七”返回舱运抵北京(“神七”(缩写)2分,“返回舱”1分,“运抵北京”2分,共5分;超过字数,每3个字扣1分。

16、上:

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下:

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登阁纵目”2分,“水清木华”2分)

【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

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

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

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

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

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

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

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

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

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

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

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

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

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

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

入朝为尚书仆射。

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

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史校尉。

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

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

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

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

“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

”乐恢慨叹地说:

“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

”于是上书劝谏说:

“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